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01/2011-10我院消化内科住院行内镜下取石的胆总管结石直径>1.2cm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及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加球囊扩张术(ESBD)组,每组40例.ESBD组在先行乳头小切开后行乳头球囊扩张;EST组按常规操作.结果:EST组及ESBD组分别有36例(90%)及38例(95%)成功取净结石;机械碎石网篮应用比例分别37.5%(15/40)和10%(4/40),P<0.05;取石时间分别为41.78min±10.41min和36.28min±8.64min,P<0.05;术中EST组有2例出现切开后出血,ESBD组无出血病例;EST组各有1例出现发热和腹痛患者,有2例出现胰腺炎,ESBD组有2例腹痛,无发热患者,1例出现胰腺炎.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4/40)和7.5%(3/40),P>0.05;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较大胆总管结石,ESBD取石有与EST取石相近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升高,但在操作时间及碎石网篮使用上,ESBD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和机械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2月~2002年8月,采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52例,评分(7±1);采用机械扩张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mitral commissurotomy,PMMC)治疗二尖瓣狭窄36例,评分(10±2)。对术后24h、1年的心脏超声检查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BMV成功率94%(49/52);PMMC成功率92%(33/36)。PBMV后二尖瓣面积(mitral valve area,MVA)(1.7±0.2)cm2,PMMC后MVA(2.1±0.5)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包填塞并发症:PBMV发生率5.7%;PMMC5.5%。PBMV和PMMC增加二尖瓣反流面积大于3cm2例数分别占14%(7/52)和1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PBMV组需外科换瓣手术3例,PMMC组无手术换瓣病例。结论PBMV和PMMC都是治疗二尖瓣狭窄有效的方法,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在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3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2例接受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对照组41例接受传统乳头括约肌切开,比较2组间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穿孔,发生出血2例(4.8%)、胰腺炎5例(11.9%),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7/42);对照组发生穿孔1例(2.4%)、出血5例(12.2%)、胰腺炎3例(7.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2.0% (9/41);2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每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有3例取石失败,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其余患者均经1~2次ERCP取净结石,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机械碎石率、2次取石率、操作时间分别为97.6% (41/42)、4.8% (2/42)、2.4%( 1/42)和(29.2 ±5.3)min,对照组分别为95.1% (39/41)、22.0%( 9/41)、19.5%( 8/41)和(38.8±4.3) min,2组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与传统乳头括约肌切开同样安全有效,但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mEST+EPLBD)治疗胆总管大结石临床疗效及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胆总管大结石(≥1. 0 cm)患者116例,随机分为EST组(61例)和mEST+EPLBD组(55例)。EST组患者采用常规EST治疗,mEST+EPLBD组患者采用mEST+EPLBD治疗,观察两组取石成功率、取石时间、机械碎石率、住院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EST+EPLBD组和EST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4. 5%和80. 3%(P 0. 05),取石时间为(21. 6±6. 7) min和(17. 8±4. 5) min(P 0. 05),机械碎石率为7. 3%和21. 3%(P 0. 05)。两组近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EST+EPLBD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 6%,显著低于EST组的19. 7%(P0. 05)。结石直径≥14 mm、结石数目≥2个、机械碎石和EST是ERCP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mEST联合EPLBD能够有效、安全地清除胆总管大结石,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诊治的8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ST联合EPBD组41例和EST组41例,分别行EST术或SEST联合EPBD术。结果 SEST联合EPBD组一次取石成功率(90.24%)和总取石成功率(95.12%)显著高于EST组(分别为73.17%和78.05%),而机械碎石率(12.20%)显著低于EST组(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联合EPBD组住院时间为(7.98±1.14) d,显著短于EST组的(11.03±1.3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联合EPBD组住院费用为(15411.26±113.20)元,与EST组(15381.57±121.43)元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T联合EPBD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EST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和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机械碎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m EST)联合内镜下乳头大球囊扩张术(EPLBD)在老年患者胆总管多发巨大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因胆总管多发大结石在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患者229例,根据患者结石大小及胆总管形态选择手术方式。所有纳入病例按照内镜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 EST+EPLBD组(治疗组)与EST组(对照组),观察2组首次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取石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136例)与对照组(93例)比较,2组在一次取石成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7%vs 87.10%,χ~2=0.980,P>0.05);而在取石时间及机械碎石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4.3)min vs(37.4±6.7)min,χ~2=37.1526,P<0.01;6.71%vs 40.00%,t=24.411,P<0.01]。2组在胰腺炎(2.94%vs 6.45%)、出血发生率(2.21%vs 2.15%)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30、0.001,P值均>0.05),无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m EST+EPLBD治疗老年胆总管多发巨大结石,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取石时间,有效减少机械碎石的使用率,从而减少结石复发几率,同时该方法不增加ERCP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老年胆总管巨大多发结石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大水囊扩张术对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较大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1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且胆总管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先行EST,切开3~6mm,用直径10mm的球囊扩张,再根据胆总管直径以及结石大小分别应用直径16~20mm的柱状水囊扩张器行乳头扩张,随后予以取石网篮和(或)取石气囊将结石完整取出。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次操作取出结石,均未使用碎石器碎石。取出结石直径1.3~2.0cm,平均1.6cm,单发结石患者15例,2枚结石患者4例,3枚结石患者2例。2例患者术后并发轻型急性胰腺炎,2例术后有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但均低于正常值上限3倍;未发生穿孔、明显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且胆总管结石较大的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柱状大水囊扩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mallendoscopicsphincterotomy,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ation,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消化内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仅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4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6.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和EPBD+SEST组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EST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EPBD组为3.57%,EST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球囊扩张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临床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ST组)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球囊扩张术组(SEST+EPBD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ST组和SEST+EPBD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2%和97%(χ2=1.19,P0.05)。EST组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2例,出血4例,结石复发11例,逆行性胆道感染15例。SEST+EPBD组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血1例,结石复发2例,逆行性胆道感染6例。两组取石成功率及近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并且尽可能的保留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研究单纯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取石组(EPBP组,n=30)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取石组(ESBD组,n=30)。比较经内镜取石时间、X线暴露时间、一次性取石率、碎石率及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中及术后出血率等指标。结果EPBD组和ESBD组取石时间[(8.5±2.4)min 比(7.8±2.1)min, P=0.14]、X线暴露时间[(21.8±5.2)min 比 (19.7±6.3) min, P=0.11]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一次性取完结石,无需要碎石器病例。两组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均为(6.67%,2/30)。EPBD组和ESBD组术中出血率[3.33%(1/30)比 10.00%(3/30),P=0.042]、术后出血率[0 比 3.33%(1/30),P=0.03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其他近期并发症。结论单纯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括约肌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肝外胆管单发或多发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ES组采用单纯乳头大切开;ESBD组在括约肌适当切开后用直径15 mm的气囊进行乳头部扩张,然后进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观察2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操作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在2个内镜中心有86例患者,剔除2例(1例行乳头预切开,1例未按指定治疗)后行随机分成ES组42例和ESBD组42例.2组病例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胆管平均直径、结石大小、数量以及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类似;内镜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和93%(P=0.531),操作时间分别为(25.76±12.74)min和(26.38±12.86)min(P=0.825),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36%和25%(P=0.363).ES组发生并发症5例(轻度3例、中度2例),ESBD组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下采用小的括约肌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安全性与传统的括约肌切开术相似,尤其是对于胆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口直视胆道内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困难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21例,所有患者行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切开缠头皱襞)后以结石最大直径或加2 mm为标准选取10~15 mm球囊行球囊扩张术;小乳头或憩室旁乳头则尽量切开乳头开口再扩张;憩室内乳头无法切开者直接球囊扩张。以10 mm取石球囊顺利进出为乳头开口扩大标准。超细内镜自乳头开口直接插入胆总管,直视下进行激光碎石,特制网篮取石并反复冲洗胆总管。结果超细内镜均能进入胆总管并发现结石,成功率为100%。其中16例直接插入(66.7%),导丝辅助者5例(23.8%),外套管辅助2例(9.5%)。平均插入时间(4.9±2.9)min。碎石成功率为81.0%,碎石失败4例(19.0%)。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1例(4.8%)术后发烧、右上腹痛并压痛,白细胞增高,降钙素原升高,以胆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好转。1例(4.8%)发生中度术后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经口直视胆道内镜对困难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联合激光碎石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smallinicision combined with balloon dilatation,ESBD)治疗直径≤2 cm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内镜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2 c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经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给予EST治疗,随访2年,比较2组取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2.00%和90.00%,机械碎石率分别为8.00%和14.00%,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35.03±5.18)min和(33.75±4.79)mi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和1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结石复发率分别为6.00%和2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2 cm的胆总管结石,应用EST与ESBD均可获得有效治疗,但ESBD术后结石复发率相对较低,临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11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PBD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球囊扩张后是否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内镜下柱状球囊扩张术或者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61例联合组患者中,57例(93.4%),在61例对照组患者中,56例(91.8%)患者成功取石(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相差(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和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对于较大的结石取石更有效,更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步法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资料。结果:59例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均获成功,左房平均压从(27.54±7.54)mmHg降至(15.17±5.78)mmHg(P<0.001),经3~7年随访,二尖瓣口面积从(0.92±0.20)cm2增加至(1.63±0.26)cm2(P<0.01),肺动脉收缩压从(45.7±19.54)mmHg降至(36.24±13.21)mmHg(P<0.05),再狭窄率15.3%。结论: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成功率高,中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杨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28-128,139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阻塞性肺炎的疗效,同时观察球囊扩张的效果、并发症。方法对25例阻塞性肺炎患者行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后,局部进行清洗并注药。同时测量扩张支气管直径,患者症状改善,肺部病灶吸收。结果25例患者球囊扩张术后,即刻有效率100%,气管直径从(3.12±0.76)mm增大至(5.45±1.02)mm(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周后复查肺部CT片肺部病灶吸收率达92%,并发症少。结论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导致阻塞性肺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十二指肠乳头迟发型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行ERCP诊疗的1571例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诊疗资料。结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组术后迟发型大出血率(5/1034,0.48%)略高于球囊扩张组(0/479,0),但无显著差异(0.88%vs 0,P=0.066)。5例大出血患者均在内镜下成功止血,其中1例止血钳止血,2例氩离子凝固术(APC)止血,2例肾上腺素注射止血,1例注射止血成功后再次出血,采用APC止血成功。结论 APC是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迟发型大出血止血的有效措施,操作简单且安全,采用球囊扩张可能降低十二指肠乳头迟发型大出血的发生率,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149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31例;年龄16-59岁,平均(32±9)岁.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气道直径及肺复张情况.结果 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气道狭窄等重症患者较为多见.经球囊扩张后气道直径即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狭窄段气道直径由扩张前的(2.7±1.4)mm增至扩张结束时的(6.8±2.0)mm,扩张后3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气道直径仍为(6.4±1.7)mm和(6.3±2.3)mm.患者的阻塞性肺炎等症状随气道通畅而缓解或消失.扩张结束后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37例肺不张患者中34例肺复张,再狭窄发生率为3.4%(5/146).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时段比较,患者气道内径变化和肺复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09-20.50,均P<0.01),治疗后12个月各项随访结果与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比较均无明显差别.本组球囊扩张术的成功率为93.3%(139/149),失败率为6.7%(10/14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6/149).结论 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放疗后复发的晚期上段食管癌实施内镜下缩瘤术,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和上海市胸科医院放疗科2014.1.1-2022.10.31因放疗后复发的晚期上段食管癌82例,分为缩瘤术治疗组(内镜下球囊扩张+氩离子凝固术(APC)和对照组(单纯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d1内镜下球囊扩张+APC,d8视狭窄情况决定是否行球囊扩张,但均行APC治疗,治疗结束后休息20天行第二个疗程,共治疗3个周期(84天),对照组治疗时间和周期同治疗组。评估患者梗阻等级、KPS评分、疼痛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观察患者食道梗阻的再通、进食状态的改善、病灶出血的控制及球囊扩张的频次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d1均需实施内镜下球囊扩张,以内镜是否能在扩张后顺利通过狭窄段作为扩张效果的评判,治疗组和对照组扩张成功率为39例(90.6%)和37例(94.8%),d8治疗组21例(48.8%),对照组35例(89.7%)均需再次扩张;在后续的两疗程中,治疗组有7例(16.27%)病人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需行球囊扩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