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冯庆国  魏凯  杨万杰  王伟 《重庆医学》2013,(21):2461-2462,246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黏附蛋白-1(VA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N组患者(40例)、T2DM组患者(39例)血清VAP-1、hs-CRP、生化法检测血糖(Glu)、高效液相比色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A-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46例)比较。结果 VAP-1、hs-CRP、Glu、GHbA-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VAP-1、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及健康对照组,且T2DM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DM组内VAP-1与hs-CRP、Glu水平呈正相关(r=0.568、0.755;P<0.05、0.01);hs-CRP与Glu、GHbA-1水平呈正相关(r=0.886、0.475;P<0.01、0.05)。Glu与GHbA1呈正相关(r=0.471;P<0.05)。DN组内VAP-1与hs-CRP、GHbA-1、Glu水平呈正相关(r=0.521、0.830、0.454;P<0.05、0.01、0.05),hs-CRP与Glu呈正相关(r=0.690;P<0.01)。结论 T2DM患者Glu及GHbA-1水平变化对VAP-1、hs-CRP升高存在影响,高VAP-1可致微血管病发生并影响患者肾功能,VAP-1拮抗治疗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冯悬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8):995-996
目的 观察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61例,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h-UA)分为糖尿病对照组(T2DM对照组,35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26例),另外以正常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观察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定量(hs-CRP)、血清MCP-1浓度和24h-U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对照组和DN组的FPG、HbA1c、hs-CRP与MCP-1均显著升高(P<0.05).与T2DM对照组比较,DN组的FPG、HbA1c无明显差异,但是血清hs-CRP、MCP-1浓度和24h-UA均明显升高(P<0.05).DN组患者的MCP-1浓度与hs-CRP定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05,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应激,导致MCP-1显著升高,MCP-1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和病情判断的重要实验室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18(IL-6、IL-18)水平变化,探讨血清MMP-9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82例T2DM患者,据诊断标准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CHD(T2DM+CHD)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MMP-9、IL-6及IL-18水平,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2DM组的血清MMP-9、hs-CRP、IL-6及IL-18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DM+CHD组的血清MMP-9、hs-CRP、IL-6及IL-18水平分别显著高于T2DM组(P<0.01)。②T2DM+CHD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与hs-CRP、IL-6及IL-18呈显著性正相关(r=0.672,0.591,0.603,P<0.01),相关性良好。结论 T2DM患者体内存在MMP-9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尤为显著,且血清MMP-9与炎性因子相关联。MMP-9与炎性因子参与了T2DM并发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6):2207-22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黏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检测意义。方法:158例T2DM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T2DM组(单纯糖尿病组,n=52)与DN组(糖尿病肾病组,n=106),后者又可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54)和大量白蛋白尿组(n=52);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的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黏附分子(sVCAM-1、sICAM-1和E-选择素)水平。结果:T2DM组与DN组患者hs-CRP、IL-6、TNF-α、vWf、VEGF、sVCAM-1、sICAM-1和E-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N组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中,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IL-6、TNF-α、vWf、VEGF、sVCAM-1、sICAM-1和E-选择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血清炎性因子、vWf、VEGF与黏附分子等均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指标水平检测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受活化调节、由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趋化蛋白(RANTES)水平,并探讨它们与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的相互关系。方法:设健康对照(NC)组46例,糖尿病(DM)患者176例分为正常蛋白尿(DM N)组、微量白蛋白尿(DM Mi)组及显性蛋白尿(DM Ma)组。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血清AGE-P,ELISA法检测血清MCP-1和RANTES。结果:(1)DM患者血清MCP-1、RANTES和AGE-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为P<0.01);(2)DM Ma组和DM Mi组血清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DM N组(均为P<0.05);(3)DM Ma组血清AGE-P水平明显高于DM Mi组和DM N组(P<0.05和P<0.01);(4)DN患者血清AGE-P与RANTES及MCP-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1,P<0.05;r=0.53,P<0.001)。结论:DM患者血清AGE-P、RANTES和MCP-1水平升高;血清AGE-P及MCP-1水平与DN病变程度平行,DN患者血清AGE-P与RANTES及MCP-1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2)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量(UAE)分成3组,分别测定其尿MCP-1的水平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27例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2型DM患者尿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正常蛋白尿组中尿MCP-1就已经开始升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尿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且临床蛋白尿组尿MCP-1水平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2型DM患者尿MCP-1水平与UAE、收缩压、舒张压、LDL-C、CHO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bA1c、HDL-C、TG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MCP-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检测尿中MCP-1含量对于早期DN的诊断及其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2DM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50例T2DM(DM)患者,单纯DM组50例,早期DM肾病(EDN组)、临床DM肾病组(DN组)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和尿mALB。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DN组又DM组、DN组进一步升高;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 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2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情况,是诊断T2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Cr)、脂肪酸(FA)、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或者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T2DM组(55例)、早期DN组(57例)和DN组(42例),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5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hsCRP、Cr、FA、Hcy、UAER及尿足细胞个数。采用方差分析和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N组患者血清中Cys-C、hs-CRP、Cr、FA、Hcy及尿足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早期DN组患者血清中Cys-C、hs-CRP、FA、Hcy及尿足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血清中Cys-C、hs-CRP、FA、Hcy及尿足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Cys-C、hs-CRP、Cr、FA、Hcy及尿足细胞水平均与UAER呈正相关(r=0.718、0.534、0.417、0.403、0.361、0.31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ys-C、hsCRP、Cr、FA、Hcy及尿足细胞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有关,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DN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观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指标,并根据UAER检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及临床白蛋白尿组(CP).结果:本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T2DM占58.33%(56/96).患者hs-CRP 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各组间及与非T2DM组比较,NA与非T2DM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NA与MA及非T2DM组患者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P与MA相比,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NIHSS 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P<0.01),并且死亡率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hs-CRP阳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hs-CR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DN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反应,这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其预后.hs-CRP或许可作为预测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朱春频 《吉林医学》2011,(24):4998-499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hs-CRP在T2DM中的作用。方法:测定T2D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空腹血糖(FPG)、hs-CRP、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进行对比。结果:T2DM组的hs-CRP、FPG、F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hs-CRP水平偏高更为明显(P<0.01)。同时,T2DM组的IR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CRP升高为T2DM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进一步阐明DN的病理过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30mg/d的单纯DM组(33例),30~300mg/d的早期DN组(28例),>300mg/d的临床DN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IL-1Ra、IL-1β和hsCRP水平,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4组之间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BMI)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DN组患者血清IL-1Ra、IL-1β和hsCRP水平最高,分别为(387.4±55.3)pg/mL、(61.3±12.1)pg/mL和(8.26±1.87)mg/L,显著高于单纯T2DM、早期DN以及健康对照组[单纯DM组:(201.7±67.8)pg/mL、(15.8±6.0)pg/mL和(3.18±1.21)mg/L;早期DN组:(219.3±57.2)pg/mL、(29.1±8.1)pg/mL和(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的期人群及健康人群血清中纤维凝胶蛋白-3 (Ficol-in-3)、转铁蛋白(T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来探讨血清中Ficolin-3、TRF及hs-CRP水平与T2DM的关系.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2DM患者33例,T2DM前期组41(包括29例糖耐量减低者和12例空腹血糖受损者)及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间Ficolin-3、TRF及hs-CRP的水平,分析3者与T2DM间的关系.结果 (1)血清Ficolin-3水平:在T2DM前期组(26.1±10.5) μg/mL及T2DM组(28.1±8.5)μ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0.8±11.7 μg/mL,P<0.05),T2DM前期组与T2D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血清TRF水平:T2DM前期组(261.3±51.1) mg/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6.5±31.9 mg/dL,P<0.05),T2DM组(242.0±57.7) mg/dL与正常对照组、T2DM组与T2DM前期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清hs-CRP水平:T2DM组(3.12±3.47) 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 1.41) mg/L和T2DM前期组(1.70±1.97mg/L,P< 0.05),T2DM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Ficolin-3、TRF和hs-CRP的水平可以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T2DM的早期预防及病情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英丽 《海南医学》2012,23(12):23-24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尿蛋白排泄率不同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44例;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51例;C组(临床蛋白尿组)35例,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全部纳入对象均行血清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各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s-CRP水平随尿微量清蛋白的升高而升高。hs-CRP与TG、TC及Cr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hs-CRP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hs-CRP水平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是目前预测DN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hs-CRP水平检测对T2DM及DN患者血管病变及病情发展程度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及与外周血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DM)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单纯DM组(46)和早期DN组(40例),另取同期来院检查的健康人4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尿液RBP、ALB水平以及RBP、ALB和RBP+ALB联合诊断阳性率。观察各组外周血MCP-1表达情况,并分析尿液RBP、ALB与血MCP-1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单纯DM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尿液RBP、ALB水平以及外周血MCP-1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40234.35/<0.001、1 975. 16/<0.01、162.46/<0.01)。Ⅰ期、Ⅱ期、Ⅲ期DN患者的尿液RBP、ALB水平以及外周血MCP-1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F/P=9 177. 06/<0. 001、564. 27/<0. 001、39. 59/<0. 01)。RBP+ALB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88. 37%,明显高于RBP和ALB单独诊断的阳性率67. 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P=10.944/0. 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RBP和ALB与外周血MCP-1表达均呈正相关(r/P=0. 457/0. 000、0. 483/0. 032)。尿RBP、ALB及RBP+ALB联合诊断早期D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20、0. 743、0. 982,同时RBP+ALB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明显较高。结论尿液RBP+ALB联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大,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并与外周血MCP-1表达呈正相关,可以较为灵敏地反映患者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王艳  尹伟洲 《河南医学研究》2022,(23):4348-4351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清SAA、MCP-1水平与DN患者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南阳医专一附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DN组,另收集同期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糖尿病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A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糖脂代谢[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指标。采用一般双变量Pea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AA、MCP-1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结果 DN组SAA、MCP-1、FPG、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DN患者血清SAA、MCP-1、糖脂代谢指标(FPG、餐后2 h血糖、TC、TG)最高,其次为Ⅲ期、Ⅱ期,Ⅰ期患者血清SAA、MCP-1及糖脂代谢指标最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般双变量Peason相关性分析证实,DN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GZ)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将69例肥胖T2DM患者用随机双盲法分为PGZ组和常规组,另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治疗前后分别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RP、TNF-α、IL-6和MCP-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T2DM组血清CRP、TNF-α、IL-6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P<0.05);应用PGZ治疗后,患者血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Z能降低肥胖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2DN)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早期诊断T2DN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5例(UAER<30 mg/24 h)、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例(UAER为30~300 mg/24 h)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17例(UAER>300 mg/24h),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脂蛋白(a)、hs-CRP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对脂蛋白(a)、hs-CRP与UAE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TC、TG、脂蛋白(a)、hs-CRP及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患者不同组间比较,随着HbA1c、UAER的增加,脂蛋白(a)、hs-CRP水平呈递增改变(P<0.01)。脂蛋白(a)和hs-CRP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5;r=0.782,P<0.01),脂蛋白(a)与hs-CRP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3,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T2DN早期即发生改变,与T2DN的分期相关。同时检测血清脂蛋白(a)和hs-CRP对T2DN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9(IL-9)、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将62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T2DM组)32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NC组)30名。常规方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尿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9、IL-17及TGF-1水平。分析3组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差异。结果:DN组IL-9、IL-17和TGF-1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和NC组(P<0.01)。结论:T2DM肾病中患者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升高,可能在T2DM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2DM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50例T2DM(DM)患者,单纯DM组50例,早期DM肾病(EDN组)、临床DM肾病组(DN组)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 和尿mALB.结果 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DN组又DM组、DN组进一步升高;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 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 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2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情况,是诊断T2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