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RD)是严重的致盲性眼底病,在有晶状体眼的发病率为10/10万-15/10万。RD后视功能损伤及RD复位后视功能恢复不良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RD后视网膜神经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Muller细胞等方面的改变研究进展,阐述RD后视功能受损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东  张皙 《眼科研究》1999,17(6):471-473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RD)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孔源性RD痊愈病例233例(238眼),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36.7%患者视力≥0.1,而术后为81.4%(P〈0.01);术前黄斑不脱离和脱离1周内的患者术后视力100.0%≥0.3,脱离1周后只有27.1%的患者有相应的视力;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明显相关(r=0.517,P〈0.01)。结论 RD术后视力得到不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视网膜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RD)复位后视网膜的学改变。方法 14只健康灰兔分为实验组12只,RD阳性对照组1只,正常对照组1只。用视网膜下注射01.%透明质酸钠方法建立RD模型。术后分别观察1,2,3,4周后,取眼球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复位早期色素上皮基本正常,神经视网膜下不同层间可见空泡样变,尤以光感受器细胞受损最显著,表现为排列紊乱、变薄。内外核层和神经节细胞水肿,神经纤维层有空泡出现,Mull  相似文献   

4.
影响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原因。方法对42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回顾与分析。结果发现视功能的恢复与脱离范围、时间、是否累及黄斑有明显关系,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术前寻找裂孔及术式对预后也很重要。长时间脱离、凝固性治疗等因素可导致光感受器不可逆破坏及Muller氏细胞、色素上皮细胞等增生,因而阻碍了视功能的恢复。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应及早发现,术前仔细寻找裂孔.掌握好手术时机及早治疗,并选择好术式和提高手术技巧等,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晓东  张皙  杨桦  黄璐璐  俞彰 《眼科研究》2001,19(4):326-329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以探讨视功能恢复障碍的机制。方法 12只灰兔通过在视网膜下注射透明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术后1,2,3,4周的视网膜。结果 视网膜复位早期光感受器外节段缺失、断裂。内节、视细胞核、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均可见胞浆水肿,线粒体肿胀和嵴断裂。复位3周后,视网膜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但仍有部分外节变短,神经纤维空洞存在。结论 视网膜复位后不仅光感受器,而且视网膜其他细胞和神经纤维均有不可逆的改变,这些改变导致视功能恢复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RD)复位后视网膜电图改变,探讨视功能损害的程度和部位。方法 10只健康灰兔分为实验组4组8只,正常对照组2只。通过在视网膜下注射0.1%透明质酸钠方法建立RD模型。在术前和术后1,2,3,4周时分别记录视网膜电图。结果 暗视视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a,b波,单闪光明视锥细胞反应和闪烁光反应振幅,在视网膜复位后逐渐升高,复位1周时恢复到正常时的60%~65%,复位3周时视网膜ERG恢复到70%~90%。暗视最大反应a波潜伏期在视网膜复位后2天,延长10.9%,复位1周后逐渐恢复。OPs和其它各波的潜伏期未见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复位后的视网膜电图虽然逐渐恢复,但a,b波的不完全恢复提示了光感受器和Muller细胞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王文田  许成玉 《眼科》1997,6(1):56-59
对158例视网膜脱离病人手术前后的视功能进行观察:术后有改善的56.96%,脱盲的(>0.05)占74.8%,脱残的(>0.3)占27.8%。视野2~4周变化较大,多数半年后视野扩大10°以上,40%的病人视野可达18~20DB,扩大20°~30°,术后视力在0.1以下的色觉消失的占84%,>0.5的色觉基本正常,ERG术前b波振幅高的术后机功能恢复较好,视功能术后2周内变化较大,一般3年左右稳定。视野、色觉一般与中心视力呈正比。荧光血管造影显示黄斑有病变或脱离的术后视功能恢复得慢而差。  相似文献   

8.
谢琳 《眼科新进展》2012,32(10):909-913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RD)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的形态学变化,以探讨RD后视功能损伤机制.方法 36只青紫兰灰兔左眼经玻璃体内注入透明质酸酶(10U· mL-1)液化玻璃体,抽吸液化玻璃体并以此液流冲击视网膜造成RD模型,右眼作为对照组.根据RD后不同时间分组,分别为RD后6h组、1d组、3d组、7d组、14 d组、28 d组,每组6只兔,每组均于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视网膜情况.结果 光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RD后6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略肿胀,胞浆着色浅,胞浆中部的Nissl小体消失,仅在细胞周边部有少量残余;1d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肿胀,神经纤维水肿加重;3 d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胞周空隙增大,胞体缩小,胞核偏位;7 d组大部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萎缩、死亡,细胞核固缩;14 d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8 d组仪有极少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在,神经纤维层明显变薄萎缩.电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线粒体RD后6h组即出现肿胀,嵴变短;14 d组肿胀线粒体破裂,数量减少;28 d组细胞固缩,难以找到线粒体;RD后视网膜微血管光镜下未见明显改变,但电镜下显示损伤明显.主要表现在基底膜逐渐肿胀、增厚,形态不规则;另外,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内出现空泡,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甚至空泡样变.结论 随着RD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微血管基底膜逐渐增厚、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氧性损伤逐渐加重,可能是RD后视功能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手术与视功能恢复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网膜脱离手术与视功能恢复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周蔚王坤元丁琳叶应嘉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眼科(430064)目前,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复位率虽已明显提高,但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仍不理想。其原因尚不清楚。为探讨其原因,现回顾本院近几年来收治的7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  相似文献   

1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现代手术技术和眼科设备的进步,术后解剖复位率越来越高,但视功能的恢复却不尽人意。本文主要对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功能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术前评估预后、术中避免损伤、术后维护视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成功的视网膜复位手术,其视功能的恢复仍很有限。一些临床特征如手术前视力、黄斑部视网膜脱离高度与时间、视网膜改变以及并发症等,被认为是预测手术后视功能的主要因素。近年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对残留视网膜下液和视网膜的病理改变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从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的视功能恢复和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因素,为预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视功能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制有较多研究。尽管胚胎期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和感觉层间存在着潜在腔隙,但生理状态下由多种因素的作用维持密切接触。特别是RPE具有巨大的离子和水的主动转运功能,能保持视网膜下腔的脱水状态,即使在视网膜脱离时也能发挥功能,吸收视网膜下液。冷漠、光凝或电凝使RPE屏障破坏,被动转运增强,也能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SB)术或玻璃体切除(PPV)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视网膜脱离范围累及黄斑部的15~30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5眼,PVR等级B^C1级,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者行PPV术(PPV组,35眼),赤道部前视网膜裂孔者行SB术(SB组,40眼)。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微结构变化。结果:相较于SB组,PPV组术后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的可能性为2.812倍(P=0.020),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可能性为0.115倍(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层间积液的可能性无差异(P=0.700),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的可能性均逐渐降低。术后两组患者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和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BCVA逐渐改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SB组患者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增厚幅度较大,BCVA恢复更佳。结论:椭圆体带和内界膜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SB或PPV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0例单眼罹患视网膜脱离经手术获得成功而另眼为健眼的病人,就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进行探讨。用Octopus视野分析仪检查,健眼为对照眼。结果:术后30只眼视野的定量值,MS比术前提高,而MD、CLV比术前下降,差异呈显著性(P<0.0001)。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对照,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与裂孔大小、脱离的范围有关。术后黄斑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玻璃体现视网膜病疾认识的不断深入,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玻璃体后脱离的文献,对玻璃体后脱离的易发因素以及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厝脱离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眼底改变的高度近视眼后极部功能形态学变化,以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寻找不同眼底改变对高度近视眼视力、形态损害的早期客观敏感指标。方法 分组:单纯双眼高度近视眼组,高度近视眼伴对侧眼视网膜脱离组;眼底形态:分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从11个方面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黄斑区功能检查项目有视力,视野的中心低视力程序,视觉电生理的单次视锥-ERG、30Hz闪烁ERG、P-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中一阶反应1、2环。结果 1、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和高度近视资料齐全的分别为94例和104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底改变及其功能变化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改变相同。在不同眼底形态诸分组中,从构成比分析,〉-10D、40岁以上、以及矫正视力低于0.4的近视眼底多为豹纹改变、混合改变。2、30。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下降;视觉电生理中单次视锥细胞和30Hz闪烁b波振幅下降;2环振幅密度下降,2环b波振幅均有下降。结论 无论是否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的变化的程度、范围是随年龄和度数的增加、视力下降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定期对高度近视的眼底客观功能检测有助于早发现隐匿性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天视力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术后口服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可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药组视功能的恢复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能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及视功能的恢复,是视网膜脱离术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视网膜电流图(ERG)了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后的视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孔源性RD患者73例(73只眼),均进行单次巩膜扣带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检测ERG,随访1-5月。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ERG各指标振幅明显下降,潜伏期延迟。手术后1月,ERG的a波、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回升,潜伏期在术后均延迟。随复位时间的延长,振幅无明显变化,潜伏期有缩短趋势。视网膜脱离复位后,最大反应振幅b/a比值呈增加趋势。术后1月,暗视视杆细胞反应振幅可恢复至对照组的58.11%,30Hz闪烁光反应的振幅则恢复至对照组的45.89%。结论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功能在1-2月内恢复最快且程度较大,视网膜内核层的恢复较光感受器层迅速,视杆系统较视锥系统恢复迅速且较完全,但随复位时间的延长增进缓慢。ERG的不完全的恢复表明视网膜仍存在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对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解剖复位的112例114只眼随访12个月,发现再脱离15只眼。其原因主要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其次为原裂孔封闭后再漏水和新裂孔形成。分析了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历史已有90多年.虽然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视力恢复仍不够令人满意.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动物疾病模型的研究,已知主要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及其界面出现一系列的细胞学反应,其结构和功能重建需要较长时间.近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发现,光感受器内节与外节连接(IS/OS连接)断裂、外界膜(ELM)断裂,以及黄斑的微小病变,是视力后果不良的影响因素.关于手术方式等治疗因素对视力恢复的影响,仍有争议.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视网膜复位后的视力恢复,进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