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CT、MRI表现。结果 6例均为单侧卵巢肿块,大小约5.9cm×6.4 cm~24.6 cm×26.1cm,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分为实性肿块型、囊实性肿块型、囊性肿块型三类。4例CT检查卵泡膜细胞瘤中3例为囊实性肿块型,实性部分平扫密度与子宫相仿,增强扫描2例呈轻度强化,其中1例实性部分可见数条纤细、迂曲的肿瘤血管影,2例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性结节、云絮状延迟强化;1例为囊性肿块型,囊壁薄而光整,平扫CT值16HU,增强扫描未见强化。2例MRI检查卵泡膜细胞瘤为实性肿块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伴有等信号成分,且伴有腹水,增强扫描肿块呈欠均匀中高度强化,内见不规则相对低强化区,与子宫肌壁强化程度相仿。结论 充分认识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加强鉴别诊断,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行CT检查22例,MRI检查7例,均查者5例.其中1例患者双侧发生,25个肿瘤均呈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16例,囊实性肿块9例.肿块边界均较清楚,其中13例伴有少量盆腔积液,2例伴子宫内膜轻度增生,盆腔均未见肿大淋巴结.CT平扫显示实性肿瘤和囊实性肿瘤的实性部分的密度较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轻度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子宫肌层;MRI显示病灶T1WI均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结论: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该病的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该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均为单侧单发肿块,1例为双侧多发肿块。MRI T1WI呈等或等低信号,T2WI呈长短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低信号为主,夹杂散在条片状或裂隙状高信号影,DWI实质部分以高信号为主。结论充分认识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加强鉴别诊断,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的MRI表现,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瘤-纤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包括卵泡膜细胞瘤2例,纤维瘤21例,卵泡膜纤维瘤19例,肿瘤边界清楚,多呈实性。纤维瘤T2WI呈低信号15例,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6例;卵泡膜细胞瘤T2WI均呈稍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卵泡膜纤维瘤T2WI呈低信号2例,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7例;所有肿瘤T1WI均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后38例为轻度延迟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1例显著持续强化。结论: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临床定性、定位诊断均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临床特征及其手术病理结果,以期进一步加深时该病的认识并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术后病理确诊的卵泡膜细胞瘸10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包括有无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平扫、增强的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结果:平扫瘤体实性部分表现为T2WI等、低信号和T2WI低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纤维分隔;增强扫描动脉期多为轻度强化,并有延迟强化的特征。术后9例的病理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基本符合,表现为病理中的坏死、囊变与MRI上的囊变信号数目、分布基本一致。结论:综合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对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固醇腹膜炎的临床-MRI诊断。方法:回顾1例胆固醇腹膜炎MRI表现,并联系临床-病理所见和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总结。结果:右上腹腔肿块MRI平扫显示包膜在所有序列上均为低信号,包膜内T1WI为均匀较高信号,T2WI、FS、DWI显示肿块的远地部分呈高信号,近地部分呈中低信号。增强扫描仅见包膜强化。结论:在T2WI、FS、DWI上,囊性肿块内物质出现与重力相关的信号分层现象,对胆固醇腹膜炎的诊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学表现,探讨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并和病理做对比分析。结果: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儿童及青少年8例(61.5%),幕下8例(61.5),其中小脑蚓部5例(39%)。MRI扫描:肿瘤完全囊变者1例(7%),囊实性者9例(70%),实性者3例(23%),伴附壁结节者1例(7%)。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及附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DWI低信号11例(84.6%),等低混杂样信号2例(15.4%),SWI可见低信号2例(154%)。伴有轻度瘤周水肿者及梗阻性脑积水各3例(46%)。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小脑蚓部多见,多为囊实性,占位效应较轻,MRI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OAGCT)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OAGCT的10例患者,有完整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肿瘤形态、大小、实性或囊性成分信号、增强特征,FIGO分期,雌激素水平。结果雌激素水平升高7例,子宫内膜增厚6例。FIGO临床分期Ⅰ期9例,Ⅲ期1例。10例患者肿块均单发,9例均能显示清晰的包膜。肿瘤最大径(13.17±7.99) cm,实性成分ADC平均值(0.739±0.169)×10~(-3)mm~2/s,囊性成分ADC平均值(2.724±0.512)×10~(-3)mm~2/s。10例患者中,实性为主3例,囊实混合性6例,囊性为主1例。实性成分以T_1WI等及低信号、T_2WI稍高信号为主,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囊性成分以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为主,DWI低信号。10例均伴囊变或出血,呈海绵状或蜂窝状。动态增强扫描5例,实性成分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OAGCT有高雌激素水平的临床表现,单侧发病,易囊变、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呈缓升平台型或缓升型,有助于和其他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5例经病理证实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 15例肿块均为单侧发病,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形态规则,肿块最大径为5.10~14.50cm(平均8.00± 2.70cm).15例颗粒细胞瘤声像图表现分为3种类型:Ⅰ实质型(2例)内部回声不均匀;Ⅱ多房囊型(2例)内部呈多分隔结构;Ⅲ囊实型(11例)内部不同程度囊性区域.15例肿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少~中量血流信号.实性部分阻力指数(RI)为0.26~0.57,平均0.41±0.09.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GCT)9例;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GCT)6例.AGCT平均发病年龄45岁,JGCT平均发病年龄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腹部包块、假性性早熟、腹水.成人型和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均以囊实性超声表现为主.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卵巢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为大的不同程度囊变区的囊实性肿块为主,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P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3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仅行MRI增强扫描,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性质、信号特点、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及病理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4例PGNT均位于幕上,颞叶皮质区、额叶脑室周围白质区、三脑室及鞍区各1例。肿瘤最大径1.7~5.0 cm,3例病变边界较清楚、1例边界不清,肿瘤可呈囊实性(3例)、囊性伴壁结节样(1例)2种形态。平扫病变实性部分以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囊性区内可见线条状T2WI低信号分隔及T1WI、T2WI低信号斑,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线样分隔呈轻度强化,囊壁可呈无强化、环状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1例有轻度占位效应,2例瘤周轻度水肿,2例幕上脑室扩张。病理光镜下均可见特征性假乳头样结构。结论:PGN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在PGN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确诊还需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右侧小脑半球15例,左侧小脑半球10例,小脑蚓部6例。大囊小结节型21例和单纯囊型2例的囊壁光滑,囊性部分T1WI表现为稍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FLAIR呈等或稍信号,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单纯囊型囊壁亦未见强化。实质型8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本组共12例出现瘤周流空血管影,共14例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结论大部分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少部分具有其它多样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3.0T磁共振(MR)在颅咽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年间入院的4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结颅咽管瘤的MRI特点。结果 41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MRI 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12例T1WI呈现高信号、T2WI高信号;8例患者T1WI为等信号、T2WI高信号;2例患者T1WI为低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后所有患者实性部分均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均无强化,但出现囊壁强化。结论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掌握对本病MRI信号的认识,利于在疾病的早期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嗜铬细胞瘤CT和MRI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32例(共35个病灶),回顾性分析其CT、MRI征象。结果起源于肾上腺髓质27例(双侧3例),异位5例。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为肿块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明显,可伴有囊变、坏死或出血。MRI信号特征:信号不均匀,T1WI多为低信号,T2WI为特征性高信号,强化明显。结论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能对其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患者(8例女性、1例男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患者均为单发囊实性病灶,最大直径4.3~11.6 cm,平均约7.2 cm,大部分边界较清晰。其中实性成分为主者3例,囊性成分为主者2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者4例。7例CT显示病灶密度高低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MRI信号混杂,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实性成分及包膜在增强扫描中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块38例,分析其MRI征象.结果:38例软组织肿块包括良性肿块31例,恶性肿块7例.除脂肪瘤、脂肪肉瘤及血肿机化在T1WI、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外,其余肿块T1WI多为等或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良性组一般边界清楚,部分病变具有特征性MRI征象.恶性组体积较大,信号不均匀,其中6例邻近组织受侵.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范围、信号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某些特征性MRI征象对软组织肿块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0岁,既往体健,偶感腹部不适,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等症状。行腹部MRI检查发现左肾下极一不规则囊实性异常信号影,边界清,呈外生性生长,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同反相位图未见明确信号改变。MRI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实性部分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皮质期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排泄期病灶实性部分可见退药;病灶囊性部分各期均均未见明显强化。MR诊断:肾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2例CT扫描,4例MRI扫描。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0例。8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在其强化程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0例有钙化。4例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黏液性囊性瘤或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CT影像表现有—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评价CT和MRI极大地提高了纵隔内病变的显示率和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分析手术和病理证实神经节细胞瘤7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的CT和MRI表现,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3-36岁.结果:肿瘤常呈半圆形或椭圆形,纵轴径比横径或前后径长,边缘锐利,1例神经节细胞瘤经椎间孔侵入椎管呈哑铃形.CT示: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稍低于胸壁肌密度,CT值:30.7-35Hu,囊变部分呈比脑脊液稍高的低密度,CT值:15-28Hu.T1WI示肿瘤等或稍低于胸壁肌信号,囊变部分稍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肿瘤纵径长于其他径是重要征象,CT和MRI能显示肿瘤形态特征,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诊断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共3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手术及病理对照,经MRI诊断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有27个符合,4个不符合。在27个符合病例中,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者13个,T1WI呈高信号而T2WI呈等或低信号者7个,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7个。其中边缘毛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7个,部分不清7个,边界清楚3个。结论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在MRI表现为T1WI、T2WI均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以中、高信号为主。②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信号特点与其内部病理成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低场MRI资料。结果 19例中,脑膜瘤6例,表现为T1WI、T2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多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神经鞘瘤3例,均位于延颈髓交界区,有沿颈1、2椎间孔向外生长趋势,除囊变外较明显强化;室管膜瘤3例,均伴囊变,实性部分不均匀中度强化;表皮样囊肿1例,主要位于小脑蚓部,向下达椎管内,类似水样信号,增强无强化;骨转移6例,表现为斜坡下半部、枕骨鳞部前缘、寰椎等T1WI多低T2WI多高信号影。结论低场MRI对颅枕骨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