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利小便实大便"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方法,即通过疏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的方法,又叫"开支河"或"分消走泄"。其理论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证治》"下利气者,当利小便"。晋代王叔和亦在《脉经》提出:"溏泻,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后世医家特别是金元时期尤为重视淡渗利小便的治法,如朱丹溪《平治荟萃》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泻之药,多用  相似文献   

2.
王兆荣 《河南中医》2006,26(5):59-59
“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有,如《伤寒论》:“……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又如《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从古至今,医者用之,无不见效。笔者据“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说,从反面提出“通大便所以实小便”的假说,这也是历代医家无人提及的观点。经本人十余年临床验证,运用此理论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遗尿、尿不禁、夜尿过多等小便清长症确有疗效,故认为该理论站得住脚。在此,笔者提出来,供医道同仁探讨。1理论根据相同“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和“通大便所以实小便”理…  相似文献   

3.
<正>"利小便实大便"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泄之法。溯源均言始于《伤寒论》:"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伤寒论》第159条)。该法在临床运用广泛,效果明显,受到诸多医家的推崇。但中医发展中历来是百家争鸣的氛围,亦有提出质疑的医者,周叔平~([1])从基础理论、起源、功效等方面推论利小便没有止泻之功,其认为"利  相似文献   

4.
“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此句见于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泄泻》篇中,它主要是强调了利小便在治疗泄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曰:“湿胜则飧泄,乃独由湿耳。”程钟龄在《医学心悟·泄泻》篇中亦云:“湿多成五泻,泻久属湿也明矣。”可见治疗泄泻时,利水渗湿,分清别浊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然而,盲目地将此句作为治泻的唯一法则,在临床上,一见到泄泻便用“利小水”的方法,见效者多,不效者亦屡见不鲜,何也?津液易损也。今试浅论之,不妥者,请斧正。1津液与泄泻的关系津液是人体…  相似文献   

5.
<正>泄泻,现代医学称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n】。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吡"。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利"、"痢"不分,皆以一"利"字统之。其中论述泄泻的条文远较论述痢疾为多。本文兹就<伤寒论》(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中止利(泄泻)诸法归纳总结为九种。如此,一者可总览《伤寒论》的治泻诸法;二者也为临床止泻提供思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见于元·朱震亨的《平治会粹》,是在谈泄泻的治疗方法时引用的。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更直接地将“湿”改做“泻”字,而成“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清·陈念  相似文献   

7.
自"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提出以后,利小便的方法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然而,并非所有的湿病都要利小便,即湿邪为病有宜利小便者,有不宜利小便者.今就临床上遇到的治湿不利小便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 ,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种 :   ( 1 )感受外邪 ,多为寒湿、湿热之邪。《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 ,曰飧 ,曰溏 ,曰鹜 ,曰濡 ,曰滑 ,飧濡之完谷不化 ,湿兼风也 ;溏泄之肠垢污积 ,湿兼热也 ;鹜溏之澄清溺白 ,湿兼寒也 ;濡泄之身重软弱 ,湿自胜也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 ,湿胜气脱也。”寒湿泄泻治以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法 ,藿香正气散主之 ;…  相似文献   

9.
“利小便以实大便“法系指一种治疗腹泄的方法,其中“实大便“即使大便成形而腹泄止之意,这种通过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的治法又叫“开支流“或“分消走泄“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15条,论曰“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此条文阐明了几种腹泄的治法,其中“当利小便“即明确地提出了对于难治性的  相似文献   

10.
刘永红 《北京中医药》2006,25(3):184-185
《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精血津液必得阳气外固方可周密,而阳气又必须得阴液充养方能外固;若阳气虚弱而失其固摄,阴精失去内藏而泄于外,出现渗漏不止,便是"漏液证".临床上如果对本病能抓住病机进行辨治,则会收到得心应手之效.  相似文献   

11.
利小便实大便治飧泄、洞泄、溏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轩  赵云  王汉岑 《新中医》2015,47(4):330-331
利小便实大便法始于急开支河,治难治性泄泻,临床飧泄、溏泄、洞泄均常用此法。飧泄者下焦气化失职,完谷不化,多属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洞泄者湿胜邪留困脾,下利多清水;溏泄者湿滞胃肠不运,大便不爽,稀薄不成形。治疗虽同为利小便实大便,然辨证论治的侧重点却不尽同,决定着配伍用药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焜 《江西中医药》2008,39(11):14-15
白术具有补气、健脾除湿和止汗安胎的功效。早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便以白术治疗便坚或泄利不止,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三)第23条:“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本条文历来有争议,有认为白术为燥湿止泄温燥之品,用之不宜,甚至怀疑文有错简者。其实白术健运脾气,使胃肠津液输布正常,水行当行之处,自然便坚得润,大便得通尔。《王旭高医书六种》谓:“白术生肠胃之津液,大便硬是肠之津液干枯,故加白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伤寒论》中阴阳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认为《伤寒论》中阳的含义包含津液。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正是得自仲景之法,而更适宜应用于湿热证,体现了叶氏师古而不泥古、遵经方之法、灵活化裁的思想,为学习并灵活运用经方思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这都说明了湿病的治则不外苦燥和淡泄;李东垣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后世医家经过不断实践对上述治则有所发挥,现归纳为7法概述于...  相似文献   

15.
正泄泻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一般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引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湿盛则濡泻"、"春伤于风,夏生飱泻",认为风寒湿热都可以致泻,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医学心悟·泄泻》载:"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寒湿,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1])《景岳全书·泄泻》载:"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2]),提出了运用分利之法来治疗泄泻的原  相似文献   

16.
小儿泄泻是小儿常见疾患,在岭南地区尤为多见,故岭南历代医家皆重视小儿泄泻之证,并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治泄之法。罗笑容传承了岭南小儿医家治泄的思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总结了罗笑容对岭南地区小儿泄泻形成特点及辨证分型的认识,提出脾虚湿泻与湿热泻是岭南地区小儿泄泻最常见的证型,并着重介绍了罗笑容治泻三方,包括治脾虚湿泻的苍蚕止泻汤,治湿热泻热重于湿的加味葛根芩连汤,治湿热泻湿重于热的罗氏三花汤并附医案三则,解析其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六气之中,湿证十居八九”(《景嵩崖尊生全书》)。在临床上,因湿邪致病者众矣,或邪从外入,或邪自内生。历代医家无不论及治湿之法。《素问·汤液醪醴论》首先提出“洁净府”的治法,医圣张仲景明确提出“当利小便”。至唐代王焘进一步强调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一治湿的一般性疗法确对后世直至现在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这仅仅是治疗湿邪所致疾病的一般治疗规律。我们必须在临床过程中根据疾病的具体表现加以综合分析,知其常,亦知其变,辨证施治,求其根本,正确把握“利小便”这一治湿法则。现结合湿之内外、寒热、阴阳变化对其加以阐述,望同道指正批评。  相似文献   

18.
"利小便以实大便"法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杰 《河南中医》2005,25(1):73-74
“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论中第159条云:“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从字义上分析,本条论伤寒误治后所致的腹泻症(古人称腹泻为“下利”),经过一误再误的治疗过程。最后一句为“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意为:  相似文献   

19.
湿邪在现代中医学中被认为是天之六气所变六淫之一,被赋予"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的属性.这一表述来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结合《黄帝内经》其他篇章重新解析该句,发现其所论之湿为地之湿气,与六淫之湿在概念、性质、致病特点上有所不同.地之湿气易伤皮肉筋脉,导致肌肉关节疼痛、痿废,肢体厥冷的病症,治疗可循《金匮要略》助阳散湿的思路,以微汗、利小便为法,以白术为治湿主药.  相似文献   

20.
泄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早在《内经》中就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的论述,此后历代医家对其的研究不断充实,逐步形成"以湿论治泄泻"的治则大法。先秦两汉时期是泄泻病研究的初始阶段,《内经》阐述了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即"湿盛则濡泻",但没有记载具体的遣方用药。金元时期是泄泻病研究的重要时期,认为各种证型泄泻都与湿邪有着密切关系,还提出"通利小便"为上策,此意"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也"。明清时期对泄泻病的研究日趋丰富,可从湿热、暑湿、寒湿的角度来辨证施治,且不能过早使用固涩收敛之剂,常用茯苓、陈皮、厚朴、白术、泽泻等祛湿药,指出"无湿不成泄"。因此,利湿是治疗泄泻病的重要大法。诠析历代文献,旨为泄泻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