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X光片及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与CT的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早期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对于关节面狭窄、侵蚀及僵直等局部病变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的检出率高,准确率高,有比X线片更加明显的检查优势,可以作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43例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作了双盲X线和CT对照研究。结果 正常人滑膜部关节间隙宽度为2~5mm,40岁后,关节前下部间隙可出现局部狭窄。骶侧皮质厚度小于3mm者占87%前后均匀者占90%,髂侧中部皮质厚度小于5mm其前部皮质厚度大于5mm(占16%),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关节面不清晰,但不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与CT检查的诊断分析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诊治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强直性脊柱炎关节面的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间隙狭窄以及关节相邻软组织肿胀等方面,与X线检查相比,CT扫描检查的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CT扫描检查能够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率,并且对于病变分级也能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150例患者按CT表现分为4期,Ⅰ期(36例):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26例):关节面呈“毛刷状”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明显,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49例):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Ⅳ期(39例):韧带骨化,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骨质明显疏松、硬化。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微细结构,对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9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9.27%、36.23%、13.03%、1.44%。X—ray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的检出率分别为:13.04%、57.97%、27.53%、1.44%;CT分别为:0%、53.62%、44.92%、1.44%。X—ray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15.38%、60.0%、76.92%、10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的早期不敏感,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相似文献
7.
8.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6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CT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临床早期CT Ⅱ-Ⅱ级表现骶髂关节的面呈对称性或不对称受累,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消失,骨关节面皮质中断,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即CT Ⅲ,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局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关节间隙内含气征。晚期即CT Ⅳ级为临床稳定期,可见韧带钙化,关节骨性强直和关节间隙消失,明显骨质疏松,为临床稳定期。结论 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作出正确的分级诊断,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16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36例,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23例,中度骶髂关节炎15例,重度骶髂关节炎7例;髋关节改变37例;32例HLA-27抗原阳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是诊断强直脊柱炎及其CT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CT扫描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明确诊断,在显示细小病变方面具有高度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枉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与CT检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锦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8,32(3):271-272
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手段。由于X线检查受诸多因素干扰,诊断并非易事。为提高骶髂关节放射学检查诊断率,笔者对5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和CT检查结果予以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1月~1996年6月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及X线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CT平扫及X线扫描。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在CT平扫及X线下病变程度以及表现。结果经不同检测后,90例患者影像显示,CT平扫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病变分级诊断人数比较,0级一Ⅳ级诊断人数中CT人数高于X线人数(P〈0.05),X线与CT检查在病变级别较低时检测关节数存在差异(P〈0.05);UI级到Ⅳ级病变,两组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应用CT平扫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较高,更易观察出细小部分及早期病变,为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提供更为明确的依据,且误诊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 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以及多层螺旋C T诊断与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 T 1级、2级病变的临床检出率(26.67%、44.44%)、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软组织肿胀检出率(81.11%、65.56%、36.67%、50%)明显高于X线平片( 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平片、CT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骶髂关节(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0.91%、36.36%、18.18%、4.55%.X线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分别为13.64%、59.10%、22.73%、4.55%;CT分别为0%、50.0%、45.55%、4.55%.X线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66.6 %、85.71%、100%.结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受女性自身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X线平片的早期诊断困难,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