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影响因素,为防治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后1个月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并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筛选出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母补钙或维生素D水平时长、孕期有无抽筋、胎龄、出生季节、静脉营养时长及有无新生儿败血症、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症与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孕期抽筋、胎龄≤32周、冬春季出生、静脉营养时间长是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OR>1);孕母补钙或维生素D≥3个月是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保护性因素(P<0.05, OR<1)。结论 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现象较普遍;孕母钙或维生素D的补充、孕期抽... 相似文献
2.
4.
目的:通过检测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情况,为下一步早产儿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优化方案,预防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选取早产儿506例,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25(OH)D值,根据结果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和非缺乏组,通过病例系统回顾性收集母亲和早产儿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早产儿487例,其中维生素D缺乏早产儿283例,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为58.1%。平均胎龄为35周,男143例(50.5%),其平均25(OH)D水平为(40.78±6.02)nmol/L。春夏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OH)D为(41.44±5.14)nmol/L,秋冬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OH)D为(40.12±6.39)nmol/L,两组血清25-(OH)D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极早产儿组中,男和女25(OH)D水平两组有差异;不同出生体重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略有差异。结论: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仍不低(58.1%),需进一步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优化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早产儿25羟维生素D含量,探讨影响早产儿25羟维生素D含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和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出生?住院的新生儿,早产儿组50例,足月儿组50例,记录出生时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目的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组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早产儿和足月儿25羟维生素D含量,用常规生化法测定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值,定量超声技术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①出生时早产儿组25羟维生素D含量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按胎龄分组,A组(28周≤胎龄≤32周)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含量均低于B组(32周<胎龄<37周)?C组(37周≤胎龄<39周)?D组(39周≤胎龄≤42周)(P均<0.01);按出生时体重分组,各体重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③早产儿组按孕母是否规律性补充维生素D或钙剂分成规律补充?不规律补充和未补充3组,3组之间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④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 < 0.05);足月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与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及出生方式均无显著相关(P >0.05)?⑤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时血钙?磷?AL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早产儿组25羟维生素D与ALP呈显著性负相关(P < 0.01);足月儿组25羟维生素D与ALP?钙?磷值均无显著性相关(P > 0.05)?⑥早产儿和足月儿BMD有显著差异(P < 0.01);早产儿组BMD与胎龄?出生体重?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 < 0.05),与ALP呈负相关(P < 0.05);足月儿组BMD与胎龄?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 < 0.05)?结论:①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②早产儿出生时的胎龄?体重以及孕母在整个孕期中是否规律性补充维生素D制剂或钙剂是影响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嘉兴市学龄期儿童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6~11岁学龄期儿童888名,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含量,收集相关问卷信息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可能因素。结果 888名学龄期儿童中,25-(OH)D中位水平[55.11(43.08,68.79)]nmol/L,学龄期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7.0%,不足率31.7%,总体异常率38.7%。学龄期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异常率比较,性别、年龄、居住地、户外活动及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挑食偏食、主要养育人文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和季节是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嘉兴市6~11岁学龄期儿童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需定期检测,合理补充,以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明确VDBP与DN的关系,为DN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6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清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清蛋白尿组(UACR 30~300 mg/g)和临床清蛋白尿组(UACR>300 mg/g),各22例。同时选取该院门诊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组受试者血、尿VDBP水平,同时检测其相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蛋白(ALB)及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结果 健康对照组及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血VDBP水平分别为:(44.83±15.65)、(312.25±29.57)、(330.92±49.28)、(338.30±50.05)mg/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42,P<0.01);其中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微量及临床清蛋白尿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及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尿VDBP水平分别为:(5.26±1.34)、(8.93±3.17)、(15.19±3.38)、(21.48±7.00)mg/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6,P<0.01);其中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尿VDBP检测采用晨尿点标本,无24 h尿标本检测准确,故依据UACR法,用尿肌酐对尿VDBP值进行校正(尿VDBP/Cr)。健康对照组与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尿VDBP/Cr水平分别为:(4.25±1.89)、(10.76±7.02)、(23.01±11.39)、(41.58±17.10)mg/g,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8,P<0.01);其中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尿VDBP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413,P=0.015)。另外,T2DM患者尿VDBP水平与UREA、S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5、0.454,P<0.05);而与ALB呈负相关(r=-0.454,P<0.05)。结论 T2DM患者血、尿VDB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且伴随DN的进展,尿VDBP水平逐渐升高,尿VDBP水平与eGFR 、UREA、SCr、ALB有关,故尿VDBP水平对评估DN的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20-22+2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入住的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50例,在早产儿10日龄时对高剂量组每天给予口服800 U维生素D,对低剂量组每天给予口服400 U维生素D。在20日龄、40日龄时检测早产儿血清中钙、磷和25-羟维生素D的含量。结果 20日龄高剂量组早产儿的钙、磷、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2±0.12)mmol/L、(1.82±0.53)mmol/L、(45.56±12.45)nmol/L,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2.03±0.13)mmol/L、(1.71±0.59)mmol/L、(42.51±9.27)nmol/L(P0.05);40日龄高剂量组早产儿的钙、磷、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56±0.14)mmol/L、(1.96±0.23)mmol/L、(73.46±18.57)nmol/L,与40日龄低剂量组的(2.12±0.21)mmol/L、(1.81±0.39)mmol/L、(64.48±15.37)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能改善早产儿钙磷代谢状态,800 U效果优于400 U。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3-16
目的 分析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771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维生素D的高危因素。结果 2771例婴幼儿25(OH)D水平为(36.27±9.09)ng/mL,缺乏、不足比率分别为4.5%、20.9%。不同性别、年龄组婴幼儿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P=0.255),夏秋季节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春冬季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春冬季、纯母乳喂养、户外活动时间2 h及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是婴幼儿维生素缺乏的高危因素。结论 滨州地区健康婴幼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季节变化有关;应加强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0.
11.
妊娠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期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7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妊娠期HT患者102例作为HT组,考虑到日照因素的影响,依据HT组患者的入组月份匹配未患HT的妊娠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甲状腺相关指标、25(OH)D水平。分析妊娠期HT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与年龄、孕周甲状腺相关指标的关系及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HT组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T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FT4水平低于维生素D不足患者,TSH、TPOAb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HT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与FT4水平呈正相关(rs=0.24,P<0.05),与TSH、TPOAb水平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21、-0.2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4(t=2.002,P=0.042)、TPOAb(t=-2.981,P=0.004)水平是妊娠期HT患者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妊娠期HT患者25(OH)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FT4、TPOAb水平密切相关,提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了妊娠期妇女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学龄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90例同期学龄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期吃鱼、鸡蛋、蔬菜、豆制品、喝牛奶、吃肉量、产检次数、是否患病、户外活动时间、孕后期是否小腿抽筋、是否补充钙或维生素D与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P<0.05)。母乳喂养至6个月、是否及时添加鱼肝油、4个月添加辅食、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否存在慢性腹泻、是否经常呼吸道感染、是否挑食、日晒暴露皮肤面积、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P<0.05)。孕期日照时间、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孕期经常吃鱼、孕期及时补充钙或维生素D、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面积、婴幼儿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孕期日照时间、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孕期经常吃鱼、孕期及时补充钙或维生素D、小儿晒太阳暴露皮肤面积、婴幼儿7个月开始进食高钙食物是学龄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保护性因素,应根据上述保护性因素进行相关健康宣教,以减少或预防该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间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表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日均钙摄入量、维生素D摄入量进行调查、计算,并留取妊娠晚期孕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对其钙、25-(OH)D、PTH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日均钙摄入量、维生素D摄入量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晚期孕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中钙含量分别为(2.5±0.2)mmol/L和(2.6±0.1)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含量分别为的比较(19.5±6.5)mmol/L和(25.9±8.2)mmol/L,有孕妇静脉血含量显著低于新生儿脐血的情况,PTH含量分别为(5.4±0.5)pmol/L和(0.6±0.2)pmol/L,比较则呈相反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200例孕妇在妊娠晚期,日均钙摄入量为(367.9±34.8)mg,维生素D摄入量为(210.3±24.5)IU,其中孕妇每日钙摄入量与其静脉血中PT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323,P<0.05);而维生素D摄入量则与孕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中25-(OH)D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2、0.681,P<0.05).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均存在普遍的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可能影响母婴健康,要积极改善孕妇的营养状态,从饮食、生活的各个方面,保证钙、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维生素D水平检测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行腹部手术的30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可能影响术后手术感染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恶性肿瘤病史、术前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史、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手术方式、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以及ASA分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近期感染以及有术中输血是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为金标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预测因子,当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 ng/mL时其预测手术部位感染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结论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近期感染以及有术中输血是影响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当术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 ng/mL时其对预测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可能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3岁内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483例可疑维生素D缺乏的3岁内儿童根据年龄分为0~12个月组(n=275),13~24个月组(n=136),25~36个月组(n=72),对比三组儿童佝偻病发病率,分析佝偻病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0~12个月组患病率为50.5%,13~24个月组患病率为39.7%,25~36个月组患病率为23.6%,三组比较0~12个月组患病率高于13~24个月组,而13~24个月组患病率高于25~36个月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12个月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率为50.5%(139/275),13-24个月组为39.7%(54/136),25~36个月组为23.6%(17/7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儿童佝偻病主要症状与体征为方颅、肋膈沟,发病率45.7%,其次为单纯神经精神症状及枕秃,发病率21.4%,第三为方颅、肋膈沟合并鸡胸、肋串珠,发病率16.7%;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出生体重、孕周、双胎、喂养方式、正常添加辅食、合理补充维生素D、光照时间、营养不良、肥胖、晒照皮肤面积、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留守儿童、母亲文化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重在预防,而了解其影响因素对于针对性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降低佝偻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银川市0~3岁儿童血清25-(OH)D3(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科学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儿童抽取4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D3检测。结果 25-(OH)D3的平均值为(37.53±10.89)ng·m L^-1,维生素D缺乏的为6例,占1.33%;维生素D不足的为104例,占23.11%;维生素D充足的为346例,占76.89%,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的维生素D含量高于女童,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组高于未补充组,超重肥胖儿童组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儿童组,冬春季节儿童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夏秋季节。结论银川市0~3岁儿童维生素D含量较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让儿童保持正常体质量,以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胎龄<34周早产儿生后血清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148例,按照患儿生后24h内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VD)充足组和VD不足组,两组早产儿在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母亲年龄、分娩方式、母孕期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间在分娩季节(χ2=4.454,P=0.035)、孕期规律补充VD(χ2=16.698,P<0.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χ2=4.287,P=0.038)、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χ2=5.792,P=0.016)、新生儿败血症(NS)发生率(χ2=4.001,P=0.045)、住院期间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χ2=4.114,P=0.043)、辅助通气时间(t=7.017,P<0.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36例甲状腺癌患者、14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和136例体检正常,甲状腺形态正常者。采用液相色谱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25(OH)D水平及尿24 h碘排泄量,并录入所有研究对象的常居地、性别、年龄、是否有服用含维生素D或碘药物史、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水平、肝肾功能等,应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血清25(OH)D水平、尿碘水平对甲状腺癌的影响。结果 (1)3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FT3 (3.51μg/L)水平低于良性结节组、形态正常组(P<0.05),TSH(3.01μu/L)、TPOAb(16 u/mL)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