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的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国亮  张慧慧 《江西医药》1995,30(5):261-263
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同时检测了乙肝患者血清97例。结果显示:HBV-DNA-PCR阳性率67.0%,乙肝五项一项以上阳性率97.9%,HBe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89.7%,HBeAg阴性仍有51.7%HBV-DNA阳性,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25.0%,献血员有4.0%HBV-DNA阳性。结果提示,在乙肝病毒感染检出率方面,乙肝五项高于PCR,HBV-DNA-PC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定性检测100例血清标本中的HBV DNA,结果与常规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比较.结果 100例血清标本,本法阳性率为53.0%,常规PCR法为47.0%.HBsAg(+)和HBeAg(+)与HBV DNA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该技术能快速、敏感和高度特异地对PCR产物进行鉴定,亦可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有助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评估反义抑制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前C区1896位点变异株的方法。方法:根据HBV DNA前C区1896位点碱基的突变,设计一系列引物,其中之一是针对该HBV DNA1896位点野生型碱基的反义引物,PCR扩增时,通过对1896位点野生型碱基序列的竞争性抑制,而阻滞野生株DNA的扩增,从而仅对HBV DN A1896位变异的碱基序列扩增,特异性检测变异株。为了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该方法检测HBV G1896A变异株具有特异性,而且检测的最低值可达5×104IU/ml。对慢性乙肝病例82份,检出突变型样本21例,阳性率25.61%,与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评价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该法在对HBV临床标本1896位点变异株检测中特异和灵敏,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林  杨恕 《天津医药》1994,22(8):480-48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临床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者的带毒状况。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索血清中HBVDNA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PCR方法在HBVDNA的检出优于HBVM(P<0.01)。阐明即使血清中有保持性抗生体出现也可能有低水平的HBV存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同时用HBVM及PCR进行检测,可以更有效地阻断HBV抟播途径,确保血源质量,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患者唾液腺组织中的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振为  杨静娴 《河北医药》1995,17(5):261-26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腺组织进行了检测,其中HBsAg阳性6例,HBcAg1例,继而采用原位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免疫组化的阳性病例作了进一步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2/6(33.3%)及4/6(66.7%).结果表明:唾液中的HBV源于受染的唾液腺组织,但唾液腺组织中不存在有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6.
7.
周斌  胡志东  阎欢  钟述猷 《天津医药》2001,29(9):534-535
目的:研究荧光PCR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份HBV-ELISA阳性标志物血清进行HBV-DNA的检测,从血清中提取DNA,运用iCycler-PCR软件进行荧光PCR扩增,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组阳性率为96.7%,HBsAg-HBeAb-HBcAb组阳性率80%,HBeAg-HBcAb组阳性率55%。结论:荧光PCR技术是一种良好的检测HBV-DNA的技术,但尚不能作为乙型肝炎治愈与否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9.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M阳性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燕  黄兴华 《天津医药》1997,25(5):288-290
应用聚合链反应对1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HBV M)阳性的慢性肼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HBV DNA总阳性率为72.86%;BH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纺分别为76.56%、96.15%和74.42%;HBs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3.33%,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9.09%。2.各HBV感染模式中,H  相似文献   

10.
11.
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玉华  刁仁联 《江苏医药》2001,27(12):956-956
近年来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电泳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检测结果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且无法判断血液中HBVDNA含量 ,给临床评价药物疗效 ,判断疾病预后带来困难。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PCR扩增产物 ,对 142份临床血清进行了HBVDNA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检测标本收集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标本 142份。年龄 19~ 5 8岁 ,男性 10 5例 ,女性 37例。同时经酶标方法检测HBsAg ,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IgG。二、仪器与试剂仪器为MTC10 0扩增仪 ,伯乐 5 5 …  相似文献   

12.
PC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乳汁中HBVDNA的实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青  刘亦琪 《江苏医药》1995,21(12):810-811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之一,可引起急、慢性肝炎。我国为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为6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0%~15%。临床跟踪观察表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会继续发展为严重的大三阳患者〔1〕。以往应用常规临床检测方法,如...  相似文献   

14.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38例慢性肝病和无症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血清HBVC与S基因片段的扩增,发现S基因的检出率为66.7%,高于C基因(52.9%)。C与S基因的检出结果在HBeAg阳性病例中,基本一致;在HBeAg阴性病例中,S基因明显高于C基因(分别为51.3%与30.8%),有20%左右的病例呈现单一基因阳性。C加S基因的检出率在HBeAg阳性的慢性肝病及ASC中相同,均为100%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了1006例血清中HBV DNA,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结果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主要侵犯肝脏,但是目前在许多肝外组织和细胞中,已发现了HBV核酸及其相关抗原。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会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对PBMCs内HBV-DNA的检测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室在HBV-preS/S区设计合成了一对核酸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浆及PBMCs内的HBV-D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51例全血标本中22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4例为本院咨询门诊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17.
吕允凤 《中国药事》2013,(9):967-969
目的阐述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研究要点。方法结合体外诊断试剂现行法规和此类试剂自身的特点,对其管理分类、研究方法、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临床试验样本选择、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以及临床试验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结果与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研究应从试剂本身的临床预期用途出发,重点针对试剂定量准确性、特异性进行科学的临床考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新设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以指导临床对乙型肝炎诊疗。方法:采用AG9900 Robo Master PCR仪及相配套Amplisensor定量试剂,全封闭、全自动地定量检测了669例临床血清标本中HBV DNA。结果:224例HBeAg阳性者,其HBV DNA对数均值为8.64±0.88拷贝数/毫升、阳性率为99.12%,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6.95±1.13拷贝数/毫升、阳性率50.85%(p<0.05);401例HBs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7.94±1.21拷贝数/毫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5.74±0.70拷贝数/毫升(p<0.05)。结论:能对HBV DNA准确定量,真实地反映HBV感染状况及复制水平,有助于临床对乙型肝炎及时诊断,抗病毒药物选择、疗效考核及预后判断等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并能克服普通PCR易污染、易导致假阳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14例乙型肝炎(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母亲血清、初乳进行了HBVDNA检测。结果:乙肝抗原阳性组母血、初乳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35.06%(54/154)、29.22%(45/154),其中10例乙肝e抗原阳性者母血及初乳中均植出HBVDNA。乙肝抗原阴性组母血、初乳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8.33%(5/60)、10%(6/60)。说明,母亲e抗原阳性是婴儿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不宜母乳喂养。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产妇和乙肝病毒感染后恢复期产妇体内可能存在低水平的病毒复制,有潜在的传染性,在推行母乳喂养时,新生儿应给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以阻断通过母乳喂养所致的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