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通过对围产期缺氧、严重感染及极低体重儿的胃肠反应,提示NEC发病率受产科、前驱疾病、环境菌群及喂养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上升趋势,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按Walsh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A、ⅠB为疑NECS例;ⅡA、ⅡB为典型NEC38例;ⅢA、ⅢB为极重型3例。通过分期进行X线摄片严密观察,动态分析,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效阻止病情发展,恶化,从而提高对NEC抢救的成活率。本文对NEC病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不多见,易误诊,病死率高。现将我院自1985年10月~1996年7月收治的NEC患者1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4例,女2例;发病年龄<3d8例,3~7d8例。16例中2例为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余14例均为足月儿,体重均>2500g。出生时有窒息史6例。出生后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4例,混合喂养2例,未喂养2例。1.2临床症状腹胀16例(100%)。呕吐14例(87.5%),其中10例吐奶与胆汁,4例吐咖啡样物。重症黄疸6例(37.5%)。血便12例(75.0%)…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三例报告高邮市临泽医院王远玲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常见的胃肠急诊病之一,在基层医院诊治较为困难,现将我院治疗3例报告如下。3例患儿都在15日之内起病,出生体重在6000g以下,无论有无牛乳等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NICU病房收治的NEC 26例。结果:治愈18例,占69.23%(18/26);死亡5例,占19.23%(5/26);放弃治疗3例,占11.54%(3/26)。结论:NEC由多种因素引起,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各个相关因素影响下的基本分布情况作一回颐性分析。结果NEC好发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4周者),合并感染、缺氧等严重疾患及非母乳喂养者。结论胎龄是影响NEC发生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减少早产,控制感染,母乳喂养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绚 《河北医学》2005,11(5):454-455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125例NEC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NEC与早产、低体重儿、缺氧、感染、喂养、再灌注损伤等因素有关。结论:减少早产,窒息的发生,及时控制感染,合理喂养是预防NEC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危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in high-risk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and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NEC,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2 factors was made in 42 neonates with NEC.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a low-risk (survival) group and a high-risk (death) group. Of 32 factors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 eight were found to be of significance in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NEC, and six of them wer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C scores (1) number of days before beginning of artificial feeding; (2) neonatal asphyxia or distress; (3) immature form in WBC differential; (4) CO2 combining power; (5) abdominal tenderness; (6) presence of portal vein air (PVA). All laboratory values and physical and radiographic signs were collected during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NEC. Neonates with a score of 3 or more are at an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severe NEC with a 83%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围产期缺氧、严重感染及极低体重儿的胃肠反应,提示NEC发病率受产科、前驱疾病、环境菌群及喂养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上升趋势,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为一种高发性新生儿肠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般20%-40%,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疾病之一。尤其以未成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最易患病。病理上以小肠结肠出血坏死为主,临床上以腹胀、肠功能失调和重症中毒症状为其特点,常因并发肠穿孔、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致死,本文1例NEC病例做了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4例坏死性小肠肠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参考组(32例),给予参考组患儿常规的临床护理办法,同时给予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病症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8%,参考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8.1%,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系统的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综合治疗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儿科崔永静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是新生儿疾病中最严重、最常见的胃肠道疾患.我院近年来收治13例,经抢救治愈10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病死率高,多见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但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积极探寻其发病机制,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以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NEC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病症之一。病情多危重,进展快,特别是出现一些并发症时,需外科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否则会造成极严重的不良后果。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NEC合并各种并发症需外科处理的病例共19例,占同期收住的NEC54例的35%,现报导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其中早产儿6例(31.5%),体重在1.4g~2.2kg。7例在分娩时有呼吸窘迫史或产程延长史。发病时间(日龄)<3天5例,~10天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各个相关因素影响下的基本分布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NEC好发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4周者),合并感染、缺氧等严重疾患及非母乳喂养者。结论胎龄是影响NEC发生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减少早产,控制感染,母乳喂养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危险因素,加深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设计胎龄、出生体重、围生期窒息等观察指标,通过调阅病历对26例确诊为本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NEC患儿中,早产儿21例(80.8%)、低出生体重儿18例(69.2%)、围生期窒息23例(88.5%)、延迟或人工喂养19例(73.1%).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尤其好发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目前,国内本病的病死率为10%-50%,美国本病在体重〈1500g的早产儿其发病率为2%-5%,病死率足月儿为5%,而体重〈1000g的早产儿其病死率仍可高达50%。近年来,NEC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仁们的重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预防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