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含马兜铃酸中成药、中草药引起泌尿系损害的特点.方法:收集近5年就诊并随访的各类含马兜铃酸中药泌尿系损害病人123例,其中服甘露消毒丸者8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结果.结果:中药肾脏损害的临床类型主要有3种:非少尿型急肾衰(12例)、肾小管酸中毒(14例)及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97例),病理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间质性肾脏损害.11例病人确诊为泌尿系移行上皮细胞癌,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均与甘露消毒丸相关.结论:短期大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可以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长期间断小剂量服用该药可导致严重的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或肾小管酸中毒,甚至可引起泌尿系肿瘤.  相似文献   

2.
820例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66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31例狼疮性肾炎以及20例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用光镜观察,半定量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并观察与组织病理类型的关系。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除新月体性肾炎外,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较突出:在狼疮性肾炎中以第Ⅳ型较明显:在原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中,仅慢性型小管问质的损害类似于原发性及狼疮性肾炎。上述三种类型的肾炎中,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与肾小球损害的性质有关,与肾活检时肾功能减损的程度有关。因此,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半定量测定,反映了肾小球损害的严重度,并有助于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32-135+169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10 年5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诊断为炎症性肠病肾损害的2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中行肾穿刺活检的13 例患者的活检病理特点进行描述。结果 21 例炎症性肠病肾损害患者中,男7 例,女1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 例,克罗恩病患者5 例。其中13 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包括IgA 肾病6 例,膜性肾病3 例,间质性肾炎3 例,新月体肾炎1 例。结论 IBD 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病理损害,其中以IgA 肾病、间质性肾炎以及膜性肾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检索中国人PM/DM合并肾脏损害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28例病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男:女比为1:1.8。PM/DM合并肾脏病变时,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变均存在。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轻微肾小球病变(20%)、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0%)、IgA肾病(10%)。28例PM/DM患者中,25例(89.3%)治疗后好转,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正常;1例(3.6%)死亡;1例(3.6%)发展为终末期肾病,1例(3.6%)预后不详。结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变。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7月~2005年7月在我院进行肾活检的15例老年(年龄≥60岁)糖尿病患者合并的非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表现镜下血尿者4例,病理类型分别是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和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者4例,病理类型分别是膜性肾病2例、系膜增生性肾炎和膜增殖性肾炎各1例;肾功能减退与糖尿病病史不相符者10例,占66.7%,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者7例,病理类型分别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2例、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IgA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和肾小球淀粉样变病各1例,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病理类型均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伴有高血压性肾损害者8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的非糖尿病性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与糖尿病病程不相符的肾功能减退,病理类型主要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炎,多数伴有高血压性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合并肾脏病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布氏杆菌病合并肾脏病7例。结果布氏杆菌病合并肾脏病可表现为: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系统感染相关性AIN、慢性肾功不全,尿路感染。结论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异常或变态反应因素极易合并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衰竭6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ARF) 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及预后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的ARF患者病理学类型及肾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ARF的病理学类型包括肾小球疾病(15.6% )、肾小管-间质病变(60.9% )、继发性肾脏病如血管炎及狼疮性肾炎等(23.5% ).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小管-间质性损害所致ARF最常见的原因.以出院时间作为观察终点,预后最好的是肾小管-间质病变,其治愈-好转率达89.2%;最差的是新月体肾炎和血管炎,好转率为40%,无效而行维持性血透的占60%.老年人极易发生ARF,本组≥60岁患者占25%,其病因以肾小管-间质病变占绝对优势(75%).结论: ARF 病理学类型多样,预后与病理学类型相关,及时肾活检对ARF的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 -变态反应性疾病 ,其病原菌可分为羊布氏杆菌、牛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 ,其中以羊布氏杆菌引起的发病居多。为了有效地预防此类传染病的继续发生。特将我们近几年对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及方法样品来源包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肾脏病理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ARF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ARF患者中微小病变肾病和膜性肾病的肾病综合征表现高于其它组,且以单纯蛋白尿为主,前者ARF的发生率高于后者。新月体肾炎的患者年龄偏高,起病快,血肌酐迅速升高,半数以上有贫血现象,40.0%的患者肾穿前需行血液透析。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患者72.7%有服药史。肾小管坏死的患者尿中蛋白量明显高于间质性肾炎,血肌酐值高于间质性肾炎。研究还发现不能以尿量改变来推断ARF的病理类型。结论:对于ARF患者应严格掌握肾穿刺活检的适应证,早期诊断、明确病因、采用适当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ARF的及早恢复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如庆  覃勋  韦喆  牙秋艳 《微创医学》2007,2(3):196-19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阿洛卡1400黑自超声仪、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电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49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肾穿刺,取出肾组织96条,光镜共检出1700个肾小球送病理学检查,检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IgA肾病8例,膜性肾病8例,肾小球轻微病变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例,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例,乙型肝炎相关肾炎3例,肾小球球性硬化1例。结论经皮肾穿刺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多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可以存在程度不一的肾小管、间质损害 ;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能是原发和系统性肾小球肾炎的一部分 ,亦或伴蛋白尿的肾小球硬化是小管、间质疾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 ;本文通过 3例典型的临床病例 ,阐明多种因素使系膜增生性肾炎伴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导致急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以及肾脏病理活检在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临床意义。病 例 摘 要  例一 :患者男 ,2 2岁 ,因“发热、蛋白尿、乏力 1月 ,加重 3天”入院。一月前因发热、腰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 ,当地医院查胸片示 :“左下肺感染” ;尿…  相似文献   

12.
1 096例肾脏活检病理类型总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敛  吴雄飞  余荣杰  赵洪雯  干磊  陈丽萍 《重庆医学》2006,35(18):1676-1678
目的回顾性总结1096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并分析其类型。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4月间1096例肾脏活检的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IgA肾病28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92例.特发性FSGS77例,硬化性肾炎66例,膜增生性肾炎41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15例.新月体肾炎7例,微小病变4例;狼疮性肾炎111例.紫癜性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11例,肾脏淀粉样变性9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2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高血压肾病21例,血管炎、先兆子痫、Alport综合征及Goodpasture综合征各1例。20例移植肾有12例为急性排斥病变.8例为慢性移植肾病。结论原发性贤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原发性疾病主要以IgA肾病最为常见;继发性疾病仍以狼疮性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概况、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泌尿内科住院的59例药物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28例;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31例.药物所致的2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经治痊愈者23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2.14%.对药物所致的3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其中已经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4例)经治好转者19例,治疗无效转为替代治疗者9例,死亡3例.有效率为61.29%.结论:本研究显示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配合西医的血液净化等对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较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50%~70%的治愈率要高.而药物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中的镇痛剂肾病停用镇痛药后,应用冬虫夏草制剂、及益气养血、补肾固涩、酸甘化阴、化瘀降浊等中草药治疗后,其肾功能恶化的趋势多能趋缓,部分患者的肾功能检验指标还能得到改善;而马兜铃肾病停用相关药物后,患者的肾功能则大都继续衰退,应用上述治疗方案多无明显疗效,可在2~3年内进展至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6例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中,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4例(25%),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50%),硬皮病肾危象1例(6.25%),间质性肾炎1例(6.25%),狼疮性肾炎2例(12.5%)。16例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其次为蛋白尿伴血尿。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者15例(93.75%),肾小管间质疾病1例(6.25%)。结论: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患者年龄较轻,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肾脏结构多数异常;肾脏病理改变以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为主。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差,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5.
肾小管炎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判断肾小管炎出现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的诊断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712例肾穿刺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镜检查,并对肾小管炎等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①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常出现肾小管炎改变。②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其病变特异性,尤以血管病变相关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较为多见。③在急性、活动性病变中,肾小管炎的发生较严重,且多发生在尚未出现明显萎缩的小管中。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中,受累小管多发生明显萎缩,且与肾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化关系密切。④肾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淋巴及单个核细胞。[结论]在一些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冲可出现肾小管炎的病理改变,其发生与特定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可能参与并加重肾脏损害,在病理诊断中需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80例移植肾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24例,其中1例合并移植肾感染,1例合并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合并膜性肾病I期;环孢霉素肾病23例,其中1例合并IgA肾病IV级,2例合并移植肾肾小球疾病;移植肾肾小球疾病15例(主要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排斥反应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血管性排斥反应1例; IgA肾病3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移植肾感染1例;IgM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结论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80例移植肾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24例,其中1例合并移植肾感染,1例合并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合并膜性肾病Ⅰ期;环孢霉素肾病23例,其中1例合并IgA肾病Ⅳ级,2例合并移植肾肾小球疾病;移植肾肾小球疾病15例(主要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排斥反应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血管性排斥反应1例;IgA肾痛3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移植肾感染1例;IgM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结论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判断肾小管炎出现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的诊断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712例肾穿刺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检查,并对肾小管炎等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1)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常出现肾小管炎改变。(2)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其病变特异性,尤以血管病变相关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较为多见。(3)在急性,活动性病变中,肾小管炎的发生较严重,且多发生在尚未出现明显萎缩的小管中。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中,受累小管多发生明显萎缩。且与肾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经关系密切。(4)肾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淋巴及单个核细胞。[结论]在一些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可出现肾小管炎的病理改变,其发生与特定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可能有参与并加重肾脏损害。在病理诊断中需要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方法 选取2006-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住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辽宁地区患者15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156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1222例(78.2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277例(17.73%),肾小管间质性疾病(TID)44例(2.82%),遗传性肾病11例(0.71%),未分类肾病8例(0.51%)。PGN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肾病475例(38.87%),其次为膜性肾病311例(25.4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3例(19.89%);SGN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68例(24.55%),其次为狼疮性肾炎45例(16.25%)、糖尿病肾病44例(15.88%)。不同年龄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份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穿刺指征分别为肾病综合征662例(42.38%),肾炎综合征448例(28.68%)、无症状性尿异常223例(14.28%)、急性肾功能不全105例(6.72%)、肉眼血尿59例(3.78%)、慢性肾功能不全53例(3.39%)、其他12例(0.77%)。不同性别患者肾穿刺指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肾穿刺指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穿刺活检患者中,PGN最常见,其中IgA肾病为最常见病理类型,其次为膜性肾病;SGN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多见。PGN和SGN最常见肾穿刺指征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同一种病理类型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因分布,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血肌酐>178μm o l/L且具有肾穿刺适应证的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病理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穿刺均能成功取得肾小球,标本合格率为95.7%。经病理分析,硬化性肾炎仅3例(13.0%);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例(52.2%),其中IgA肾病6例、轻微病变性肾炎1例、膜性肾病1例、增生硬化性肾炎2例、新月体肾炎2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6例(26.1%),其中狼疮性肾炎5例、高血压性肾损害1例;另外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排斥反应各1例(各4.35%)。并发症为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误穿其他脏器、感染及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活检是可行的,它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