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东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30-2931
目的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8例)。给予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第1天理论失血总量、术后第1天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采用CT或MRI检查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理论失血总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隐性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两组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升高,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24 h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疗效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罗山县中医院收治的80名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46.31±2.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0.12±2.50)ml,切口平均长度为(65.01±5.20)μm。术后患者的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及伤锥前缘高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术前,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增高、后凸Cob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有效减轻胸腰椎骨折症状,纠正胸腰椎畸形;但相较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相关微创优势,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对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记录手术前、手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指标[包括术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RAVH)]、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疼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临床结果的改善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6.2±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8.5±3.8)mL,切口平均长度(11.8±0.9)cm,平均住院时间(10.1±1.2)d。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患者术后一周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RAVH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较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已经成为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常用的传统后正中入路存在损伤大、并发症高的突出问题。2001年,Sextant系统的发明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PSF)的里程碑,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感染风险低、术后疼痛轻、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放射剂量大、无法直接椎管减压和融合等缺点。未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会逐渐克服以上问题,并促使PPSF技术不断扩大适应证,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主要置钉方式,造福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6.
赵明  李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767-767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切口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个月~15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植骨于8周~12周融合,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方旭 《中外医疗》2013,32(7):86-8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的应用解剖。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MIPPSO)治疗。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worter指数影像学对比,术后指标均明显恢复正常(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MIPPSO)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72-475
目的:通过中期随访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宣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将其中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者25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者15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选取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伤椎高度、椎体Cobb角度等数据并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显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减少,两组间伤椎高度、椎体Cobb角度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更小的创伤、更低的失血量、更短的手术用时和更快的恢复时间前提下能取得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相似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小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37-4539
目的:评价将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均有1~2级以上的恢复;术后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其中0分21例,1~2分7例,均无须使用止痛药物;随访期间2例骨折椎体高度轻度丢失、1例 Cobb 角稍增大,无术源性神经损伤及感染,未发生螺钉松动,内固定物折弯、断裂;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椎体前缘压缩比和 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陆孟旭 《吉林医学》2012,33(2):344-346
<正>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已被证明安全、有效,而应用经皮置钉将手术变得更加微创、有限、智能化,该手术技术已在各大医院开展起来。笔者现将该项技术的解剖学基础,手术方法,辅助器材改进,临床疗效等四个方面加以概括性的阐述,以望在今后的治疗及研究中获得更加积极的研究方向,并产生对患者切实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手术治疗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跟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1周、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相近,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在单节段、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单节段、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组和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情况。结果:36例患者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4.3个月),微创组出血量较开放组明显减少,术后1周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90min;出血量50~110mL,平均70mL;无神经损伤及螺钉置入失败等术中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末次随访临床结果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认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治疗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微创治疗组)以及同期收治的40例患者采取开放治疗的患者(传统治疗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以及围术期指标的改变,比较2种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传统治疗组(P〈0.05);而2种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上椎椎体前缘高度等影像学指标,但是2种治疗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2005年,我科对32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椎弓根钉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术后平均随访2年.对脊柱后突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比例和椎管内占位的比例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所有锥弓根螺钉在术中术后均无损伤神经或断裂.术前平均脊柱后突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比例和椎管内占位的比例分别为25°、40%、36%.术后2年分别为12°、13%、11%.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2005年,我科对32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椎弓根钉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术后平均随访2年。对脊柱后突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比例和椎管内占位的比例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锥弓根螺钉在术中术后均无损伤神经或断裂。术前平均脊柱后突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比例和椎管内占位的比例分别为25°、40%、36%。术后2年分别为12°、13%、11%。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颗星  张耀强  邓颂波  黄文显 《吉林医学》2013,34(24):4907-490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观察和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前后椎体横截面积、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和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E级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准确、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术前对X线片及CT片进行测量解剖定位,探讨其在指导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X线片及CT片的研究,术中根据X线片及CT片测出的参数,指导椎弓根钉置入。结果术中经C臂X线机确认,术后再经X线及CT检查证实螺钉均在椎弓根内,粗细长短合适;椎体复位满意,椎管内减压充分,椎体高度及生理前凸恢复良好。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关键是掌握好螺钉的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因为椎弓根为螺钉的唯一通道,呈现个体化和节段性差异,故术前必须认真研究X线片及CT片。对X线片及CT片测量有助于个体化置钉,从而提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