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实施手术室器械处理的过程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8年1月~12月按照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实施处理的手术器械220件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12月按照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实施处理的手术室器械220件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具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规范化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12月使用的200套妇科腹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月使用的200套妇科腹腔镜器械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实施前后妇科腹腔镜器械的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手术室医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妇科腹腔镜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室医护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可以保障腹腔镜器械的处理质量,切实避免其出现感染问题,降低差错的发生,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供一体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对腔镜器械损坏率、周转效率及预处理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名工作人员及300件手术器械为对照组,2021年11月~2022年5月20名工作人员及300件手术器械为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处理及手供一体化管理,分析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对腔镜器械消毒管理相关知识评分、周转效率、预处理合格率、工作质量相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腔镜器械损坏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供一体化管理能够大大降低腔镜器械的损坏率,提高器械的周转及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分析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手术器械对提高清洗效果的作用.方法本文收集了手术室使用的持针钳、止血钳共240件,所有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器械120件送入供应室,并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包装以及发放等运作管理;对照组120件手术器械经手术室护理人员于术后在手术室内进行清洗、消毒、包装、之后再送入供应室灭菌.观察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和器械包灭菌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包装后的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手术器械,能够显著提高清洗效果和灭菌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詹惠玲 《医疗装备》2023,(19):38-40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联合手供一体化干预对手术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清洗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2—7月于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术中分别使用467、492件手术器械。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联合手供一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清洗合格率、湿包率及护理人员手术室医疗器械知识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湿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联合手供一体化干预后,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组成、使用规范、清洗灭菌、缺陷检查、保养及注意事项评分、总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联合手供一体化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手术患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与清洗质量,降低湿包率,同时提升护理人员手术室医疗器械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手术器械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的2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名,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专科团队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管理质量评分、医师满意度、器械包消毒合格率、清洗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器械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专科团队管理方式进行手术器械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手术器械的消毒、清洗、灭菌合格率,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中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消毒供应室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负责清洗包装的4833件手术室器械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同期另选4833件手术室器械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对比两组管理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灭菌、放发、表格记录合格率、工伤、设备、布局、流程、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出现的器械运输不及时、器械数目有误、器械损坏及器械遗失、工作人员手细菌量、空气中细菌量、器械表面细菌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器械的清洁和包装质量,以及环境卫生监测结果,降低器械丢失和损坏的概率,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对手术室器械护士自己清洗打包的器械(对照组)和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打包的器械(实验组)采用目测、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和残留蛋白测试三种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效果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实验组合格率分别为99.74%和94.01%,对照组合格率分别为87.08%和76.53%(P ﹤ 0.01);蛋白质残留测试实验组合格率为96.67%,对照组合格率为63.33%(P ﹤ 0.0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对在精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中应用强化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需要清洗消毒的精密手术器械共100件,设为对比组,实施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需要清洗消毒的精密手术器械共100件,设为实验组,实施强化质量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精密手术器械消毒质量对比,实验组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精密手术器械清洗达标率与损坏率对比,实验组高(低)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强化质量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对精密手术器械清洗和消毒,整体提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规范化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以144件口腔器械为样本实施对应清洗措施,规范化清洗消毒的72件器械属观察组,普通清洗消毒的72件器械属对照组,观察清洗消毒质量,统计合格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质量中,流程规范、区域划分分值,清洗工作、消毒工作、器械存放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后,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98.61%,90.28%;98.61%,87.50%,P<0.05),器械损耗率低于对照组(2.78%,13.89%,P<0.05)。关于器械消毒满意度的统计,该数据在观察组比对照组高(95.83%,79.17%,P<0.05)。结论:规范化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可使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升,有灭菌合格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中运用手术器械一体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将本院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2017年3月-2019年7月间)纳入研究,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常规组(n=48,手术器械常规管理)、一体化组(n=48,对手术器械实施消毒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分析总结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状况、主刀医师使用满意度状况、患者感染状况。结果一体化组手术室器械检查中回收、清洗及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发放合格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一体化组主刀医生对手术室器械的器械外形、器械性能、器械外观清洁、器械准备齐全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组间对比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运用手术器械一体化护理管理可提升清洁消毒质量,提升医生使用满意度,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基于手术器械管理图谱的眼科精密器械清洗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毒供应室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开展基于手术器械管理图谱的眼科精密器械清洗流程优化,并选择该阶段接收的3 654件眼科精密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并抽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间接收的3 452件精密器械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清洗流程,其中包括显微镊、角膜剪、显微针持等,以评估基于手术器械管理图谱精密器械清洗的优化效果。结果 经实施后,观察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包装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类器械损耗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器械分类、器械交接以及器械型号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中,针对眼科精密器械开展手术器械管理图谱的清洗流程优化能够提高器械的清洗和包装合格率,对于器械的保养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医护人员对精密器械的满意度,减少差错的发生,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手工清洗法和机械清洗法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并进行清洗、灭菌处理的腹腔镜手术器械5283件,根据其清洗、灭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2636件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包括2647件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2647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手工清洗法进行清洗和灭菌,观察组2636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机械清洗法进行清洗和灭菌。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灭菌质量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手工清洗法,机械清洗法能够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其清洗质量合格率和灭菌质量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6月未清洗的100件手术室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件手术器械。对照组手术器械使用普通清洗及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手术器械使用美国STERIS VISION(vision mc)多腔清洗/消毒机清洗及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管理后,观察两组手术器械清洁满意度以及两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结果消毒后,对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洁度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洁度满意度为7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为8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器械清洁度的合格率,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并且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在护理应用中获得一致好评,提高医疗人员对手术器械清洁的满意度,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5.
张卿 《医疗装备》2023,(9):30-32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待清洗的372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4—12月的186件纳入对照组,2022年1—9月的186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清洗后外观情况、清洗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外观光亮度高于对照组,血渍、污垢、锈斑残存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镊子、剪刀类、止血钳、容器类、内窥镜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湿包发生率、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手术器械的不良外观情况,提升清洗合格率,降低湿包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利于保障用械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消毒供应室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本院3200件手术器械的管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手术器械分为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1600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一体化管理的观察组1600件,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及20名医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99.38%)和消毒的合格率(9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清洗合格率(92.5%)和消毒的合格率(9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的满意度(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手术医生的满意度(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合格率,降低手术感染风险,避免医患纠纷,值得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优质管理干预用于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工作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院内供应室手术室器械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0月—2022年3月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2022年4—10月为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应用优质管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更高、器械完好率更高、物品包装合格率更高(P <0.05);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未及时送达率更低、数目错误率更低(P <0.05);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损坏率更低、遗失率更低(P <0.05);观察组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器械管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 <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更低(P <0.05);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更高(P<0.05)。结论 对供应室手术器械进行优质管理干预可对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钱腾姣  潘丽娟 《现代养生》2023,(17):1337-1339
目的 分析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1年1月实施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选取实施前清洗的370件器械作为对照组,根据器械种类等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选取实施后清洗的370件器械作为实验组,参与实践调查的医护人员共18名。比较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后外观、质量控制和医护人员对两组器械管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管理后,实验组器械清洗消毒后的外观光亮度,血渍、污垢及锈斑的残留等合格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器械清洗消毒后,器械拆装、清洗、消毒、包装及环境等各项质量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对实验组器械管理的总满意度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5.56%;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器械清洗消毒后外观和质量,可获取医护人员对器械管理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曾婷 《医疗装备》2020,(5):81-82
目的探讨手供一体化管理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损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未行手供一体化管理的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6月行手供一体化管理的腔镜器械作为观察组,每组随机抽取腔镜器械200件,其中腔镜剪刀、持针器、腔镜镜头、抓钳、光纤导线各40件,比较两组清洗合格率及损坏率。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供一体化管理可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的损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硬式腹腔镜器械清洗过程中选择碱性清洗剂的清洗质量及经济成本。方法:将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2021年9月~2022年8月清洗的硬式腹腔镜器械共420份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碱性清洗剂,210份)和对照组(常规清洗剂,210份),比较分析两组清洗后硬式腹腔镜清洗质量(优、良、差)、经济成本、管理质量(器械管理、包装管理、环境管理)、清洗消毒合格率(物品消毒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消毒液浓度调整合格率、手术器械除锈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高于对照组,经济成本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管理质量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清洗后消毒合格率可见,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式腹腔镜器械清洗过程中采取碱性清洗剂干预可明显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同时还能减少消毒供应室内清洗成本,较常规清洗剂更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