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30例,比较术后A组O.25%罗哌卡因+0.08mg/ml吗啡、B组0.225%3哌卡因+0.08mg/ml吗啡、C组0.20%罗哌卡因+0.08mg/ml吗啡,以2ml/h的速率持续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Bromage评分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25%哌卡因用于产科手术镇痛效果显著,但运动神经阻滞相对明显,产妇满意度不是最佳;而0.225%罗哌卡因和0.20%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术后镇痛均无明显的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0.225%罗哌卡因比0.20%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更好,病人更满意舒适.所以0.225%罗哌卡因是产科术后镇痛最佳的浓度,更适用于产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闫新波  李淑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66-446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及产科并发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 mg)+舒芬太尼4μg共2.5 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 mg)+芬太尼20μg共2.5 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行PCEA;C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 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行PCEA。观察并记录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变化、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前后3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显效时间,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A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罗哌卡因用药量少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产妇分娩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采用0.238%罗哌卡因100 ml+吗啡6 mg;对照组(n=40)采用0.2%盐酸罗哌卡因100 ml+吗啡6 mg,观察术后2、4、8、24、48 h各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在各时点,两组患者的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黄凤贞  刘辉  唐巍 《现代医院》2008,8(5):51-53
目的比较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病人自控(CSEA+PCEA)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B组为镇痛组,行CSEA+PCEA分娩镇痛,A组鞘内用0.1%罗哌卡因2.5mg,硬膜外镇痛维持用0.1%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B组鞘内用0.1%布比卡因2.5mg,硬膜外镇痛维持用0.1%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两组产妇均于宫口开大3cm时开始镇痛,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药。C组为自然分娩对照组。分别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变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各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和分娩镇痛的满意度。结果A、B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后A组96.7%产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而B组仅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第二产程有延长,但对分娩方式无影响,各组间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病人自控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而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与不良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份接受术后镇痛的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组(A组):地佐辛5mg+1.25%罗哌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B组):吗啡1μg/kg+1.25%罗哌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记录产妇术后48h内各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地佐辛组(A组)和吗啡组(B组)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相对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满意,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吗啡和布托啡诺联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探讨术后硬膜外镇痛用药的最佳配伍。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术后行硬膜外镇痛,依据硬膜外用药不同随机分组:B组为观察组,首量用布托啡诺1 mg+吗啡2 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6 ml注入硬膜外,维持用药布托啡诺4 mg+吗啡5 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00 ml;M组为对照组首量用吗啡2 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6 ml注入硬膜外,维持用药:吗啡8 mg+0.2%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00 ml;观察患者术后6、12、24、48 h各个时间段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是否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PONV)以及是否出现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M组在术后各时间段镇痛镇静舒适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B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下降,与M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二医院自愿接受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ASA1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各20例:0.25%罗哌卡因组(A组)、0.30%罗哌卡因组(B组)、0.35%罗哌卡因组(C组)、0.40%罗哌卡因组(D组)、0.45%罗哌卡因组(E组)经超声辅助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容量均为40 ml的罗哌卡因,对不同组镇痛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2 h按压宫底时的VAS评分方面,镇痛满意度指标方面,随罗哌卡因浓度的增加,镇痛效果逐渐增强,与A、B、C 3组比较D、E两组镇痛满意度高,静脉自控镇痛追加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比较,术后2 h按压宫底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自控镇痛追加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40%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李建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29-1330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下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R在蛛网膜下腔隙注入罗哌卡因3 mg和B布比卡因3 mg;然后PCEA用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R组)或0.125%布比卡因(B组)加芬太尼2μg/m l,持续给药(8~10 m l/h)。同期未接受PCEA分娩镇痛自然顺产的9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估镇痛阻滞效果。结果:麻醉后15 m in观察组产妇VAS、MBS镇痛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2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较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吗啡用于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镇痛药配方为吗啡5 mg+氟哌利多2.5 mg+1%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共计100 ml;B组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代替A组配方中的吗啡.设置负荷剂量为5 ml,背景剂量为3ml/h,PCEA药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A组在术后24 h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1).A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B组高(P<0.05).B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镇痛效果弱于吗啡,但不良反应少,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与舒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初产妇60例,ASAⅠ~Ⅱ级,术后镇痛采用PCEA模式。将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纳布啡0.2 mg/ml复合0.15%罗哌卡因组,B组为舒芬太尼0.4μg/ml复合0.15%罗哌卡因组。观察两组镇痛后4、8、12和24 h产妇的切口痛以及宫缩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24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行剖宫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切口痛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宫缩痛VAS评分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 mg/ml纳布啡复合0.1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可推广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镇痛伍用小剂量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和常见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年龄23~60岁妇科良性疾病开腹手术患者60例,术后行持续硬膜外镇痛,依据硬膜外用药方法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首量为纳洛酮0.04mg+吗啡2mg+0.2%罗哌卡因共6ml,维持:纳洛酮0.16mg+吗啡8mg+0.15%罗哌卡因共100ml;B组(对照组):首量吗啡2mg+0.2%罗哌卡因共6ml,维持:吗啡8mg+0.15%罗哌卡因共100ml。注药速度均为2ml/h。观察术后0~3小时、3~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24~36小时、36~48小时各时间段内各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瘙痒、镇静、活动和静止时的疼痛以及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在术后24~36小时的VAS动和36~48小时的VAS静比较中,A组患者较B组的疼痛轻。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3~36小时内,A组恶心呕吐明显轻于B组(p<0.05);在12~24小时的时间段内A组瘙痒明显轻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患者持续硬膜外镇痛,能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有效改善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为分娩镇痛麻醉药物剂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收治的正常单胎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方式行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0.15%罗哌卡因2 ml后,随机分为3组进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A组采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0.12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麻醉、C组采用0.1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麻醉。观察并记录各组分娩镇痛效果、满意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B、C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满意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镇痛效果及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12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并能够有效防止罗哌卡因浓度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机双盲法观察和探讨0.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最佳流量。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要求镇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背景流量2ml/h(A组),4ml/h(B组),6ml/h(C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术后镇痛效果,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下肢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结果 6ml/h流量组镇痛满意率高,肠蠕动恢复早,无下肢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结论 0.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最佳流量为6ml/h,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于玉玲 《现代保健》2009,(26):105-106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手术后止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找出罗哌卡因的最佳浓度。方法90例ASAI级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B、C两组分别用0.1%、0.15%的罗哌卡因复合0.005%吗啡行CCEA术后镇痛,并与单纯吗啡镇痛的A组比较。结果不同时段不同浓度静态和活动状态下VAS值、下肢肌力和镇静评分都有屁著差异。结论0.1%罗哌卡冈复合吗啡连续恒量硬膜外麻醉(CCEA)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运动阻滞程度最小,适合于剖宫产后CCEA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20 min接自控镇痛泵,输注速率0.05ml/(kg·h),PCA 1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6、32、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PCA使用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术后4、8、16、32、48 h各时间点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 1.58 ±9;1.90±0.8;1.62±0.6;1.59±0.7;1.53±0.7)(P>0.05);三组间Ramesay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肢体麻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CA使用的次数明显多于B、C两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浓度(0.158%~0.238%)时,舒芬太尼能够明显的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浓度达0.238%时单纯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却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78例ASAⅠ或Ⅱ级、接受颈丛神经阻滞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仅注入0.33%罗哌卡因15ml。B组39例,注入0.33%罗哌卡因15ml+地佐辛5mg,总共16ml。麻醉成功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和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时可减轻疼痛,降低牵拉反应,延长镇痛时间,改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及术后手术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吗啡、新斯的明、地塞米松和甲磺酸罗哌卡因配伍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40例ASA Ⅰ~Ⅱ级妇产科手术病人,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20例.Ⅰ组(研究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吗啡2.0 mg+斯的明0.25 mg+地塞米松10 mg+1%甲磺酸罗哌卡因2 ml,Ⅱ组(对照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新斯的明0.25 mg+地塞米松10 mg+1%甲磺酸罗哌卡因2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2h内)主诉手术部位出现疼痛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2 h,显著长于Ⅱ组,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术后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与循环功能平稳.[结论]吗啡、新斯的明、地塞米松和甲磺酸罗哌卡因配伍硬膜外应用可获得良好和持久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儿尿道下裂术后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患儿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C组、D1组、D2组、D3组),每组20例,双盲对照观察。各组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负荷剂量:吗啡0.02 mg/kg,镇痛泵C组:罗哌卡因100 mg+吗啡2 mg+生理盐水至100 ml,D1组:罗哌卡因100 mg+吗啡2 mg+右美托咪定0.2μg/kg+生理盐水至100 ml;D2组:罗哌卡因100 mg+吗啡2 mg+右美托咪定0.4μg/kg+生理盐水至100 ml;D3组罗哌卡因100 mg+吗啡2 mg+右美托咪定0.6μg/kg+生理盐水至100 ml;持续输注吗啡2μg/(kg.h),PCA剂量2 ml,分别记录术后各时点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麻醉药物使用量,记录患儿及家长对镇痛效果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C组明显大于D2、D3组,D1、D2、D3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总体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在术后各时点D1、D2、D3组镇静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C组2例(10%),D1组1(5%)例,D2、D3组0例,皮肤瘙痒C组2例(10%)、D1、D2、D3组均为0例,过度镇静D3组2例(5%)4组均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可以减少硬膜外吗啡使用量,镇痛,镇静效果增强,不良反应少,其中右美托咪定剂量0.4μ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何向东 《现代医院》2006,6(5):46-47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氟哌利多组,C组为对照组。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A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盐酸格拉司琼3mg;B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氟哌利多5mg;C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3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均采用负荷量加持续量加PCA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B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效果显著,这种给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5岁以下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副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术毕后经硬膜外导管给入镇痛负荷量,0.15%~0.20%罗哌卡因0.3 ml/kg,曲马多2mg/kg.接一次性镇痛泵.采用背景连续滴注,0.1%-0.2%罗哌卡因,曲马多0.25 mg/kg,2 ml/h,每100 ml药液加入0.12 mg/kg恩丹西酮.结果 镇痛效果优、良者26例,占93%.没有呼吸抑制病例发生,没有病例发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结论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复合恩丹西酮应用于5岁以下小儿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安全性好,没有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