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变化,探讨VIP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40-280g)随机分为8组,其中一组未加力为对照组。选择右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不同区域VIP表达发生改变。加力12小时,牙周膜VIP表达稍增加;加力14天时,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VIP表达显著增加。结论:VIP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组织重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重建和晚期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是由神经末梢分泌的一种神经多肽,近年来,因其被发现是神经调控骨改建的关键因子并且与血管及胶原纤维的改建有关而备受关注.牙正畸移动(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OTM)过程中,局部牙周微环境包括牙槽骨、牙...  相似文献   

3.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牙周组织内的变化,探讨TGF-β1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大习正畸牙移动不同阶段的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TGF-β1表达增加。强力第5~10天,张力区TGF-β1表达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压力区。结论 TGF-β1在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观察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正畸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4只)和对照组(6只)2组,实验组大鼠施加50 g力后,分别在4h、8h、1d(1d组根据据力值大小分为1 d-30 g、1d-50g、1 d-80g3个亚组)、3 d、5 d、1周、2周,随机处死6只SD大鼠,收集牙周组织,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观察牙周膜内CGRP随时间及力值大小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CGRP表达随加力时间发生改变,加力4h后开始增强,1d后达到高峰并逐渐减弱,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同力值组加力1d后,CGRP表达随加力力值增大而升高,80 g力组>50 g力组>30 g力组.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CGRP表达随加力时间增加及加力力值增大出现规律性变化,提示CGRP可能在正畸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实验性牙移动后,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分析正畸疼痛时,初级感觉神经元痛信号发生、传导及敏感化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RT-PCR法分别观察不同时间点三叉神经节内CGRP免疫阳性结构的改变及CGRP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牙移动后,实验侧三叉神经节(TG)内CGRP-ir节细胞以及CGRP mRNA的表达强于对侧。结论:实验性牙移动后,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痛感受兴奋性神经递质CGRP的合成、表达增加。表明实验性牙移动影响了初级感觉神经元痛信号的发生、传导,使之致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变化,探讨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7组,其中空白对照组(0d组)、实验加力和对照不加力组各6h、12h、24h、3d、5d、7d、14d、21d组。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NGF表达发生改变。NGF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迅速上调,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5d、1d时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NGF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及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样神经纤维的改变。方法:在大鼠左侧第一、二磨牙间塞入一弹性橡皮圈模拟临床正畸加力状态,对牙周膜内神经进行CGR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加力6h后,牙周膜和牙髓内CGRP样神经纤维明显减少;施力3d后表达开始增加,1周时表达最强,2周时趋于恢复正常。结论:实验性牙移动引起牙周膜内CGRP样神经纤维规律性的改变,提示CGRP免疫阳性感觉神经可能参与实验性牙移动中的骨组织改建和局部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肽,自1987年开始用于研究牙周神经与正畸牙齿移动之间的关系。CGRP作为神经递质和调节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牙齿移动时牙周组织的改建,并在炎症过程和痛觉传导中发挥作用。本文介绍了其在正常牙周膜中的分布特点、正畸牙齿移动时它的反应和变化,以及与牙槽骨改建、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多肽 ,几乎每一个生理、病理过程都有神经肽参与[1] 。免疫防御能力是在个体发生、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的 ,此过程中神经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牙髓免疫防御功能完善过程。关于人年轻恒牙发育过程中牙髓CGRP含量与根尖闭合状态的关系 ,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观察了CGRP数量变化及分布特征 ,为CGRP如何参与牙髓的生长发育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牙髓标本取自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正常前磨牙 ,根尖未闭合组 15例 (10~ 12岁 ) ,根尖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CGRP—IR)神经纤维在大鼠根尖周炎中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CGRP在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大鼠磨牙制备近髓窝洞,封入新鲜龋坏组织,建立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正常根尖周膜和炎症14、21d根尖周组织CGRP-IR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根尖周炎时,大鼠磨牙根尖周膜CGRP—IR神经纤维增多、增粗、染色加重,并围绕在坏死组织周围。结论:根尖周炎时,根尖周膜内CGRP增多,并佗于炎症的前沿区,CGRP可能参与了根火周组织炎症及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Cbfa1/Osf2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琦  周洪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3):270-272
目的:了解Cbfa1/ Osf2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探讨其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正畸牙移动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bfa1/Osf2在此过程中的表达.结果:Cbfa1/ Osf2在加力组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张力侧表达强于压力侧;其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破骨细胞均为强表达.结论:Cbfa1/Osf2参与了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可能在牙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及新骨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是否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参与 ,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CGRP含量是否有所不同 ,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CGRP含量并以 10名同年龄组健康成人颈外静脉血中的CGRP含量作为正常对照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 16例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切片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 ,定量观察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纤维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面积 ,从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和面积两个方面来说明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纤维中CGRP的含量有无差异 ;结果 :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CGRP含量显著升高 ,与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健康对照组颈外静脉血中的CGRP含量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而后三者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痛支神经纤维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明显高于非痛支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CGRP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密切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CGRP的参与 ,三叉神经痛的痛支神经过度合成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促进了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畸移动大鼠上后牙过程中,PLAP-1、BMP-2在牙周膜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6只,按1d、3d、5d、7d、14d、21 d分为6组,均用50 g移动左上第一磨牙,右上第一磨牙为对照。在相应时期处死大鼠后测量牙移动距离,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期牙周组织的形态变化; PLAP-1、BMP-2在牙周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研究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不同时期牙移动的距离不同,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显示对照组牙周组织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张力区有成骨细胞生成,压力区破骨细胞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后两区形态都基本趋一致。免疫组化法示PLAP-1在牙周膜的表达总是张力区高于压力区,在第3天张力区表达最强,除21 d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在第5天张力侧表达最强,在3 d、5 d、7 d的表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AP-1,BMP-2在正畸力作用下参与牙周膜组织改建的表达最高值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对大鼠成骨细胞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CCK-8细胞增殖实验筛选CGRP最适作用浓度。将合适浓度的CGRP作用于成骨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PN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CGRP浓度为10-9 mol/L时,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最强。使用10-9 mol/L浓度的CGRP作用于成骨细胞,成骨细胞中OP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第3天明显上调(P<0.05)。结论:CGRP可以促进成骨细胞中OP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正畸复发的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与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组(24只),模型组在加力14 d后去除装置,并随机分为模型0 d组、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模型21 d组,分别在去除装置的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处死实验动物,取牙周组织,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IL-6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0 d组的IL-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模型7 d组的IL-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并达到了IL-6表达的最高值(P<0.05)。模型14 d组的IL-6表达水平虽有下降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模型7 d组相比,模型21 d组的IL-6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大鼠正畸复发导致IL-6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但在正畸复发的第14天开始逐渐消退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以指导正畸临床加力。方法:30只Wistar大鼠,分为0、1、3、5和7 d组,每组6只;左侧施加0.6 N以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右侧放置正畸装置但不加力作为对照;HE染色观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牙周支持组织中HMGB1的变化,以平均光密度法检测组织中HMGB1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显示,加力1 d~7 d,大鼠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呈现正畸牙移动的典型变化:压力侧牙周膜变窄,呈现纤维排列紊乱,破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张力侧牙周膜增宽,纤维排列整齐,成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压力侧1 d时HMGB1表达量最低(0.0012 ± 0.0009),显著低于1 d对照组(0.0239 ± 0.011),从1~7 d,压力侧HMGB1逐渐增加,到7 d时到达加力后最高值(0.0127 ± 0.0014);张力侧1 d时HMGB1表达量(0.0193 ± 0.0012)低于1 d对照组(0.0284 ± 0.009),到5 d时,张力侧HMGB1达到最高值(0.0324 ± 0.0014),但与5 d对照组(0.0289 ± 0.0012)无显著差别。结论:过大的正畸矫治力减少压力侧牙周组织内HMGB1的表达,减慢透明样组织清除和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及应用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提升犬上颌窦底后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犬BMSCs,通过成骨诱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GRP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犬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分别在两侧上颌窦底植入BMSCs+Bio-Oss骨粉(实验组)和Bio-Oss骨粉(对照组)。12周后处死并获取动物标本,对窦底区骨组织行CGR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体外实验示CGRP表达量随成骨诱导分化呈时间依赖性递增(P<0.05);上颌窦底提升实验组CGRP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GRP主要分布在骨再生代谢活跃区域。结论:CGRP表达量与骨再生过程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骨代谢活跃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研究糖尿病对牙周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雄性SD大鼠, 牵引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组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3周后开始实验,分别于加力后0、3、7、14、21 d处死大鼠,应用两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MMP- 2的表达。结果MMP- 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齿移动后,牙周膜两侧MMP- 2表达增加,破骨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部分成骨细胞MMP- 2染色阳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变化较对照组小。平均光密度表现动态变化,7 d最低,而后缓慢升高。加力后积分光密度逐渐升高,7 d达到顶峰,而后缓慢下降,21 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未加力时,糖尿病大鼠颌骨胶原代谢增强。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糖尿病大鼠骨质反应能力降低,胶原代谢较弱,牙齿移动时MMP- 2呈规律性变化,与牙齿正畸骨改建关系密切,在牙齿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在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各25只。全麻下行大鼠去势术或假手术,术后饲养3个月。构建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模型,并分别于牙移动0d、1d、3d、7d与15d处死去势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各5只,取上颌第一磨牙周围牙周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去势大鼠与假手术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基本相似,即张力区以成骨为主,压力区以破骨为主。去势组大鼠牙移动15d张力区成骨细胞及压力区破骨细胞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大鼠(尸〈0.05)。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Runx2表达先升后降。牙移动1d、3d、7d张力区与压力区Runx2表达均显著高于0d(P〈0.05),15d与0d则无显著差异。去势组大鼠牙移动牙周组织Runx2表达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基本一致,但是去势组1d压力区和7d张力区Runx2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结论: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符合正畸牙移动的基本规律,但其牙周组织的改建更为活跃。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内Runx2的表达增强,这可能与活跃的牙周组织改建相关,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Wnt3a和DKK1在大鼠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畸加力1,3,5,7,10,14 d组。使用镍钛拉簧施加50 g力近中移动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Wnt3a和DKK1蛋白的表达。结果:Wnt3a和DKK1在加力组和未加力组的牙周膜中都有表达。在张力区,Wnt3a和DKK1都先增加后减少,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达到高峰;在压力区,Wnt3a先减少后增加,DKK1先增加后减少,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达峰值。结论:Wnt3a和DKK1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是正畸牙周改建的调控途径之一。[关键词] Wnt3a DKK1 正畸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