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1年,监测其血脂水平及治疗前后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及内-中膜层厚度的变化。结果:经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后患者TC、LDL—C、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减小,粥样斑块缩小。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稳定及缩小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87-2588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选取我院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TC、TG、HDL、LDL和颈动脉IMT比较,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TC、TG、LDL和颈动脉IMT显著低于治疗前,HDL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机体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88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4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颈动脉中层厚度(CA-IMT)、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数目均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稳定斑块作用,但未显示对TIA复发或进展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肽联合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35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回声斑块比例、混合回声斑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应用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通过降低患者血脂指标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回声斑块比例和混合回声斑块比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治疗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成两组各45例,并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斑块面积大小进行测量,对本次治疗结果进行评定并记录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及好转,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单独用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文彤  贾岩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097-10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75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部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RIPC训练。治疗6个月后,就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积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与治疗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血脂水平、粥样硬化斑块情况、CRP水平均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IMT、CRP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PC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CAS患者的血脂水平、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比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降低卒中风险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各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脑动脉微栓子(MES)信号和颈动脉病变,同时测定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阿托伐他汀组,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MES数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硬化斑块数量和颈动脉平均狭窄率均明显下降(P〈0.05),并显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P〈0.05),同时降低hs—CRP、IL-1和IL-8的含量(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稳定和逆转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降低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08-109
将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伐他汀钙与氢氯吡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及IMT(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斑块面积、斑块厚度以及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在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HDI 5 0 0 0彩色多谱勒超声仪 ,分别对脑梗死组 (2 0 7例 )和对照组 (4 5例 )的颈动脉进行检测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 73.9% ,对照组为 33.3%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 ;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脑梗死首发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及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对照组仅晚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比较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及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5.2%)显著低于对照组(19.0%),治疗组不稳定斑块率(24.1%)亦显著低于对照组(41.4%)。结论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后可降低脑梗死患者复发率及不稳定斑块率,其在预防脑梗死复发事件上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1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81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14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9.78±5.21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3.33 μmol/L(P<0.001)。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Hcy水平分别为10.24±3.33,15.20±2.99,17.03±1.85,25.44±4.24,19.65±4.74及18.31±3.67 μmol/L,除内膜增厚组与硬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阳性率分别为16.4%,53.7%,87.1%,95.7%,83.1%和77.3%,脑梗死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y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降低血清Hcy浓度,可能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和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血浆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6例有梗死TIA患者.30例无梗死TI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颈动脉IMT及斑块,用ELISA法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梗死组和无梗死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有梗死组和无梗死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伴有脑梗死的TIA组与无梗死TIA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斑块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MMP-3的血浆水平在伴有脑梗死的TIA组明显升高,与无脑梗死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无梗死TIA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MMP3水平的提高、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的不稳定性、TIA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4例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组中56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5.0%(6/40)(P<0.01),其中脑梗死组中软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龄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明显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多普勒超声对4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42例无脑梗死老年人(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进行检测。结果梗死组37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7.09%。对照组10例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表面多呈不规则型。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IMT分别为(1.22±0.31)mm、(0.68±0.1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便有效方法,对预防老年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102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和43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斑块情况,同时检测血压、血脂、血糖等项目。结果:(1)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为81.21%,对照组为22.96%,(P〈0.01)。斑块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最多,尤其是颈总动脉分叉部。(2)年龄、高血压、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的升高是缺血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利用高频超声可实时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对脑梗死的预防及预后有很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表达情况,分析PLR、NLR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健康体检并证实为健康者人群3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全部入选者均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实验室指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计算NLR、PLR比值;按照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将急性脑梗死80例患者分为硬化斑块组与非硬化斑块组,比较3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PLR、NLR,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NLR、PLR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NLR、PLR用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效能。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查有41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形成率为51.25%。3组中,斑块硬化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NLR、PLR值最高[(1.44±0.25) mm、3.20±0.84、143.47±58.38],其次为非斑块硬化组[(1.12±0.18) mm、2.41±0.54、119.00±48.91],健康对照组[(0.77±0.09) mm、1.81±0.46、68.99±21.85]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双变量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NLR、PLR值均呈正相关(r=0.571、0.475,P <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PLR用于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742。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NLR、PLR高表达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考虑NLR、PLR的升高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复发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复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5例脑梗死患者(复发性脑梗死58例,初发性脑梗死47例)及5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分级。结果与初发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增高,软斑及溃疡斑数目增多,3级斑块例数增多(P〈0.05)。复发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显示:有斑块患者患复发性脑梗死的概率是无斑块患者的2.46倍,斑块分级高患者患复发性脑梗死的概率是斑块分级低患者的11.86倍。结论超声能有效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为临床预报复发性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6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减小,但试验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hs-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延缓颈动脉狭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