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2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中置入瞳孔扩张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32例(40眼)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做2.2 mm透明角膜切口后植入Graether瞳孔扩张器扩大瞳孔,然后完成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情况、前房反应、瞳孔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Graether瞳孔扩张器在术中可使瞳孔直径维持在5.5~6.5 mm左右,40眼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无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视力≥1.0者6眼(15%),0.5~0.8者22眼(55%),0.1~0.4者11眼(28%),0.05~0.08者1眼(2%).术后随访瞳孔形状呈圆形或近圆形,均有瞳孔对光反射.结论 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中置入瞳孔扩张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既可以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又可以保护虹膜组织,增加了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手术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OASIS和Malyugin Ring两种瞳孔扩张器的手术效果。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在北京同仁医院确诊并拟行小瞳孔白内障手术患者20例(20眼)。方法 小瞳孔白内障患者20例(20眼)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术中采用Malyugin Ring瞳孔扩张器扩张瞳孔者11眼(1组),采用OASIS瞳孔扩张器扩张瞳孔者9眼(2组)。所有患者均施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后1周,1、3、6个月随访复查,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瞳孔大小等。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瞳孔大小。结果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全部囊袋内植入,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手术前第1组和第2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6和0.16±0.14(P=0.836);术后6个月第1组和第2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3±0.4和0.77±0.23(P=0.124)。术后6个月,第1组和第2组的眼压分别为(12.4±2.2) mmHg和(12.7±6.4) mmHg(P=0.36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089±729)个/mm2和(1246±516)个/mm2(P=0.007);瞳孔直径分别为(3.50±1.24) mm和(4.70±1.57)mm,均较术前瞳孔直径(分别为2.23±0.85 mm和1.94±0.50 mm)大(P=0.042,0.049)。结论 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应用OASIS和Malyugin Ring两种瞳孔扩张器辅助均能在术中有效扩大并维持瞳孔扩张状态;术后瞳孔均较术前扩大;两组间术后视力恢复和眼压无明显差异, Malyugin Ring较OASIS瞳孔扩张器更有助于减少术中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Malyugin Ring瞳孔扩张器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临床工作中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27 例(32 眼),分为2 组,其中术中采用2 把器械瞳孔撕开操作21 眼(I组),采用Malyugin Ring瞳孔扩张器扩张瞳孔11 眼(II组)。所有病例均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IOL植入术,术后1 周,1、3、6 个月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平均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瞳孔大小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IOL)100%囊袋内植入,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前与术后6 个月比较:BCVA(LogMAR):I组1.15 ± 0.75 vs. 0.30 ±0.21,II组1.42 ± 1.16 vs 0.30 ± 0.31;IOP:I组(14.7 ± 4.6)mmHg vs.(14.1 ± 6.4)mmHg,II组(16.1 ±5.1)mmHg vs.(12.4 ± 2.2)mmHg;平均角膜曲率:I组(44.55 ± 1.83)D vs(. 44.94 ± 2.70)D,II组(44.72 ±1.55)D vs.(45.37 ± 1.25)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I组(2 490 ± 498)/mm2 vs.(1 486 ± 612)/mm2,II组(2 620 ± 989)/mm2 vs.(2 089 ± 729)/mm2;瞳孔直径:I组(2.0 ± 0.6)mm vs.( 3.3 ± 1.2)mm,II组(2.2 ±0.8)mm vs.(3.5 ± 1.2)mm。2组间手术前后参数比较,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38),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使用Malyugin Ring瞳孔扩张器辅助不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和IOP及角膜曲率情况。术后瞳孔较术前扩大,Malyugin Ring有助于减少术中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OASIS瞳孔扩张器的效果。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临床工作中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22例22眼,随机分为2组,其中术中采用器械瞳孔撕开操作13眼(A组),采用OASIS瞳孔扩张器扩张瞳孔9眼(B组)。所有病例均施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瞳孔大小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100%囊袋内植入,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BCVA(A组0.41±0.30 、B组0.77±0.23)与术前(A组0.17±0.14 、B组0.16±0.14)比较,2组均显著提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眼压:A组(14.62±4.70)mmHg(1 kPa=7.5 mmHg)、B组(12.67±6.35)mmHg,与术前A组(14.22±6.00)mmHg、B组(15.70±5.70)mmHg相比无明显变化;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1486±718)个·mm-2、B组(1246±516)个·mm-2,与术前A组(2498±564)个·mm-2、B组(2424±640)个·mm-2均明显减少;B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损失更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2组瞳孔直径均较术前扩大:术前A组(2.30±0.35)mm、B组(1.94±0.50)mm,术后A组(4.00±0.88)mm、B组(4.70±1.57)m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使用OASIS瞳孔扩张器辅助可在术中有效扩大并维持瞳孔扩张状态,不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和眼压情况;术后瞳孔较术前扩大,使用OASIS瞳孔扩张器时需要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上睑下垂复发的原因,指导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术前了解前次手术方式,分析失败原因,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以提上睑肌肌力为依据,考虑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mm者均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6mm者,均选择提上睑肌缩短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6mm之间者,若前次手术是利用额肌的手术,可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我们采用了额肌瓣悬吊术。结果:患者26例30眼术眼睑缘弧度无畸形,双重睑自然,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下1~2mm,或与健眼基本对称。结论: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再次手术要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术中使用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30例(47眼),A组为小瞳孔白内障组10例(17眼),B组为正常瞳孔白内障组20例(30眼)。A组手术中使用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其余2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视力、瞳孔大小及角膜内皮细胞情况。结果 手术并发症:6例手术中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第一次未能进入导入装置,调整拉钩之后顺利将虹膜扩张器拉入导入装置,2例需将虹膜扩张器从导入装置中取出,通过拉钩拉入导入器。视力:A组术后1个月BCVA0.88±0.02,B组术后1个月BCVA0.92±0.02,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瞳孔直径:A组术后1个月瞳孔直径(2.67±0.14)mm,B组术后1个月瞳孔直径(2.60±0.11)mm,两组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09.59±63.99)mm-2;B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330.03±51.81)mm-2,两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使用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其术后视力、瞳孔大小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正常瞳孔白内障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68例76眼各种原因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术中未用辅助扩张器和人工机械扩张瞳孔,通过钝性分离粘连瞳孔,完成"掘坑式"碎核原位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mo,瞳孔呈圆形或基本圆形,直径2~3mm者32眼(42%),直径4~4.5mm者44眼(58%)。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1~0.2者18眼(24%),0.3~0.5者35眼(46%)。>0.6者23眼(30%)。结论:应用"掘坑式"碎核原位超声乳化技术,可以顺利完成小瞳孔白内障摘除术。手术安全有效,视力恢复好,保持或接近生理性圆瞳孔,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方法从上方角膜缘内1mm处横行切开4mm,深达1/2角膜厚度.再向巩膜方向分离至角膜缘后3mm处,形成一巩膜袋.将袋的底部穿刺至结膜下,并将袋的底部巩膜切开一长约2mm×2mm的缺口,形成滤过道的外口.在角膜缘做常规小梁切除术,作为滤过道的内口.结果10例患者术后球结膜滤泡明显,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该手术方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抗青光眼滤过性术式,避免了常规手术球结膜损伤所致滤过道瘢痕引起的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泪囊扩张器,一般都是用螺旋固定,操作不便,因其顶端尖锐,容易刺入皮下深部组织及泪囊粘膜,还有弹性差,开张力小等弱点。我院用听诊器的弹黄片部分改制成一种新型泪囊扩张器。经过临床手术应用证明,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开张力大、对组织破坏性小等优点。做法是先将旧听诊器的弹黄片取下,两侧套管部分各锯掉一叶、留下同侧两叶,并在两个叶片上分别做三个齿牙,其长度为4mm,总宽为10mm,齿牙间距为2.5mm,尖端为钝头,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59年,在没有插管材料的情况下,试用鸡翎管作泪道插管手术,十八年中共计手术200只眼,均是鼻泪管阻塞或闭塞所致的慢性泪囊炎。经长期观察,其中失败8眼,手术成功率占96%,术后无不良反应,优于金属、塑料管,没有外排现象。手术方法同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孙振声泪道插管术,翎管取材方便,手术操作简便,基属医疗单位均可开展。鸡翎管的制作:采取老鸡翅膀或尾部之翎管,进行煮沸约30分钟,借热软之机,剪取16~24mm之长管,上端直径3~4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方法:系统回顾2003-08/2013-02在我院再次手术治疗的34例34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手术失败原因,探讨应对方法。术后随访6mo~4a,治愈33例,失败1例。

结果: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吻合口肉芽组织堵塞,骨孔位置不正确,术中出血过多,骨孔过小,泪囊未完全切开。

结论: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中细致操作,减少术中出血,尽可能制作大小及位置均合适的骨孔,术后坚持行泪道冲洗,能减少手术失败的发生。对于失败病例,再次手术仍可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C"形置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典术式,但术后失败病例屡见不鲜,二次手术由于术区粘连和解剖层次破坏,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我们在行二次手术中应用“C”形插管治疗手术失败病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琳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2070-2073

目的:观察OASIS内置式虹膜扩张器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01/2017-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31眼)和观察组(22例30眼),对照组采用劈核器和晶状体调位钩手动撕开扩张瞳孔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中植入OASIS内置式虹膜扩张器扩大瞳孔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瞳孔直径及眼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OASIS内置式虹膜扩张器的应用效果。

结果:术后1mo,两组患者BCVA 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BCVA(0.09±0.04)显著优于对照组(0.2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但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455.77±52.98个/mm2)显著高于对照组(2298.94±49.12个/mm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瞳孔直径较术前均有所扩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瞳孔直径(3.52±1.14mm)大于对照组(3.15±1.02mm); 术后6mo,两组患者瞳孔直径较术后1mo均显著扩大(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眼压较术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眼压(13.40±1.73mmHg)低于对照组(13.93±1.98mmHg); 术后6mo,两组患者眼压均低于术后1mo(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OASIS内置式虹膜扩张器用于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可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降低眼压、扩张瞳孔直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38例140眼泪囊鼻腔吻合的资料,分析手术失败原因。结果 140眼中术后继续流泪9眼(6.43%),手术失败与术中判断失误、术后血凝块堵塞、肉芽组织形成及泪囊肥厚增生而变小等因素有关。结论 术中、术后充分止血,术中对泪囊判断准确,熟悉解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体会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方法,总结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28例,其中10天以内接诊泪小管断裂距泪点7mm以内采用直视法,用医用硅胶管修复15例。10天以上接诊泪小管断裂距泪点7mm以上者采用弯针法或泪道切开法,应用医用硅胶管修复13例。结果 28例中26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 无论新鲜的或陈旧性的泪小管断裂,不管应用何种方法,只要准确无误地寻找到断端并进行正确的吻合,术后留置时间准确,都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伟峰 《眼科新进展》1997,17(3):151-152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顽固性青光眼是导致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药物或常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多难奏效,因而睛状体冷冻术被多数学者推荐为首选疗法[1],但其严重并发症如玻璃体出血.眼球萎缩等常使角膜移植手术复明的目标归于失败,故并非此类患者理想的降眼压措施.近期我们采用Krupin眼间治疗2例此类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手术方法:球后麻醉后,在鼻上或颞上象限作90~110°范围的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钝性分高至赤道后,游离上,外/内直肌后作牵引缝线.作5×5mm2四边形浅层巩股清.将krupin眼阀…  相似文献   

17.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手术方法。由于失误能使手术归于失败。国内作者对失败原因进行了讨论。为从失败的病例中吸取教训,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我院收治首次手术失败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79年到1988年共收治19例失败病例,其中外院手术的13例,本院手术的6例。失败原因为2例术前诊断错误,1例术中出血,2例筛泡前移,9例骨孔过小,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的机制,以期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探讨其各自的机制。结果手术失败原因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46眼,原裂孔未闭34眼,出现新裂孔16眼,脉络膜脱离2眼,黄斑前膜2眼,玻璃体出血2眼。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的机制主要是:裂孔未能确切地封闭,PVR未能妥善地处理;为了减少手术失败应当尽可能封闭裂孔,而PVR严重者一定要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19.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失败后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结果:80例(80眼)再手术,巩膜扣带术69例,成功59例,成功率85.51%;11例再次手术直接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均复位。手术失败原因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80眼,原裂孔未闭34眼,出现新裂孔21眼,脉络膜脱离4眼,黄斑前膜4眼,玻璃体积血2眼。结论:视网膜脱离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确切地封闭裂孔,处理PVR;巩膜扣带术仍然是再手术的首选,PVR严重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20.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泪囊炎,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方可治愈。我院自1987年9月至1992年3月共行957例,其中19例为二次手术,占1.99%。仅就其中8例分析其失败原因。为使手术成功,术前应详细检查,术中正确填入止血麻醉纱条,减少术中出血。骨窗一般以15mm×10mm为宜,吻合时一定要将鼻粘膜与泪囊粘膜完整对合,避免上下错位。泪囊过小者可尽量吻合前唇,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