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贵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捷 《中医药学刊》2003,21(8):1252-1252
马师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失宜、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等有关,临床上表现为胃脘隐痛、乏力、痞满、纳差等虚弱症候,故脾胃虚羁是养病的发病基础。盖胃主受纳,宜降则和;脾主运化,宜升则健。如脾胃受病,谷气不升,脾气下流,清不升而浊不降,而发生病变。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瘀血为患。各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劳倦日久皆可致瘀。盖因各种致病因素影响脾胃功能,久则脾胃虚弱,脾虚气滞。日久则气滞血瘀。马教授常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其治疗每强调“三分药,七分养”,对饮食宜忌相当注意。  相似文献   

2.
病从口入",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饮食有密切关系.因此,饮食调护,就成了中医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饮食的规律与节制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源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必须从饮食中摄取.而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排泄又必须经过脾胃。所以,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因而,保护脾胃功能的正常,是饮食调护的关键。对于各种患者的饮食,不但要注意选择和禁忌,还要注意到病人的接受能力和需要量,过饱过饥都可伤脾。因此,饮食一要规律,二要节制。所谓规律,即定时饮食,定时即一日三餐有严格的进食时…  相似文献   

3.
余晓兵 《世界中医药》2010,5(6):414-414
纵观中医治疗咳嗽,大多从肺论治,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这为后世以脏腑辨证治疗咳喘症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比成年人多,脾胃运化功能的负担加重,常常造成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疾病。如喂养方法不当,饮食过量或不足;或盲目增加高蛋白,膏粱厚味太过;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属中医“痢疾”范畴。本病病因复杂,或因外感湿热毒邪,或因饮食不节.或因情志失调,或因脾胃素虚.或因劳倦太过等因素所致。外感湿热邪毒,内犯脾胃,并于大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气郁湿蕴下迫大肠;劳倦太过或脾胃素虚加之饮食不节,致伤中气,运化失常,水湿停聚,蕴而化热,湿热阻滞于大肠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属中医学的消渴病,是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祖国医学对消渴病就有了详细记载。临床以渴而多饮、饥而多食、小便多或尿有甜味、肌肤消瘦、体倦乏力为其特征。传统病机观念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从“三消”论治。分别予以润肺、清胃、滋肾为治疗原则,忽略脾脏在消渴病发病中的地位。然而从历代医家的记载及临床症状来看,其发病机制更多的与脾胃有着密切联系。主要由于饮食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代谢、输布与利用的紊乱以及不平衡所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脾的转输功能失常至关重要,所以从脾去探讨消渴病的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益气升阳散火法治疗不典型痤疮例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气升阳散火法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并应用的一种中医处方方法。此法是以脾胃阴火为理论依据,认为七情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受伤则湿气不化,湿邪下流于肾,扰动肾中龙雷之火,以致龙雷之火上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现结合1例误诊病例,将笔者对益气升阳散火法治疗不典型痤疮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渴辨护撮要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一院边丽莹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医院修凤华佟昕消渴病的施护调理甚为至要,有时胜于药物治疗,有的经治疗病情消失或减轻后,以辨证调护为主,甚至不眼药而愈者而不乏其例,故施之注意如下主要几点:1.节制饮食和情欲过食肥甘和因酒炙膊,以...  相似文献   

8.
郭川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61-661
综观历代文献,以往对消渴病多立足于肺燥、胃热、肾虚而施治.然而作者验之临证,发现脾胃的病理变化至始至终贯穿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之中,因而认识其重要性,对消渴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拟从三消分而论之.  相似文献   

9.
消渴病,亦称"消瘅"、"消中"等,传统观念认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按上、中、下三消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随着本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及众多学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脾胃在消渴病的病机及辨治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8):1252-1252
马师认为 ,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失宜、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等有关 ,临床上表现为胃脘隐痛、乏力、痞满、纳差等虚弱症候 ,故脾胃虚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盖胃主受纳 ,宜降则和 ;脾主运化 ,宜升则健。如脾胃受病 ,谷气不升 ,脾气下流 ,清不升而浊不降 ,而发生病变。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瘀血为患。各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劳倦日久皆可致瘀。盖因各种致病因素影响脾胃功能 ,久则脾胃虚弱 ,脾虚气滞 ,日久则气滞血瘀 ,马教授常说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 ,其治疗每强调“三分药 ,七分养” ,对饮食宜忌相当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三餐饮食宜温孙思邈认为人的三餐饮食宜温不宜太热太凉。因为胃喜暖而恶寒.生冷、凉食宜少吃,特别是体虚胃寒者和老年人、儿童等若不加节制,则会损害脾胃之阳,引起腹痛、腹泻等症。饮食太烫则会灼伤咽喉、食道与胃的黏膜.  相似文献   

12.
1.选择无法终身坚持的饮食方式来节制饮食;2开始节制饮食时,总是相信自己可以从今以后每天坚持喝白菜汤;3.过于关注摄入的热量;4每周不止一次地称体重;5.饮水不足;6饮用加糖的饮料&口软饮料、风味咖啡、果汁;7.摄人加工食品的频率高于新鲜食品;8食用的蔬菜和水果蒸煮过度;9.对生活持消极的态度;10.生活没有计划性;11.对所摄入食物的营养利弊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3.
小儿慢性腹泻属中医“疳症”、“脾虚泄泻”等范畴。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喂养不当,脾虚运化无权而成。笔者运用针刺四缝穴配五倍子敷脐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消渴的中医护理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发生昏迷而危及生命。中医认为其病因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等因素;其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病变主要与肺、胃、肾三脏有关。目前临床根据其证候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消,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渴病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所以对其病进行预防与护理尤显重要,现将本人对该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中医饮食调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上腹部胀满疼痛、暖气、吞酸、纳呆恶心、面色不华等为主证。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饮食、情志所伤。嗜食辛辣、长期饮酒、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所致,如《素问·痹论篇》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如《证治汇补》引安道日:“有过食生冷瓜果鱼腥寒物者;有饮食不调之后,加之劳力,劳力过度之后,继之不调者。”说明饮食所伤多种多样,皆能损伤脾胃,尤以脾胃素虚更易受损,而致胃脘痛。  相似文献   

16.
略论儿科脾胃病证治孙华士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在儿科日常临床工作中,有关小儿脾胃病方面,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这是因为小儿不知饥饱,贪食求多,而大部分家长,又往往溺爱太过,任意乱投食物,不知节制,所以古人说:“病从口入”是有现实意义的。由于小儿不慎...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古人称为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多由忧思郁怒,肝气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所致。笔者禀承师训,结合临床,自拟娑罗饮治疗,应用20余年,疗效满意,现介绍于下。1立方依据胃脘痛的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脾胃为仓凛之官,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所以往往脾胃同病。肝属木,其体阴而其用阳,喜条达而主疏泄,而疏泄之正常,又有赖于脾胃气机升降。若肝气横逆,木旺乘上;或中土滞,肝失条达;或肝火亢盛,灼伤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养;可见胃病多与肝…  相似文献   

18.
消化不良性胃炎,主要以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社会的交接活动频多,偏嗜过饮食饮酒或肥甘厚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增多,损伤脾胃或“情志”所伤,“过思”或“劳倦”过度也会导致消化不良性胃炎.  相似文献   

19.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未健,而且往往饮食多不知节制,故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或出现厌食、食滞等消化道疾病。此时的药膳应以健脾胃、助消化为主。又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如若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选用药物时应选平性药物为宜。  相似文献   

20.
郑学宝  叶柳忠 《新中医》1999,31(3):56-56
关于气虚发热的形成机理,古今医家众说纷纭,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代表性的观点:①李东垣的脾胃气虚,下流于肾而阴火上升造成的发热;②张景岳提出的中焦虚寒,脾胃气陷而致浮阳外现的发热;③李中梓的土不生金,肺卫不足的表虚发热;④其他诸如脾虚化源不足的血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