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昭旸  刘利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535-1540
背景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模式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完善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之一。截至2018年,重庆市已经实现医联体模式全面覆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于2011年3月成立,经过6年多的发展,医联体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选择该医联体为样本,研究医疗体内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运行情况,为完善重庆市分级诊疗格局提供政策参考。目的 调研重庆市某医联体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现状、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解决方案。方法 2017年9-11月和2017年8-10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分别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内共6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及患者基本信息、对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医务人员双向转诊开展情况及相关因素、患者双向转诊及影响因素,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顺畅的认可情况及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有效问卷应答率为88.3%(309/350)。288例(93.2%)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知晓。不同职称、来源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作中有过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经历的医务人员282例(91.3%)。有过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经历的医务人员中双向转诊者151例(53.5%),向上转诊诊者62例(22.0%),向下转诊者69例(24.5%)。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向下转诊患者时考虑因素主要是病情已稳定,处于康复期或恢复期;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向上转诊患者时考虑因素主要是患者病情需要。阻碍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向下转诊的因素主要是患者对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满意。阻碍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向下转诊的因素主要是下级医院能力不足。核心医院、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顺畅的认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764)。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率为57.9%(179/309)。核心医院、托管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2,P<0.05)。患者有效问卷应答率为85.7%(257/300)。182例(70.8%)患者对双向转诊知晓。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5,P<0.05)。有过转诊经历的患者83例(32.3%)。促进患者向上转诊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病情需要,阻碍患者向上转诊的主要因素是诊疗费用高。促进患者向下转诊的主要因素是病情已经处于康复期,没有必要继续治疗;阻碍患者向下转诊的主要因素是对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满意。核心医院和托管区县医院患者对双向转诊顺畅的认可率分别为98.8%(79/80)和89.3%(158/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8)。核心医院、托管区县医院患者对双向转诊实施的认可率分别为42.5%(34/80)和33.3%(59/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4,P=0.138)。结论 重庆市某医联体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普遍较高,双向转诊不够顺畅,向上转诊易向下转诊难,医联体医患双方认可度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大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指导、监管和激励力度,保障转诊顺畅。  相似文献   

2.
董海燕  黄晓磊  梁辉  纪凯  陈任 《安徽医学》2024,45(1):100-105
目的 探讨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皖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皖北宿州市立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皖南池州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的511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并采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因素。结果139名(27.20%)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表示满意。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是否了解双向转诊、所在单位对双向转诊宣传力度、双向转诊制度必要性认知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P均<0.05)。调查的511名核心医院医务人员中有397人(77.69%)认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338人(66.14%)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222人(43.44%)认为医疗机构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341人(66.73%)认为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指南、323人(63.21%)配套的政策支持不到位、301人(58.90%)认为医疗机构间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情况的满意度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落实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在江苏省海安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家基层医疗机构468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描述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差异,采取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结果:28.21%、57.48%、12.17%和2.14%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持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完全不满意的态度。人口学特征分层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科室、年龄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满意度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地区、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了解和认可程度、转诊渠道通畅程度、对未来发展机会影响及有关分级诊疗制度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实施总体满意度较高,农村地区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低于城市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年龄较大的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偏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畅通转诊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满意...  相似文献   

4.
背景 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 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 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门诊患儿家长对复旦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服务质量提出改进建议和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就诊环境条件和设施、诊疗资源配置和流程、总体医疗费用、总体就诊时间、医师的诊疗行为、药师的药学服务、护师的护理服务、其他医疗技术人员的服务和药品供应的满意度等9个方面,对在复旦儿科医联体内62家成员单位就诊的1 660名儿童家长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 受访者对复旦儿科医联体内各级医院总体满意度和医师诊疗满意度无显著差异;在药品供应满意度指标上,受访者对复旦儿科医联体三级医院的满意度高于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总体就诊时间和总体医疗费用的满意度指标上,受访者对复旦儿科医联体三级医院的满意度低于社区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较于年收入<5万的受访者,年收入5~10万和11~20万者对各级医院药品供应、总体就诊时间的满意度更高(OR=2.07,P<0.05;OR=2.27,P<0.01;OR=2.55,P<0.01;OR=1.93,P<0.01),但收入到20万以上之后,满意度较中间收入水平反而有所下降。与首诊选择三级医院的家长相比,21%首诊选择二级和社区医院的家长对医联体政策较了解(P<0.01)。结论 复旦儿科医联体工作初见成效,建议进一步增加成员单位药品种类,提高儿童家长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优质儿科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 为了解决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困境,我国推行了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国内对儿童分级诊疗相关政策分析的系统研究献见报道。目的 作为分级诊疗第一批试点城市,北京市和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区卫生机构)儿童接诊情况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分析两地儿童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探索政策对社区卫生机构接诊儿童的影响。方法 根据研究小组制定的分级诊疗政策研究框架(社区首诊制、双向转诊、医联体、薪酬激励、儿科培训、宣传、农村医疗可及性),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政府在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检索儿童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文件。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政策,比较两市纳入政策的数量与内容,分析异同点。结果 从6 953篇政策文件中筛选出35篇符合分级诊疗政策研究框架的政策文件,其中北京市27篇、深圳市8篇。在医联体、薪酬激励、儿科培训方面,两市都有相关政策。在差异性方面北京市在分级诊疗的宣传和农村医疗可及性方面有相关政策,深圳市在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有相关政策。结论 通过落实社区首诊制或加大医保支付比例差距方法促进儿童基层首诊、完善双向转诊指征、完善医联体、薪酬激励和儿科培...  相似文献   

7.
背景 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双向转诊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仍处于下车伊始的阶段,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仍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目的 了解居民双向转诊支持及满意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 55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居民双向转诊支持率及满意度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双向转诊支持率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7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0%。1 473名居民中,双向转诊支持率为53.8%(793/1 473)。不同婚姻状况、年医疗费用、过去1年有无基层就医、转诊经历、是否赞成强制基层首诊、知晓分级诊疗制度、支持分级诊疗制度情况居民双向转诊支持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年医疗费用、转诊经历、赞成强制基层首诊、支持分级诊疗制度情况是居民双向转诊支持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有转诊经历的435名居民中433名(99.5%)回答转诊满意度问题,其中133名(30.7%)对转诊满意,101名(23.3%)不满意,199名(46.0%)评价一般。赞同强制基层首诊的满意度〔39.9%(83/208)〕高于不赞同的居民〔22.2%(50/225)〕(χ2=15.878,P<0.001);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居民满意度〔35.5%(107/301)〕高于不支持的居民〔19.7%(26/132)〕(χ2=10.834,P=0.001);支持双向转诊的居民满意度〔38.5%(74/192)〕高于不支持的居民〔24.5%(59/241)〕(χ2=9.927,P=0.002)。在双向转诊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为转诊手续烦琐、医保报销不便和上下医疗机构缺乏交流。结论 徐州市居民对双向转诊的支持率低、满意度低,制度的宣教、实施细节和医疗服务质量影响支持率和满意度。应向医务人员和居民双向精准宣教,优化转诊流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现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河南省人民医院自制"住院患者分级诊疗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4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被调查的患者中,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率为32.4%;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医保类型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相关(P<0.05)。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不信任、需重新缴费、转诊手续复杂、医保报销金额差别不大影响患者向下级医院转诊;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差别较大、分级诊疗宣传力度不够、转诊流程不通畅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结论住院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较低,且对分级诊疗制度评价较低,应从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参与度、加强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的协作、完善分级诊疗配套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辽宁省南部地区某紧密型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制定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评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按照医院类别分层随机抽取1286名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满意度的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医联体非常了解的比例为14.93%,对医联体建设的整体满意度得分为(3.49±0.71)分,各维度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运行机制、医疗水平、工作成就感、工作时间与工作量、晋升机会、工作压力、收入情况、内部绩效激励,影响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满意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医院类别、性别、职称、了解程度(P<0.05)上。结论:医务人员对医联体了解程度尚有提升空间,整体满意度一般。应发挥医院的主体作用,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知晓度,优化医联体内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新疆二级医院为了促进风机诊疗实施进行了医联体试点工作,医联体试点以其优势互补、资源配置以及双向转诊等作用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特别是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一定程度上为二级各医院进行患者的合理分流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主要围绕着新疆二级医院医联体共体的具体架构、现阶段新疆二级医院医联体共体的实践与发展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赖光强  夏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378-338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iAP)及坚持共建共享、动员全社会参与两大原则。分级诊疗制度的分诊体系、首诊制度和转诊系统三要素,符合以健康为中心和全员参与的健康中国战略。本文以健康中国战略的视野,分析了以全预约服务为起点和公众体验及满意为目标的参与式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样本实践为基础,具体从全预约服务、先全科后专科、团队式专家诊疗模式、急诊五类分级就诊、医患关系和公众满意度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全预约服务能有效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保证了公众在医改阵痛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河南省政府已在本省内对全面推动分级诊疗政策做出部署,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水平将直接决定新医改的效果,准确了解当前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现状将有助于政策的推进。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并进一步探索居民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调查员家庭所在地,以河南省14个地级市的管辖地区为调查地,选择≥16岁、交流水平良好并愿意配合调查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建议,获取医疗政策信息的途径。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5%。结果 对于分级诊疗制度,1 137例居民中,41例(3.61%)选择“很了解”,141例(12.40%)选择“比较了解”,181例(15.92%)选择“一般了解”,542例(47.67%)选择“很少了解”,232例(20.40%)选择“没听说过”。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医保类型居民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居民获取医疗政策信息的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59.19%,673/1 137)。结论 河南省居民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可针对不同情况居民进行个性化宣传,以达到最大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培  易利华 《铁道医学》2014,(5):536-539
双向转诊是有效配置区域上下游医疗机构间的医疗服务资源、构建合理分层就诊体系的重要举措。作者从供应驱动视角分析了双向转诊协同概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供应驱动视角下双向转诊协同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完善供应链体系,建立基于协同的院际联盟模式;协调供需平衡,建立基于共赢的分层诊疗机制;信息实时共享,建立基于便捷的双向转诊模式和业务流程;政策引导支持,建立基于可持续的长效供应机制;与需求驱动互补,及时响应患者动态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庆市慢病患者对于分级诊疗的认知、态度和就医意向.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9所公立医院及9个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125例慢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就医意向的差异及对分级诊疗认知情况.结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患者比公立医院慢病患者更易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051,P<0.01).1125例慢病患者中有31.2%从未接触过分级诊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和公立医院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能力满足治疗需求、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倾向基层医疗机构看病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和公立医院患者在了解目前医疗机构间的转诊制度情况、向下转诊有利于使疾病得到连续长期的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为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需完善分级诊疗配套政策,引导慢病患者基层首诊,同时在医联体内建立高效双向转诊机制,扩大分级诊疗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5.
胡文爽  张柠  封国生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1982-1988
背景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制度是实现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而慢性病管理又是分级诊疗的重点内容和推进突破口,然而我国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未能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无法有效引导患者至基层就诊。目的 分析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的相对满意度及重要性感知,探讨影响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关键因素,为完善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市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内、外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7月,对慢性病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情况,以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重要性感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社区医疗服务相关因素公因子,建立坐标轴探索各因素相对满意度与重要性关系,进一步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因子分析共提取医疗服务质量感知、服务可及性及医疗费用3个公因子。医疗服务质量感知方面,相对满意度评分为(6.4±2.3)~(8.3±1.7)分,联盟内、外患者评分顺位相同;重要性评分为(8.3±1.5)~(9.0±1.2)分,联盟内、外患者评分前3项均属于此公因子。服务可及性方面,相对满意度评分为(8.1±1.8)~(9.0±1.3)分,其中联盟内“候诊时间”短于联盟外(P<0.05);重要性评分为(8.0±1.7)~(8.5±1.4)分。医疗费用方面,联盟内外患者相对满意度均最低;重要性评分,在两组内顺位相差5位次,联盟内患者对其评分顺位最低(第10),而联盟外则居中(第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服务质量感知、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所在社区是否属于联盟内是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尚未达到患者预期,应补足卫生人员、探索个性化管理方式、提高药品配置能力。服务可及性高,但患者对候诊时间的获得感较低,应科学测算资源配置水平,以应对社区就诊人数增长所带来的挑战。样本地区患者对社区医疗费用的敏感度较低,需完善医保政策及患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联体模式下漯河市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调查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途径的看法和态度、了解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决定权的看法,探讨双向转诊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顺利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方法 本研究2019年7—12月进行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8所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二级、三级医院各2所,随机从中抽取医务人员300名和当日住院或在门诊就医的患者300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85份,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程度仅为27.92%,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55%的患者选择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36.90%的患者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院患者与社区患者就诊意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对双向转诊实施途径的看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55.88%的医院医生和74.21%的社区医生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医...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 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择4家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1—12月采用偶遇抽样法对上述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门诊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基层首诊意愿及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有42.5%(738/1 738)门诊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39.9%(694/1 738)门诊患者知晓基层首诊制度。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类型、医疗保险类型、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地区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地区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48.6%(845/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893/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综合医院。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与不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较低、基层首诊意愿低,双向转诊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完善分级诊疗支撑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