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自拟消痈汤合头孢拉啶胶囊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 1 0 3例 ,效果显著 ,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0 3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者 2 1岁 ,最大者 2 9岁 ;其中初产妇 72例 ,经产妇31例 ;产后哺乳至发病为 1 0~ 1 80日 ,初诊时病程为 2~ 4日。属双侧乳房发病者 2 7例 ,单侧乳房发病者 76例。临床表现 :乳房肿胀疼痛并有肿块者 97例 ,皮肤红肿者 87例 ,体温38℃以上者 65例。血检白细胞计数 1 0× 1 0 9/ L以上者 71例。2 治疗方法消痈汤组成 :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各30 g,柴胡、青皮、皂角刺、王不留行各 1 0 g,白…  相似文献   

2.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 ,尤以初产妇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指针配合乳房按摩治疗该病94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初产妇 87例 ,经产妇 7例 ;发病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36岁 ;哺乳时间最短 6天 ,最长 7个月 ,其中产后 1个月以内者 62例 ,1~ 3个月者 2 3例 ,4个月以上者 9例 ;发病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8天 ;单侧乳房发病者76例 ,双侧乳房发病者 1 8例 ;全部病例均有排乳不畅 ,乳房疼痛 ,有硬结 ,伴局部潮红灼热者 81例 ,伴发热者 1 9例 ;94例均无明显波动感和脓腔破溃现象 ,血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发生在男性乳房部的半圆形肿块 ,状如围棋子埋于乳晕部 ,甚则乳房变性增厚 ,状如妇乳。1 992年 6月~ 1 999年 5月 ,我们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止痉散治疗该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患者年龄 1 6~ 65岁 ;单侧发病者 2 2例 ,双侧发病者 1 8例 ;病程 1个月者 1 1例 ,1~ 2个月者 2 1例 ,2~ 3个月者 6例 ,>3个月者 2例 ;肿块 2 cm× 2 cm~ 4 cm× 4 cm;青春期发病者 2 3例 ,成年及老年发病者 1 7例。治疗方法六味地黄丸 ,按其说明书中的常规服法服用。止痉散 :全蝎 1 g,蜈蚣 1条 ,鸡蛋 1枚。…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本组82例女性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48岁,最小者18岁,25至40岁患者居多;已婚80例,未婚2例;发病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8年;手术复发4例,双侧乳房发病45例,单侧37例,单发性肿块52例,多发性28例,乳头溢乳者2例。  相似文献   

5.
3年来笔者应用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6例均为产后6个月内哺乳期乳女,年龄最大35岁,最小21岁;病程3天者14例,4~7天者9例,1 3天者3例.其中急性炎症期(乳房局部红、肿、热、痛、无液波动感)单侧10例,双侧8例;酿脓期(乳房局部红肿胀,刺痛,触压有明显波动感)单侧3例,双侧2例;破溃期(乳房局部破溃脓液外流)3例,均为单侧.  相似文献   

6.
我院妇科门诊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采用自制的消癖 1号、消癖 2号治疗乳腺增生病 12 0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均系妇科门诊患者 ,其中已婚 88例 ,未婚 32例 ;年龄 17~ 4 8岁 ,平均 33.6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单侧乳房发病 2 6例 ,双侧乳房发病 94例。诊断标准为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 ,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钼钯摄片或彩超、红外扫描检查确诊 ,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 ,如经前、青春期及乳痛症。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用药 ,即月经干净至排卵期用消癖1号 (鹿…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80年以来,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乳癖50例,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者3例,21~30岁者39例。31~44岁者8例。单侧乳房发病者2例,双侧乳房发病者48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年。结块最少者2个,最多者10余个,形如柿饼或杏核,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皮色不变,边界清晰,活动度大,与皮肤不粘连,不溃破,可随情志变化而消长,亦随经期前后而增大或缩小,不痛或稍有疼痛。  相似文献   

8.
方芳 《广西中医药》2012,35(1):20-20
乳房静脉炎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我院乳腺科于2004年5月~2011年3月采用院内协定方配合微波治疗乳房静脉炎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皆为女性患者,均来自我院乳腺科门诊.其中20~30岁7例,31~40岁11例,41~50岁9例,51~60岁3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4个月;均为单侧乳房发病;所有患者乳房均有明显疼痛症状,压痛明显;条索状肿物最短者为4 cm,最长者为9 cm;其中6例发病前有乳房手术史,1例有乳房外伤史.1.2诊断标准[1]单侧或双侧乳房皮下出现条索状肿物,直径约1~3mm,长5~15 cm,质地略硬,可与皮肤粘连,有轻度自发痛、压痛或牵扯痛,用两手指将条索状肿物两端拉紧时可出现一条皮肤凹陷性浅沟,多有外伤及局部手术史.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十余年临证,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136例,疗效颇佳,故敢陈管见,并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36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0~50岁,其中35~45岁发病者有36例,其余为100例。单侧乳房发病者36例,双侧乳房发病者100例,曾用西药治疗无效者50例,病程3个月~5年。检查  相似文献   

10.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1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9年~ 2 0 0 2年 5月以来 ,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 1 1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大 5 3岁 ,最小 2 0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3个月 ;已婚 82例 (其中已孕、生育者 71例 ,未孕者 5例 ,不孕者 6例 ) ,未婚2 8例 ;单侧乳房发病者 35例 ,双侧乳房发病者 75例。曾手术切除肿块者 8例 ,全部病例均经红外线乳房透视、钼靶 X线摄片或病理检查而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疼痛 ,扪及肿块 ,呈片块或颗粒结节样 ,质中或韧 ,扪之游移 ,触之痛著 ,经前加重 ,经后有减 ,…  相似文献   

11.
一、临床资料人工流产后发病者3例,宫外孕后发病者2例,盆腔术后发病者1例,月经后发病者2例,不明原因发病者2例;1—3个月4例,4—6六个月4例,半年以上2例;25岁至30岁2例,30岁至35岁6例,36岁至40岁2例。肿块最大新生儿头大,最小乒  相似文献   

12.
三越了哥王片治疗乳腺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近年来采用三越了哥王片口服配合外敷治疗乳腺炎 50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兹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0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2 2~ 2 9岁 ,其中产后哺乳期 47例 ,因断乳而中止哺乳 3例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1月余 ;单侧乳房发病者 3 7例 ,双侧乳房发病者 1 3例。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 ,并排除化脓性乳腺炎。症状 :恶寒 ,发热 ,头痛 ,身重 ,局部红热肿痛 ;体征 :排乳不畅 ,乳房结块 ,胀痛拒按 ,皮肤微红或正常 ,乳头内陷或破裂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 治疗方法采用三越了哥王片口服 ,每次 3片 ,…  相似文献   

13.
乳癖消散膏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2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病人全部来自门诊,我们随机将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共264例,年龄在20~30岁者32例,31~40岁者196例,40岁以上者36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84例,1年以上~3年者137例,3年以上者43例;单侧乳房发病者46例,双侧乳房发病者218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均做近红外线扫描仪、热图象、B超检查,以确诊及判断疗效。对照组共243例,其年龄、病程、病情均与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乳疬是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以中老年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儿童乳房异常发育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6月间,采用自拟"消疬散结汤"合皮硝外敷治疗乳疬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院外科门诊病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中,成年男性8例,年龄35岁~67岁,平均58岁,病程3月~1 a,平均8个月,一侧乳房患病6例,双侧乳房患病2例;男性儿童15例,年龄7岁~13岁,平均10.1岁,病程1个月~3个月,平均1.8月,一侧乳房患病12例,双侧乳房患病3例;女性儿童12例,年龄7岁~12岁,平均9.3岁,病程1个月~2.8个月,平均1.7个月,一侧乳房患病8例,双侧乳房患病4例。对照组中,成年男性7例,年龄35岁~66岁,平均57.8岁,病程3.2月~1 a,平均7.8个月,一侧乳房患病5例,双侧乳房患病2例;男性儿童14例,年龄7岁~12.5岁,平均10岁,病程1个月~2.5个月,平均1.7个月,一侧乳房患病11例,双侧乳房患病3例;女性儿童12例,年龄7.2岁~12岁,平  相似文献   

15.
<正> 1980年至1986年,我们在门诊治疗乳腺增生病9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进行分组观察,理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6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2年,平均3年4个月。临床表现:乳房增大,包块、疼痛、溢液等症状;检查:单侧乳房包块84例,双侧乳房包块12例,包块最小者2×2×2.5cm~3,最大者5×5×6cm~3,多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者,质较软,触压痛(+),与皮肤及胸壁组织无粘连而活动度尚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1 0 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观察的1 0 8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其中已婚84例,未婚2 4例:年龄2 0~30岁者38例;31~4 0岁者5 6例;4 1~5 0岁1 4例;病程0 5年以内者2 6例;0 5~1年者5 2例;2年以上者30例;单侧乳房发病者4 3例;双侧者6 5例;肿块所在象限以外上象限为多,其形态片块型6 2例;结节型38例,混合型8例。   2 诊断标准①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②钼钯乳房X线摄片或红外线检查,即可确诊。③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  相似文献   

17.
电针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王宏才  韩颖  李彩芬 《中医杂志》2007,48(11):996-998
目的评价电针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对不同证型、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电针双侧少泽穴,对照组电针双侧商阳穴。均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于不同证型、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组在提高泌乳量、维持催乳素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鹿角散结胶囊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30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乳腺肿块和乳房疼痛为主要症状。笔者在白郡符教授应用鹿角散结散加减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体会研制成鹿角散结胶囊。经305例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股资料305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6~48岁,其中<30岁者72例,31~40岁老185例,>41岁者48例;病程3个月~5年,其中wtl年者113例,卫~2年者164例,>2年者28例;单侧发病者56例,双侧发病者249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或刺痛,多数患者乳房疼痛在月经前发生或加重,月经后消失或减…  相似文献   

19.
乳痈是女性哺乳期的一种常见病,自1993年8月~1998年8月,我们采用针刺、拔罐、口服布洛芬等方法,治疗42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42例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0岁;发病时间最短的半天,最长的3天;单侧发病者38例,双侧发病者4例;初发者36例,反复发作者6例;伴有发烧者30例,不发烧的12例。产后8天~6个月发病26例,7~12个月发病的10例,13~18个月发病的6例。所有病人均为乳痈初期,由外科转来或熟人介绍来本科,经化验血常规,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取合谷、内关、膻中、乳根、梁丘、足三里、太冲。…  相似文献   

20.
<正> 1991年7月21日至9月10日采用穴位放血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318例,疗效满意。318例患者中,病程最短1天,最长26天;其中,发病3天以内306例,3~7天10例,10~26天2例;双眼患病者310例,单眼患病者8例。其治疗方法是:取耳尖(耳廊对折尖端)、对侧少泽穴;双眼者取双侧耳尖穴、少泽穴。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