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预后影响。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系统规范的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则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进行自我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3月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和远期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目的,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许文  赵薇  张攀 《齐鲁护理杂志》2022,(14):122-124
目的:探讨递增-递进式量化康复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递增-递进式量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巴塞尔日常生活能力指标(MB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递增-递进式量化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3月31日42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1年4月1日~7月31日42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路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Harr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缩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68例,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8例,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术后90 d。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锻炼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髋关节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后,可减轻术后疼痛,进一步增强患者锻炼依从性,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并发症风险较小,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的早期下床锻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2020年6月30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QCC活动的早期下床锻炼。比较两组下床活动依从性、Harris人工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关节活动度、功能性活动、疼痛、畸形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0 d,两组躯体生活、工具性日常生活得分、ADL总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的早期下床锻炼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床活动依从性,改善髋关节功能与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帅红  李安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23-25
目的:探讨疼痛心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疼痛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放松与生物反馈疗法、支持心理疗法等疼痛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术后6、12、24、48、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 d平均每天完成患肢踝关节屈伸及转动的主动锻炼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2周及4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THA术后疼痛,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除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照组则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进行自我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20 d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0 d人工髋关节Harris的各项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能缩短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早期生活质量,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关节30°背屈运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踝关节30°背屈运动,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术前、术后7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术前、术后3、7d疼痛水平;术前、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术后DVT、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7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踝关节30°背屈运动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利于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缓解疼痛,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程序量化护理在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92例行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量化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术后各时段下肢周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踝上5 cm周径、膑上10 cm周径及膑下10 cm周径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及Harris髋关节功能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髋关节骨折患者行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开展程序量化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仅出现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共6例,发生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术期行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 肢体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干预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干预可减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感及肿胀感,提高髋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术后早期康复路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Harris各项评分(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畸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路径进行渐进式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术后早期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蔡宝妹 《全科护理》2013,(25):2336-23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方法]将8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病人关节脱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的关节脱位、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张颖  喻薇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6):951-95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30)。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要求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运用软件检索查找循证护理依据,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开始时间、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长与方法、最佳功能锻炼的方法、减轻患者功能锻炼时疼痛的方法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方法,制定功能锻炼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时疼痛程度、Harris髋关节评分、脱位发生率、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功能锻炼时疼痛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d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周、2周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脱位发生。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BN的护理模式可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时的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实施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围术期护理;同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实施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的评分、有无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1、6、12、24h的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患者48h静息时的NR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及早开始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于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与治疗(围术期护理、基本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疼痛,改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骨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理念,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号、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疼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非药物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_两组术后12h、24h、48h、72h的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均〈O.01;两组术后2周及3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P〈O.01、P=0.424。结论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