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海军军校大学生中A型行为状况,探讨A型行为者的人格特征和内在需求特征。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 PF)、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对1 058名海军军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并分析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及内在需求的关系。结果海军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为7.1%;具有A型行为和B型行为者在怀疑性等人格维度及攻击性等内在需求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A型行为与忧虑性等人格维度和崇拜性等内在需求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海军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较高,A型行为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挫折能力、共情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了解澳门内地大学生自恋人格和攻击性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学生管理和高危事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澳门广州两地大学生共2 195名(澳门科技大学内地籍学生927名,澳门籍学生442名;广州大学学生826名),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其自恋人格和攻击性.结果 澳门内地大学生优越感、自我钦羡和显性自恋总分均高于澳门本地学生和广州大学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129,14.687,10.241,P值均<0.05);攻击性各维度,澳门内地大学生与广州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澳门内地大学生敌意与隐性自恋总分,指向自我攻击性与易感质、隐性自恋总分相关系数均>0.4,敌意与易感质相关系数>0.5(P值均<0.05).澳门内地大学生中易感质和特权感均能预测攻击性各维度(P值均<0.05).结论 在澳门内地大学生中,易感质和特权感能预测攻击性各维度.学校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格,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减少攻击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恋爱状况,掌握军校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为进行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大学生恋爱心理成熟度量表对760名某军医大学在校本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有明确恋爱关系的学员占21.05%.学员恋爱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与地方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婚恋观方面(P<0.01),而在恋爱压力应对、恋爱关系维持和情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确定的恋爱关系对学员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P<0.05).学员的学习成绩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 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有明确恋爱关系的比例较低.与地方大学生恋爱心理成熟度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婚恋观上,军校学员得分明显高于地方大学生.学员的恋爱关系和成绩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测量410名军校大学生。结果某军校大学生SCL-90总均分及其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等人格维度上及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付方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人格、应对方式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对A型人格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Aitken拖延问卷(API)以及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对28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A型人格大学生与B型人格大学生的拖延行为水平无显著差异;A型人格大学生在MPS 2个分量表中的总分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B型人格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人格特征各维度与完美主义各维度有显著相关关系;在A型人格大学生中,完美主义的"社会规定性完美主义"维度对拖延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完美主义情绪"维度对拖延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A型人格大学生比B型人格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完美主义倾向,在A型人格大学生中,完美主义对拖延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儿童期躯体虐待与大学生攻击性及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黎岩  陈晨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4):529-531,534
探讨儿童期躯体虐待与大学生攻击性和自尊的关系,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攻击性问卷修订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沈阳市3所大学的8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儿童期躯体虐待的检出率为29.17% (236/809).受虐组与非受虐组在攻击性总均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0.51)(2.21±0.55),t=-11.640,P<0.01];受虐组自尊得分高于非虐待组[(2.53±0.43)(2.34±0.89),t=-3.170,P<0.01];受虐组在攻击性各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非虐待组(P值均<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躯体虐待与躯体忽视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69,P<0.01);攻击性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各因子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81~0.695,P值均<0.01);躯体虐待和躯体忽视与攻击性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等呈正相关(r=0.219~0.348,P值均<0.01),与自尊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4,0.073,P值均<0.01);自尊与攻击性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111~0.195,P值均<0.01).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在大学生儿童期躯体虐待与攻击性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儿童期躯体虐待可以直接预测攻击性,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攻击性.可以从自尊入手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胡志海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17-4419
[目的]了解大学生外显自尊、攻击性等维度与网络行为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安徽黄山学院382名大学生进行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网络行为调查问卷等的调查分析。[结果]样本总体的自尊与攻击性水平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攻击性部分维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别差异(P﹤0.01)。约9%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网络不文明行为,问题行为组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文明组(P﹤0.05),外显自尊水平则显著低于文明组(P﹤0.05)。[结论]大学生的外显自尊、攻击性水平对网络不文明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并分析A型人格大学生学习拖延情况,为进一步研究A型行为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A型人格问卷、大学生学习拖延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大学1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型人格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平均值为31.80±8.08,其中15.5%的人存在高度拖延现象,但在性别、学科、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人决定的任务比自我决定的任务更拖延,学习任务比管理任务更拖延,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任务嫌恶和控制反抗.结论 A型人格大学生存在拖延现象,且部分存在高度学习拖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攻击性行为特点,探讨其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人格五因素问卷、班级环境问卷对陕西省宝鸡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14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的生理攻击维度存在性别差异(t=6.09,P<0.001),语言攻击、愤怒维度及攻击总均分存在年级差异(t=-2.81,P<0.01;t=-2.42,P<0.05;t=-2.27,P<0.05),生理攻击维度和攻击总均分存在家庭经济条件差异(F=7.01,P<0.01;F=3.12,P<0.05);(2)中职生的班级环境可划分为团结向上型、一般型和问题型3种类型,不同班级环境类型的个体在攻击性行为上差异明显(P<0.01);(3)中职生攻击性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有关;(4)人格五因素的情绪性、谨慎性、开放性、宜人性及班级环境中的同学关系可显著预测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结论人格、班级环境均能对中职生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人格的作用更为明显,班级环境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学生攻击性结构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关系,为开展中学生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贵州省6所学校的1 47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110名中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分析攻击性结构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关系.结果 男生外显攻击性、竞争人格倾向得分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004,2.232,P值均<0.05),女生的内隐自我攻击性得分高于男生(t=2.468,P<0.05);高中生的外显攻击性得分高于初中生(t=-2.425,P<0.05),内隐攻击性的学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显攻击性与合作人格倾向呈负相关(r=-0.112,P<0.01),与竞争人格倾向呈正相关(r=0.306,P<0.01);内隐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外显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关系密切,而内隐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了解哈尔滨市45岁城市留守与非留守幼儿行为问题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6年11—12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哈尔滨市12所幼儿园208名45岁城市留守幼儿和按同班级、同性别、出生日期(3个月之内)匹配的城市非留守幼儿208名,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幼儿一般信息、儿童行为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等.结果 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0.2%和15.9%(χ2=1.32,P=0.25);留守组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26.7%)高于男童(13.6%)(χ2=5.52,P=0.02).留守组(26.78±30.22)与非留守组(21.77±30.06)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P=0.00),且思维问题和攻击性行为问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6,-3.47,P值均<0.05).家庭功能量表各维度与留守组幼儿思维问题和攻击性行为呈正相关(P值均<0.01);在非留守幼儿组仅家庭功能角色维度与幼儿攻击性行为呈正相关(r=0.17,P<0.05).家庭功能沟通维度、角色维度对留守幼儿思维问题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0和0.24,家庭功能角色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对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7和0.18(P值均<0.05);家庭功能角色维度对非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17(P<0.05).结论 留守组幼儿思维问题和攻击性行为问题比非留守组幼儿严重,留守和非留守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心理测验,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乐群性、I敏感性、M幻想性的得分均是高中时的文科生高于理科生(t=3.016,3.667,2.081,P<0.05或P<0.01).单亲大学生的H敢为性得分高于非单亲大学生(t=2.727,P<0.05).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均是大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干部(t=2.612,2.730,2.323,3.781,P<0.05或P<0.01).恋爱的大学生在A乐群性、F兴奋性、M幻想性、Q4紧张性的得分高于未恋爱的大学生(t=2.528,2.263,2.630,2.393,P<0.05或P<0.01),而在C稳定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的得分未恋爱的大学生高于恋爱的大学生(t=-2.348,-2.771,-2.371,P<0.05或P<0.01).健康方面大学生主观认为好的在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Q2独立性得分均较高(F=7.917,4.449,11.198,10.752,6.837,P<0.05或P<0.01),而O忧虑性和Q4紧张性主观认为差的大学生得分较高(F=10.876,7.847,P<0.01).结论 文科生更外向、热情、乐群,敏感,感情用事,幻想;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善于冒险,敢作敢为,做事少有顾忌;干部学生情绪更稳定,好胜心强,轻松兴奋,敢作敢为,恋爱的大学生更热情,易兴奋,易幻想任性,易紧张;主观认为健康好的大学生情绪更稳定,好强自信,轻松兴奋,敢于冒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3.
探讨少数民族中学生攻击性结构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关系,为改善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对贵州省7所学校1 45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15名中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外显攻击性总分和内隐攻击性得分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言语攻击得分低于汉族中学生,合作人格倾向得分、竞争人格倾向的自我成长因子得分均高于汉族中学生(t值分别为-2.09,3.94,2.44,P值均<0.05);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与合作人格倾向呈负相关,与竞争人格倾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0.31,P值均<0.01),内隐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言语攻击、合作人格倾向与自我成长存在民族差异;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关系密切,而内隐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人格、自我控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6所高校的696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做描述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①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而且2个专业学生的身体攻击纬度和冲动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5.26,P0.05)。②在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敌意纬度上,体育专业的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t≤11.48,P0.05);在易怒性和敌意纬度上,体育专业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32,P0.05);在冲动纬度上,体育专业的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③人格、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0.58,P0.05);认知控制、情绪控制、行为控制以及神经质是身体攻击的有效预测变量(R~2=0.79),情绪控制、内外向以及神经质是冲动的有效预测变量(R~2=0.58),认知控制、情绪控制以及神经质是易怒性的有效预测变量(R~2=0.53),认知控制和神经质是敌意的有效预测变量(R~2=0.31)。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明显,其外向不稳定的人格、低自我控制会加剧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提供教育依据.方法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方便抽取的河南省农村地区11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因子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母亲严厉惩罚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与父亲严厉惩罚、父亲拒绝否认以及母亲严厉惩罚3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存在性别差异,而不存在年级差异.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受父母亲教养方式不同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测查表(PH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青海省西宁市的60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结果 青海省贫困大学生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1);PHI因子分在抑郁、焦虑、脱离现实因子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1);贫困大学生EPQ测评结果同非贫困生比较结果显示,在神经质、精神质和自我掩饰3个人格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其人格特征等因素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陕西省大学生自恋人格、冒险行为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和创新行为量表对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3市5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自恋人格的显性权欲(t=3.788,P0.01)、显性优越感(t=3.997,P0.01)、隐性易感质(t=1.985,P0.05)、自我钦羡(t=2.627,P0.05)4个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冒险行为的叛逆因子(t=4.310,P0.01)、寻求刺激(t=2.081,P0.05)、鲁莽因子(t=2.118,P0.05)3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恋人格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1,P0.01);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自恋人格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7,P0.05)。(2)大学生自恋人格与冒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259,P0.01)、与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1),冒险行为与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269,P0.01)。(3)自恋人格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Beta=0.399,F=63.921,P0.01),冒险行为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Beta=0.166,F=37.232,P0.01)。(4)冒险行为在自恋人格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8%。结论陕西省大学生自恋人格、冒险行为与创新行为显著相关,冒险行为在自恋人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考察大学生焦虑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在应激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为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量表对山东省内12所高校99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基于Hayes的方法.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攻击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03,P<0.01).控制性别因素时,焦虑情绪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在应激生活事件和攻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经由焦虑情绪产生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09,经由功能失调性态度产生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1(P值均<0.01).焦虑情绪调节应激生活事件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R2=0.010,P<0.01).结论 焦虑情绪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在预防攻击性的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探究应激生活事件对个体攻击性影响中,应考虑加入情绪和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特点及不同亚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影响,为军校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态度内隐联想测验和情绪调节态度问卷,对54名军校大学生和52名地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进行测量.结果 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I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P<0.01),军校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与地方大学生情绪调节外显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1),军校大学生更倾向于情绪控制.军校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相关系数为0.16,地方生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结论 情绪调节内隐和外显态度易受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董泽松  祁慧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179-1181
研究民族地区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为改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某高校1446名大一学生,采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生活目的测试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族地区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坚韧人格总分及韧性、控制维度和生命意义感总分均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21,3.855,5.424,3.651,P值均<0.01).民族地区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坚韧人格总分及各维度与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1,0.365,0.254,0.321,0.268,P值均<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人格的韧性、挑战维度和性别因素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 坚韧人格对民族地区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重要影响,可通过完善坚韧人格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