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1例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为老年女性, 流行病学史不典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颈痛, 结合血培养、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诊断为猪链球菌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患者发病1周左右出现口唇疱疹, 发病2周左右出现听力减退, 被分别予以抗病毒和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 2022年已经过半, 《中华精神科杂志》迎来了第3期的发表。本期共纳入13篇文章, 包括3 篇临床研究、1篇基础研究、2篇病例报告、4篇综述、2篇专论及1篇标准与讨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 推陈出新。《中华精神科杂志》2022年第1期收录了12篇文章, 内容广泛, 包括临床研究4篇、基础研究1篇、4篇综述和荟萃分析、1篇总编寄语和1篇专家述评以及1篇标准与讨论, 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8型是由KIF1C基因突变所致的罕见遗传病。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病例,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患者为15岁女性, 以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 颅脑磁共振成像可见双侧对称性锥体束受累, 全外显子测序发现KIF1C基因未曾报道过的c.425426delTG(p.V142Gfs*10)纯合突变, 经预测为致病性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TDAVF)所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2020年3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短期内先后发生双侧基底节区出血的TDAVF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并对文献报道的TDAVF所致脑出血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男性, 33岁,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幕孔区存在动静脉瘘, 由右侧脑膜垂体干、双侧脑膜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 经瘘口形成由脑膜静脉-上矢状窦或乙状窦两条途径引流。对患者行栓塞手术治疗, 术后DSA见瘘口消失。随访1年, 患者临床好转且未再出现脑出血。总结2021年3月30日前国内外报道的有临床和影像详细资料且表现为脑实质出血的TDAVF患者共41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57.2岁, 男女比例约3∶1。脑出血发生于幕上的患者17例(41%), 幕下24例(59%)。幕上脑出血部位多集中在枕叶和丘脑。DSA检查显示该组患者中有36例(88%)动静脉瘘属于Borden Ⅲ型或Cognard Ⅳ型。29例(71%)患者通过单一治疗方式达到瘘口闭合, 另外12例(29%)患者采取多次介入或多种外科干预治疗。37例(90%)患者经DSA...  相似文献   

6.
新年复初始, 岁月常如新。挥手告别2022年, 新的征程已在脚下。首先, 谨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我刊的编委专家、读者作者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精神医学学科蓬勃发展的时期。一方面以传统的生物医学、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为精神障碍的病因、机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线索;另一方面, 以心理-社会医学为核心, 聚焦群体的公共精神卫生研究, 为患者康复、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和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循证证据。精神科临床医生应与基础科学家、公共卫生工作者通力合作, 促进多领域交叉融合, 全面推动精神医学的发展。本期刊登的多篇临床研究、公共卫生、综述和专论等, 都为这一主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024年已经大步向我们走来, 《中华精神科杂志》也迎来了第2期的发表。本期共收录了9篇文章, 其中包括标准与讨论1篇, 临床研究2篇, 病例报告2篇, 综述2篇, 继续教育讲座1篇, 心身医学1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 KLS)又称"睡美人综合征", 其典型三联征为反复性周期嗜睡、贪食和性欲亢进, 可伴有行为或认知功能异常、情感障碍等, 间歇期各项功能均完全正常。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以及有效治疗方案尚不明确。由于不同地区及人群可能存在基因差异等原因, 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极易导致误诊。既往关于KLS患者进食异常的报道中贪食者约占66%, 而我国KLS患者中厌食者更为常见。本例为11岁KLS男性患儿, 其病程中前10个月发作期表现为厌食, 半年随访中转变为贪食, 我们分析了其详细病史、诊疗过程和鉴别诊断, 以期为后续完善KLS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兴的视网膜血管成像检查技术, 其利用红细胞的运动对比成像, 采集速度快, 成像质量高, 无需额外造影剂。自2015年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视网膜评估后, OCTA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本文围绕OCT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下肢深静脉瘤合并卵圆孔未闭(PFO)导致反常性脑栓塞(PBE)的病例极为罕见, 迄今文献中仅有5例病例报道, 均为腘静脉瘤合并PFO所致, 而股深静脉瘤合并PFO致PBE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因此, 本文报道1例15岁PFO的脑梗死患者, 在进行PFO封堵术后仍再次发生脑梗死及肺栓塞, 最终确诊为深静脉动脉瘤合并PFO。此外, 总结了6例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罕见的卒中危险因素——下肢深静脉动脉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僵硬、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等。常见的疾病发展模式为隐匿起病、逐渐进展、极少自然缓解。但临床上有一些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病情会发生好转、自然缓解或"治愈", 被称为可逆性帕金森综合征(RP)。通过检索相关文献, 文中将RP归类为12种不同类型:药物性、中毒性、感染性、颅内血管性、脑结构病变相关、颅内压改变相关、内环境失衡性、内脏疾病相关、酒精戒断相关、手术相关、免疫接种性、放射治疗性RP,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诊疗的更多思路, 以促进临床医生尽早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合理的鉴别和诊治。  相似文献   

13.
14.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科主要的急症和危重症之一。脑炎的临床分型是临床病因诊断的重要依据。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是病毒性脑炎主要的确诊实验, 包括聚合酶链反应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检测方法。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某些特定类型的病毒性脑炎有效, 新型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库欣病是因发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或ACTH细胞增生, 而引起体内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和病理变化的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库欣综合征。目前, 库欣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治疗方法包括垂体肿瘤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肾上腺切除等多种方法, 但治疗难度较大。本文综述了库欣病的治疗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枢和周围神经联合脱髓鞘疾病(CCPD)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确诊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后发病、血清抗神经束蛋白155 IgG4抗体阳性的CCPD患者, 其对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VZV感染后CCP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5号染色体短臂(5p)末端的5p15.1-5p15.33重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于2021年7月确诊的存在5p15.1-5p15.33重复的1例患儿, 总结其临床资料, 并对文献报道的5p重复综合征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男性, 就诊时1岁5个月, 以出生后逐渐出现生长受限及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 伴颅面畸形;7月龄时因四肢抽动被诊断为癫痫;目前为2岁龄, 仍反复抽搐, 不能抬头、独坐, 不会爬, 不会咿呀说话, 伴肌张力减退。反复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均示胼胝体发育不良。患儿父母表型正常。患儿拷贝数变异测序结果显示染色体5p15.1-5p15.33(chr5:1934522-18905656)存在部分重叠, 根据拷贝数变异评判标准, 判定为致病拷贝数变异, 父母未检出异常。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检索策略, 共检索到10篇相关文献(均为英文)报道的17例及数据库中收录的4例, 加上本例, 共22例5p重复综合征患者, 其中17例年龄≤14岁, 起病年龄7(0, 18)岁, 男女比约为1.1∶1。22例患者中颅面畸形19例, ...  相似文献   

18.
Cobb’’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同一椎体节段内发生的可同时累及皮肤、椎体、脊髓甚至内脏组织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Behrenbruch在1890年首次报告了1例脊柱脊髓血管畸形合并相对应的椎体皮肤血管瘤患者, 1915年Cobb[1]阐述了同一椎体中皮肤血管瘤与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关联, 故后人将之称为Cobb’’s综合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8月收治了1例累及颈7~胸3椎体节段的Cobb’’s综合征患者, 笔者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以期提高临床同道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巨轴索神经病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神经退行性疾病,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致病基因为巨轴突蛋白(GAN)基因, 位于染色体16q23.2, 编码巨轴突蛋白。GAN基因突变、巨轴突蛋白功能缺失、致中间丝结构蛋白破坏, 均可导致严重的中枢、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文中就巨轴索神经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阐述, 为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烟雾综合征合并双侧大脑后动脉(PCA)栓塞非常罕见, 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报道。现报道1例烟雾综合征合并双侧PCA栓塞患者, 中年女性, 急性起病, 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主要以双眼失明、右侧肢体无力起病, 影像学表现为双侧颞顶枕叶急性脑梗死, 双侧大脑前、中动脉烟雾血管生成, 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伴远端烟雾血管生成, 结合病史, 病因考虑为不明原因型栓塞。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后, 患者意识转清, 肢体无力好转, 但失明未见改善。报道本例患者,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烟雾综合征患者出现双侧PCA同时栓塞的认识, 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