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清  周晓晴  张涛  周倩  周杉 《西部医学》2022,34(1):128-133
目的 探讨高危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不同时机急诊胃镜的临床价值,寻求最佳时机.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危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胃镜诊疗时机的不同分为A组(n=28)、B组(n=23)及C组(n=26).A组患者在入院后0~6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或/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共217例次,其中A组(仅接受TIPS术) 58例次,B组(仅接受内镜治疗) 111例次,C组(接受内镜+TIPS治疗) 48例次。比较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止血效果、术后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变化程度、再出血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均能在24 h内成功止血; C组在术后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维持、再出血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B组术后食管胃静脉曲张缓解早期优于A组(P<0. 05),但较A组和C组远期再出血率高(P<0. 05)、并发症多(P<0. 05)、1年生存率低(P<0. 05)。结论内镜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治疗均可用于急诊止血;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方式在减少复发、维持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应用胃镜进行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首先对26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观察其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是否适合进行镜下治疗,然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单次或多次套扎治疗.其中196例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66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止血.结果 26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55例(96.6%)在术后4周复检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近消失,急诊抢救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胃镜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及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胃镜下诊断的7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以垂体后叶素0.2~0.4u/min,加酚妥拉明10~30μg/min持续静脉滴注。B组38例,以垂体后叶素0.2~0.4u/min静脉滴注。两组止血后剂量均减半,持续用药2天。结果 A组止血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B组(52.6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也低于B组(84.21%),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罗蓉  赵健雄 《重庆医学》2011,40(11):1110-1111,封3
目的 探讨彩超对肝硬化门、脾静脉血流量检测与电子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76例肝硬化患者均在行彩超检测前后1周内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 根据门、脾静脉血流量的超声测值结果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门静脉血流量大于脾静脉血流量,B组为门静脉血流量小于脾静脉血流量.电子胃镜检查B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系统分析无痛胃镜下检查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0例。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静脉麻醉,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进行内镜检查和内镜介入治疗,包括硬化、套扎、栓塞术,监测并记录静脉用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成功率等,总结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等联合麻醉下内镜的诊疗效果、应用药物副反应,并与普通胃镜下诊疗的390例患者进行利弊比较。结果:80例接受无痛胃镜诊疗的所有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诊治,依从性好,术后患者苏醒较快,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内镜下治疗并发症发生。麻醉后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P<0.05)、心率减慢现象(P<0.05),术后迅速恢复。结论:静脉麻醉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诊疗安全、舒适、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内镜下治疗和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60例,均为首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急性出血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8例为内科药物治疗,B组为药物+内镜下治疗共17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急性止血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再住院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急性止血率为70.2%(132/188),再出血率为41.0%(77/188),死亡34例,其中再出血死亡15例,病死率为18.1%(34/188),再住院率为64.9%(122/188);B组急性止血率为89.0%(153/172),再出血率为25.0%(43/172),8例死亡,其中4例因再出血致死,病死率为4.7%(8/172),再住院率为43.6%(75/172)。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在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减少住院次数等方面均有较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李兴华  莫善 《微创医学》2012,7(6):636-638
目的比较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将拟行胃镜检查的27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无痛胃镜组)和B组(常规胃镜组)各136例,A组在静脉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B组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比较观察两组胃镜的检查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胃、十二指肠疾病检出率、检查成功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呛咳、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满意、较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常规胃镜诊疗经济、效果肯定,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无痛胃镜诊疗安全、舒适、效果好,但价格较高,有一定的麻醉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安全、舒适、无痛苦、检查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优势的无痛胃镜诊疗技术,将是今后内镜诊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氧硬化醇与鱼肝油酸钠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患者各 2 0例 ,分别应用 1%乙氧硬化醇、5 %鱼肝油酸钠在胃镜直视下对曲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 >0 .0 5 ) ;B组的疼痛和深溃疡发生率等主要副作用明显高于A组 (U =13.0 ,P <0 .0 1)。结论 乙氧硬化醇与鱼肝油酸钠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而鱼肝油酸钠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乙氧硬化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不同时机的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探讨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94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其中27例患者进行急诊胃镜诊治(A组),23例患者进行普通胃镜诊治(B组),20例患者为活动性出血急诊胃镜组(C组),24例患者选择保守药物治疗.比较胃镜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70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4.29%)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43例(61.43%)患者经胃镜检出出血部位,C组出血部位检出率(80.0%)明显高于A组(66.67%)和B组(39.13%),有统计学差异.61例患者进行胃镜辅助止血治疗,止血成功率达到53.19%.A组(66.67%)、B组(60.87%)和C组(50.0%)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高于D组(33.33%),有统计学差异.另外A(7.41%)、B(4.35%)、C(10.0%)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明显低于D组(37.5%),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而四组患者迟发性再出血的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诊治可尽早明确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患者止血部位检出率和止血成功率,降低早期再出血率以及患者1年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胃底静脉曲张栓塞同时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与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性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合并Ⅱ°以上食管静脉曲张,且排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外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62例,分为治疗组: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栓塞同时EVS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栓塞同时EVL治疗。结果:治疗组急诊止血率96.34%(79/82),对照组急诊止血率为95.00%(76/80),两组急诊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0.13%(8/79)、11.84%(9/76),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胃底静脉曲张栓塞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与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均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并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上应根据操作医师的熟练程度及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农兵  梁列新  梁增文 《广西医学》2006,28(5):663-664
目的研究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住院的各类肝硬化患者20例,其中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7例,伴休克3例;首次出血2例,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18例,术前出血1~6次.电子胃镜下采用多环结扎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1次结扎4至6环,2周至3周后行第2次结扎术治疗9例,其中再行第3次结扎术治疗3例,共治疗32例次.结果本组病人结扎次数1~3(平均1.6)次;术中均无出血;7例因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行结扎术治疗后72 h内无活动性出血现象;术后大多仅有轻度胸骨后不适;末次结扎后3周左右复查胃镜,10例曲张静脉根治(50%),4例曲张程度有Ⅲ度变为Ⅰ度(20%),Ⅲ度静脉曲张变为Ⅱ度1例(5%).1例1次结扎后10 d再出血,经2次结扎后未发生出血.1例第2次治疗后3周再出血,经胃镜检查食管静脉基本消失,为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而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论EVL能有效地控制活动性静脉曲张出血和消除曲张静脉,并发症少,是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平均再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 62%(41/42)比80. 95%(34/42)](P <0. 05)。观察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0比14. 29%(6/42),2. 38%(1/42)比21. 43%(9/42)](P <0. 05)。术后两组脾静脉宽度、门静脉宽度及食管静脉曲张直径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各指标组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再次出血间隔时间大于对照组[(7. 84±1. 02)个月比(4. 95±1. 07)个月](P <0. 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硬化治疗与经皮经肝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介入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和对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组和内镜下硬化治疗两组,治疗后内镜随访1年,了解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有效率、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介入组和内镜下硬化组止血成功率分别是87.09%(27/31)和95.35%(41/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介入组;再出血率为35.48%(11/31)和7.69%(3/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介入组;内镜下硬化治疗组随访内镜下观察有效率、消失率显著高于药物和介入治疗组。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疗效和介入治疗均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内镜下硬化治疗远期效果优于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扎(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后对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及其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本科收治8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根除治疗,根据治疗前是否合并胃静脉曲张分为2组,A组合并胃静脉曲张,B组无胃静脉曲张.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以上,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根除后胃静脉曲张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合并胃静脉曲张60例,B组无胃静脉曲张22例.A组45例原发性胃食管静脉曲张1型(type 1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1型)患者胃静脉曲张消失有22例(48.9%),未发生胃静脉曲张出血,15例原发性胃食管静脉曲张2型(GOV2型)患者胃静脉曲张消失有2例(13.3%),发生胃静脉曲张出血2例(13.3%);B组22例中未发生胃静脉曲张18例(81.8%),继发胃静脉曲张4例(18.2%),无继发性胃静脉曲张出血.结论 内镜下EVL术根除食管静脉曲张后对不同胃静脉曲张类型的影响不同,近一半GOV1型胃静脉曲张会发生消失,GOV2型胃静脉曲张不会消失,未消失的胃静脉曲张会增加出血风险,而80%左右患者不会发生胃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6.
刘宏伟 《吉林医学》2010,31(15):2206-2207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的4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手术时机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的食管胃底静脉术后再出血的死亡率不同,两组手术时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需要采用手术方法与非手术方法结合,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套扎术与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2组,经内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42例(EVL组),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注射治疗41例(联合组),分别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短期并发症,1、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程度。结果联合组吞咽哽阻感、局部溃疡发生率高于EVL组,咽喉部痛疼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热、近期出血、胸痛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胃镜,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5%,EVL组改善率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复查胃镜,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EVL组的69.1%(P < 0.05)。结论经内镜套扎术和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均可有效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长期疗效优于套扎治疗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预防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100例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 (A) 组和对照(B)组.A组切除创面局部喷洒生物蛋白胶联合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预防出血的效果.结果 A组术后出血率为0,B组术后出血率为8%,A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胃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能有效预防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并发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②经内镜及内科综合治疗总止血率为98.1%.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对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同时伴发上消化道肿物的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自2010 年 1月至 2021 年7月经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18例上消化道肿物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上消化道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包括早期食管癌4例,早期胃癌6例,胃增生性息肉8例。静脉曲张应用LDRf分型方法进行诊断,食管静脉曲张采用套扎术或硬化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采用栓塞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物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总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内镜下治疗方法、病理结果、随访等情况。 结果 18例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5例,B级3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均小于1.5,所有病例中消化道肿物位于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之上或临近部位4例,8例患者曾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进行了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其中5例患者先行内镜下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在治疗后1~6个月择期复查胃镜,观察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好转后,对上消化道肿物采用EMR或ESD治疗,随访观察内镜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治疗、EMR或ESD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病灶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均显示切缘干净,在上消化道肿物切除术后12个月的随访中,无患者死亡。结论 EMR、ESD对于肝硬化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发上消化道早癌、息肉等肿物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干预,可降低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