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得气是针刺入腧穴后的即时感觉反应──患者有酸、麻、重、胀、蚁行、触电样等感觉;医者针下则有重、沉、紧、涩的感觉。针刺后有否得气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明之,明若见苍天,刺之通毕矣”。《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均明确提示针刺必须得气才有效,而针刺补泻方法更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进行的。临床针刺操作前的准备及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围绕追求针刺得气这一目的进行的。现分述如下:1…  相似文献   

2.
有关针刺与得气的资料首载于《内经》 ,散见其后各家著述。笔者在针刺与得气理论基础上 ,依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略陈管见。1 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中医理论认为经络周流全身 ,灌通七经八脉 ,经气乃经络所特有之气 ,经气被刺激后所产生的酸、麻、重、胀、蚁行等感觉 ,称之为“得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气是构成人体结构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针刺与得气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气的客观存在。现代医学认为经络与神经、体液、肌腱…  相似文献   

3.
治神与得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惠萍  熊源胤 《陕西中医》2004,25(11):1056-1056,F003
针刺取效之关键在于得气,“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如何得气?“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余业医数十载,深感其中确有深意,现不揣谫陋,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针刺过程中的得气效应,指针刺入有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即时性反应,亦称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标幽赋》也曰:“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由此可见,针刺疗法与得气之情况密切相关。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陈克勤副研究员潜心针道数十年,学验俱丰,  相似文献   

5.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它首见于《内经》,《灵枢·终始》篇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金针梅花诗钞》篇亦云:“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由此可见,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特殊感觉和反应(即“经气”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6.
得气是在针刺一定的穴位,并施行一定的手法时,针刺部位暗生的经气感应,又称“气至”,得气的感觉主要有:酸、麻、沉、困、重、胀、热、凉、触电、虫行、传导等,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得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极为重要的标志,得气迟速与疗效成正比,即得气速,疗效快,反之则慢,甚至无效,临床上,有些疾病,如肢体运动障碍性疾病,风寒痹证及各种肌肉损伤性疾病,用普通的针法治疗,往往不宜得气,治疗不佳,为此,笔者于3圻前开始使用针灸专家王岱教授提出的跳动针刺法,治疗上述所谓“阳气沉”类病症,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得气 ,古称“气至” ,近称“针感” ,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历代针灸学家都很重视针刺得气 ,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进针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得气 ,一切针刺治疗都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补泻及其他手法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催气 ,是针刺后遇到不得气的情况时 ,需要采取适当手段 ,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1 古代医家对得气与催气的认识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与催气作了细致描述。关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中曰 :“…  相似文献   

8.
针刺得气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病必须得气,这是针灸界流传几千年的古训,也是目前针灸临床奉行的原则。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清楚地表明“气至”是针灸获效的关键。不仅如此,后世还认为针刺获效不仅要“气至”,还与气至的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9.
针刺如何迅速得气,对于临床治病非常重要。从辨证、守神及刺法三个方面来阐述针灸医师在临床治病时如何使针刺迅速得气。辨证,包含辨病证、辨体质及辨形志三方面,主张"得气之要先辨证";守神,突出医患共同守神的重要性,强调"得气之本在守神";刺法,重视以辨证为前提、以守神为本源,聚焦"得气之标看刺法"。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一词,渊源于《黄帝内经》“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什么是针刺之“气”呢?《灵枢》曰:“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说:刺中穴位以后,针下就好像有一条巷道、通路一样,往来窜行,这与针刺的感传现象相仿佛。此外,“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为实;觉酸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后用弹努循扪引之,引之气犹不至,针如插豆腐者死”等,针刺过程中病人的各种感觉如酸、痛或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满等都是“得气”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四大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万方、VIP和CBM)搜索中文针刺得气文献,PubMed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英文针刺得气文献,然后分类,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引擎建立现代国内外针刺得气文献关系型数据库,介绍数据库系统表字段内容、数据类型、信息结构和逻辑约束信息,实现对针刺得气文献一般信息、试验信息、经验信息、古籍信息和综合文献信息的细节查询,为得气相关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挖掘研究奠定基础,以期探寻得气隐藏规律,指导针灸科研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查阅清末前历代针灸古籍,并以《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大全》等近20本典籍所著为据,结合近现代针灸名家的学术观点,梳理历代医家对"得气"的认识,分析其流变,进一步深入了解后世对"得气"的认识。《内经》《难经》后历代医家丰富了针刺得气中神气相随、如何候其气至、如何辨其气至而施法、对得气感的描述、得气与理解浅深刺法、气未至不可出针的论点。自《内经》《难经》后至清末前,各家对"得气"认识虽不尽相同,但"得气"理论得到了更丰富的延续与阐释。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临床普遍认同“针感”等同于“得气”,并将之视作针刺取得疗效的标准。本文从中医学基础,临床疗效,现代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得气与针感的关系,即有针感一定得气,得气不一定有针感。  相似文献   

14.
传统针灸理论认为得气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环节,与疗效密切相关。结合在Pubmed上检索到的英文文献,笔者对国外学者研究针刺得气的概况进行了归纳总结。目前,国外学者主要从得气的定性定量,得气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以及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得气的脑中枢效应等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一些学者制定出了能将得气区分和量化的量表,同时就心理因素、以往经验、文化背景对得气的影响做了研究。其次,得气与针刺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尚存在争议。再次,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得气后的脑部血氧合水平依赖信号的转变,部分研究报道得气时大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系统等处呈现负激活现象,岛叶和体感区皮层呈现正激活现象,并且发现效应脑区同内在的脑功能网络区域有联系。随着各种量表和fMRI技术的使用,对得气的评估更加客观,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人群足三里穴针刺得气现象的规律,探讨中医体质学说和针灸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为标准,对527例健康大学生进行体质分析及中医体质分型,并观察受试者左侧足三里穴的针刺感觉,对各体质间的针感性质及强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感觉以酸、麻、重、胀、钝痛和循经感传等为主,受试者感受最多的是"胀"感,占90.3%,其次是"酸"感,占45.9%;除循经感传外,其他5种针感在各体质人群中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感传在平和质人群中的出现率比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及气郁质出现率高(P0.05)。在平和质人群中体会到的"酸"感强度较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人群更大(P0.05),而"胀"感强度仅在平和质和阳虚质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循经感传外,酸、麻、重、胀、钝痛5种针感在9种不同中医体质人群中出现的频次没有差异性和特异性。受试者感受到的酸感强度可能是针刺时产生镇痛的原因,提示针刺效应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针刺时需因人施术、因人施治。  相似文献   

16.
针刺“审察卫气”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Zhuo LS 《中国针灸》2010,30(9):763-767
检索、摘录古代文献中关于卫气的功能、循行、分布、特性等内容,用以分析、体会《内经》中针刺"审察卫气"的理论,结果发现针刺"得气"与卫气有关,卫气运行动静有时,刺法则应动静结合。卫气的聚散和分布情况与针刺治疗的效能范围有关。卫气的循行受天地阳气变化的影响,四季不同,不宜以"按时取穴"的方法机械对待。卫气既可与脉并行,亦可"不循其道",因此"循经感传"的实验是否"循经"尚有待于讨论。  相似文献   

17.
Acupuncture has been practiced in China for over 2000 years to treat a variety of diseases based on the “meridian theory,” as described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s of Internal Medicine.” Deqi refers to the excitation of qi or vital energy inside meridians by acupuncture needle stimulation. Patients often experience multidimensional and intense needling sensations such as numbness, soreness, distention, heaviness, dull pain, and sharp pain during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Deqi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Understanding this phenomenon from neurophysiological aspects is important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enables practitioners to perform quantitative acupuncture evaluation to obtain a reliable prognosi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is review paper describes our curre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Deqi from a physiological aspect.  相似文献   

18.
"气至"包含"气至针下"及"气至病所"。针对肌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找到病灶的激痛点,触诊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触手按压固定或拇食指钳住,刺手持针,针尖沿触手拇指甲边缘刺入紧绷肌带,较易使"气至针下"。若激痛点除表现肌肉疼痛外,可诱发可识别的引传症状,在针刺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使针感沿引传痛的部位感传,做到"气至病所"。针对神经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判断病灶神经节段,有针对性针刺刺激神经根、神经干、外周神经卡压点,使针感沿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至肢体末端,做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19.
Li J  Wu MX 《针刺研究》2011,36(6):449-452
针刺操作技术是针刺治疗的核心。传统针刺操作技术考核主要基于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必要的信度及效度。我国针刺操作的量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考核体系仍有较大差距。外科技术的定量评估在欧美早已广泛开展,针刺治疗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治疗手段,可以借鉴国外外科技术评估中成熟的理论及方法,例如运用量表评估针刺操作行为、运用精密仪器测试针刺操作主要技术指标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常用针刺手法标准数据库;同时应当根据针刺操作的特点,积极设计高仿真人体模型或训练标准化病人以客观评估"得气感",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合针刺操作技术的标准化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甄宏鹏 《中国针灸》2008,28(8):597-599
对陈全新教授的针刺手法作了初步的归纳总结,重点对陈氏针刺手法的核心--陈氏飞针手法、陈氏导气手法和陈氏分级补泻手法作较系统的阐述.陈全新教授认为,恰当地运用补泻手法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临床上,他认为针刺者必须细致观察针下气至的情况.笔者体会,临床中一定要细心学习,掌握好手法要领和技巧,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