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比较了牙槽骨移植与未移植的单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对照3组人群成年后颅面宽度和对称性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 86例患者中,28例(女性13例,男性15例)移植了牙槽骨,58例(女性25例,男性33例)未移植牙槽骨,另选60例正常人(女性30例,男性30例)作对照。所有患者按相似方法修补唇腭裂,在邻近裂隙处的牙形成2/3或快萌出之前,进行牙槽骨移植,所有患者进行了相似的正畸治疗。在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女性≥15岁,男性≥16岁)拍后前位X线头影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评价不同类型唇腭裂患者上颌前部牙槽骨厚度和形态,以及上前牙骨开窗、骨开裂情况。方法 选择016年8月至019年10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拟行口腔正畸治疗的唇腭裂患者85例(男51例,女34例,平均年龄(14.65±4.95)岁),其中单侧唇裂伴牙槽突裂(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alveolus,UCLA)患者19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5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b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BCLP)患者14例。在正畸治疗开始前均予以拍摄颌面部CBCT,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其上前牙唇腭侧牙槽骨厚度(alveolar bone thickness,ABT),计算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并比较不同唇腭裂类型患者上颌前部ABT及上前牙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UCLP、UCLA患侧上前牙骨开裂发生率(34.9%、4.9%)显著高于其健侧(10.7%、11.1%),但骨开窗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UCLP健侧上中切牙(5.9%)、侧切牙(9.7%)骨开裂发生率低于UCLA。UCLA、UCLP、BCLP三组间患侧上前牙骨开裂及骨开窗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UCLP、UCLA患侧上前牙ABT在多部位小于其健侧。除UCLP/UCLA患侧侧切牙外,UCLA、UCLP、BCLP各类型上前牙唇侧平均ABT均小于腭侧。UCLA、UCLP、BCLP三组间患侧上前牙唇腭侧平均ABT无统计学差异。UCLP患侧上侧切牙、尖牙分别在唇侧和腭侧根颈处ABT大于UCLA。结论 单侧唇腭裂患者患侧上前牙骨开裂发生率高于健侧,ABT则在多部位小于其健侧;而三种类型患者上前牙唇侧ABT均小于其腭侧。单侧唇裂伴牙槽突裂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健侧上中切牙、侧切牙骨开裂发生率及患侧侧切牙、尖牙根颈处牙槽骨厚度存在差异;单侧与双侧完全性唇腭裂间上前牙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及牙槽骨厚度则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前牙区牙槽骨开窗、骨开裂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UCLP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匹配性别和年龄,纳入42例骨性Ⅲ类非唇腭裂患者为对照组。利用CBCT评估UCLP组与对照组前牙区骨开窗和骨开裂的发生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裂隙侧、非裂隙侧及对照组前牙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50.88%、42.39%和28.77%。UCLP组裂隙侧上颌前牙同名牙骨开裂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裂隙侧上颌侧切牙骨开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裂隙侧上颌中切牙骨开裂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裂隙侧(P<0.05)。裂隙侧、非裂隙侧与对照组前牙区骨开裂均好发于唇侧。骨开窗的发生率在裂隙侧、非裂隙侧及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UCLP患者中,牙槽骨开窗和骨开裂较常见,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牙槽裂隙部位的调查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张英怀,杨威,陈惠珍面部是由上颌突、下颌突、侧鼻突和中鼻突发生、分化联合而成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各突起的正常发育及互相连接发生障碍而出现相应的畸形如腭裂、唇裂及牙槽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本研究从正常成年组与青少年组牙槽骨骨皮质中骨陷窝的数目和面积的比较入手 ,为分析成人正畸牙齿移动缓慢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选择本院外科门诊和外科手术的病人 ,成人组 1 3例 ,青少年组 9例 ,获取正常牙槽骨组织 ,常规HE染色 ,利用图象分析技术 ,比较两组样本单位面积骨陷窝的数目和骨陷窝面积在骨皮质面积中所占百分比。结果 青少年组牙槽骨骨皮质中骨陷窝的数目和骨陷窝所占面积都明显高于成人组 (p <0 .0 0 1 )。结论 骨细胞作为骨基质中机械应力的效应细胞 ,其数目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 2015年10月—2017 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收治的牙种植患者牙槽骨骨质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种植患者牙槽骨骨质量的基本情况。方法 记录387例种植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植部位及骨质量分类,通过Excel 和 SPSS 22.0 软件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及回顾分析。结果 387例患者中,骨质量分类集中在Ⅱ类和Ⅲ类,Ⅰ类骨较少,无Ⅳ类骨。种植部位主要集中在后牙区,下颌后牙区缺失牙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上颌后牙区Ⅲ类骨比例最高;下前牙区Ⅱ类骨比例最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并且患者的年龄范围大多在20~60岁之间,各年龄段骨质量均以Ⅲ类居多。行附加手术的患者中,Ⅲ类骨人数最多。结论 不同种植位点处骨质组成不同;年龄、性别对牙槽骨骨质量有一定影响,在骨质量较差的部位,种植附加手术的比例增高,不同类型骨质量对种植失败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cleft lip palate,CLP)患者经过一系列手术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唇腭裂患者恒牙期时的错【牙合】畸形发生率为97%,需要正畸治疗。随着人们对唇腭裂先天畸形认识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唇腭裂患者的治疗由单一的手术治疗转为序列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婴幼儿期颌骨的术前矫形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它有利于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前段的对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根形骨块移植治疗上颌骨前部骨量不足的效果。方法:通过对7例患者前牙区的26个牙位进行根形植骨术,重建牙槽骨的形态后植入种植体,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结果:重建的牙槽骨唇侧丰满,骨面根形逼真,种植体无松动,无脱落,唇侧牙龈无退缩。结论:根形植骨术是治疗上颌多颗前牙缺失伴水平向骨量不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并初步探讨年龄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未行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患者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组内再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及中年组。应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分析,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类骨面型下前牙区骨形态以及年龄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结果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及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增龄也会对牙槽骨形态造成影响。高角组的唇舌侧牙槽骨高度较低,骨厚度较小,下切牙较舌倾。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存在差异,提醒在正畸矫治设计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自体骨游离移植以增加牙槽骨骨量,Ⅱ期种植体植入。方法:对19例牙槽嵴萎缩患者进行自体下颌正中部、髂骨取骨植骨术,Ⅱ期植入36枚种植体。结果:全部患者植骨区切口一期愈合,移植骨完全成活,植骨术后9个月进行种植体植入,种植体与移植骨结合良好。义齿修复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月,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结论:该方法对于牙槽骨缺损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成人牙周病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比较其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2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一磨牙远中各个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各牙间牙槽骨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除上下前牙间牙槽骨高度增高之外,矫治后较矫治前各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在矫治中定期做牙周检查及牙周治疗,严格控制菌斑。同时严格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在统一正确的刷牙方法下进行矫治。正畸矫治中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使有垂直骨吸收的牙槽骨高度有所恢复,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矫治采用TOMY0.018固定矫正器,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在同一正畸医师指导下操作完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结合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与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分析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中不同垂直骨面型和下颌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2020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CBCT检查的骨性Ⅲ类和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28岁)共126例,骨性Ⅲ类62例,骨性Ⅰ类64例;按照垂直骨面型(高角型、均角型、低角型)进行再分组,测量下中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与骨性Ⅰ类似,下前牙牙根唇侧的牙槽骨厚度为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P<0.05)。骨性Ⅲ类和骨性Ⅰ类组中,下前牙牙根舌侧牙槽骨厚度为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P<0.05)。相同垂直骨面型中,下前牙牙根唇侧牙槽骨厚度骨性Ⅲ类<骨性Ⅰ类(P<0.05);下前牙牙根唇侧牙槽骨厚度较舌侧薄(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前牙根尖唇、舌侧的牙槽骨厚度均较Ⅰ类狭窄,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下前牙唇侧骨板厚度趋于变薄。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上不论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裂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牙槽骨裂,致使上颌牙槽弓的改变,当牙齿萌出后牙列不齐,完全性腭裂患者  相似文献   

18.
唇腭裂患者不同截骨方式下上颌骨外置式牵引成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颅外支架外固定式牵引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重度发育不足患者,分别采用上颌骨前段截骨和整块截骨方式,探讨不同截骨方式的牵引成骨效果。方法: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重度发育不足患者10例,反覆盖均超过10mm。采用传统整块截骨5例,前段分块截骨5例,均利用颅外支架固定式牵引器行术后牵引。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其矫治效果。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骨良好,无明显并发症,面形及咬合显著改善。牵引成骨后,SNA角、NA与FH夹角、前牙覆盖、零子午线与Sn距离等显著增加。前段截骨组硬腭长度增加7.50mm,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软腭长度、静止位腭咽腔深度无显著差异。结论:上颌骨前段截骨牵引在增加硬腭和牙弓长度、避免腭咽腔深度增加及腭咽闭合功能恶化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矫治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雌性激素对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实验采取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造人工绝经模型,观察雌激素缺乏对股骨与牙槽骨骨质疏松产生的影响。采用骨密度测定,骨小梁参数测定,包括骨小梁体密度(TBV),骨小梁板厚度(MTPT)和平均骨小梁板间隙(MTPS),同时检测骨Ca、Mg含量,血清Ca、Me、P、ALP及空腹尿Ca/cr值。结果表明,雌激素水平低下与股骨、牙槽骨骨密度降低有正相关性,骨小梁参数亦表现相应的改变。给予去势动物雌激素治疗后骨密度有所增加。以上结果并得到组织学证实,说明雌激素缺乏是引起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牙槽骨骨量不足的前牙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前牙槽嵴萎缩患者,探讨如何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方法:选择51例75颗前牙槽嵴中度萎缩患者,植入羟基磷灰石(HA),半年后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HACI),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2 ̄5年,对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75颗前牙,完全成功68颗(90.6%),基本成功4颗(5.4%),失败3颗(4.0%),结论:前牙牙槽嵴萎缩患者通过HA重建牙槽嵴后,植入HACI,能达到最理想的前牙美容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