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入院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560例,根据患者既往史、入院血糖水平及7 d OGTT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20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98例)及糖尿病组(156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发病30 d的NIHSS评分及发病90 d的Barthel指数。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Hb A1C以及入院时NIHSS比较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在30 d随访时,3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发病时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患者30 d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及应激性高血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90 d随访时,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升高与短期预后相关,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死亡率,可作为评估病情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代谢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71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次日凌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和葡萄糖调节受损组、应激性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灶大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梗死灶也较其他2组小,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较糖尿病及应激性高血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定病情、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与脑梗死分型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04—2013‐03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非糖尿病患者1400例,根据空腹血糖的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脑梗死类型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观察2组脑梗死类型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类型与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高血糖发生率最高(58.2%),其次为腔隙性死组(LACI ,24.5%)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 ,22.5%),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PACI)高血糖发生率最低(17.3%)。LACI组与PO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较血糖水平正常者END发生率高。结论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在完全前循环梗死患者中发生率高,并且可增加EN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高血糖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 14 2例脑梗死急性期 (发病小于 2 4小时 )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 ,并分为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血糖正常组。结果 入院 2周内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脑梗死病死率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较血糖正常组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脑梗死急性期预后血糖正常组好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糖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对照组,记录住院期间前2周空腹末梢血糖值,据此计算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将急性脑梗死组分为血糖平稳组(CV0.29)及波动性高血糖组(CV≥0.29),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空腹血糖变异系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脑梗死组中,波动性高血糖组以大梗死为多,血糖平稳组以腔隙性梗死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脑梗死组中,血糖平稳亚组与波动性高血糖亚组入院时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入院时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波动性高血糖组入院时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减少血糖波动,可延缓病程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经DWI证实的138例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卒中发生后病情最严重时NIHSS评分变化(NIHSS评分较入院增加≥2分或运动障碍评分增加≥1分)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组(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征,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梗死灶最大直径、重度脑室旁WMH及皮质下WMH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OR=0.160,95%CI:0.052~0.493,P=0.001)、重度脑室旁WMH(OR=2.824,95%CI:1.206~6.614,P=0.017)及重度皮质下WMH(OR=3.460,95%CI:1.427~8.393,P=0.006)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及重度WMH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时糖代谢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时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 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 (Ins)、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 (ISI) ,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者共 12 1例 ,85例为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11例为漏诊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 ,2 5例为一过性血糖升高的非糖尿病患者 ;一过性高血糖组恢复期的血糖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胰岛素水平则上升 ;糖尿病组急性期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一过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 ;一过性高血糖组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较血糖正常组、糖尿病组严重 ,且其急性期血糖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急性脑梗死时血糖升高在非糖尿病患者和应激有关 ,其血糖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36例非糖尿病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发病后24h内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观察血糖水平与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随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5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升高与预后有明显关系,高血糖组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严重,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0例,依照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在治疗第15、30 d及3个月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在治疗第1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及第3个月高血糖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是加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调控好血糖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空腹高血糖时相变化及降低脑梗死急性期空腹高血糖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入选的急性脑梗死空腹高血糖患者分为诺和灵(RI)治疗组及非RI治疗组各37例、另选正常血糖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并动态测定空腹血糖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近期疗效.结果(1)脑梗死急性期病程越短,血糖浓度越高,病情越重,RI明显缩短应激性空腹高血糖的持续时间;(2)RI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快且明显,治愈率高(89.2%),非RI治疗组及正常血糖组治愈率分别为43 2%和62.5%,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RI明显地降低脑梗死急性期空腹高血糖持续时间,且对脑梗死急性期空腹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 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方法 前瞻性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8年6月连续登记的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的 患者,以实施静脉溶栓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NIHSS评分上下波动2分作为临床症状波动判断标准,将 所有纳入患者分为无变化组、波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24 h出血转化率、出院NIHSS 评分、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和全因死亡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静脉溶栓时间窗发生 临床症状波动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56例,其中男性110例(70.5%),年龄范围42~87岁,平均65±13岁,发生围静脉 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41例(26.3%)。与无变化组患者相比,波动组患者年龄、基线NIHSS评 分、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随机血糖水平、后循环梗死比例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 组患者的24 h出血转化率、出院NI HSS评分、3个月良好预后率、3个月时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10岁:OR 1.143,95%CI 1.016~1.836,P =0.040)、基线NIHSS 评分(每增加1分:OR 1.353,95%CI 1.053~1.393,P =0.006)、随机血糖(每增加1 mmol/L:OR 2.120, 95%CI 1.185~2.748,P =0.001)、后循环梗死(OR 2.603,95%CI 1.037~3.950,P =0.042)是围静脉 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尽管高龄、NIHSS评分高、血糖水平高、后循环梗死患者容易出现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 状波动,但对终点事件并无影响。对于出现临床症状波动的患者,溶栓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2组均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 治疗10 d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的NIHSS评分和MRS指数的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血浆的NO、SOD含量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P<0.05;F=26.82,P<0.01);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血浆MDA含量相比,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1);正常血糖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血糖组(P<0.01).结论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精神状态,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对85例伴有SHG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与71例血糖正常(NBG)的老年急性脑梗死进行临床观察。结果SHG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NBG组(P<0.05)。SHG组治疗好转率低于NBG组,而病死率高于NBG组(P<0.05)。老年急性脑梗死伴有SHG的患者较NBG患者病情重,早期康复差,预后不良。结论SHG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是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应及时进行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4.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观察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含量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分,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及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越高,梗死灶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NIHSS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6个月后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及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6-03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54例为对照组。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分型(OCSP)标准将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腔隙性梗死(LACI)组(n=25)、后循环梗死(POCI)组(n=25)、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n=28)、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n=26)。抽取各组血清进行检测,对比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统计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LACI组、POCI组、PACI组、TACI组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I组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ACI组、POCI组、P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TACI组与其余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型参考指标,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伴有卒中后高血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初步探讨强化降血糖与标准降血糖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106例发病72 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将末梢血糖控制在6~8 mmol/L的强化降血糖组及将末梢血糖控制在8~10 mmol/L的标准降血糖组,各53例,均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达72 h。随访3 m,主要终点事件为:7 d NIHSS评分,3 m mRS评分;次要终点事件为:3 m死亡率,3 m严重残疾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间7 d NIHSS评分与3 m mRS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3 m死亡率,3 m严重残疾率,低血糖发生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患者强化降血糖较标准降血糖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轻中度患者获益更明显,但减少死亡及改善严重残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前循环取栓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急性前循环卒中登记研究中血糖>8.6 mmol/L的接受前循环机械取栓的急性缺 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提供的既往糖尿病史和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 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不良功能预后定义为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3~6分。 结果 共纳入160例血糖>8.6 mmol /L的患者,其中82例(51.2%)为糖尿病患者,78例(48.8%)为非 糖尿病患者,术后出现不良转归114例(71.3%),非糖尿病组不良转归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83.3% vs 59.8%,P =0.001)。校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基线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穿刺-血管再通 时间、入院血糖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糖尿病高血糖是3个月后不良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 [比值比(odds ratio,OR)=4.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52~11.56,P =0.006]。 结论 高血糖对前循环机械取栓患者不良转归的影响在非糖尿病患者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病因机制和临床特征。 方法 选择脑桥梗死患者75例,分为基底动脉狭窄组9例和基底动脉无狭窄组66例,其中基底动脉 无狭窄组又分为穿支病变组33例和小动脉病变组33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变化。 结果 在各组的临床特征中,基底动脉狭窄组的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其 他颅内血管中重度狭窄、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发生率、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 e,mRS)评分≥3比例较其他组增高(P<0.05)。穿支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 红蛋白、入院收缩压、梗死灶大小、入院NIHSS、出院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出院mRS评分比 例高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 结论 脑桥梗死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及合并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梗 死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病灶大,症状重,易发生进展,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miR-223、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03—2019-03收治的125例HIH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空腹血脂、血糖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血清miR-22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MGB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223、HMGB1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与HIH正常血糖组相比,HIH高血糖组血糖水平、LDL-C水平、NIHSS评分、miR-223水平、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223、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ROC曲线图可得知,miR-223、HMGB1判断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CI0.721~0.921)、0.81(95%CI0.687~0.899),截断值分别为1.67、4.77 ng/mL;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DL-C水平、NIHSS评分、miR-223水平、HMGB1水平是影响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223、HMGB1在HIH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预后判断价值,是影响此类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10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Ang-1水平检测,同时采集相关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将NIHSS评分5分者定义为病情轻度组,5~15分为病情中度组,≥16分为病情重度组。病例组90 d后随访行mRS评分,将mRS评分≤2分者定义为预后良好组,2分者定义为预后不良组。结果病例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纤颤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Ang-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及血清Ang-1水平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均P0.01)。病情轻度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1.12±0.35)ng/ml]与病情中度组[(0.96±0.39)ng/ml]、病情重度组[(0.76±0.49)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进一步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Ang-1水平呈负相关(r=-0.267,P=0.002)。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NIHSS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纤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血清Ang-1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显著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清Ang-1水平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90 d预后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Ang-1水平较低,且血清Ang-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90 d预后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