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向前方向作用的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和向左右方向作用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209例,男131例,女78例;年龄20-79岁,其中50岁以上58例。膨出型92例,突出型69例,游离型48例。2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旋转腰部扳动整复手法治疗。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麻木、直腿抬高程度、下肢行走能力、工作生活能力),并按疗效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2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P〈O.01),其中治疗组在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行走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按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膨出型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突出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比治疗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比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疗效满意,但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更好。  相似文献   

2.
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继荣 《中国骨伤》2003,16(6):329-331
目的 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 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治疗 ,对照组 6 0例采用机械床牵引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背部疼痛不适、下肢疼痛麻木、下肢功能、脊柱活动度与椎旁触压放射痛及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1) ;手法改善疼痛、麻木症状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X线示椎间隙变化明显 (P <0 0 1和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CT示突出物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0例无效患者突出物与椎管面积比值超过 4 0 %。结论 手法、牵引法均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改善疼痛麻木症状手法优于牵引法 ;突出物面积超过椎管面积 4 0 %时 ,不宜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影像学分析,探讨一种更具操作性且能指导治疗的影像学计量方法.方法 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法组25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机械床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X线椎间隙变化明显(P<0.05和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CT片示突出物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0例无效患者突出物与椎管面积比值超过40%.结论手法、牵引法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性椎间隙变化;突出物面积超过椎管面积40%时,应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极为少见[1,2],国内郝永宏等收治1 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者仅12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患者均未发生截瘫[3]。近期我们收治1例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引起截瘫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55岁。以“腰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月余”主诉入院。1个月前感腰痛向右下肢放射,在外院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管封闭及牵引治疗术,术后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好转,但次日感腰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无大小便失禁,双下肢麻木无力呈进行性加…  相似文献   

5.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改琴 《颈腰痛杂志》2004,25(6):430-431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症状将马尾综合征分为三级。对22例Ⅰ级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按照我院对腰腿痛“疼区”、“疼线”的划分,结合症状确定治疗部位,并辅以牵引及用我院研制的电子透敷器理疗。结果经过25~86次手法治疗,22例患者中腰腿痛、双下肢及鞍区麻木消失,尿道、肛门括约肌及下肢的功能基本正常8例;腰腿痛及双下肢麻木消失,肛门、尿道括约肌功能明显恢复11例;腰腿痛缓解,鞍区仍麻木3例;优良率86%。结论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Ⅰ级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4-01—2016-11诊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口服独活寄生汤,对照组口服甲钴胺胶囊。比较2组治疗4周后下肢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下肢麻木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组下肢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下肢麻木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者进行独活寄生汤基础方加减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口服独活寄生汤对体内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可加速炎性物质的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下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牵引结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VAS视觉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统计住院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但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效果较好,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牵引、场效应治疗仪加中药透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朱华我科自1991年采用牵引、场效应治疗仪加中药透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本组24例,男l1l例,女13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岁;右侧下肢疼痛15例,左侧...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导致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鞍区麻木,下肢部分肌肉瘫痪,甚至截瘫在临床上少见。我科从1990年~1996行134例腰椎间盘手术,其中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有1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25~58岁,平均37岁。病史及诱因:患者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病史,最短20d,最长28年。出现马尾神经症状至手术时间最短3d,最长的4个月,平均25d。临床均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表现。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失禁,鞍区麻木,感觉丧失,下肢部分肌肉瘫痪5例;鞍区麻木,感觉减退,小腿肌肉瘫痪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仰卧位持续颈椎牵引和非连续性坐位颈椎牵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两组病人,以持续颈椎牵引治疗的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以传统非连续颈椎牵引法治疗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作疗效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结论:仰卧位持续牵引比坐位非连续性颈椎牵引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运动操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腰椎活动度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IL-1β、TNF-α及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前屈、后伸、侧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遵医治疗、康复运动、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及治疗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能减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且两种方法干预能降低机体炎症瀑布联级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Cobb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纳入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将67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6.09±8.26)岁,病程(13.79±15.50)个月,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手法配合中药和以牵引配合西药两种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慢性阶段的治疗效果,对比两者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中央区组的研究方法,对2008年11月28日至2010年5月7日收治的200例LDH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治疗组100例,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龄(43.43±9.18)岁;应用“手法加中药导入加口暇汤药”治疗,疗程3周。对照组100例,脱落5例,男38例,女57例;平均年龄(42.29±9.78)岁,应用“牵引加理疗加口服西药”治疗,疗程3周。应用VAS、M—JOA、LMS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及M—JOA改善,治疗前后L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铰治疗前VAS及M—JOA改善,治疗前后L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VAS及M—JO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L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评价:治疗组优41例,良34例,可13例,差12例;对照组优35例,良16例,可19例,差25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LDH患者的VAS及M—JOA,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好于时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对下肢肌力的改善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红羽  张连仁  李勇 《中国骨伤》2001,14(5):261-263
目的:通过改变脊柱弯曲,旋转角度进行节段定位,研究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提高对本手法治疗腰椎间肋突出症的认识,。方法:采用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11例,用手法把脊柱控制到一定的屈曲及旋转角度,施以斜扳法,让屈曲,旋转应力集中于病变节段的椎间盘,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911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08例,显效330例,好转361例,无效12例,显效率59%。结论:采用相对准确的节段定位,施以斜扳手法,可较好地缓解神经根受压和调整后关节紊乱,改善或解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推拿后伸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后伸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12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17~67岁,平均42.6岁;膨出型9例,突出型22例,游离型30例。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推拿后伸扳法治疗;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按Macnab腰椎疾患疗效评定标准,从疼痛、腰部活动功能、正常工作与生活等方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9个月,平均4.6个月。经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按Macnab标准:优48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结论:推拿后伸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获得满意疗效,它作用点集中、椎体受力小、且力量可控性强,能减少意外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6.
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合并有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发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大多为青壮年,强体力劳动者或体育运动员,因急性腰扭伤而发病。受伤后出现瘫痪症状和马鞍区麻痹、大小便失禁等现象,经X线拍片、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后,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作者报告10例,均经关节突间或半椎板切除入路,切除巨块型椎间盘,彻底减压马尾神经,术后均能得到良好的功能恢复,疼痛消失,唯大小便的功能恢复较迟,约在术后1~3周后尚能恢复。结论: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与马尾肿瘤相鉴别,一旦被确诊为巨块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冯宇  高燕  冯天有 《中国骨伤》2012,25(1):28-31
目的:探讨矫形鞋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男28例,年龄24~58岁;女16例,年龄21~60岁),首先使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技术记录患者左右两侧腰段竖脊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肌电波幅(average EMG,AEMG)和频谱面积(spectrum area,SPA),并比较穿矫形鞋站立1min与不穿矫形鞋站立1min、穿矫形鞋行走1min与不穿矫形鞋行走1min左右两侧竖脊肌AEMG及SPA差值的绝对值larAEMG和larSPA。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辅助自制矫形鞋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矫形鞋制作:患者着平底鞋,将髂嵴较低侧下肢所穿鞋,鞋底增高,使患者髂嵴连线与地面平行,保持骨盆的正常位置。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为治疗医师用拇指将偏歪的棘突拨正,每周2~3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时间。结果:患者穿矫形鞋站立1min与不穿矫形鞋站立1min两种体位下测定的larSPA分别为0.12±0.73、0.65±0.61,larAEMG分别为3.43±25.56、21.74±20.34;在穿矫形鞋行走1min与不穿矫形鞋行走1min两种体位下测定的larSPA分别为0.15±0.36、0.57±0.24,larAEMG分别为4.65±12.87、25.18±16.5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20.36±4.92)d和(28.14±7.13)d,前者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后者(P<0.01)。结论:矫形鞋可以明显改善两侧腰部竖脊肌不对称收缩,平衡腰肌,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创造良好条件,缩短临床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8.
余庆阳  何斌 《中国骨伤》2005,18(10):593-596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联合疗法治疗突出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18±10.24)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治疗切吸+盘内法组(A组)15例,切吸+盘外法组(B组)26例,切吸+盘内外法组(C组)18例。结果59例术后进行了4个月以上的随访,近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96.61%;远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86.44%。但各组间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上3种不同联合疗法均是临床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