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3DCRT)治疗肺癌,实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放射治疗。结果有效率达(CR+PR)78.8%;放射治疗不良反应仅在1-2级内。结论该放射治疗技术与实践证明,放射治疗靶区与肿瘤形状一致或相近,靶区接受的剂量最大,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降低了放射治疗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新技术,值得在肺癌放射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肿瘤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能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放疗引起的毒性反应。3D-CRT和IMRT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也进入了新的时代,三维适行放疗(3DCRT)作为一项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它提高了肿瘤区域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肿瘤的局部控制概率(TCP),并且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NTCP)。现将我院应用研究3DCRT加超分割放疗配合化疗治疗3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左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常规(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三种不同照射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左侧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Eclipse7.3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和5野逆向IMRT三套放疗计划,均给予50Gy/25次,比较靶区、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剂量分布以及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均显著优于常规和3DCRT计划。RT、3DCRT、IMRT计划中患侧肺的V20分别为(29.4±4.6)%、(26.7±4.6)%、(22.6±1.8)%;患侧肺的V30分别为(26.4±5.2)%、(23.4±4.5)%、(16.2±1.6)%;心脏V30分别为(21.9±6.0)%、(14.6±3.5)%、(8.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RT)、3DCRT切线野计划相比,5野IMRT计划可以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降低危及器官OARs(肺及心脏)高剂量受照体积,更好地保护心、肺组织,但同时增大了正常组织低剂量区受照体积。  相似文献   

5.
解剖上前列腺上方为膀胱后为直肠。常规照射时,照射剂量受到周围重要正常组织膀胱和直肠的限制,通常不通超过70 Gy,但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为代表的精确放疗技术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根治性单纯放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9年以来收治的40例局限性前  相似文献   

6.
王莉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99-2200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又称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ional eonformal radiation thempy-3DCRT)是融合了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方法。它是一种高精度的治疗。3DCRT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因其疗效确切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受到患者青睐。我院自2002年11月引进适形放疗系统以来,共治疗体部肿瘤患者70例.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头部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实行3DCRT脑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治疗后3~12月MRI或CT检查,10处病灶中CR2例,PR6例,有效率80%。结论3DCRT能提高放射剂量与靶体积适形的能力,可使接受高剂量照射的正常脑组织减少30%~5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起 《河北医药》2016,(14):2134-2136
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气管的保护。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CTV(临床靶区)包括宫颈、子宫、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以及髂前、髂外、髂内淋巴结等区域及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 PTV)以临床靶区为基础,向外放5 mm形成PTV,经HVH图分析,比较2组治疗方法对气管受照体积与剂量的变化。结果经DVH图分析,膀胱、小肠、直肠接受45、54、63 Gy不同剂量时的受照体积IMRT均小于3DC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哪.05);且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小肠、直肠受照体积与剂量也随之增加( P <0.05)。结论对Ⅱb~Ⅲb宫颈癌患者采用IMRT治疗对危险器官的保护均优于3DCRT治疗,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危险器官受照容积随着计划靶区的扩大而减少,且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3DCRT恶性肿瘤62例.实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放疗。结果:肿瘤放疗有效率(CR+PR)达67.7%,不良反应仅在Ⅰ-Ⅱ级内。该放疗技术与临床实践证明,3DCRT可以使放射靶区与肿瘤形状一致或相近,靶区接受的剂量最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3DCRT技术是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新技术,在目前放疗技术上占主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放射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将照射剂量集中到病变部位,同时使周围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尽可能地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射野误差往往难以避免,影响疗效,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应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将具有针状外套的放射源直接插入肿瘤内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在于肿瘤组织本身得到高剂量照射,因放射剂量衰减梯度大,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少,减少了综合放疗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于2000.9~2004.0共收治外生型宫颈癌36例,在进行传统综合治疗之前或之间,辅加肿瘤内间质插植放射治疗,消瘤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合适体位。方法:64例直肠癌患者按放疗体位分为仰卧位及俯卧位,比较放疗的不良反应、照射靶区以及危及器官剂量。结果:直肠癌患者采用仰卧位及俯卧位放射治疗在出现急性放射反应、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平均剂量及最大剂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采用仰卧位行IMRT放射治疗与采用俯卧位行放射治疗效果无差异。为提高患者舒适性及重复性,采用仰卧位放疗较俯卧位放疗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其中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又以放射性皮炎最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甚至被迫停止放射治疗,所以预防和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用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37例,在放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经过健康教育和良好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期的疗效,提高了患…  相似文献   

14.
谢桂群  刘小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83-2684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全国每年超过1 300万人发生肿瘤,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标准,将皮肤放射反应分为Ⅳ级[1].患者发生急性放射反应需及时处理,否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甚至被迫停止放射治疗.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我科放疗的109例放射皮肤急性反应的患者,经过一系列健康教育和对症治疗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脊髓接受的最大剂量分别为40、45 Gy时对靶区及正常器官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10例胸中段食管癌3D-CRT患者采用脊髓照射40 Gy和45 Gy剂量两种计划,比较靶区剂量的D98%、D95%、D50%、D2%、适形度指数(CI)、均匀度指数(HI),肺的V5、V10、V20、V30、平均剂量,心脏的V40、平均剂量等指标.结果 与脊髓照射40 Gy剂量相比,脊髓照射45 Gy剂量对计划靶区剂量的所有指标均无影响,使得肺的V5、V10、V20以及平均剂量明显降低,心脏剂量略有提高.结论 食管癌根治放疗中脊髓剂量适当的提高不会改变靶区剂量覆盖,但对其他危及器官有影响,甚至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临床肿瘤学和医学影像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IMRT)有了迅速发展。IM-RT具有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能获得更高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从而可适当提高肿瘤的照射量,被确认为21世纪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方向。1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概述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以各种物理手段的放射治疗技术,根据肿瘤靶区的形状,通过调节和控制射线在照射野内的强度分布产生不同剂量梯度来达到对肿瘤靶区给予致死性的高剂量照射,而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控…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化疗提高了直肠癌治疗效果,但仍有20%~30%的复发率。治疗局部复发灶缓解症状,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采用等中心照射技术,使照射剂量集中于肿瘤靶区,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笔者选择直肠癌术后复发者17例,就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质子射束治疗(PBT)计划与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肝病(RILD)发生率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方式,分析质子射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物理优势和设野数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治疗的12例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等中心归一方法,中心剂量为66 Gy,质子治疗分别选用单野、两野和三野进行治疗计划的计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选用36野进行治疗计划的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比较其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D-CRT等中心剂量为66 Gy时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18.78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70.01%、53.71%、36.58%和22.95%。相同等中心剂量下,单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7.21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17.30%、15.60%、13.32%和11.52%,两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8.23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23.95%、21.40%、17.59%和11.16%,三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9.83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35.03%、30.99%、16.31%和11.46%。12例患者无论是采用质子射束单野照射、两野照射还是三野照射,脊髓、右侧肾脏、胃和胰腺的受照剂量均明显低于3D-CRT(P<0.002)。结论无论采用质子射束单野照射、两野照射还是三野照射,均较3D-CRT明显降低了正常肝脏、脊髓、右侧肾脏和胃以及胰腺的照射剂量。随着质子射束数量的增加,正常肝脏、脊髓、右侧肾脏和胃及胰腺的照射剂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但递增速度缓慢。质子治疗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两个射束足以满足治疗肿瘤和保护正常肝脏组织的需要,继续增加设野数,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一致肯定。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照射治疗采用以切线野为主的技术,心肺等危险器官受量较高。近年来随着适形放疗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并降低心肺受照剂量,常配合使用呼吸门控技术。本文选择保乳房术后行全乳切线放疗的10例患者,旨在探讨呼吸门控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同时防止照射野相交处出现剂量热点和冷点。方法 采用单中心半野照射技术、CT模拟、TPS计划系统。结果 此方法可有效解决衔接野间剂量热点和冷点问题,最大限度减轻脊髓、肺、心脏等周围器官的照射剂量,减轻后遗症及并发症,剂量分布合理。结论 半野照射技术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