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析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技术(ABVS)鉴别乳腺肿块及肿瘤TNM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于2018年9月—2021年1月经榆林市第一医院超声科收治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均进行常规手持超声(HHUS)、ABVS检查,比对病理检查“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式影像特征,记录检查时间,统计“汇聚征”乳腺肿块患者恶性检出率,并分析HHUS、ABVS用于乳腺肿瘤良恶性及肿瘤TNM分期诊断效能。结果 经病理检查,98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62例(63.27%);除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后方回声外,ABVS检查微钙化及汇集征发生率较HHUS检查均更高(P<0.05);相比于HHUS检查,ABVS检查时间更短,且以ABVS检查出现“汇聚征”乳腺肿块患者验证恶性检出率,ABVS恶性检出率更高(P<0.05);经HHUS、ABVS检查,乳腺肿块良恶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82.65%、0.645、85.71%、0.709,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NM分期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72.22%,0.593、77.78%,0.67...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与手持式超声(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对MRI检出的高危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MRI检出乳腺高危病灶的患者116例,共132个高危病灶,均行ABVS和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ABVS、HHUS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以及两者对不同MRI影像特征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ABVS的乳腺高危病灶检出率高于HHUS(76.5%vs69.7%,P<0.05);而两种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HHUS对MRI影像特征上不同大小、内部强化类型、时间-信号增强曲线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不同增强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强化型病灶的检出率均低于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结论对于乳腺高危病灶,ABV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比HHUS检出率更高,但两者对非肿块强化型的病灶检出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 ABVS)在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常规超声普查筛查出的BI-RADS 4A类及以上,且结节最大径≤1 cm共102个乳腺小结节,对其再进行常规超声联合ABVS检查,观察结节ABVS冠状面成像特征,根据检查结果对乳腺小结节的BI-RADS分类进行调整,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小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差异;分析调整前后BI-RADS分类及其对恶性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ABVS诊断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102个乳腺小结节中,恶性结节31个,良性结节71个。声像图上乳腺BI-RADS 4类良恶性小结节在形态、边缘、高回声晕、生长方式、血流阻力指数、冠状面汇聚征、微钙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个乳腺小结节,调整后BI-RADS 3类16个(4A类降级16个)、4A类49个(4B类降级4个)、4B类22个(4A类上调6个)、4C类14个(4A类上调2个,4B类上调4个)、5类1个,其中乳腺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A类82%(4/49);4B类636%(14/22);4C类857%(12/14);常规超声诊断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的灵敏度613%、特异度803%,准确度745%;常规超声联合ABVS诊断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灵敏度871%、特异度859%,准确度86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0,P<0001)。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ABVS可以有效提高对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系统与弹性成像在乳腺BI-RADS 4类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行常规超声(ultrosonography,US)检查和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检查的76个乳腺肿物,结合病理结果,观察UE在BI-RADS 4类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US诊断乳腺BI-RADS 4类肿块恶性的敏感性96.2%,特异性56.0%,准确性69.7%,UE诊断的敏感性69.2%,特异性82.0%,准确性77.6%,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61和0.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乳腺BI-RADS 4类肿块的诊断中UE的诊断效能与US相当,结合UE可以减少BI-RADS 4A和4C类肿块不必要的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乳腺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ABVS上浸润性导管癌的冠状面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以病理为金标准,对比ABVS与X线钼靶的诊断效能.结果 45例乳腺肿块,ABVS检出率为100%,乳腺钼靶检出率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钼靶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1.1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钼靶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5.0%、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冠状面上浸润性导管癌边界特征表现为太阳征、蟹足征、边缘细分叶等.结论 ABVS较乳腺钼靶具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诊断乳腺癌准确度与钼靶类似.掌握乳腺癌ABVS冠状面特征,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与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3例(541个肿块)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58个,恶性183个)分别进行BI-RADS评分及UE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E与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 UE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9.1%、特异性91.9%、准确性90.9%,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5.6%、特异性70.4%、准确性78.9%.结论 U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高于BI-RADS评分,但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与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3例(541个肿块)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58个,恶性183个)分别进行BI-RADS评分及UE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E与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 UE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9.1%、特异性91.9%、准确性90.9%,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5.6%、特异性70.4%、准确性78.9%。结论 U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高于BI-RADS评分,但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线摄影(DM)、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及高频超声(HUS)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影像资料完整,均通过DM,ABVS及HUS检查,并由两位及两位以上主治医师共同影像诊断,并对其进行乳腺BI-RADS分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M,HUS,ABVS 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DCIS的检出率分别为80.0%,82.0%,82.5%,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BVS和HUS对微小癌的检出率高于DM,DM对钙化型DCIS的敏感性高于HUS和ABVS,但对导管型钙化的敏感度及检出率低于ABVS,ABVS对于直径<10mm的肿块型DCIS的检出率高于HUS、明显高于DM,且ABVS和DM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直径10~20mm,>20mm的肿块型DCIS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DM,HUS及ABVS均可用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DM对单纯钙化型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率及敏感度高于HUS和ABVS,但ABVS的冠状面三维重建对导管型钙化较敏感,HUS及ABVS对单纯肿块型(直径<10mm)及微小癌的检出率要高于DM,且ABVS要高于HUS。在临床工作中ABVS不适于单独用于疾病诊断,最好将ABVS和HUS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方法:20例均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片,对乳头溢血者行乳管造影。结果:诊断为BI-RADS1-3级患者4例,BI-RADS4-5级16例。浸润性小叶癌FFDM表现以结构扭曲、非对称致密、未见异常以及伴放射状毛刺的肿块多见,可伴发钙化。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不典型,尤其在致密型乳腺,假阴性率较高,运用B超或MRI作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补充手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检查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回顾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参照BI-RADS标准进行读片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布于外上象限居多,占50%,内下象限最少,占6.45%;91.49%的肿块钼靶X线所见均较触诊体积小;肿块、病灶边缘模糊、中间性或高度可疑恶性钙化、分叶征和毛刺征分别占75.81%、95.16%、87.10%、46.77%、43.55%.结论肿块、病灶边缘模糊、中间性或高度可疑恶性钙化、分叶征和毛刺征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可靠征象,其他间接征象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标准诊断为4类的乳腺微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超声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微小肿块87例,BI-RADS分类均达到4类,按照Adler分级标准对肿块SMI血流情况进行分级,结合病理结果分析SMI技术对BI-RADS 4类乳腺微小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SMI技术诊断4A类乳腺微小肿块特异性为62.5%,阴性预测值为78.9%; 4B类特异性为78.6%,阴性预测值为78.6%;4C类敏感性为90.5%,阳性预测值为90.5%。结论: SMI技术可提高超声对4B、4C类尤其是4C类的乳腺微小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技术与X线钼靶(mammography, MG)对超声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RA DS-US)4类乳腺小肿块良 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ABVS及MG对常规超声(ultrasound,US)诊断为BI-RA DS-US 4类的103 例患者共109枚 小肿块进行扫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与US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US,US联合MG,US联 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5%,86.8%,94.7%,96.0%;特异性分别为66.7%,69.7%, 81.8%,84.9%;准确率分别为79.8%,81.6%,90.8%,92.7%;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0.78,0.88,0.90。US联合ABVS诊断准确率及AUC均高于US及US联 合MG(P<0.05),特异性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联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组间比较,其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I-RA DS-US 4类乳腺小肿块,ABVS联合US 能提高其诊断效能,且优于US联合M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超声BI-RADS分级与病理分型及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2例患者的63个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BI-RADS分级评估乳腺癌肿块,术后对标本进行病例组织学分类,分析免疫组化指标、超声表现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62例患者中,单侧多发1例,单侧单发61例。62例乳腺癌患者的63个肿块中3个(4.76%)3级,14个(22.22%)4级,46个(73.02%)5级;62例乳腺癌患者的63个肿块的位置,38个(60.32%)左乳、25个(39.68%)右乳。其中49个(77.78%)浸润性导管瘤,5个(7.94%)导管内癌,3个(4.76%)黏液腺癌,2个(3.17%)乳头状癌、3个(4.76%)浸润性小叶癌,1个(1.59%)鳞癌;49个浸润性导管瘤中有39个为5级,6个为4级,4个为3级,5个导管内癌中4个为5级,1个为4级,3个浸润性小叶癌中2个为5级1个为4级,2个乳头状癌和1个鳞癌均为5级,3个黏液腺癌为4级。结论 BI-RADS分级分析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准确性高,乳腺癌超声BI-RADS分级与病理分型及免疫组化间有相关性,BI-RADS分级能够对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自动全乳腺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ing,ABVS)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行超声检查乳腺肿块67例,分别以UE及ABVS的良恶性标准判断肿块的性质,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照研究.结果 UE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0%,准确性为91%;ABVS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83%,特异性96%,准确性8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与ABVS在诊断乳腺肿块的性质上敏感性、特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全数字化X线表现,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3例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患者中,BI-RADS 1—3级17例(9.29%),BI-RADS 4级97例(53.01%),BI-RADS 5级69例(37.70%),诊断符合率为90.71%(166/183)。病灶部位:左侧96例(52.46%),右侧87例(47.54%);外上象限87例(47.54%),内上象限32例(17.49%),内下象限17例(9.29%),中央区29例(15.85%),外下象限18例(9.84%)。乳腺分型:致密型7例(3.83%),脂肪型29例(15.85%),少腺体型67例(36.61%),多腺体型80例(43.72%)。单纯肿块66例(36.07%),单纯钙化31例(16.94%),肿块伴钙化70例(38.25%),局限结构扭曲16例(8.74%)。136例肿块形态为类圆形及不规则,其中边缘分叶16例(11.76%),毛刺40例(29.41%);边界不清63例(46.32%),边界尚清17例(12.50%)。钙化101例,以簇状分布63例(63.38%)最为多见。结论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不仅能清晰显示乳腺的各个组织结构,而且对腺体内病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分别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肿块性质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05个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病灶分为良性组(64例)和恶性组(41例),比较2组弹性应变率比值(SR)、剪切波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绘制ROC曲线评估BI-RADS、SR、Emax及联合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效能。结果 105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共41例(39.05%)恶性肿块,64例(60.95%)良性肿块。BI-RADS分类结果显示,2类10例,3类16例,4a类21例,4b类19例,4c类18例,5类21例。以4b分类及以上诊断为恶性,BI-RADS分类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68.75%。恶性组SR、Emax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R、Emax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AUC分别为0.739、0.784,最佳截断值分别...  相似文献   

17.
许晓静  包凌云  朱罗茜  刘坚  许亮  王炜 《浙江医学》2013,35(19):1743-1745,I000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冠状面图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其ABVS冠状面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根据冠状面图像的特征分为边缘模糊不清、毛刺、成角、分叶4种,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边缘毛刺征82个,其中74个呈“火山口”征,“火山口”征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其余类型乳腺恶性肿瘤ABVS冠状面表现呈多样性,有成角、分叶、模糊不清。其中11个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良性肿瘤。结论ABVS的冠状面“火山口”征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也有部分良性肿块冠状面呈不光整边缘,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客观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施赛梅 《海南医学》2007,18(11):162-163
目的 探讨超声多参数综合分析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取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9例,根据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肿块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乳腺肿块中,18例(占46%)肿块内部出现微小钙化灶,21例(占53%)肿块后方出现声衰减,36例(占92%)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血管阻力指数(RI)增高,37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乳腺肿块内部出现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丰富的血流信号,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重要指标,能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全乳腺容积扫描( ABVS)与常规二维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对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8月行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71例,分别用ABVS及常规二维超声的良恶性标准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应用ABVS技术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特异性95%,敏感性85%,准确性90%.应用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特异性81%,敏感性82%,准确性8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BVS与常规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特意性、准确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乳腺病变切除活检的213例患者,共239个乳腺病变,均获得手术病理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ABVS和常规超声对IDP的诊断效力。结果 239个病变中,病理证实良性154个,恶性85个,其中IDP病变26个。ABVS共发现41个(17.2%)病灶符合IDP诊断标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5%、91.5%、56.1%、98.5%、91.2%。常规超声共发现32个(13.4%)可疑IDP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3.1%、93.9%、59.4%、96.6%、91.6%。结论ABVS冠状面成像可以更好地显示乳腺导管结构,提高对IDP的诊断敏感性,为ID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