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行PCI术冠心病(CHD)患者87例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护理的45例患者纳入B组,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结果 相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回避、屈服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即接受护理干预前、术前1 d、术后7 d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心理状态变化情况,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率、血压、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圴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及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前1 d观察组中血压增加及睡眠障碍且需要镇静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较对照组的77.4%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中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对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具有重要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CI术后中青年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PCI术后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促进行为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健康促进行为,分析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 80例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72.05±16.40)分,健康促进行为评分为(131.22±20.61)分;健康促进行为评分优为18.75%、良为38.75%、一般为31.25%、差为12.50%;单因素分析显示,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促行为在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医保情况、婚姻状况、冠心病病程、合并疾病、PCI术后支架植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医保情况、婚姻状况、冠心病病程、合并疾病是影响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P0.05);收入情况、文化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是影响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因素(P0.05);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I术后中青年患者的自我效能、健康促进行为均不太理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临床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王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1):114-116,124
目 的 :探 讨 延 续 性 护 理 干 预 对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 PCI )术 后 患 者 自 我 效 能 、生 活 质 量 的 影响。 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 PCI 术患者 106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 53 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 53 例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 记录两组卧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 汉 密 尔 顿 抑 郁 量 表 ( HAMD )和 汉 密 尔 顿 焦 虑 量 表 ( HAMA ) ] 、自 我 效 能 ( GSES )、自 护 能 力 ( ESCA )及 生 活 质量( GQOLI-74 )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卧床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5 );研究组干预后GSES 、 ESCA 评分, 躯体、 社会及心理功能与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比对照组高, HAMA 、 MAMD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3.77% )比对照组( 15.09% )低( P<0.05 )。 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收治的82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依据患者ESCA评分分为中高水平组、低水平组,分析影响患者PCI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ESCA评估结果显示,高水平30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2例行PCI手术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模式干预),各46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SMS、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改善,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PCI术治疗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I术治疗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PCI术治疗冠心病心理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对PCI术治疗冠心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患者得到了较好疗效。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是PCI术治疗冠心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PCI治疗患者14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双心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速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13.
林美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1):118-12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对不孕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的干预时间为3个月。所有研究对象选自我院中医治的不孕患者,60例患者的选例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按照随机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SF-36评分、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干预期间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比,均减低,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相比更高,自我效能评分、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则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均P<0.05)。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对不孕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减少作用,同时还可对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治疗依从性进行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15.
王晓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6):161-162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建档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比两组遵医行为,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结果:研究组遵医率为94.44%,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高于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22%,高于参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重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8例AMI患者,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采用认知重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疾病认知[疾病感知问卷简化量表(BIPQ)]、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结果两组护理1个月后情绪描绘、认知描绘、综合理解评分及BIPQ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1个月后身体受限、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性、疾病认知、疗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重构护理干预可提高AMI患者PCI术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终末期癌症病人家属心理应激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20年8月选取110例终末期癌症病人家属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家属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人,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临终关怀,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心理应激反应、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家属应激量表(RS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可减轻终末期癌症病人家属不良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增强病人家属自我效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儿童抑郁自评量表(CDI)评分、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自我效能,减轻患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随访路径的应用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随访路径进行随访,对照组则使用传统方式进行随访。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使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病人进行自我效能的评价。[结果]两组病人随访前后自我效能得分比较,病人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自我效能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6个月和9个月实验组自我效能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随访路径对PCI术后病人进行随访,能有效提高病人术后的自我效能,促进其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