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对医疗设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数据的评价分析,探讨维修费用控制体系建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临床在用的5类798台医疗设备,按照维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6台医疗设备采用传统的经验维修管理模式;观察组402台医疗设备采用基于PLM数据评价的维修费用控制管理模式。对两组医疗设备使用相关数据(成本效益核算、故障频率、故障自修统计和升级报废)进行分析,评估医疗设备维修费用支出不合理问题,建立其购置、使用、维修和升级报废等行为管理体系。结果:两组设备价值与维修费用均呈正相关,其中对照组为高度相关(r=0.896,P<0.01),观察组为中度相关(r=0.732,P<0.01);两组间的医学影像设备、电动医疗设备、手术室设备、医用电子设备和急救设备年度维修费用占比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t=2.108,t=2.446,t=2.640,t=2.272;P<0.05);两组间的医疗设备故障频率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自修频率高于对照组,而人为故障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3,x^2=73.73;P<0.01)。结论:PLM评价模式下的维修费用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维修费用,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T)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实施常规管理的6台CT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本院实施优质维修管理的6台CT医疗设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设备故障率、有效利用率、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设备故障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期质控、设备维护、设备利用及设备清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设备维修管理中,优质维修管理有着较低的设备故障率,同时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使用的医疗设备,按照设备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期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医疗设备被设为对照组,后期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医疗设备被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设备维修及时率、设备管理质量评分、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并且以呼吸机为例,对比两组呼吸机的平均停机时间、维修耗时天数、每月维护费用。结果:对照组的设备维修及时率为94.00%(188/200),观察组为98.50%(19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设备管理质量评分为(84.35±0.52)分,观察组为(97.56±0.6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为93.00%(186/200),观察组为97.50%(195/2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呼吸机为例,对照组的平均停机时间为(10.82±0.90)d、维修耗时天数为(11.07±0.92)d,观察组分别为(8.26±0.78)d、(8.38±0.79...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采集云浮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购置、使用、维修及报废等信息,分析医疗设备购置、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节约型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探讨其经济价值,为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和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奠定研究基础。方法:2021年6月~2021年11月实施传统医疗设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5月实施节约型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设备使用情况、故障情况及维修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每月设备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月设备故障率低于对照组(P<0.05),每月医疗设备维修费用、平均每月设备维修费用占据临床管理维修费比例、平均每月医疗设备维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约型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及设备维修支出,提高维修效率,可推广至项目所在医院的所有医疗设备日常管理中,实现设备预算实际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医疗设备关键零部件制定预防性维修策略,探讨其在重症监护室(ICU)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ICU临床在用的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 239台)和观察组(1 353台),对照组设备管理采用事后维修管理模式;观察组设备管理采用关键零部件预防性维修管理,在分析ICU医疗设备结构功能和临床运行数据的基础上,选取关键零部件,并制定三级预防管理和动态监测反馈管理路径。对比两组设备故障预防效果、运营成本控制效果和管理目标达成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注射类、医用监护类、康复治疗类、生命支持类、急诊抢救类和消毒杀菌类医疗设备故障周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t=2.934,t=3.744,t=2.590,t=2.097,t=2.679;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零部件购置及运营成本低于对照组,技术咨询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4,t=3.102,t=3.692;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临床报修率同比、质量检测合格率、维修费用支出同比和运行空窗期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8,t=3.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维修在手术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本院156例手术室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管理,记录管理期间手术室设备故障发生情况,统计医师对手术室设备的使用满意评价,并将其与实行预防性维修管理前(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手术室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医师使用满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前,156例手术室设备共有39例发生故障,故障发生率为25.00%;管理后,156例手术室设备共有15例发生故障,故障发生率为9.62%,可见管理后故障发生率明显比管理前低(P<0.05);管理前,医师对手术室设备的使用满意度为84.00%,较管理后的98.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防性维修应用至手术室设备管理中可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有助于手术室设备质量的提升,并能获得医师普遍较高的使用满意评价,对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方法对电动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路径进行优化并验证其优化效果。方法:组建医疗设备管理小组,以文献研究与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电动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路径;组织相关领域内的15名专家,以会议研讨形式确定并论证预防性维修路径评价准则,设定准则权重;专家以准则为标准对各项预防性维修路径进行打分,利用均值计算每条维修路径的评分并进行排序形成最优路径。选取2021-2022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临床在用的7类767台电动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别采用常规预防维修管理(简称常规管理模式)和MCDA方法优化后的预防性维修路径管理(简称MCDA管理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电动医疗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维修时长、质检合格率及维修成本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内采用MCDA管理模式的电动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为8.71%(67/767),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0,P<0.05);采用MCDA管理模式的设备维修时长为(2.24±1.17)d,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0,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基于6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器维修环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丰富院感控制依据。方法:以2020年6月~2020年12月消毒供应室干预管理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管理;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常规管理模式上建立6S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对整理、清洁、安全等模块依据标准管理,统计供应室质量管理考核得分,比较两组模式管理后的高压灭菌器故障维修用时、期间故障发生次数及故障维修发生率情况,同时收集医护人员的设备使用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依据6S管理后供应室质量管理考核总得分高于对照组,t=7.952,P<0.05;观察组高压灭菌器故障维修用时平均时间为(6.17±2.32)min,低于对照组平均时间(10.30±3.03)min,同时两组管理期间观察组仪器故障发生平均次数也低于对照组平均次数,差值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灭菌器发生故障维修率为0.58%明显低于对照组2.53%的发生率,χ2=81.548,P<0.05,差异有意义;观察组医护人员的设备使用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χ2=6.922,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维护保养与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156台正常使用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质量管理,研究组进行设备维修、保养、质量综合管理。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型设备成本结构状况,提出有效管理方法。结果: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7%、6.4%,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呼吸机PB840、彩超GE、CT成本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设备维修、保养、质量综合管理,可降低返工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够降低设备应用成本,对提高诊断准确度和治疗有效性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设备维修、保养、质量综合管理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双闭环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本院临床在用的169台常规医疗设备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将2020年3月~2020年12月使用的86台设备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9月使用的83台设备设为观察组。分别选择常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和双闭环管理模式。比照两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成本效益、社会效益、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有效事项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效益和成本效益中诊疗收费增长率(G诊疗收费)、运行利润增长率(G运行利润)、使用年限指数(I年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益中技术保障费用支出增长率(G保障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双闭环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妇幼保健院医疗设备管理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临床在用的1 340台5类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70台)和观察组(670台)。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设备运行质量、年度维修费用占比、运行成本及设备效能。结果 观察组设备开机率、功能完好率高于对照组,年度维修费用占比低于对照组,运行成本低于对照组,成本效益高于对照组,设备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开机率与功能完好率,减少维修费用,控制运行成本,提升设备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20年1月~6月未实施风险管理,随机抽取35例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在呼吸机维护和维修中加入风险管理各项措施,随机自该时间段内呼吸机治疗患者中抽取35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故障发生率、通气参数以及维修信息。结果:观察组潮气量异常、气源不足、报警、显示器黑屏等风险事件发生率14.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最大吸气压力(PIP)、吸入氧浓度(FiO2)、呼气末正压(PEEP)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性维修次数、质控台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维修台数、维修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加入风险管理各项措施可以保证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入氧浓度等指标的稳定,降低故障发生率,并减少设备的质控和维修,控制费用,提升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正常运行的2 146台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 073台)和对照组(1 073台)。对照组使用传统设备维护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对设备维护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维护保养达标率、报修响应时间、报修次数、故障排除时间及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维护保养达标率和抽检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报修响应时间、报修次数、故障排除时间等维修效率指标低于对照组,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控制医疗设备质量,实现设备动态信息的闭环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工程师维修效率,获得临床科室好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满足职业教育中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培训需要,完成本专业的技能训练,研究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训设备。方法:实训设备以临床常用仪器为原型机,改进外部结构,设置仪器基本测试点及典型故障。结果:先后研发出18项264台(套)实训设备,初步建立了电工电子技术、医用电子仪器、医学检验、超声及医学影像设备实训室的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结论:通过教学实践和社会培训的开展,实训设备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体现出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台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100台医疗设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常规医疗设备管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动态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对巡检情况、故障频次、工作耗时及设备使用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日常维护率、周期内拆卸和报废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报修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为故障和自修次数低于对照组,长期使用引起的故障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程师响应现场维修所花费的时间、解决设备问题所花费的时间以及盘点资产所花费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设备清洁、性能和准时性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应用到医疗设备管理中能够提高日常维护率,降低报修率、故障频次,工作耗时较短,使设备使用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维效能分析模式在医疗设备运行质量优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91台医疗设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6台)和观察组(45台),对照组采用定期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疗设备使用、质量控制、维护和维修4个维度的多维效能分析管理模式,并制定医疗设备运行效能的16项评估指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医疗设备效能进行分类,制定设备管理优化措施。对比两组医疗设备多维效能评估及医疗设备运行质量评价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多维效能评估的使用效能、质量控制效能、维护效能和维修效能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4,t=43.103,t=18.201,t=21.138;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开机率、功能完好率、维修成本增幅和服务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6,t=10.437,t=10.817,t=7.638;P<0.05)。结论:多维效能分析模式能有效提升设备运行质量,提高设备开机率和临床服务满意度,降低设备质量缺陷发生率和维护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7.
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先进的医用诊断及治疗设备是分不开的,医用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能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而随着设备的使用,其性能逐渐降低,故障频繁出现甚至丧失一些功能,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工程就成为设备管理的中心环节,它的目的就是要维持、恢复、必要时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减少磨损和故障,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维持费用。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工程包括:设备的正确使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检查和修理,使用阶段的信息管理和经济核算等。在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工程中,要注意下列原则:第一…  相似文献   

18.
易凌帆  杨昌宣 《医疗装备》2023,(24):101-103
<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集计算机、电子、机械、自动化控制、电磁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大型放射性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深部肿瘤。若日常维修不到位或故障频发,不仅会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医院设备投入成本[1-2]。放射科应重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管理,总结其常见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优化设备维修、维护措施,以提高其使用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发生。本研究结合临床使用情况与仪器工作原理、操作规范,阐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维修方法,总结设备日常维护及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及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2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医疗设备管理;以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8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试验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医疗设备管理。比较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医疗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评分、设备维护管理情况、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及设备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各项评分、设备预防性维修率及维修后管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故障处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设备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设备使用医护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高,并可改善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及设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应用性能管理(APM)云管家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的29台医疗设备(1 931次故障)、26名医学装备部工作人员及200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的30台医疗设备(1 362次故障)、25名医学装备部工作人员及200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维保跟踪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APM云管家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率、故障处理率、维修后管理率和医学装备部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防性维修率、维修后管理率均高于对照组,故障处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装备部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M云管家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保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升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率、维修后管理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降低医疗设备故障处理率,避免医学装备部工作人员出现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