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启瑞  郭宝枝  李强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3):245-246,26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宫腔异常回声团的成因。方法:对103例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团”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取病理。结果:103例中子宫内膜息肉86例,息肉样腺肌瘤9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例,鳞状上皮1例,正常内膜3例,宫腔粘连1例,无组织刮出1例;TVS对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的假阳性率3.88%,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47%。结论:TVS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初筛手段,宫腔镜检查是确定病因的重要手段,但不能替代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宫腔异常回声团多由子宫内膜息肉引起,常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  相似文献   

2.
曹华  周昌仙 《中外医疗》2008,27(15):47-47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经阴道B超(TVS)提示为宫内占位性病变或TVS无异常,但有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增多或不孕行HS.结果 本研究共收治27例患者.其中TVS检查有占位性病变17例.有15例经HS诊断,直接手术后送病检,病理学结果证实者符合率为84.61%;其中子宫内膜息肉8例,有7例与病理学结果符合,符合率为87.50%;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4例与病理学结果符合,符合率为80.00%;纵隔子宫.环嵌顿4例,符合率为100.00%.其中10例子宫有异常出血者经TVS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宫腔镜刮内膜病检,7例与病理学结果符合,符合率为70.00%.结论 HS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治疗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探讨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4年1月~ 12月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150例,71例为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病变摘取或活检术,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71例宫腔占位病变中,≥46岁47例,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阴道超声提示33例(46.48%),宫腔镜提示49例(69.01%),病理符合38例(53.52%).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阴道超声检查有其优越性,不可替代;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结合病理检查诊断更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宫腔声学造影、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3月诊治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和不孕患者112例,对其子宫内膜宫腔声学造影、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74.5%的病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异常改变.对于子宫内膜疾病和腔内肿块的诊断,宫腔镜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其次是宫腔声学造影和阴道超声.对于子宫腔内肿块(肌瘤和息肉)的诊断,宫腔声学造影优于阴道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癌)的诊断,阴道超声优于宫腔声学造影.结论 宫腔镜是一种优于宫腔声学造影和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宫腔内占位性病变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探讨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月~12月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150例,71例为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病变摘取或活检术,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71例宫腔占位病变中,≥46岁47例,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阴道超声提示33例(46.48%),宫腔镜提示49例(69.01%),病理符合38例(53.52%)。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有其优越性,不可替代;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结合病理检查诊断更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阴道超声 ( TVS)监测与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5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并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 阴道超声监测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宫腔镜 ( P <0 .0 5 ) ;对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宫腔镜监测内膜息肉优于阴道超声 ;在排除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上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不同子宫内膜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超声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64例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其中生育期妇女37例术前超声提示宫内占位,绝经期妇女27例术前超声提示宫内占位9例,子宫内膜增厚18例。37例生育期妇女宫腔镜检查中,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72.97%明显高于诊断性刮宫9.52%,诊断性刮宫检查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增殖期子宫内膜的检出率均高于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妇女中,术前超声提示9例宫内占位,宫腔镜检查100%有宫内器质性病变;术前超声提示18例子宫内膜增厚,宫腔镜检查发现正常子宫内膜8例(44.44%),子宫内膜病变共10例,其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2例(11.11%),子宫内膜息肉8例(44.44%)。结论:宫腔镜在宫内占位病变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在不同的子宫内膜病变中需合理应用宫腔镜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TV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宫腔不规则出血的患者行阴道超声(TVS)检查,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活检或刮除病灶,最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与TVS、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内膜息肉30例、粘膜下肌瘤25例、内膜过度增生38例、内膜癌5例,TVS与宫腔镜相比,其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鉴别诊断价值相近。结论:TVS是诊断宫腔内膜疾病的常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膨宫术后超声对子宫内膜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阴道超声检查出内膜不均匀性增厚或子宫内膜内异常回声直径在0.3~0.8 cm之间的患者进行膨宫后超声对照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及宫腔情况.并将声像图诊断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膨宫后超声提示子宫黏膜下肌瘤19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腔粘连1例、12例患者内膜无明显占位病变.结论 膨宫后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排除子宫内膜微小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阴道无菌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技术(SHG)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价值。方法:对常规经腹部超声(TAS)或经阴道超声(TVS)检查疑有宫内病变而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53例患者,进行宫腔内插入造影导管,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使宫腔扩张,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随访后对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及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6例,宫腔粘连2例,先天性子宫畸形2例,流产后宫腔残留2例,宫内节育器嵌钝1例,正常宫腔6例;SHG诊断准确率92.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8%和80%。结论:SHG优于常规的TAS和TvS检查,提高了宫腔内病变的显示率和诊断率,有助于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诊治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月至2 0 0 3年1月我院应用电视宫腔镜对绝经期可疑宫内病变患者93例进行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6例,经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对本组36例因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或体检时B超发现宫内占位病变者行宫腔镜检查。患者年龄4 6~73岁,有阴道异常出血的31例,无症状者5例。1 2 仪器设备 检查采用日本Olympus软管型纤维宫腔镜,HYFP型外径3 6mm ,其弯曲角度上下各10 0度。手术采用日本Olympus外鞘直径9mm持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及配套的全自动液体膨宫机。以5 %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膨宫液,膨宫压力为10 0~12…  相似文献   

12.
任涛  熊小英 《海南医学》2007,18(11):72-73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0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常规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官腔镜检查,同时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51.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84例,占91.09%.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166例,占82.18%.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手段.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宫腔声学造影(sonohysterography, SHG)诊断宫内病变.方法对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或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 sonography,TAS)检查时疑有宫内病变的102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SHG检查.在超声监测下经双腔球囊导管向宫腔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使宫腔扩张,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根据SHG检查的不同结果分别对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组织活检或手术治疗,将SHG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SHG诊断为正常宫腔者1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1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癌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5例.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SHG诊断宫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56%、85%和94.11%.结论 SHG是一种诊断宫内病变简便、安全的方法.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发现异常者行SHG及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取组织活检或诊断性刮宫并活检,将病理诊断结果与TVS检查结果、SHG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HG与TVS相比,其对子宫内膜病变类型的鉴别明显优于TVS;与宫腔镜相比,其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与宫腔镜一致或略低于宫腔镜,特异性与宫腔镜一致或略高于宫腔镜。结论:SHG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发现异常者行SHG及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取组织活检或诊断性刮宫并活检,将病理诊断结果与TVS检查结果、SHG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HG与TVS相比.其对子宫内膜病变类型的鉴别明显优于TVS;与宫腔镜相比,其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与官腔镜一致或略低于宫腔镜,特异性与宫腔镜一致或略高于宫腔镜。结论:SHG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在评价绝经后子宫出血中,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而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一半以上并无子宫内膜或宫腔内器质性病变。为此,近年来较多学者应用阴道超声(TVS)作为诊断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一种筛查方法,有异常发现者作宫腔镜检查。本文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作TVS及宫腔镜双重检查,以检验TVS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方法的可靠性。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996年2月~1997年2月本院门诊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者48例,年龄49~80岁,平均64.3土8.0岁;绝经时间1~30年,平均16.8土10.0…  相似文献   

17.
谢毅  王伟伟  许建春 《现代医学》2009,37(6):456-457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疑有宫腔良性病变患者行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TVS—SHG)、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将TVS—SHG、官腔镜检查、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VS—SHG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病变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并显示出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结论TVS—SHG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宫腔良性病变简便、有效、廉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文彩 《中国现代医生》2014,(1):69-71,F000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在诊断宫腔内残留组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6例临床怀疑宫内组织残留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宫内残留物残留范围及血流情况。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诊断结果与清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7.8%(133/136),误诊率为2.2%(3/13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S)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子宫腔内组织的残留,还可以为临床医师的正确处理提供明确的部位。  相似文献   

19.
叶琳  高燕 《吉林医学》2011,(32):6853-685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在诊断宫腔内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9例经阴道超声(TVS)疑为宫腔内病变的患者行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后经诊刮或宫腔镜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59例患者中内膜息肉29例,黏膜下肌瘤13例,内膜增生过长11例,宫腔粘连2例,正常4例,经过跟踪诊刮或宫腔镜及病理结果,诊断宫腔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宫腔粘连的符合率分别为96.6%、92.9%、90.9%、100%。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具有简便经济,痛苦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宫腔内病变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子宫出血(PMB)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很多,主要由生殖器的非器质性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引起。为探讨PMB的原因,我们对65例PMB患者进行了经阴道彩色超声(TVS)检查,同时又进行了宫腔镜检查,以检验TVS作为PMB诊断方法的可靠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检查PMB患者65例,年龄46~74岁,中位年龄56.5岁;绝经时间1~25年,中位时间7.6年。全部病例均排除全身器质性疾病、宫颈及阴道病变和激素替代治疗史。1.2检查方法嘱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常规阴道探测,观察子宫及附件,重点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回声及与子宫肌层界限有无内膜晕及宫腔裂隙。从纵切面观察内膜的轮廓,并在内膜最厚处测量内膜厚度。同时应用彩色Doppler观察子宫内膜及宫腔内异常结构的血流情况,测得最大流速Vmax,计算阻力指数(RI)。彩色超声检查之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直视下取材活检。将2种检查结果对照,判断TVS对PMB诊断的准确性,进而评价TVS检查作为PMB筛查方法的可靠性。2结果2.1宫腔镜及活检结果对TVS结果的评价子宫内膜厚度≤5mm(诊断为正常子宫内膜)者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