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是后世医家必读的一部医典,其辨证之精,立法之巧,用药之妙,实为后学之师。现就《伤寒论》中运用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药的方法,谈谈体会。《伤寒论》397条、112方中,配伍运用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者有29方,配甘草、大枣两味者有6方,配甘草、生姜两味者1方,配生姜、大枣者3方,单配甘草者31方,单配生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法方药缜密、药少而精、药专力宏,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许多名老中医运用《伤寒论》中的方剂治疗大病、疑难病效若浮桴。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2方(不计烧裈散与禹余粮丸),其中70方有甘草,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的涉原文137条。《伤寒论》中的甘草运用规律可以指导当今临床甘草的运用。1《伤寒论》中甘草运用种类《伤寒论》70个方剂中配伍有甘草。除甘草汤和桔梗汤中用生甘草外,其余68个方剂中均用炙甘草。《伤寒论》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甘草汤中含生甘草一味药,桔梗汤含桔梗  相似文献   

3.
甘草小考     
甘草是中医临床中常用药物。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在方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草经疏》曰:“《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合甘草,如能曲当病情也”。笔者统计:《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262方,合计374方,有250方用甘草,占总方数的66.8%,说明甘草应用的广泛与重要,但并非见方就用,不  相似文献   

4.
祝小惠 《河北中医》2001,23(10):789-790
甘草性味甘平 ,归十二经 ,是一味常用药。然而正是因为它常用 ,反而容易被人忽视 ,对其作用不加深究。《神农本草经》谓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坚筋骨 ,长肌肉 ,倍力 ,金疮肿 ,解毒” ,属上品。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 ,发现其中很多方剂都将甘草排在首位 ,甚至以之作为方名。《伤寒论》113方中含甘草的有 69方 ,《金匮要略》2 0 5方中含甘草的有 75方 ,其最大剂量用到 4两 ,最小剂量只有 6铢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可见仲景并不把甘草看作可有可无的角色。笔者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甘草的运用谈一点…  相似文献   

5.
《神农本草经》谓 :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坚筋骨 ,长肌肉 ,倍力 ,金疮 ,解毒。”说明甘草具有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之功能。仲景十分重视甘草的药用作用 ,在其《伤寒论》113方中 ,甘草就出现 70次 ,除甘草汤和桔梗汤中甘草生用外 ,其余 6 8方中甘草均为炙用 ,足可以看出仲景使用甘草范围之广 ,配伍之灵活。仲景对甘草作用的认识 ,远远超出了《本经》对甘草的运用。笔者试探析《伤寒论》中甘草的作用。1 补中益气 ,尤宜气虚挟热之证甘草性平入十二经 ,益气和中 ,益人体阴阳、营血、脏腑之气 ,故可用于治疗多种虚损不足之证。其补益作用…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乃方书之祖,其方中运用甘草与其他药物相比,频率最高而居首位,占全书112方的63%。但其用甘草绝不是滥用,具有很强的辨证论治特色,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笔者从甘草的性味、功用、配对及相关的病因、病机,探讨《伤寒论》方用甘草的规律,以启迪读者。一、甘草的功用及其在《伤寒论》中位置甘草甘甜,性本温,调和诸药首为尊,通经暖胃除红肿,下气通关又壮筋。此乃对甘草性、味、功  相似文献   

7.
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3方,其中70方有甘草.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有关原文达137条.《神农本草经》谓:"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金疮肿,解毒."《中药学》[1]谓:"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笔者通过《伤寒论》[2]的学习,认为张仲景运用甘草独具特色,远超越以上概括,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所载112方中,不用甘草者有42方,占37%,颇具中医学基础理论特色,对指导临床及科研有着很高的价值和意义。笔者拟从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识证、组方时不用甘草的病因、病机进行探究和辨析,以示同道。1 《伤寒论》论甘草功用及副作用 从甘草的性味、功用、药理作用及二千多年的临床应用来看,是一味广为应用的良药。《伤寒论》对甘草的用法用量、方中的次序,是根据不同的病、症、  相似文献   

9.
甘草首载于我国的第一部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以此组方用于临床则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112方(禹余粮丸一方有方无药不在其中),用甘草的就有83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甘草的各方,以甘草为主的有治少阴寒化的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治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治脏燥的甘麦大枣汤,至今仍不失为临床上卓效经方。以甘草作为辅药者则方数更多,扩大了《本草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在《伤寒论》的113方中,有43方使用了桂枝;《金匮要略》262方中,使用桂枝者有57方。共计100方。两书中,除16方的方名与药味相同(其中又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桂汤、苓桂甘枣汤、乌梅丸等方药主治完全相同)外,余者皆  相似文献   

11.
<正> "药对"是根据一定法则配伍的一对药,亦即是中医方剂中最简单的复方.素有"方书之祖"之称的《伤寒论》在运用"药对"方面亦堪称典范,《伤寒论》中有一些方剂本身就是"药对".如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栀子豉汤和干姜附子汤等;而另一些方剂如:桂枝汤则可以看成是"桂枝一芍药"、"桂枝一甘草"、"芍药一甘草"和"生姜一大枣"这样几个"药对"的组合.因此,《伤寒论》运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运用甘草经验探析吴农荣民勤县中医院(733300)主题词张仲景,甘草/治疗应用甘草入药,历史悠久。运用之广,首推张仲景。笔者统计《伤寒论》113方,用甘草者69方;《金匮要略》143方,用甘草者85方。在使用形式上,有单用、复方、生用、炙用,有...  相似文献   

13.
郭春生 《光明中医》2006,21(9):18-19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是《伤寒论》第一方,曾被《伤寒来苏集》奉为"仲景群方之魁,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的方剂达30余首,兹就其要者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本经》《别录》,解读《伤寒论》18、43条,提出新观点:(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活血化瘀之功;(2)此方桂枝、生姜、甘草协同治喘,厚朴、杏子协同解表;(3)43条误下的原因是患者大便硬;(4)此方适合体质偏虚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 甘草是中医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历代医家无不重视甘草的临床运用。但善用甘草者首推仲景,《伤寒论》载方113首,其中使用甘草者71首。《金匮要略》正文所载166方中就有118方中用甘草。仲景不但善用甘草,而且把甘草巧妙配伍,灵活加减,使甘草之使用达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伤寒论》书中有113方,而实际上书中只有112方,所以就说佚一方。例如当代研究《伤寒论》的权威人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主编的《伤寒论诠释》说:“……113方(佚1方)。” 笔者近来再次研读《伤寒论》,书中小柴胡汤前后共出现7次,前6次方中药物组成、剂量均相同: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3两(切)、大枣12枚(擘)。唯独第7次即394条之小柴胡汤为:柴胡8两、人参2两、黄芩2两、甘草2两(炙)、生姜2两、半夏半升(洗)、大枣12枚(擘)。此方与前6次方相比较,虽然药物组成相同,但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7.
<正> 甘草虽是一味常用药,但在《伤寒论》中应用却是很严格的。不象一些医者,凡处方最后必加一味甘草,犹作点缀之品,剂量大小更不细究。岂不知误用甘草亦可降低疗效,贻误病机,甚或引起副作用,临症不可不慎。《伤寒论》载方一百一十三首,其中使用甘草者七十一首,无甘草者四十首(有二方缺)。剂量最大四两,最小六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说明仲景在应用甘草时非常讲  相似文献   

18.
浅谈甘草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73-1173
探讨《伤寒论》中运用甘草的特点,主要从甘草在《伤寒论》方中的作用、剂量变化、用法不同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芍药甘草汤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祥本 《光明中医》1999,14(6):13-14
芍药甘草汤方出《伤寒论》,系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证而设。用白芍益阴和营,炙甘草补中缓急,以达柔肝舒筋、缓急止痛之效,主治腿脚挛急,腹中痛。芍药甘草配伍使用运用范围甚广,仅《伤寒论》113方中就有24方使用了这一配伍,使用率达21%。仲景及历代医家十分重?..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组成,该方寒温平调,辛开苦降,具有消痞除满之功。是和解少阴之代表方剂之一,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甚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