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本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为临床桩核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进行。利用螺旋CT断层图像,构建上颌第一磨牙舌侧1/2缺损桩核及全瓷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设计垂直集中栽荷600N的加栽方式,分析5种不同材料(普通复合树脂、石英纤维、铸瓷、金合金和镍铬合金)桩核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牙本质的Vonmises应力集中于预备后基牙的袷方与全瓷冠修复体的接触部分;最大张应力集中于预备后基牙的颊侧牙颈部。牙本质的应力值均随着5种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结论桩核材料弹性模量不同对牙本质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大,临床上的残根残冠进行桩核冠修复时,应尽量选用弹性模量较高的桩核材料,这样有利于保护残余的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2.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进行全瓷冠修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为全瓷冠的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生成EmpressⅠ、EmpressⅡ、In-Ceram Alumina以及In-Ceram Zireonia 4种材料的全瓷冠模型。模拟最大咬合力600N垂直加载于全瓷冠模型咬合面。结果:4种材料的应力分布规律相似,并且其压应力、张应力以及剪切应力极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压应力集中在全瓷冠表面,而张应力、剪切应力则主要集中在牙冠边缘和牙冠内表面部分。结论:静态载荷下全瓷冠的有限元分析仅能反映应力的分布规律.不同全瓷冠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和寿命分析应当在循环载荷下通过有限元疲劳分析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牙尖斜度对种植体支持全瓷单冠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COSMOS 2.85参照相关文献建立5个种植体支持的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单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全瓷冠的颊尖斜度分别设计为20°、25°、30°、35°和40°,采用垂直和水平两种加载方式,分析不同牙尖斜度对全瓷冠、基台、种植体以及周围骨组织内部的应力影响。结果:全瓷冠内部的张应力和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全瓷冠颊侧颈部,压应力主要集中在全瓷冠表面加载部位。最大张应力在垂直加载下随牙尖斜度增加而增加,水平加载下随牙尖斜度增加而减小;最大压应力和等效应力在牙尖斜度为25°时最小。基台内部的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基台衔接处的颊侧:种植体应力集中部位在颈部颊侧;骨组织应力集中部位在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垂直加载时在颊侧,水平加载时在颊舌侧。不同牙尖斜度时基台、种植体及骨组织内部的最大等效应力在垂直加载时无明显差异,在水平加载时随牙尖斜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不同牙尖斜度时种植体支持全瓷单冠的应力集中部位相似,最大应力与加载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数目桩、不同材料桩核及不同载荷对磨牙桩核冠修复后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有限元法建立不同数目桩及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上颌第一磨牙后的模型,载荷1以480 N总载荷垂直加载模拟正中咬合,载荷2以200 N总载荷与牙长轴成45°斜向加载模拟咀嚼,采用MSC.Marc软件分析剩余牙体组织的Von Mises应力大小及其分布。结果:随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牙颈部Von Mises应力峰值减小,牙根内表面的应力值增加;铸造桩组腭根和远中颊根桩修复时,桩周牙本质的应力峰值小于腭根桩修复及腭根和近远中颊根桩修复;载荷2条件下,牙颈部的应力峰值较载荷1条件下的应力峰值小,而牙根内表面的应力峰值较大。结论:桩的数目、桩核材料及载荷大小与方向均对磨牙桩核冠修复后剩余牙本质的应力大小和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全瓷冠内部应力分布规律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有限元法分析全瓷冠的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修复没计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CT断层影像构建右下第一磨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5种加载方式:垂直集中载荷600 N、垂直八点分布载荷600 N、垂直偏舌侧载荷600 N、10°偏颊侧载荷600 N、颊侧20°咀嚼载荷225 N,利用ANSYS软件分析各瓷层和界面的应力值大小.结果 5种加载方式下全瓷冠应力分布的相同之处:加载点可引起饰面瓷应力集中,沿载荷方向核瓷内表面拉应力集中.5种加载方式下全瓷冠应力分布的不相同之处:垂直集中载荷作用下,全瓷冠颈部肩台拉应力分布均匀;10°偏颊侧载荷仅使全瓷冠颊舌侧颈部肩台拉应力集中,最大值为32.25 MPa;颊侧20°咀嚼载荷引起全瓷冠颊侧、近中、远中颈部肩台拉应力集中,最大值为11.29 MPa.结论 制作全瓷冠应增加咬合接触面积,减少牙尖斜度,并提高颈部肩台陶瓷的抗拉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粘接剂对双层结构的全瓷冠及粘接剂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螺旋CT断层图像,构建双层结构的全瓷冠(核瓷层和饰瓷层)、粘接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和牙槽骨6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垂直集中载荷600N的加载方式,分析全瓷冠经3种不同粘接剂(Panavia,3M RelyX Unicem,3M RelyX Luting)粘固后,粘接剂层、核瓷层和饰瓷层的最大主应力分布。结果粘接层应力集中部位为近中颊侧肩台和腭侧面近牙合面部分。核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核瓷内部,饰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附近。随着粘接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位于饰瓷层的最大主应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位于核瓷层和粘接层的最大主应力出现上升的趋势。结论全瓷冠在不同粘接材料粘固后受到力的作用时,最大主应力分布区域相对固定,但分布范围有向加载侧分布的趋势。在某些条件下,高弹性模量的粘接剂可能会降低全瓷冠崩瓷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核瓷层的抗折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不同充填材料全瓷冠修复两壁缺损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析。方法:通过CBCT扫描离体牙,Mincis三维重建,Geomagic优化处理,Ansys布尔运算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两壁缺损6种模型,分别使用银汞合金充填及复合树脂充填全瓷冠修复,在最大、垂直、斜向及水平4种载荷下,分别比较牙本质Mohr应力分布及牙本质最大Mohr值。结果: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缺损1/2时,不同充填材料全瓷冠修复,同一载荷下6种缺损模型的牙根应力分布无明显区别,银汞合金充填全瓷冠修复的应力集中区较复合树脂充填全瓷冠修复更偏向根方。结论: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缺损1/2时,复合树脂充填全瓷冠修复优于银汞合金充填全瓷冠修复,且缺损位置对修复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粘接剂对双层结构的全瓷冠及粘结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图像,构建双层结构的全瓷冠(核瓷层和饰瓷层),粘接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各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3种不同咬合方向载荷200N 的加载方式,分析不同种类的粘接剂(3M Luting2组、DMG PermaCem组以及Kerr Maxcem Elite组)粘固后,饰瓷层及粘接剂层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粘接层和饰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附近。随着粘接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均呈上升趋势,位于饰瓷层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全瓷冠在不同粘接材料粘固后受到力的作用时,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有向加载侧分布的趋势。使用高弹性模量的粘接剂可能会降低全瓷冠的受力,减少崩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粘结剂厚度对双层结构的全瓷冠及粘结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螺旋CT断层图像,构建双层结构的全瓷冠(核瓷层和饰瓷层),粘结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各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垂直集中载荷600 N的加载方式,分析不同厚度的粘结剂粘固后核瓷层、饰瓷层及粘结剂层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核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核瓷内部,饰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附近,粘结剂层应力主要集中在近中颊侧肩台和腭侧面近殆面部分.随着粘结剂厚度由50 μm增加到140 μm时,位于饰瓷层、核瓷层和粘结剂层的最大主应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临床上应尽量保证全瓷冠与牙体组织的贴合,以减小分布在双层结构全瓷冠和粘结层上的应力,提高全瓷冠的抗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苏凡  赵莹  苏勤 《上海口腔医学》2013,22(4):374-377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颈部穿髓型缺损的切牙,在唇侧和舌侧不同开髓入路下的牙体受力情况,探讨唇侧入路在抗折力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方法: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采用Mimics、Catia、Ansys软件建立上切牙模型,分别用唇、舌侧2种入路及直接树脂充填、纤维桩树脂修复、纤维桩全瓷冠修复3种不同修复方式,对其施加载荷,比较缺损部位及髓腔根管表面应力分布和最大von Mises值,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条件下,直接树脂修复时,唇、舌侧入路无明显区别;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时,唇侧入路可以转移牙体应力集中部位,降低缺损处牙体折断几率而增加根折几率;桩冠修复可有效分散缺损处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牙体从缺损处折断的几率。结论:对于颈部穿髓型缺损的切牙,直接树脂充填时,唇、舌侧入路均可采用;纤维桩树脂修复和桩冠修复时,分散了牙体应力的集中,而唇侧入路较舌侧入路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探讨不同基底瓷厚度对IPS e.max press全瓷冠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形态试件,基底瓷厚度分别为0.30 mm、0.50 mm、0.75 mm、1.00 mm、1.20 mm五组全瓷冠轴对称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最大咬合力600 N垂直加载于半球形加载头,得出全瓷冠应力分布状态。结果:五组模型应力分布区域相似,全瓷冠最大主应力峰值均位于基底瓷层内,主要集中在加载区下方邻接粘结剂的基底瓷处;饰面瓷的最大主应力峰值主要集中在饰面瓷咬合面与半球形加载头接触的外侧周围;基牙及粘结剂最大主应力峰值均集中在肩台处。全瓷冠压应力峰值主要集中在加载区下方与半球形加载头接触的饰面瓷区域;IPS e.max press全瓷冠的基底瓷厚度对全瓷冠、基底瓷、饰面瓷、基牙及粘结剂的最大主应力均有影响。结论:IPS e.max press全瓷冠在正常咬合力作用下,可以在满足美观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基底瓷厚度,以期增加全瓷冠整体断裂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ferrule with different heights 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dentin and the restoration-tooth complex,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tress analysis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simulating an endodontically treat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restored with an all-ceramic crown were prepar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were varied in their ferrule height (NF: no ferrule, 1F: 1-mm ferrule, and 2F: 2-mm ferrule). A 300-N static occlusal load was applied to the palatal surface of the crown with a 135° angle to the long axis of the tooth. In addition, two post and cor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elastic modulus were evaluated. The differences in stre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s were analyzed. Maximum stresses were concentrated on force application areas (32.6–32.8 MPa). The stress values observed with the use of a 2-mm ferrule (14.1/16.8 MPa) were lower than the no-ferrule design (14.9/17.1 MPa) for both the glass fiber-reinforced and zirconium oxide ceramic post systems, respectively. The stress values observed with zirconium oxide ceramic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glass fiber-reinforced post system. The use of a ferrule in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an all-ceramic post-and-core reduces the values of von Mises stresses on tooth-restoration complex. At rigid zirconium oxide ceramic post system, stress levels, both at dentin wall and within the pos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fiber posts.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台时种植体支持全瓷单冠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氧化铝、氧化锆全瓷基台和钛基台支持时种植体全瓷单冠各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种植体支持下颌第一前磨牙全瓷单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台分别选用氧化铝、氧化锆和钛,采用垂直和水平加载两种方式,分析全瓷冠、基台、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和最大应力。结果:全瓷基台和钛基台支持时应力分布基本类似,最大应力在水平加载时大于垂直加载时。全瓷冠内部应力集中在加载部位和舌侧肩台处,全瓷基台支持时最大应力无明显差异,稍低于钛基台支持时。基台内部应力集中在基台-种植体连接处的颊侧,瓷基台内部的最大应力高于钛基台,位移量小于钛基台。种植体及骨组织内部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皮质骨,最大应力在垂直加载条件下不同基台时无明显差异,在水平加载条件下钛基台高于全瓷基台。结论:全瓷基台支持时全瓷冠、种植体和骨组织内部应力较小;两种全瓷基台内部应力无明显差异,均高于钛基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饰瓷和核心瓷牙合面厚度对双层结构氧化锆全瓷冠内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3—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进行。利用螺旋CT断层图像,构建上颌第一磨牙氧化锆全瓷冠(核心瓷层和饰瓷层)、黏结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牙槽骨6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垂直集中载荷600 N的加载方式,观察不同饰瓷牙合面厚度(V)与核心瓷牙合面厚度(C)两因素变化对全瓷冠的最大主应力(S1)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饰瓷厚度增加,饰瓷本身的应力先减小后上升,即饰瓷厚度为0.7 mm时,S1为73.20 MPa;厚度升至0.9 mm时,S1下降至54.56 MPa;厚度升至1.7 mm时,S1则上升至60.16 MPa。而随着核心瓷厚度增加,核心瓷的应力在减小,即核心瓷厚度为0.3 mm时,S1为116.40 MPa;厚度升至1.3 mm时,S1下降至4.17 MPa,其应力峰值下降幅度为96.75%。结论    对全瓷冠的应力分析,得出双层全瓷冠的V和C范围:0.9 mm ≤ V ≤ 1.5 mm,C≥0.5mm。这就要求在全瓷冠临床预备过程中,必须留出至少1.4 mm的空间,即为两者最低限之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钛基台支持时四种粘接剂和3种全瓷冠间不同粘接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体局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最大咬力在冠咬面加载水平和垂直力。结果:磷酸锌粘接界面的应力最大;铸瓷冠可以降低粘接界面的应力大小;粘接界面的应力受粘接剂的影响最大;水平加载最大应力远大于垂直加载;弹性应变主要集中在基台与种植体和冠颈部连接处。结论:粘接界面应力过大应首先考虑更换粘接剂,其次考虑面侧向力过大或不平衡,最后考虑修复冠材料。基台与种植体和冠颈部连接处最可能发生折断。三维有限元法应力分析可以为种植修复提供较准确的理论依据,对临床工作准备和预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上中切牙不同基底冠材料全瓷冠受载时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运用逆向工程软件构建上颌中切牙全瓷冠(双层冠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选择氧化锆全瓷冠、氧化铝全瓷冠为实验组,贵金属烤瓷冠为对照组,施以不同部位静态载荷模拟加载,分析其应力分布趋势的异同。结果:应力分布云图显示,不同基底冠材料的全瓷冠应力分布趋势相同,载荷区和全冠颈缘为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极值点位于载荷点。不同基底冠材料全瓷冠的应力值不同,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基底冠的等效应力极值相应增加,而饰面瓷则适当减小;基底冠弹性模量的增加也会使得基底冠与预备体界面、基底冠与饰面瓷界面以及邻面颈缘的张应力显著提高,饰面瓷的张应力则稍有下降。结论:高弹性模量基底冠可降低上中切牙全瓷冠饰面瓷的折裂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饰瓷和核心瓷牙合面厚度对双层结构氧化锆全瓷冠内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进行。利用螺旋CT断层图像,构建上颌第一磨牙氧化锆全瓷冠(核心瓷层和饰瓷层)、黏结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牙槽骨6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垂直集中载荷600 N的加载方式,观察不同饰瓷牙合面厚度(V)与核心瓷牙合面厚度(C)两因素变化对全瓷冠的最大主应力(S1)分布情况。结果随着饰瓷厚度增加,饰瓷本身的应力先减小后上升,即饰瓷厚度为0.7 mm时,S1为73.20 MPa;厚度升至0.9 mm时,S1下降至54.56 MPa;厚度升至1.7 mm时,S1则上升至60.16 MPa。而随着核心瓷厚度增加,核心瓷的应力在减小,即核心瓷厚度为0.3 mm时,S1为116.40 MPa;厚度升至1.3 mm时,S1下降至4.17 MPa,其应力峰值下降幅度为96.75%。结论对全瓷冠的应力分析,得出双层全瓷冠的V和C范围:0.9 mm≤V≤1.5 mm,C≥0.5mm。这就要求在全瓷冠临床预备过程中,必须留出至少1.4 mm的空间,即为两者最低限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