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李维林  吴菊兰  张涵庆 《中草药》2006,37(11):1632-1634
枇杷叶系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供临床使用。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1]。目前已经从枇杷叶中分离出三萜酸[2~5]、黄酮类[6,7]、多酚[8]、倍半萜及其苷类[5,9,10]等成分,其药效主要集中在三萜酸的抗炎[2]、降血糖[4]和抗病毒[5]活性方面。日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新三萜皂苷具有抗癌活性。为进一步寻找与其药理活性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探求有意义的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材资源,笔…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若干种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从云南、四川8种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鉴定了300余个化合物,包括近80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涉及木脂素、倍半萜、三萜、三萜苷、香豆素、黄酮、黄酮苷、甾醇和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三萜、木脂素和倍半萜等。除了得到前人报道的活性成分木脂素和三萜酸外,还首次发现了60余个结构新奇的、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三降三萜、五降三萜和八降三萜等11种新的骨架类型。其发现13个化合物具有明显抑制HIV的活性,具有显著抑制HIV活性的化合物有五味子素等3个,抑制作用最强的为五味子素。这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天然产物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
徐丽华  梁春霞  孙萌  李桂凤  余伯阳 《中草药》2006,37(11):1735-1738
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 ra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心悸失眠等症[1]。南五味子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等地,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木脂素、三萜、多糖、有机酸等[2~5]。木脂素类成分是南五味子的主要活性部位[6,7],其中五味子甲素、乙素、酯甲、醇甲具有降酶保肝活性,五味子乙素、醇甲具有安神作用,本实验采用HPLC法检测了南五味子果肉、种皮、种仁中五味子甲素、乙素、酯甲及醇甲的量,…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界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从植物来源的中药单体小分子药物就有多个种类。尤其在癌症治疗领域中这些中药单体小分子药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超过60%的抗肿瘤药物来自于自然界,如长春碱、依托泊苷和紫杉醇等。甘草次酸是传统中药甘草中天然产物甘草酸的三萜苷元成分[1]。甘草次酸被证明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2]、抗病毒[3]、保肝[4]和抗肿瘤[5]等。甘草次酸因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高度重视,它在体外对多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五味子茎藤中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俊林  秦瑀  胡彦武  赵宏宇  宿艳霞  高巍 《中草药》2003,34(10):附9-附10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 Turcz.) Baill.主产于东北的东部山区 ,其成熟果实称北五味子 ,是著名的长白山道地药材 ,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的作用。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成分 ,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代表 ,有明显的促进肝糖元生成、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是预防和治疗肝炎的要药。近来还发现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有抗癌、抗艾滋病和 PAF拮抗等多种生物活性[1] 。北五味子作为常用的中药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 ,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 ,加之人们对五味子果实的掠夺性采收 ,致使北…  相似文献   

6.
羊毛脂烷型三萜是一类具有四环体系三萜类型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是五味子科中常见的三萜类化合物之一,主要具有抗HIV、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五味子科中羊毛脂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炎康是由溪黄草、丹参、红枣、五味子等 10味中药材加工而成的颗粒冲剂 ,其中五味子乙素为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对治疗急、慢性肝炎具有较好的效果。现行的检测标准只做定性检测来评价肝炎康产品的质量 ,而未采用作为控制质量更为有效的定量方法。某些含五味子的中成药中五味子乙素的含测方法已有报道[1-3 ] 。笔者采用HPLC法对肝炎康产品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作为控制肝炎康质量的内标方法之一 ,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剂1 1 仪器 美国Waters公司HPLC。采用 5 10泵 ,810色谱工作台 ,…  相似文献   

8.
金银萍  焉石  刘俊霞  王英平 《中草药》2014,45(4):582-589
环阿屯烷型三萜是一类具有四环体系的三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是五味子科植物中常见的三萜类型之一。对五味子科植物中环阿屯烷型三萜成分的结构分类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半枝莲别名并头草,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Scutel-laria barbara D.Don)的干燥全草[1],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苷、酚类、多糖等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等功效,用于治疗癌症、肝炎、咽喉肿痛等疾病[2-6].半枝莲多糖具有很强抗病原微生物、免疫增强和解热的活性[7],半枝莲的水提物也有很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8].  相似文献   

10.
茅莓中含有鞣质、黄酮苷、糖类、酚类、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已成功分离鉴定出黄酮、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成分。茅莓具有散结止痛,解毒等功效,在民间广泛用于产后瘀滞腹痛,咯血,吐血,肝炎,肝脾肿大,跌打肿痛等多种病症,并具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研究发现茅莓具有抗脑缺血、抗肝炎、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属Schisandra隶属于五味子科,主要含有木脂素类、三萜类、多糖类以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肾移植、阿尔茨海默症和失眠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五味子属中木脂素类成分为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对五味子属植物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滨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韬  刘净  梁敬钰  余平  魏秀丽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90-1391
滨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et kit·为菊科蒿属植物,是中药茵陈的植物来源之一,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黄疸、肝炎等疾病[1]。滨蒿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类型涉及香豆素、黄酮、有机酸、烯炔、三萜、甾体和醛酮[2],其中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等多种成分具有利胆保肝活性。本研究对菌陈带花蕾的干燥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1);棕榈酸....  相似文献   

13.
信息总汇     
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可喜进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若干种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从云南、四川8种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鉴定了300余个化合物,包括近80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涉及木脂素、倍半萜、三萜、三萜苷、香豆素、黄酮、黄酮苷、甾醇和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三萜、木脂素和倍半萜等。除了得到前人报道的活性成分木脂素和三萜酸外,还首次发现了60余个结构新奇的、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三降三萜、五降三萜和八降三萜等11种新…  相似文献   

14.
降酶灵胶囊为抗肝炎药,由五味子果仁提取物制成,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慢性肝炎的治疗.据文献报道,五味子的含量测定方法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测定其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异形南五味子为民间药凤庆鸡血藤和地血香的基原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异形南五味子中主要含木脂素和三萜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保肝等活性。本文对异形南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为有效开发和利用异形南五味子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益生元胶囊主要由五味子、黄芪、酸枣仁、茯苓、远志、蜂胎等中药制成,具有益气健脾、宁心安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1],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五味子醇甲[2]生物利用度最高,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可通过血脑屏障,是五味子发挥中枢镇静催眠作用最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方中五味子的使用量最大,为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参芪五味子片(五味子、党参、黄芪、酸枣仁等)治疗60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等治疗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及不同部位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炮制原理。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及不同部位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的含量。结果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0%、1.28%、0.92%;总三萜含量分别为1.56%、1.42%、1.59%;水溶性总蛋白含量分别为1.89%、1.49%、1.27%;五味子果肉及种仁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含量分别为1.08、1.47、0.48和1.65、1.86、1.34。结论炮制对五味子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含量均有影响;五味子种仁中3种成分含量均高于果肉。  相似文献   

19.
板蓝根中的木脂素双葡萄糖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indig oticaFor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砂,大头,瘟疫,痈肿等[1]。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板蓝根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呼吸道合疱病毒(RSV)活性,其IC50和CC50分别为50,1000μg·mL-1[2]。近期报道的其化学成分以生物碱成分为主[38],另外有木脂素衍生物等成分[9,10]。为发现板蓝根中的物质作用的基础,寻找与其活性相关的特征化学成  相似文献   

20.
宋晓凯  张雯 《中草药》2005,36(11):1691-1693
小白菊内酯属于倍半萜内酯,是墨西哥、印度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也是欧洲小白菊这一常用草药的活性成分[1],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炎症和各种肿瘤。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学者从中国特有药用植物观光木树皮中分离得到这一抗肿瘤活性物质,并且经过体外抑瘤实验证实,小白菊内酯(10.0μg/mL)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为67.17%,可见其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比较明显[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检测手段的出现,发现小白菊内酯可抑制NF-κB的激活[3,4],诱导细胞凋亡[1],产生细胞毒作用[5,6]。但有关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