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佳赢  范赟芝  叶放 《陕西中医》2012,33(5):581-582
周仲瑛教授认为慢性肝炎迁延不愈终将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者,以肝脾不调、肝肾阴虚为多见;标实者,湿热瘀毒郁结复合为患,瘀热相搏为其关键。治疗上应围绕基本病机,随证加减,灵活辨证施治,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昌源对肝硬化腹水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道红 《中医杂志》1994,35(11):653-654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四大疑难证之一,治疗甚为棘手。李昌源教授行医近60年,辨证论治肝硬化腹水疗效卓著,兹整理如下。1 肝硬化腹水以水停为标,气滞血瘀为本肝硬化腹水成因不一,缠绵反复,变化多端,虚实错杂。就疾病整体而言,本虚而标实,本虚乃肝、脾、肾损伤,标实为气、血、水互结。就主证腹水而言,则又以水停为标,气滞血瘀为本。  相似文献   

4.
张沛虬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肝炎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慢性肝炎以正气不足为本,以瘀、热、湿、滞为标,临床辨证分为标实和本虚两个阶段。标实阶段主要有肝脾温热、肝郁湿阻、肝经血瘀三型,分别以清化湿热泄肝运脾、舒肝和脾理气化湿、活轿化瘀柔肝养营为治则。本虚阶段主要有肝热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三型,分別以养阴柔肝清泄郁热、温补脾肾理气行水、益气养阴柔肝健脾为治则。  相似文献   

5.
曾玲  江永苏  刘秀华 《四川中医》2007,25(10):28-29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思路。方法:通过多年的观察归纳,总结我们在临床诊治肝炎肝硬化过程中对此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结果:肝炎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认为主要涉及本虚和标实两个方面。本虚主要是指肝脾肾三脏之虚,标实主要是湿热、瘀血阻滞,也即正虚邪恋、湿瘀阻滞是本病病因。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治疗时健脾、养肝、化瘀配合施用,可使化瘀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碍湿,血通气畅,气助血行,临床诊治常常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曾松林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曾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即木郁、土湿、水寒为本,气滞、瘀血、水饮为标,故临床上常以四君五皮饮加减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陈建杰教授治疗脂肪肝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虚为主,标实主要与湿热、痰浊、瘀血有关。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痰为大法,健脾消脂方为基本方。并强调了综合干预在脂肪肝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标本兼顾治疗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风、劳、臌、噎四大疑难症之一 ,治疗甚为棘手。根据全国名老中医、肝病专家、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 (IRECLD)特聘学术委员李昌源教授的学术经验 ,肝硬化的病机在于肝脾肾损伤 ,气血水搏结。其治疗当标本兼顾 :腹水期先去其水 ,佐以行气活血 ;水退后当健脾补肾 ,佐以调肝理气。兹详述如下。1 肝硬化以水停为标 ,气滞血瘀为本肝硬化腹水成因不一 ,缠绵反复 ,变化多端 ,虚实错杂。就疾病整体而言 ,本虚而标实 ,本虚乃肝、脾、肾损伤 ,标实为气、血、水互结 ;就主证腹水而言 ,则又以水停为标 ,气滞血瘀为本。气滞…  相似文献   

9.
杜文霞 《国医论坛》2012,27(2):37-38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为难治性疾病,预后不良。理想的治疗应针对肝脏硬化,以改变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从根本上逆转导致腹水的病理基础。从中医角度看,肝硬化腹水为肝脾肾亏虚,以气虚血瘀水聚为病理基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治疗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10.
诸方受教授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寒瘀痹阻为标:可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寒瘀痹阻证四种证型;治疗上强调标本兼治,以补虚壮骨、宣痹通络为治则.以经验方温肾宣痹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论治,同时注意防治并重。  相似文献   

11.
黄璟  张倩  王立新  杨霓芝 《河南中医》2012,32(8):978-979
杨霓芝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久痹不已,内舍脏腑,损伤肝、脾、肾三脏,实乃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故临证治疗时认为,应在察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掌握正虚邪实孰轻孰重,注重以肾为本、辅以健肝脾的治疗大法,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分期论治,充分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临床多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王维英治疗老年女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之淋证经验。方法:将跟师侍诊所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强调从肝论治老年女性之淋证,以达标本兼顾之功,常获良效。认为老年女性之淋证为本虚标实之证,且临证多以标实为主。湿热下注,热循肝经为其标,肝脾肾三脏之虚为其本。故治肝为兼顾标实、本虚之枢纽。  相似文献   

13.
胡以琳 《江西中医药》2006,37(12):51-51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肝硬化腹水为难治性疾病,预后不良,理想的治疗应针对肝质硬化,以改变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从根本上逆转导致腹水的病理基础。从中医角度看,肝硬化腹水为肝脾肾亏虚,气虚血瘀水聚为病理关键,本虚标实,虚实交错为病机特点。因此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多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治疗联合西医的治疗原则,据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的优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三法 ,即 :慢性肝炎 ,疏肝健脾解毒 ,肝脾同治 ;肝硬化 ,分广气活血 ,健脾和络 ;肝硬化腹水 ,健脾利水清膨。指出 ,元论是慢性肝久病体虚或本虚标实 ,均应重视健脾补脾 ,健脾培土切不可忘。  相似文献   

15.
罗军 《中医药学刊》2003,21(2):308-308
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三法,即:慢性肝炎,疏肝健脾解毒,肝脾同治;肝硬化,分广气活血,健脾和络;肝硬化腹水,健脾利水清膨。指出,无论是慢性肝久病体虚或本虚标实,均应重视健脾补脾,健脾培土切不可忘。  相似文献   

16.
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常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为主,邪实常以痰湿中阻、水湿泛滥、浊毒蒙窍为主。治疗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顾,以补虚扶正、化痰祛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为主要治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综合征。部分会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1])。王绪霖教授强调脾肾两虚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运用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肝痞""胁痛""积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为  相似文献   

18.
陈国良教授认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是一个沿着"湿一热一毒一瘀一虚"进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出由实至虚,由表入里,由气及血,由轻到重的进行性演变特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其中"本虚"是指肝、脾、肾、气血亏虚,以脾虚最为常见且占主要地位;"标实"是指湿热疫毒之邪稽留血分、气郁血阻。鉴于肝纤维化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陈国良教授确立了扶正祛邪为肝纤维化的治则大法,采取解毒、补虚、活血三法并用,创立了基础方七味化纤汤,并在临床研究中已证明七味化纤汤有良好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9.
眩晕,属于多系统病变,临床各科都较常见。本病的发生,以风、火、痰、虚为主因,以虚为主,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不外肝、脾、肾,标实不外风、火、痰。肝火上炎型证见眩晕头痛,面赤口红,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弦滑有力。治宜清肝、渗湿、利胆。...  相似文献   

20.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高荣林教授结合高血压病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疲乏等症状,从肝脾论治,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脾虚,标实即肝风(阳)上扰。据此提出治脾三法,即补中有运、健脾化痰、补益气阴;治肝九法,即平肝、柔肝、潜肝、滋肝、疏肝、理肝、清肝、凉肝、养肝。其组方用药精巧,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