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症状重,并发症多,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等:单一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我科于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采用脑脊液置换术配合药物治疗,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秀练  谭芊芊 《吉林医学》2008,29(22):2042-204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SAH。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主要症状有头痛等,易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在常规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预后较差的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情急骤、凶险,病死率高,急性期病死率约25%,而存活者大部分还可生活自理,恢复正常工作。因此,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是治疗关键。2002年1月以来,我院收住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生率低。症状往往不典型,误诊率高,意识障碍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总结老年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可以为临床诊治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参考。我们在北京友谊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该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22例老年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挫裂,细小血管损伤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常伴有颅骨骨折。脑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2006年1月~2007年8月,我院收治2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均经CT扫描、脑脊液及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亚红  李志强 《中外医疗》2010,29(29):122-122
目的探讨尼莫同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组神经功能康复率分别为治疗组87.5%,对照组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莫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替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分析洪武,尹伟,洪伟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对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着重要意义。近3年对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脑脊液替换,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者。其中,男7...  相似文献   

9.
伊丽瑾 《北京医学》2005,27(5):292-29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为了观察脑脊液(CSF)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我科对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58例SAH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再出血16例的诱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16例,占25.8%。结论护理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关键,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张素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23-123
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住院的20例单纯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凝酶治疗,对照组(n=9)使用常规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 血凝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至1月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患者,统计学方法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尼莫地平组两侧ACA、MCA的Vp较对照组明显减慢,病死率和CVS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应早期使用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SAH,是一种危重疾病。对于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其中脑脊液置换疗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我科自2006月1—2008年1月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9例,加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治分析罗冬至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确诊,急性期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现今所用的绝对卧床、镇静止痛、脱水、抗纤溶药物及防治各种合并症等治疗,乃是很重要的。在治疗上常因考虑不周而发生治疗大误,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失...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冠昭 《九江医学》2007,22(4):48-4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它并非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中70%~80%属于外科范畴。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0例,经一系列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5~6…  相似文献   

18.
吴波 《微创医学》2007,2(5):493-494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3例,经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73例,其中男156例,女117例,年龄8~79岁,平均43.5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均行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治疗.结论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胡志强  覃旭 《广西医学》2005,27(8):1273-127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其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为30/10万,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其中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