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co-2细胞系及其在药物吸收、代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小肠的生理结构适用于药物吸收 ,所以口服给药是最广泛、最方便的给药途径之一 ,因此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与代谢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用于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主要有 :在体肠回流法 ,肠襻法 ,分离肠粘膜法、外翻囊法等 [1 ]。由于这些方法存在采用动脉组织及其它一些局限性 ,近年来人们尝试使用人肠细胞培养系统来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和代谢 ,以快速筛选口服药物。Caco-2细胞模型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体外吸收模型 ,可用于快速评估新药的细胞渗透性、阐明药物转运的途径、评价提高膜通透性的方法、确定被动扩散的药物最合适的理化性质和…  相似文献   

2.
细胞色素P450 (CYP450)是肝微粒体中参与体内I相代谢反应的酶,临床上90%以上的药物都经CYP450氧化代谢,其被诱导或抑制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通过离体器官、细胞或酶系统进行的体外代谢研究以其精准、简化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中药的体外代谢研究可推断药物可能的代谢途径和参与代谢的CYP450酶,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更好地解释中药及其成分的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就中药、中药成分、中药提取物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对CYP450代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中药、中药-化学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肝、肠首过代谢有时是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肝脏和小肠中药物代谢酶的分布、含量和催化活性,比较了两者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对首过代谢的影响,对有关研究方法,包括体外、原位、体内、体外-体内结合以及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模型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体内代谢研究对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体外模型由于其替代、简化和精准的特点,已成为中药体内代谢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药物体内过程研究中常用的体外模型及其特点,并总结其在中药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中药成分代谢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物代谢系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机体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转化,即生物转化(Drug Biotransformation).转化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进行,能把外源性的物质进行化学处理,从而引起药物的药理活性和毒理活性的改变.近年来,模拟体内代谢过程的体外代谢研究方法迅速发展,通过离体器官、细胞或酶系统进行体外代谢研究[1].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有效成分或单体也作用于药物代谢酶系统,中药的体外代谢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代谢产物,推断药物可能的代谢途径及参与代谢的酶,计算体内药物代谢的清除率,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2],更好解释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同时增强临床用药安全,为新药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药物的肠吸收与处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几年药物肠吸收与处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特定部位吸收、代谢的认识和利用,与药物首过效应有关的肠壁外泌及代谢作用的介绍,促进药物肠道吸收的方法及常用研究模型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由于小肠的生理结构适用于药物吸收,所以口服给药是最广泛、最方便的给药途径之一,因此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与代谢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用于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主要有:在体肠回流法,肠襻法,分离肠粘膜法、外翻囊法等[1].由于这些方法存在采用动脉组织及其它一些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尝试使用人肠细胞培养系统来研究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和代谢,以快速筛选口服药物.Caco-2细胞模型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体外吸收模型,可用于快速评估新药的细胞渗透性、阐明药物转运的途径、评价提高膜通透性的方法、确定被动扩散的药物最合适的理化性质和评估新药的潜在毒性作用等,成为药物吸收研究的必备手段.本文就Caco-2细胞及其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冷沥钦  余江南  徐希明 《中国药师》2009,12(9):1208-1210
药物代谢即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研究药物代谢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至关重要。药物代谢研究的方法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体内代谢法因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较广,加上代谢转化的器官和酶系的多样性,使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浓度比较低,代谢产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困难。体外代谢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大量的代谢产物,且代谢条件可控,代谢体系比较“干净”,代谢物易于分离、提取,有利于代谢途径研究及代谢产物结构的确定等,因而,体外代谢法具有突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与基因重组P450酶系在药物体外肝代谢中应用进展。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与基因重组P450酶系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两种方法在药物体外代谢研究上既有统一又可互补,二者相结合可更有效的应用于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代谢物种选择及代谢物生成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肠道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药物等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机体"隐形器官"被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对机体中肠道菌群的分类、功能及其对中药化学成分和化学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明确药物转化过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毒理学评估及推动药物发现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研究高原环境下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白琳  王洋洋  白静怡  闻新丽 《中国药房》2023,(22):2810-2816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停药后不易反复等优势,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组学从整个机体内源性动态代谢角度出发,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有助于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和探索相关作用机制。中药治疗UC的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单体可通过调控机体内源性代谢物,作用于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诸多相关通路,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降低肠道敏感性、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使机体恢复正常的代谢活动。但相关代谢标志物还需进一步筛选与验证。  相似文献   

1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是ATP结合盒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ATP依赖性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鉴于其广泛的底物专属性,MRP2在肠道药物处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肠吸收、肠分泌以及与肠道药物Ⅱ相代谢酶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及硫酸转移酶等的协同作用。此外,MRP2还影响着中药成分的肠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吸收动力学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口服制剂的开发及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评价药物肠吸收动力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①体外试验法;②在体试验法;③体内试验法。目前中药肠吸收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血药浓度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皂苷类及生物碱等单一活性成分,而中药整体或复方的研究甚少。现介绍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吸收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孕甾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为核受体超家族中NRII亚家族成员,于肝脏和肠道中广泛表达。该受体作为药物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广泛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本文从药物代谢角度分别对PXR参与调节的Ⅰ、Ⅱ相代谢酶及转运体进行介绍,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及针对PXR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肠道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器官,肠道上皮细胞中不仅存在大量影响药物吸收的转运体,还含有多种与肝脏中相同的代谢酶。此外,肠腔细菌丛中也含有大量代谢酶。这些因素使小肠成为肝外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肠道对口服药物的首过代谢作用正逐渐被认识,其对口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成为药物代谢性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小肠上皮细胞中代谢酶的分布特点和含量,肠腔中菌丛的分布特点和所含代谢酶,并对药物肠道首过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微粒体代谢酶对黄芩素(治疗呼吸道感染中药)代谢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孵育法;用HPLC法测定黄芩素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的含量,在不同孵育时间和不同浓度下,观察大鼠肝肠不同微粒体对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生成速率的影响.结果 5种不同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对黄芩素均有代谢作用,且随孵育时间延长,代谢作用也相应增加,呈较好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在5种微粒体中,十二指肠微粒体代谢作用最强;而肝代谢作用最弱.结论 黄芩素主要代谢部位是肠道.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别丹参-红花药对在离体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离体大鼠的肠菌孵育液以及灭活的肠菌孵育液中,分别加入丹参-红花药对提取液,厌氧条件下共孵育。动物实验和方案经陕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TCM-2020-030-E05)。结果发现在离体大鼠肠道孵育液中共检测鉴定出14种化合物,其中包括了5种原形成分以及9种代谢产物。而在灭活的肠菌液中除了原形成分外并未检测出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丹参-红花药对中的主要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均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且这些有效成分在大鼠离体肠道菌群中主要发生羟基化反应、脱羧反应、去氧、脱羧以及脱水反应等Ⅰ相代谢、硫酸酯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Ⅱ相代谢。从而证明丹参-红花药对能够在大鼠肠道菌群作用下转化为多种代谢产物,进一步明确肠道菌群在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完善该药对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高峰  甄立棉  杨芳 《医药导报》2009,28(8):1049-1052
细胞色素P450酶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中药可抑制或诱导某个或某些细胞色素P450亚酶,从而影响合用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中药代谢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面,可提高中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Cocktail探针药物法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药物代谢的过程,其优点在于多个代谢途径的信息可在单个实验过程获得,并将个体间影响降至最低,此法省时、经济。Cocktail探针药物法用于中药的代谢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几年开始有文献报道。该文介绍了Cocktail法在中药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研究中的国内外应用进展,以期系统了解并指导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年来药物代谢转化研究方法和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药物体内和体外代谢研究模型,以及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新进展,重点对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的原理、提取步骤、各种实验参数的影响、与分析仪器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体外代谢在新药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代谢研究与新药研发中的诸多环节密不可分,包括候选化合物的设计与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等。药物代谢研究一般分为体内代谢研究与体外代谢研究。与体内代谢研究相比,体外代谢研究可直接观察候选化合物与受试靶点的选择性作用,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和实验动物,操作快速简便,适用于代谢信息不明确的候选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目前,体外代谢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的早期代谢评价中,主要涉及代谢稳定性、代谢酶亚型鉴定以及代谢性相互作用等。本文就体外代谢研究在上述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创新药物实施"早期评价、早期淘汰"的研究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