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尚咏  张正之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77-2078
目的 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mm小窗,将腓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干侧方开窗处。C组:方法同B组,但束膜开窗。各组分别于术后8、12周取材并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定量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 自体神经移植体修复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端侧吻合的外膜、束膜开窗组(P<0.05);外膜开窗组与束膜开窗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其再生神经纤维质量优于端侧吻合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修复尺神经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将65例尺神经(肘一腕)完全离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组32例,行常规神经束膜吻合术进行吻合;羊膜移植组33例,行神经柬膜吻合+生物羊膜环绕移植术。对2组的VAS评分、肌力、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3.9个月。羊膜移植组在术后肌力、尺神经SCV和MCV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能促进尺神经完全离断伤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损伤早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根据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应用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具体方法为神经探查、神经松解、神经外膜修补、神经外膜端端吻合、神经束膜端端吻合、神经移植、神经移位、神经植入等。结果共修复周围神经118例12条166处,获随访72例12条98处,运动功能恢复达M3以上31.82%,感觉功能恢复达S3以上67.74%,其中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腓肠神经损伤修复后感觉恢复均达到S3,28处指神经损伤修复后感觉恢复达s3以上占82.14%,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功能无一例恢复,桡神经及股神经的运动功能恢复最理想。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良好,但应注意修复时机及方式。  相似文献   

4.
超短波和指数曲线电流治疗兔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超短波和指数曲线电流治疗家兔经手术损伤后的坐骨神经,通过每段时间的肌电图、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观察到治疗组12周时肌电图恢复早于对照组,同时间的传导潜伏期1.51ms,传导速率53.16m/s,已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分别3.54ms和2.086m/s(P<0.05)。并用上法治疗35例神经损伤,痊愈显效率85%,好转率114%,证明超短波和指数曲线电流可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小剂量高频超声波对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在超声波作用前后,分别测试了80例正常人双侧正中神经前臂段的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CV)。超声仪的工作频率为1.65MHz,分六组。A组:0.3W/cm2连续波固定法1min;B组:0.3W/cm2脉冲波固定法5min;C组:0.6W/cm2连续波移动法10min;D组:1.2W/cm2脉冲波移动法10min;E、F为假超声组。结果:A组作用后MCV明显加快(P<0.001);而B、C、D三组的MCV明显减慢(P<0.001);E、F组MCV没有明显变化(P>0.05)。30min后各组基本恢复到超声作用前水平。结论:小剂量高频超声波可使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出现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腕部尺神经锐器伤术后康复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3例腕部尺神经锐器伤患者,术中用双极刺激器对尺神经两断端的功能束支进行定位,再采取神经束膜加神经外膜缝合法修复,术后第1周尽早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7个月,按照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行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4.3%。结论: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对腕部尺神经损伤功能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方法疗效肯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面肌功能训练用于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62例因手术所致创伤性面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神经电图检查及面神经功能的主观评价。结果 面神经损伤轻度者,训练组与对照组临床开始恢复时间(Ti)、临床完全恢复时间(Tf)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出现;面神经损伤中度者,训练组Ti、Tf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仅一例有并发症;面神经损伤重度者,训练组损伤神经一年内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神经轻度损伤者,功能训练不能缩短其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所需时间;神经损伤中、重度患者,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关于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多篇报道,但外周血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使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6例,同时与周围神经损伤单纯行神经断端吻合或神经移植1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常规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一两个疗程,同时给予针灸、理疗、经皮电刺激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要明显高于单纯神经吻合组。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修复局部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够使远端失神经骨骼肌早期重新获得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1月~2001年1月应用接枝水凝胶硅胶膜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缺损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7例为男性,平均年龄30.9岁。致伤原因:骨折及骨折后闭合复位损伤5例,刀砍伤2例。损伤神经:桡神经4条、尺神经2条、正中神经1条。受伤后即日~2个月就诊。方法:有骨折者先行内固定。松解和游离神经近、远端,用锐刀片切去挫伤和瘢痕至正常神经结构,邻近关节取功能位,神经无张力缺损均在1.5cm内。取消毒备用的接枝水凝胶硅胶膜在直视下包裹损伤缺损神经,硅胶膜边缘与近、远端神经外膜以7/即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促进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疗效相比较。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收治急诊前臂神经切割伤患者22例(30根神经:正中神经14根,尺神经16根),随机分为两组(n=11):①维生素B组:神经缝合术后口服维生素B1,B6各10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②前列腺素E1组:神经缝合术后前列腺素E1 150μ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点,1次/d,连续用药1个月。术后3个月开始每个月做肌电图检测。测定神经运动电位、感觉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统计最后一次检测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2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至最后一次检测时维生素B组损伤神经中感觉电位恢复率28.6%,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5.7%;前列腺素E1组感觉电位恢复率为50%,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7.5%。②运动电位潜伏期:两组正中神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尺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短5ms(P〈0.01)。③运动电位波幅:正中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波幅高5mV(P〈0.05),尺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波幅高8mV(P〈0.01)。④前列腺素E1组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的潜伏期较维生素B组短4ms(P〈0.01)。⑤两组比较尺神经的感觉神经电位的被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其效果优于维生素B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桡神经长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供体神经束膜或者外膜开窗,将受损神经远端端侧吻合于供体神经“窗口”。结果:术后随访13~36个月,优良率为81.2%。结论:神经端侧吻合为修复桡神经长段缺损的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应用光量子自血疗法。结果:治疗组的加拿大神经缺陷标准(CNS)恶化不明显(P>0.05),峰值高而明显(P<0.05),而对照组的CNS恶化显著(P<0.05),峰值回升缓慢。结论:说明光量子自血疗法可明显减轻迟发性神经损伤,提高神经功能的康复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体变性骨骼肌-神经束“并联”复合体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咸宁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完成,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复合桥组,神经桥组和肌桥组,每组12只。①模型制作:采用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50g)经腹膜腔注射麻醉后,显露并切去鼠的右侧坐骨神经一段使形成10mm缺损。另在复合桥组和肌桥组,切取股二头肌外缘纵行肌束,置于60℃水浴变性5min。②分组处理:复合桥组:将缺损远端神经行“束间分离”,等分为两束,切取10mm长的一束与自体变性骨骼肌束“并联”桥接于坐骨神经缺损处并用筋膜包裹;神经桥组:以自体神经原位桥接于神经缺损处;肌桥组:以自体变性骨骼肌束桥接于神经缺损处。③指标测试:术后24周,用肉眼观察桥接体及吻合口外形,取称大鼠双侧胫前肌湿质量,以术侧(右侧)与正常侧(左侧)湿质量百分比作为胫前肌湿质量恢复率;取移植体,以Bielschowsky镀银染色后,石蜡包埋,作纵、横切片,苏木精-伊红复染,光镜下观察和用彩色图像分析仪测量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密度)、平均直径及髓鞘厚度。 结果:实验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24周时,①大体观察: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的桥接段均有完整的神经外膜和清晰的神经折光横纹,与周围组织粘连轻,吻合处质软,表面光滑,而肌桥组则无完整的神经外膜和神经折光横纹,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吻合口处质硬,表面粗糙;胫前肌(湿质量)恢复率: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均较肌桥组高,其差异有显著性[复合桥组(72.19&;#177;7.23)%,神经桥组:(75.01&;#177;6.21)%,肌桥组:(63.98&;#177;6.41)%,P〈0.05]。②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密度):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均较肌桥组多(密)[复合桥组:(77.78&;#177;6.76)&;#215;10^4根/μm^2,神经桥组:(78.43&;#177;4.56)&;#215;10^4根/μm^2,肌桥组:(68.88&;#177;2.39)&;#215;10^4根/μm^2,P〈0.05]。③再生神经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复合桥组和神经桥组也较肌桥组粗厚[复合桥组:(6.56&;#177;1.58)μm和(1.21&;#177;0.25)μm,神经桥组:(7.22&;#177;1.57)μm和(1.34&;#177;0.22)μm,肌桥组:(6.22&;#177;1.57)μm和(1.10&;#177;0.17)μm,P〈0.05]。④复合桥组与神经桥组间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缺损周围神经远段“束间分离”所得的自体神经与自体变性骨骼肌束“并联”复合桥体修复大鼠神经短距离缺损,其效果接近单纯的自体神经桥体而优于单纯的自体变性骨骼肌桥体,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对不同用药方式的优劣性尚有争议。目的:观察鞘膜内与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切断后再缝合,分别向兔鞘膜内或损伤局部注射30μg神经生长因子或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12周,鞘膜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损伤坐骨神经鞘膜增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与正常神经纤维差异不大;且其神经干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损伤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次之。说明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外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功能,鞘膜内应用优于局部注射。  相似文献   

15.
背景: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如何加速面神经的功能恢复是该领域正在研究的课题。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不同方法,探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及脑细胞生长肽在临床上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01/2001-12收治44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和1999-01以前收治面神经损伤患者30例。干预:对44例创伤后和腮腺区恶性肿瘤切除造成的面神经损伤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断端对位吻合,将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在管套内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对30例面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传统神经端吻合法修复,术后不同时间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及肌电图的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i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的时间,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结果:30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最快9周,最迟13周,平均(11.1&;#177;1.1)周,与传统方法(25.8&;#177;1.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4.875,P&;lt;0.01);14例肿瘤切除面神经立即修复的患者,功能恢复最快13周,最迟15周,平均(13.8&;#177;0.8)周,与传统方法(34.8&;#177;2.9)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336,P&;lt;0.01)。肌电图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呈递增趋势,表情肌功能恢复时两种方法传导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的方法均比传统方法效果显著,是一种临床效果比较突出的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高频超声波对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频超声波对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在超声波作用前后,分别测试了23例正常人正中神经前臂段的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CV),超声仪的频率为1.65MHz,连续波,移动法,强度为0.9W/cm2。结果超声波作用后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s)的波幅和时限未出现显著性变化。但MCV(51.04±4.11m/s)较作用前(58.34±3.51m/s)明显减慢(P<0.001)。30分钟后基本恢复。结论小剂量高频超声波可使正中神经MCV出现可逆性减慢。  相似文献   

17.
远端胃切除术后胆囊收缩功能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远端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增加的原因。方法:应用B超胆囊显像法,结合脂餐试验,先后对B-Ⅰ胃切除术后患者14例及B-Ⅱ胃切除术后患者20例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空腹胆囊容积远端胃切术后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剩余容积远端胃切除术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排空率也存在着明显差异(P<0.01),而B-Ⅰ与B-Ⅱ胃切除术两组间,在空腹胆囊容积,胆囊剩余容积,排空率差异性都不明显。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时,损伤了迷走神经,使得胆囊收缩无力,胆汁淤滞,胆囊结石患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促进技术对中风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促进技术治疗36例中风偏瘫患者。评测方法为Fugl-Meyer运动积分法、ADLBarthel指数、简易智力量表。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提示智力对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恢复率无显著影响(P>0.05);运动功能恢复率对独立生活能力有影响(P<0.01),尤以对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背景:纤维蛋白胶和医用OB胶均能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但两种胶体的结构组成和作用原理完全不同。目的:对比分析纤维蛋白胶或医用OB胶联合几丁聚糖-胶原导管修复兔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制作中国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下颊支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显微外科吻合组,将神经断端对位,作外膜原位吻合;纤维蛋白胶导管粘合组与医用OB胶导管粘合组分别采用纤维蛋白胶或医用OB胶粘合与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进行修复。术后16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评价神经再生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几丁聚糖-胶原导管吸收明显,能抑制吻合口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形成。3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口轮匝肌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复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振幅(M波)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轴突恢复比相似(P〉0.05),但轴突再生率不同,纤维蛋白胶导管粘合组、医用OB胶导管粘合组均高于显微外科吻合组(P〈0.05或0.01),其中医用OB胶导管粘合组最高。说明胶原导管生物相容性良好,与纤维蛋白胶或医用OB胶联合应用修复损伤神经效果肯定,但纤维蛋白胶更适于神经损伤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0.
周围神经损伤与康复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形态功能变化、神经功能束的鉴别、神经干内功能束定位、神经胞体的保护、神经缺损修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