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TRAP—PCR ELISA及银染法检测肺刷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非同位素法检测肺刷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及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放大程序TRAP(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PCRELISA法及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一银染法,对80例支气管肺刷落细胞样本进行定性及定量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肺癌患者患侧端粒酶定性检测阳性率为88.6%,其对侧部位为22.7%,肺炎阳性率为11.8%。定量法检测肺癌病人的端粒酶活性水平(中位OD值:0.089)明显高于其对侧肺部(中位OD值:0.028)及肺炎组(中位OD值:0.014)。另外病理发现不典型增生者6例中有5例端粒酶阳性。结论应用该方法对肺刷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可以作为肺部恶性肿瘤诊断有效而敏感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呼吸系统肺刷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3):389-390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肺刷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与该系统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PRAP-PCR-ELISA和PAGE-银染色法对27例小细胞肺癌,24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不典型肺增生,20例支气管肺炎,15例支原体肺炎,13例大叶性肺炎肺刷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端粒酶活性为1.10±0.63,阳性率为100%;非小细胞肺癌端粒酶活性为1.0±0.59,阳性率为79%;不典型肺增生端粒酶活性为0.68±0.49,阳性率为73%;其它疾病端粒酶活性及阳性率分别是0.19±0.14和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并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TRAP—银染法,检测了临床外科切除肝癌组织15例,端粒酶阳性率为86.6%(13/15);邻近肝组织15例,2例阳性(2/15);5例肺癌肺纤维支气管镜刷落细胞肺癌5例,阳性4例,肺炎7例均为阴性;肿瘤细胞株2例则为阳性。结果表明,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在极少量脱落细胞中检测端粒酶活性也同样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提示我们的实验方法敏感、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作为肺癌早期无创伤性辅助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必嗽平注射液液化痰液收集脱落细胞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T -PCR -PAGE)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同时采用巴氏染色法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6 0例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有 35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阳性率为 5 8.3% ,而 2 0例良性支气管 -肺病变患者痰液脱落细胞内无一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6 0例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为癌细胞者 2 9例 ,阳性率 4 8.3% ,与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肺癌早期无创伤性检查辅助诊断指标 ,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与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5.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与组织活检对肺癌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片与组织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纤支镜检查后采用活检与刷片取得组织和细胞标本分别作出病理诊断。结果诊断阳性率:纤支镜刷片79.4%,组织活检77.3%,两者结合88.7%,高于前二者。分型符合率:刷片70.5%,低于组织活检的90.8%,两者结合为97.6%,高于前二者。对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刷片阳性率94.7%、分型符合率94.4%,分别高于组织活检的61.1%与54.5%。结论纤支镜刷片与组织活检结合,可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与分型符合率,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端粒酶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 微孔板杂交法测定 58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 肿瘤组织标本中 ,端粒酶阳性率为81 0 3 % ;尿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57 14 % ;膀胱冲洗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70 3 7%。同期尿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仅 3 6 2 1%。在低级别肿瘤中 ,尿或膀胱冲洗液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论 膀胱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的高表达 ,而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是膀胱肿瘤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在原发性胃癌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法 )检测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结果 :我们对 118例胃镜活检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并作了病理确诊 ,62例非胃癌标本未见端粒酶阳性结果 ;5 6例胃癌标本 ,阳性率为 73 2 1% ;胃腺癌标本 5 2例 ,阳性率为 73 0 8% ;低分化腺癌 3 4例 ,阳性率 76 47% ,低中分化腺癌 16例 ,阳性率 68 75 % ,中分化腺癌 2例 ,阳性率 5 0 %。结论 :胃癌组织端粒酶检测阳性率高 ,检测胃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灌洗液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裂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脱落细胞,TRAP法检测38例(25例肺癌,13例良性结节)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结果25例肺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2.0%(18/25),13例良性结节端粒酶阳性率7.7%(1/13),肺癌检出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92.3%.结论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测定对肺癌检测有较好的敏感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支气管灌洗液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裂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脱落细胞,TRAP法检测38例(25例肺癌,13例良性结节)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25例肺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2.0%(18/25),13例良性结节端粒酶阳性率7.7%(1/13),肺癌检出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92.3%.结论 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测定对肺癌检测有较好的敏感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联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银染色法,检测肺刷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并探讨了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方法TRAPPCRELISA测定具体操作如下:将肺刷落细胞加裂解液1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和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EN蛋白在HCC及其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低于癌旁肝组织(P <0 .0 1) ;HCC中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P <0 .0 1)。分化愈差 ,表达愈弱。结论提示检测PTEN蛋白可能对判断HCC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p2 7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链霉菌亲生物素 -过氧化酶法检测宫颈癌中 p2 7蛋白表达。结果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宫颈癌中为 19% (9/48) ,而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为高表达。细胞分化程度中 ,Ⅰ级的 p2 7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Ⅱ级及Ⅲ级 (P <0 .0 5 ) ;不伴淋巴结转移的 p2 7蛋白高表达率 3 2 %(8/2 5 ) ,明显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2 7蛋白表达率 4% (1/2 3 ) (P <0 .0 5 )。结论p2 7与宫颈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对p2 7蛋白进行检测可为诊断宫颈癌及临床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粘着斑激酶 (FAK)表达与大肠癌发生、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10例正常肠粘膜、16例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及 10 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中FAK的表达。结果正常肠粘膜表达均阴性、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表达阳性率为 12 .5 0 % ,大肠癌表达阳性率为 75 .93% (82 / 10 8)。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 48.84%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 93.85 % (P <0 .0 1) ,FAK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 (均 P<0 .0 1)。FAK阳性者术后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49.74%、44 .30 %。而阴性者为 10 0 %、88.5 4%。二组患者术后 3年、5年生存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大肠癌由于FAK表达增加 ,加速恶性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故检测大肠活检粘膜及癌组织中FAK表达状况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肠粘膜癌变倾向及大肠癌生物学行为 ,有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切脾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人和巨脾患者巨脾切脾前后的外周血CD3+,CD4 +,CD8+细胞及tuftsin水平的变化 ;脾外伤者正常脾脏组织和门脉高压症患者巨脾组织的单位面积CD4 +,CD8+,CD2 0 +细胞数 (SABC法 )和Ⅰ ,Ⅲ型胶原 (间接免疫荧光法 )含量。结果①巨脾患者的Ⅰ ,Ⅲ型胶原较正常脾组织显著增生 (P <0 0 1) ,以后者为甚且巨脾组织中CD4 +,CD4 +/CD8+,CD2 0 +细胞均明显降低 (P <0 0 1) ,CD8+细胞增加 (P <0 0 1)。②巨脾患者外周血tuftsin水平 ,CD3+,CD4 +,CD4 +/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切脾后tuftsin水平无改变 ,但切脾后两周外周血CD3+、CD4 +、CD4 +/CD8+有轻度恢复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2周比较无明显变化(P >0 0 5 )。结论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全脾切除能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故作者主张切除。  相似文献   

15.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的表达。方法对纤维内窥镜下活检的胃组织采用对TRAP方法加以改进的银染TRAP法,检测了端粒酶活性。结果29例胃癌中阳性率(23/29)82.7%:胃溃疡8例及胃息肉1例皆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度化生(AGIM)8例中4例有端粒酶表达。胃癌及AGIM端粒酶阳性率与良性病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染TRAP法具有检测标本用量少,周期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对胃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中凋亡细胞密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4种亚型骨肉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良性骨肿瘤组织 ,而PCNA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组织 ;在 4种亚型骨肉瘤中凋亡细胞密度和PCNA阳性细胞密度呈明显负相关 ,而在良性骨肿瘤中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在骨肉瘤的发生中可能普遍存在细胞凋亡机制的紊乱 ,可能以低凋亡高增殖表现为多 ,并认为细胞凋亡检测尚难以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椎体间融合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16例 ,随访观察其早期固定及后期融合效果。结果16例患者都能早期恢复活动 ,术后 3~ 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 ,手术无并发症 ,无BAK移位。结论BAK植入椎体间融合在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术中有良好的早期固定、后期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 (Fa milialAlzheimer'sdisease ,FAD)早老素 -1基因的点突变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 ,对FAD一家族系中的 1例患者 ,4例散发性AD患者、9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及 10名正常人的早老素-1基因外显子 2 ,3 ,4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FAD患者早老素 -1基因外显子 465 19nt发现T→A杂合性点突变。散发性AD患者、9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及正常人均未发现突变。结论中国人早发性、FAD可能与早老素 -1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 5 3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 15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MRP的表达情况 ,并同时检测了P -170的表达。结果① 40例化疗后患者 ,MRP阳性表达 2 3例 ,其中疗效差 18例 ,疗效佳 5例 ;MRP阴性表达 17例 ,其中疗效差 7例 ,疗效佳 10例。MRP阳性组疗效显著差于阴性组(P <0 .0 5 )。② 40例化疗后患者 ,P -170阳性组疗效显著差于阴性组 (P <0 .0 1)。③化疗后患者MRP与P -170表达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系数 =0 .36 7,P <0 .0 1) ,且两者与临床疗效有关。结论①MRP的过高表达是多药耐药 (MDR)产生机制中又一因素 ;②MRP与P -170表达有一定的一致性 ,且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 ;③MDR采用多项指标检测有助于AL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TRAP方法检测29例肺癌组织,27例癌旁组织,6例良性病变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并以5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结果:29例肺癌中21例显示端粒酶活性(72.4%),且端粒酶活性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而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相关性。癌旁组织的阳性率为22.2%(6/27),6例良性病变及5例正常肺组织的阳性率为0%,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对于鉴别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并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