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占  相似文献   

2.
黎瑩 《广西中医药》2019,42(2):60-62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无特征性表现,常以一个或一组症状为主,其症状在病程中也可发生变化。在中医学中,虽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病名,但根据其病因及临床表现仍能从中医古籍中找到相关论述。本病属中医学"胃痛""痞满""呃逆"  相似文献   

3.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将FD定义为存在一种或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的疾病[1]。其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安全、有效,优势凸显[2]。随着现代医学对此病认识,更多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医药对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消化不良症状的病因,将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是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1]。电针治疗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2]。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过程中的辅助作用。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武汉市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消化不良可单独或组合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等症状。F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FD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肠道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变化、内脏感觉过敏、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1]),其临床表现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2-3])。现就FD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古代文献很早就有对"胃痞"与"胃脘痛"病因病机的论述。如《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云:"乃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景岳全书·心  相似文献   

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现代医学应用促胃动力药取效,但也有部分FD患者仍不能缓解症状。多  相似文献   

8.
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13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通过了“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中医诊治规范(草案)”〔1〕,对FD中医诊疗起到了规范作用。近年来,在证候分布〔2〕、临证治疗、诊疗流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2008年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成立全国专科专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协作组”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起草小组,在充分地讨论后,结合国内外现有诊治指南和中医的诊疗特点,提出疾病范围由FD拓展为消化不良(dyspepsia)。在此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中医消化病专家就消化不良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制订了“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草案)”。2009年10月16—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中医消化病学专家对共识意见(草案)再次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如果>2/3的人数选择①,或>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并由核心专家组于2010年1月9日在北京进行了最后的审定。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存在一种或多种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同时排除任何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前者以餐后饱胀、早饱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学"痞满"范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一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症候群。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或憋胀为主,兼有嗳气、厌食、早饱或恶心、反酸及胸骨后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FD为全球性多发病.年发病率1%以上,占门诊的2%~3%,占消化专科门诊的20%~40%^[1]。西药多潘力酮等耐药性、副作用大;  相似文献   

1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厌食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不能用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等来解释症状产生的原因,该病无明显体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展,病程多超过1个月或在过去的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1])。有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组除外器质性疾病且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烧心、反酸、嗳气、早饱、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西医对于FD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个体化对症治疗为原则,包括抑酸剂、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HP感染的根治、抗抑郁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姜湛乾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21-12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在缺乏能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证据的情况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表现,包括餐后饱胀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味配合西药及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FD患者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及FD症状量表测评;FD患者用心理干预和多潘立酮及抗抑郁药物加逍遥散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FD患者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且疗后精神症状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心理干预加中西医结合治疗F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指具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持续至少4周以上,而各种客观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恶性肿瘤、胰腺或胆道疾病等。临床上FD各个类型表现不同,常见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不适、烧心、恶心、呕吐、腹  相似文献   

16.
内脏高敏性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中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的患者占消化科门诊患者总数的20%~40%。最初人们认为FD是胃肠道动力异常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我国2010-2020年间发表的量表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中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利用NoteExpress、VosViewer及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2010-2020年量表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共计983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贺国斌及刘凤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发文量最多;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是近几年量表应用在FD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共计923篇文献在FD临床研究中使用量表,其中SAS、SDS、HAMD、HAMA以及SF-36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量表;症状评分量表中,使用频次前三的为NDI、自制FD症状量表、GSRS;在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中,SF-36是使用频次最高的普适性量表,FDDQL、LDQ、中医脾胃系PRO量表是特异性量表中使用频次前三位。结论 目前量表作为FD的疗效评价指标,主要运用在合并焦虑或抑郁的FD患者相关研究中。近几年,随着FD相关量表的增多以及对FD患者生存质量的关注,量表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评价药物治疗FD的疗效评价研究中。但目前,仍缺乏经过信效度检验的FD症状评分量表,需要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症状评分量表,来促进高质量的FD临床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报道占人群的20%[1],占消化门诊的60%~70%.它比消化性溃疡多2~3倍.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烧心等一组程度轻重不一的消化不良症状;1987年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将FD分为反流样消化不良、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溃疡样消化不良、吞气症、特发性消化不良,其中以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最为常见.白长川主任医师根据40年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提出和胃降逆法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经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dyspepsia)定义为近1年内至少12星期连续或间断出现上腹不适或疼痛,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疼痛和反胃等一项或多项症状,该症状与排便无关(罗马Ⅱ标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OD经过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的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也包括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FD是指具有上述相同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即无结构、形态和生化异常,或难以这些表现来解释其症状.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消化不良可单独出现或组合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