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临床资料  2 6例中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30岁 ,平均 6 3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年。脑梗死 8例 ,脑出血 1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7例 ,痰阻血瘀型 6例 ,肝阳暴亢型 5例 ,元气败脱型 5例 ,痰热互结型 3例。本组患者均经 CT检查确诊 ,在原发病救治中出现呃逆症状并经西医常规止呃治疗无效。治疗方法 涤痰汤药物组成 :法半夏 10 g,胆南星 10 g,橘红 10 g,茯苓 2 0 g,枳实 10 g,人参 3g,石菖蒲 3g,竹茹10 g,甘草 3g。气虚血瘀型证见呃声沉缓 ,纳少乏力 ,舌微紫或紫斑 ,苔黄 ,脉细缓而涩 ,加…  相似文献   

3.
黄本亮 《河南中医》2005,25(11):74-74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益气、活血、涤痰法治疗多种脑部疾患,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出血性中风的病机,结合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对破瘀涤痰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评价。部分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破瘀涤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效,但对于破瘀涤痰法应用的适合阶段及是否会加剧脑出血或导致血肿继续扩大尚缺乏资料。建议对血肿较大、意识障碍较严重的出血性中风应进一步分型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瘀蒙窍引发中风的疗效。方法:对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涤痰通络。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结果: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化痰通络法,连服50余剂,语言能说简单语调,神智转清、手足软瘫减其大半,结论: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用行瘀导滞,涤痰通络开窍法,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风从痰治疗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呙)斜不遂为主的一种疾病,见于西医的急性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中医神经内科专家王永炎教授,治疗中风急症经验丰富,主张中风从痰治疗。他认为中风病因极为复杂,风、火、痰、瘀、虚常相兼为患,涉及心、肝、脾、肺、肾多脏,但痰常是中风发生的主要病因和病机,治疗常以化痰为主。根据病情佐以散风,通络,活血,益气,养阴等,每获显效。在王永炎教授的指导和启发下,笔者将从痰治疗中风分为八法,应用于临床初见成效。1 豁痰开窍熄风潜阳法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痰证与NIHSS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缺血性中风痰证与神经功能缺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多中心4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动态采集中风病病程演变过程中的中医四诊及NIHSS量表信息。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从入院当日到发病14天,每天调查一次;发病28、90天各调查一次。NIHSS量表的采集于入院当日、发病3、7、14、28、90天各调查一次。结果:痰证与NIHSS在7个时间点均相关(P<0.05)。结论:痰证在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发展与转归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风急性期通腑化痰法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立  黄文奎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44-1245
通腑化痰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通腑化痰法理论渊源。痰热腑实成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学特点,临床运用特征,急性期通腑化痰法注意事项以及作用机制,探索通腑化痰法证治规律.对防止急性期中风病情发展,减轻脑损害,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痰证治验3则     
潘佩光 《新中医》1999,31(8):46-46
1颤证陈某,男,58岁,1998年6月6日初诊。患者3年前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右手指震颤不止,情绪激动及感冒后症状加重。数月后震颤延及四肢,以右侧较甚,经多间医院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硬化、震颤麻痹综合征。予口服安坦及左旋多巴等药治疗年余症未缓解,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风从痰论治始于金元时期的朱丹溪。其明确指出:"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其后历代医家也都有所继承和研究。如姜礼在《四大证全书》中指出:"痰迷心窍,舌强不语,当涤痰为先。"近贤冉雪峰先生云:"中风脑部病变,痰邪最易壅滞,痰不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在中风闭证脱证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祖国医学称为“中风” ,根据发病有无神志不清 ,分为中脏腑、中经络。中脏腑属于中风重症 ,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为“闭证”与“脱证”。闭证是重症中之轻者 ,脱证则是重症中之极重 ,二者的治疗截然不同 ,因此能否准确的将二者分开 ,是迅速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 ,脑血管病急性期 ,多表现为闭证 ,临床亦好明确 ,但何时出现脱证表现、开始向脱证转化或何时已为脱证 ,则难于体察。临床中能及时发现病情已由闭证向脱证转化 ,及时有效的给予固脱治疗 ,或根据闭与脱孰轻孰重权衡主次 ,标本兼顾 ,十分关键。而…  相似文献   

12.
涤痰汤源于<济生方>,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具有益气祛痰、化浊宣窍的作用,属于传统的急重症用方.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多种急重症乃本虚标实、痰浊作祟,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谨守病机,灵活运用涤痰汤,辨治得当,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风又名卒中 ,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或以辟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发病后病情危重 ,变化快和并发症多 ,若治疗不及时可增加致残率。临床观察 30例中风病 ,在其发病过程中 90 %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阳明腑实证 ,而这些病人大多意识障碍较重。故腑实证的及时治疗 ,对中风病的转归、愈后有积极的作用。中风就其病因而言 ,一是情志失调 ,喜怒不节 ,二是膏粱厚味 ,饮酒饱食 ,三是正虚积损。在此病因作用下 ,气血运行受阻 ,或阴虚阳亢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上冲于脑 ,蒙闭清窍而发中风。中风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多变 ,但…  相似文献   

14.
通腑化痰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通腑化痰法理论渊源,痰热腑实成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学特点,临床运用特征,急性期通腑化痰法注意事项以及作用机制,探索通腑化痰法证治规律,对防止急性期中风病情发展,减轻脑损害,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例 1.眩晕 李某某 ,女 ,46岁 ,教师 ,1998年 5月 10日初诊。患者眩晕反复发作 5年 ,久治不愈 ,近半年来病情加重 ,每月发作 4、5次 ,现头晕目眩 ,视物旋转 ,心烦而悸 ,呕吐痰涎 ,口苦舌燥 ,大便干结 ,尿黄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此为痰浊中阻 ,久而化火 ,蒙闭清阳 ,故治以清热化痰 ,行气和胃。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 8g,制半夏10 g,陈皮 10 g,茯苓 15 g,竹茹 15 g,全瓜蒌 15 g,黄芩 8g,白蔻仁 8g(后下 ) ,石菖蒲 10 g,广木香 8g(后下 )。每日 1剂 ,水煎 2次分服。 5月 16日复诊 :服上药 6剂后 ,头晕目眩等症明显好转 …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痰证与SOD及MDA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风痰证与SOD及MDA关系的探讨李保东巩尊科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徐州221000)为了从临床角度探讨中风痰证证型与自由基的关系,笔者对67例中风病人辨证分型并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检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痰证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痰证50例临床观察周丽仙(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医院景德镇333000)关键词中风痰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笔者自1976~1996年共治疗中风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  相似文献   

18.
胸痹以痰证为主者,有郁痰、瘀痰、热痰、寒痰、湿痰、虚痰之别,其治疗应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基础上分别予以疏肝、祛瘀、清热、温化、健脾、补虚法治之。现浅述如下。1郁痰———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临床特征为胸闷痛,尤以憋闷为著,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善太息,心烦易怒,舌质淡,苔白腻或微黄,脉弦滑或沉滑。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病例1:李某,女性,43岁。心前区阵发性刺痛年余,伴心悸,胸闷,气短。近日因情志不舒致疼痛加重,发作频繁,且头痛眩晕,口粘腻,查见形体肥胖,下肢轻度浮肿,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结代。Bp15…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全面了解近20年来国家/学会标准、规划教材、名医专著及课题支撑研究文献中有关痰证各辨证标准之间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特征。方法:提取各痰证辨证标准中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采用Microsoft Excel法分析证候与频数之间相关性。结果:痰多、苔腻、脉滑、眩晕为国家/学会标准主要证候指标;痰多质黏、胸闷、痞满等14项内容为教材主要证候指标。苔腻、恶心、痰多、眩晕为文献主要证候指标。结论:频数分析后显示痰证各辨证标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苔腻、痰多为痰证辨证标准最共性内容。其余痰证证候表现的纳入与排除有待进临床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