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6例胆道结石患者,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78例患者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0.6%.其中50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术,6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LC+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术.18例患者行ERCP+EST+LC,2例患者术后因胆漏再次开腹行"T"管引流,6例术中造影胆总管结石≥1.5 cm无法取出行鼻胆管引流(ENBD)后行开腹手术.76例患者随访约6个月,其中6例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再次行ERCP+EST后治愈.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无胆道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腹腔镜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组52例(A组),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组46例(B组),比较2组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显著长于或高于B组(P<0.05);A组15.4(8/52)和B组13(6/46)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相比微创优势明显,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优选方法,而传统的胆管切开T管引流是必要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2012年5月12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左肝外叶切除50例,左半肝切除52例,胆道探查取石+胆肠内引流12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包括切口脂肪液化4例、胆瘘5例、腹内出血1例、肠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膈下脓肿、胆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残石率为8.3%(10/120)。结论左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诊断:结石部位、狭窄、变异及并发症;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方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对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及胆总管即时缝合、置塑料支架内引流术。方法:对32例胆囊结石和合并胆总管扩张的患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再切开胆总管,结合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取结石、取活检、取蛔虫、放支架、置T型管引流、一期缝合)。结果:31例患者经腹腔镜胆道镜探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0分钟,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并流质饮食,术后5~15天出院。术中放置T型管引流的患者2~3周做胆道造影,无异常,拔除T型管。无胆道残留结石、胆漏、胆道出血或狭窄等并发症。1例行开腹胆肠吻合术,痊愈出院。结论: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在腹腔镜下应用胆道镜可以完成多种复杂的肝胆外科手术,并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结石除净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立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64-64
目的:总结胆道再次手术的经验,探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胆道再次手术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全组病例的82.2%;其次为胆肠吻合术后狭窄,胆管狭窄及胆管肿瘤。再次手术治疗方式以胆肠吻合或T管引流为主。胆道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论:胆道再次手术的预后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及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是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38-103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6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治疗,随访4~19个月,观察其有无结石复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等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胆总管结石一期取尽,随诊均无结石复发。手术时间100~120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50~250ml,平均100ml,均未留置T管,术后第2天进食流食,5~6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7~8d出院,术后无胆漏、无结石复发,无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恢复快,免除长期携带T管的痛苦,胆漏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7.
欧阳荣 《中外医疗》2014,(24):91-92
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以及临床治防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开展二次手术的116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石残留以及复发给予T管引流与肝叶切除术,吻合口狭窄继行胆肠吻合术,胆管囊肿继行胆肠吻合术与囊肿切除术,胆道损伤继行T管引流与胆肠吻合术,胆总管结石开展T管引流与胆总管取石术。针对所有样本观察再次手术原因,以及临床治防措施。结果该组患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以肝胆管残留结石与狭窄情况最为显著,其发生率为69.83%,显著高于其他几项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6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者19例,肝内胆管结石者87例,胆囊结石者10例。其中,由于结石残留以及复发给予T管引流与肝叶/肝段切除术者94例,吻合口狭窄继行胆肠吻合术者8例,胆管囊肿继行胆肠吻合术与囊肿切除术者7例,胆道损伤继行T管引流与胆肠吻合术者5例,胆总管结石开展T管引流与胆总管取石术者2例。结论肝胆管残留结石与狭窄是造成肝胆结石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最主要原因,开展二次手术需依据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采用最佳方案,可确保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本院1994-2006年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黄疸72例.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67例,另有5例为二次胆道手术.其中胆总管探查清除胆总管结石后,行胆总管T管引流25例,胆总管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22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间置空肠(带血管蒂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4例.结果术后死亡3例,占4.1%,随访1~4年56例随访效果优良者92%.2例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3年复发肝胆管结石占2.7%.结论对该病种的治疗术前应尽量做全面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对手术术式的承受力,系统全面了解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胆管的形态及位置,根据病情确定手术的时机和决定手术的方式,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其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俊  程敏  施开德 《安徽医学》2017,38(8):1059-106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1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的成功率.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T管引流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15例在术中取尽结石,1例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成功率100%.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应用于再次胆道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硬直胆镜下碎石治疗肝胆管线留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取石的新方法。方法:对31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通过T管窦道采用硬直胆镜取出主要肝胆管中纤维胆道镜难以取出的结石。结果:30例患者残余结石完全取出,避免再次手术。结论:通过T管窦道采用硬直胆镜辅以机械碎石能有效取出胆道残余结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行两镜联合胆道探查的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47例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LTCBD组);7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疗(LD+TD组);24例行LD+I期缝合术(PS)治疗(LD+PS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查阴性率、T管留置率、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各组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明显短于其他2组(P<0.05),LTCBD组置管率及阴性置管率低于LD+TD组(P<0.05)。结论:对于需胆道探查的病人结合术前影像诊断与术中探查情况,综合运用基于胆囊管胆道探查(LTCBD)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梁伟明  许桂润 《吉林医学》2013,34(9):1703-1704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结果:24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为1~2.5 h,住院时间为7~14 d,没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少的较短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快的恢复速度及较少的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情况,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发展现状。方法根 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11419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 床资料,描述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胆道外科23年间的病种分布情况。进而以2003年12月31日为界限,将患者分为早期腹腔镜手 术组和近期腹腔镜手术组,对2组患者的疾病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 12月这23年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1419例,占同期胆道外科手术患者的56.3%。其中男性4701例,女性6718例,女∶ 男=1.43∶1;年龄6~93 岁,平均年龄50.9 岁;(2)在所有患者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80.83%和 12.53%。胆囊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84.81%,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34.91%,而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腹腔 镜手术率较低;(3)在所行腹腔镜术式中,LC手术占据绝大部分,约96.18%;其次为肝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术式,一期缝合术占 1.38%,传统的T管引流术占0.90%,而经胆囊管取石占0.72%。对于恶性肿瘤而言,腹腔镜技术还主要用于术中探查,占0.34%; (4)通过早期和近期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尤其是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使用 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其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 道外科常见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处理晚期壶腹周围癌胆总管下端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处理晚期壶腔周围癌胆总管下端梗阻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结合斑马导丝、胆道扩张导管、塑料支架和自形式金属支架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胆道扩张导管及球囊扩张后放置塑料支架或自形式金属支架,胆管切口4—0或5—0可吸收缝线即时缝合或同时放置T管引流。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 13例怀疑转移病灶腹腔镜取活检9例证实胰腺癌,1例梗阻处胆管内壁胆道镜取活检证实胆管癌,3例未证实。13例中10例手术获成功(胆总管支架通畅、黄疸减轻或消退),1例因狭窄上端波及肝总管而中转开腔放置塑料支架同时T管引流,1例胆漏腹腔引流4d后自愈,1例放置塑料支架同时T管引流术后15d死于胆道感染诱发肝肾功能衰竭。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处理晚期壶腹周围癌胆总管下端梗阻这一术式有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3种不同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报告,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60例患者一期行经十二指肠镜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二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B组60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T管引流术;C组60例患者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胆道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T管引流术.结果 A组中53例患者顺利实施手术,剩余7例患者中一期取石失败者5例,2例行LC+LCBDE,3例最终行开腹手术;二期中转开腹者2例;B组57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C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3组中A组并发症最多(P<0.05)如胰腺炎、胆瘘、出血,B组总住院时间最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P<0.05),与B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最短(P<0.05);3组禁食时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34).结论 3种治疗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by cystic duct,IOC)在胆总管探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27例患者,经胆总管行术中胆道造影。结果 27例LC术中胆管造影均成功,其中12例有胆总管结石,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5例患者胆道未见明显异常,IOC阳性率为44.4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总管阴性探查率和患者手术创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护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0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配合医生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术后针对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加强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结论术后专科护理对提高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并及时观察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总管切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较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 (P<0.01),两组术后随访未见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选择正确缝合材料,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性的,能避免放置T管相关并发症风险,术后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 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 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罗顺全 《河北医学》2012,18(3):317-3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4)h,住院时间(14.6±3.1)d;放置T管者术后2周经T管造影,无残石且末端通畅的,术后3周拔管;3例有残石,2例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1例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冲洗后排出,全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好大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