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明辉  赵龙燕  王现斌 《妇幼护理》2023,3(8):1904-1906
目的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中采用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急诊收 治的 4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将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急诊收治的 4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 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转运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 间、ST 段回落率、胸痛缓解率、心肌酶谱回落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再行 PCI 率及院内 AMI 复发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转运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 ST 段回落率,胸痛缓解率,心肌酶谱回落率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不良事件发生率,再行 PCI 率,院内 AMI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满意 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采用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效率,缓解症状,减少心脏不良 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00例AMI患者按急救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后院前急救、急诊抢救、球囊扩张及住院治疗等所需时间,比较两组救治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球囊扩张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救治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急救总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梁健仪  严彩云  龙春艳 《妇幼护理》2023,3(19):4640-4642
目的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 治的 7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实 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救治时间、急救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Α组急诊出诊时间、现场 救治时间、急诊至介入室或溶栓时间及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及心脏骤停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接受不良心血管事件,提 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情分级管理联合急诊流程图对急诊科患者抢救效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4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情管理;选取2017年1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5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病情分级管理联合急诊流程图。比较两组抢救效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等待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就诊秩序、输液巡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病情分级管理联合急诊流程图应用于急诊患者中,能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降低住院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刘智敏 《妇幼护理》2022,2(17):4088-409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收 治的 3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29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 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急救 2h 后 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诊时间、急诊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FMC2B 时间、急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率、ST 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可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心 血管不良事件率及院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运动耐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12月于我院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的AMI患者38例病例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另收集2021年1月至6月于我院实施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AMI患者38例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运动耐力、心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LVEF、M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缩短AMI患者救治时间及胸痛时间,改善PCI术后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董繁珍 《妇幼护理》2024,4(9):2191-2193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中采取整合式护理措施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合式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医院急诊科到心血管专科医生会诊的时间(DTC)、入院至获得实验室结果时间(DTL)、发病到决定就诊的时间(SOTD)、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的时间(DTB)、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TC、DTL、SOTD、DTB、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绿色通道建立过程中,联合整合式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急救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流程管理理念指导的院前急救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依据院前急救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215例与研究组398例,对照组患者院前未干预,研究组给予流程管理理念指导的院前急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生命体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至心电图时间、实施介入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低(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左心功能衰竭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急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入院前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对AMI患者展开流程管理理念指导的院前急救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卢碧洁  李亚青 《妇幼护理》2024,4(9):2170-2172+217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借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用时、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抢救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在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开通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比对照组各阶段所用时间更短,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AMI再发生率、再PCI率与对照组发生率相比明显更低,且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急救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融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抢救中对心功能、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86例AMI并发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抢救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IABP抢救。比较两组心功能、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脉介入术抢救基础上,对AMI并发CS患者进行主IABP抢救,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将该院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前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D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F及二尖瓣E峰/A峰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炎症因子CRP、IL-6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需要进行急救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人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病人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结合基于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中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应用康复路径基于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恢复情况、住院期间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出院后不同时间点下的运动耐力情况。结果: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恢复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随访期间的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不同时间点下运动耐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应用康复路径基于专科护士为导向的延续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LVEF水平,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出院后发生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及心功能,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指导下的专项培训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典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案例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急救专项培训,以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急诊护理人员专项培训前收治的73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4月1日~2021年4月1日急诊科护理人员专项培训后收治的87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抢救效果、住院情况,分析影响进入急诊室到球囊扩张(DTB)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DTB时间、首次医生问诊到心电图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肌钙蛋白化验时间及口服药服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院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行入院、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的STEMI患者入院后DTB时间超过90 min的占比偏高(P<0.05),且急诊护理人员经专项培训后救治STEMI患者时的DTB时间控制在90 min内的占比偏高(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改良流程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11月改良流程管理以前的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门急诊收治的90例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将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操作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病情明确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以及急诊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优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12月急诊科接收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常规急救护理,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1-12月接收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予以院前急救,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急救干预时间、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溶栓时间以及总体缺血时间更短;试验组病情稳定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不稳定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对其所接受的护理措施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提供常规的急诊护理同时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方式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其冠脉介入时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术的141例AMI患者纳入研究,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71例)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70例)给予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负性情绪、应激反应、心理弹性、希望水平、创伤后成长水平及术后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分诊评估、静脉采血、心电图检查、冠脉介入、完成抢救等急救环节所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2.68%)(P<0.05);护理后研究组特质焦虑量表(T-AI)、状态焦虑量表(S-AI)、医院应激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与创伤后成长自评量表(PTG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接受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缩短其冠脉介入时间、整体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应激反应与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