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华 《河北医药》2010,32(12):1547-1548
目的 探讨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ST段压低伴或不伴典型胸痛患者分为2组:A组ST段压低伴典型胸痛者86例,B组ST段压低不伴典型胸痛或无症状者74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79例,其中单支病变44例,双支病变25例,3支病变10例,而B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1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为标准,A组对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89.77%,特异性为80.00%,准确度为85.28%;而B组阳性率仅为20.00%,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5,P<0.01).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缺血性ST段压低伴有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要优于仅有ST段改变者,前者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平均年龄 (5 0± 3.8)岁 ,具有心律失常 ,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2 5例为无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 (A组 )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16 % (4 / 2 5 )。 2 7例患者为有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 (B组 )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8.9% (2 4/ 2 7)。两组比较 :P<0 .0 0 1。结论 :5 2例中未绝经的 8例女性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均无异常。而绝经后 7例中 6例冠状动脉有病变。提示对中老年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患者 ,尤其是绝经前女性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常规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我们于 2 0 0 0年 11月至今对 3 0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 60岁以上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临床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而平静心电图正常的 60岁以及以上的病人 3 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60~ 70岁 ,平均 ( 66.44± 5 .82 )岁。1 2 方法 病人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 ,收集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常规平静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以冠状动脉主要分支 (左主干和前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常规心电图有缺血性ST -T改变的导联与病变冠状动脉的对应关系。 方法 选择 6 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单支病变的患者 ,与常规心电图对照 ,对比分析缺血性ST -T改变的导联与病变冠状动脉的对应关系 ,并采用 χ2 检验 ,P <0 0 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有A组心电图 (Ⅱ、Ⅲ、avL)改变者共 2 3例 ,其中右冠状动脉 (RCA)病变者 12例 ,与左前降支 (LAD)及左回旋支 (LCX)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及P <0 0 1) ;B组心电图 (ⅠavL)改变 12例 ,RCA病变者为 0 ,LAD与LCX对比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组心电图 (V1-V6 )改变共 39例 ,LAD病变 2 9例 ,与RCA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与LCX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结论 A组心电图改变与RCA病变、C组心电图改变与LAD病变均有良好的相关性 ;单纯B组心电图改变可除外RCA病变 ,但不能判断病变血管是LAD还是LCX。  相似文献   

5.
钟碧峰 《淮海医药》2009,27(2):139-140
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胸痛患者进行分析,认识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有无轻度异常,分为管壁光滑组(A组)和冠脉造影轻度异常,管壁不光滑、狭窄〈50%组(B组)2组,比较其高危因素及心电图ST—T改变。结果B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A组(P值均〈0.05),B组心电图有ST-T改变者为14例,与A组4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冠脉造影轻度异常,造影狭窄〈50%患者,有必要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行冠脉动脉造影并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589例,对心电图和冠脉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狭窄〉70%组比狭窄50%~70%组、狭窄〉70%组比无狭窄组更易发现ST—T异常(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胸痛组敏感性稍优于非胸痛组(54.9%VS48.9%),特异性基本一致(67.9%VS67.3%)。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但除外其它继发性ST—T改变的存在,心电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无ST—T改变情况下,有胸痛患者应进一步行心电连续监测和心电图负荷试验等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患者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电图存在典型ST—T改变表现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粥样斑块形成且狭窄≥50%,判断冠脉造影阳性。结果82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0例,其中心电图阳性者28例,提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灵敏度70.O%;冠脉造影阴性者42例,其中心电图阴性者31例,提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特异性为73.8%。结论心电图为冠心病的常用诊断方法,不能仅凭心电图确诊或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确诊的7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MarquetteHolter心电监测仪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ST段、T波、室性早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态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无明显病变的10例,轻度狭窄的15例,中度狭窄的37例,重度狭窄的8例,而且阵发性ST段抬高的高度、持续时间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常规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检测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准确完整地记录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全过程,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36例心电图有ST-T改变且伴有胸闷、胸痛的中老年人行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是否存在ST-T动态改变分为A组(ST-T有动态改变)与B组(ST-T无动态改变),并对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70.4%,B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38.3%,A组阳性率高于B组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伴有胸闷、胸痛的中老年人心电图有动态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国琴  张薇  魏胜利 《天津医药》2002,30(11):670-671
目的 :对常规正常心电图进行STc延长及QRS_ST夹角的分析 ,以探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1例心电图无ST段改变的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36例冠状动脉狭窄≥50 %为冠心病组 ,35例狭窄<50 %或无狭窄为对照组 ,STc≥0 12s为延长。同时进行QRS_ST夹角阳性分析。结果 :STc延长冠心病组34例 (94 44 % ) ,对照组3例 (8 57% ),两组比较χ2=52.43(P<0.01);冠心病组STc为 (0 1248±0 0055)s ,对照组为 (0 1133±0 0011)s ,两组比较t=14.62(P<0.01);冠心病组QRS_ST夹角阳性30例 (83 33% ) ,对照组6例 (17 14 % ),两组比较 χ2=28 51(P<0.01)。结论 :STc延长和QRS_ST夹角阳性分析有助于冠心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肌钙蛋白Ⅰ (CTnⅠ )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 1999年 7月~2 0 0 0年 12月开封市急救中心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及开封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急性胸痛病人 17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测定CTnⅠ、动态观察心电图ST -T变化、临床证实诊断 ,跟踪随访 4周。CTnⅠ检测标准 <0 3ng/ml为 (- ) ,0 3~ 3ng/ml为 (+) ,>3ng/ml(++)。冠状动脉造影影象学分类 :①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 (设为A组 ) ,包括不稳定性斑块 ,狭窄 >70 %偏心性狭窄 ,伴有溃疡或血栓 ,弥漫性长病变 ,急性完全闭塞病变。②冠状动脉稳定病变 (设为B组 ) ,包括狭窄 <70 %向心性狭窄 ,短病变 ,稳定性斑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结果 :确诊为Q波急性心肌梗死 3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10 4例 ,稳定性心绞痛 38例。冠状动脉造影为不稳定病变 137例 ,稳定病变 4 1例 ;A组CTnI(- )为 3例占 2 19%、(+)为 4 8例 ,占 35 0 6 % ,(++)为 86例、占 6 2 77%。B组CTnI(- )为 38例 ,占 92 6 8% ,(+)为 2例 ,占 4 87,(++)为 1例占 2 4 2 % ,A组 4周内心血管事件 ,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性猝死总发生率分别为CTnI(- ) 0例 ,CTnI(+)为 4例 ,CTnI(++)为 35例。结论 :CTnI检测对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及近期心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11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A组 )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 ,治疗组 (B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 30 ml+5 %GS2 5 0 ml和刺五加注射液 4 0 ml+5 % GS2 5 0 ml分步静滴 ,每日 1次 ,疗程 2周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流变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 B组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 76 .4 % ,94 .5 % (P <0 .0 1) ,心电图疗效分别为 5 6 .4 % ,81.8% (P <0 .0 5 )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B组优于 A组 (P <0 .0 1) ,未见副反应。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史,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的患者33例为观察组,及同期收治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史,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电图ST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患者29例(87.9%),对照组ST段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患者9例(2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76.9%,阳性预测值为76.3%,阴性预测值为88.2%。结论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概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可以作为一个冠心病诊断的简便、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爱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03-250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2例拟诊为CHD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CAG阳性82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58例,无明显改变者24例;CAG阴性30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17例,无明显改变者13例。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CHD诊断的敏感性随冠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高,但其特异性低,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电图ST-T的变化对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将400例绝经前女性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心电图ST-T改变同时伴典型心绞痛发作者200例,对照组为心电图ST-T改变同时伴非心绞痛发作或者无症状者200例。两组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两组阳性患者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25例,阳性符合率62.5%;对照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3例,阳性符合率26.5%。结论心电图ST-T的变化对绝经期前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5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段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7912例平板运动试验病人中,有5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老年高血压伴胸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 本组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高血压伴胸痛病人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44例: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或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对照组42例;冠脉造影结果除外冠心病,并对两者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两者之间临床上较难鉴别,但典型心绞痛可高度提示冠心病的可能。结论 确诊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57-258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心电图有ST-T改变临床拟诊心绞痛的住院患者70例。根据临床特点将70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典型心绞痛40例,乙组为不典型心绞痛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为阳性。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结果两组阳性率对比甲组为82.5%,乙组为12.5%,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电图ST-T的改变临床常认为是心肌缺血的表现,但并非心肌缺血所特有,心电图ST-T改变的分析还应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评判。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特点,运动实验,动态心电图监测来区分典型心绞痛和不典型心绞痛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真正存在心肌缺血,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并可以对病变的危险性进行预判。冠心病的确诊还应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7年2月开始用低分子肝素(Fra)对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6~74岁,平均56.8岁。均为住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者,除有临床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均有近来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1mm改变,或T波明显改变,口服  相似文献   

20.
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卓  赵先仙 《江西医药》2006,41(8):533-535
目的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2例冠脉造影病例,依据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分成2组,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并加做V3R、V4R、V5R导联及冠脉造影,进行患者胸痛、缺血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比较。结果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64.7%,阳性预测值82.2%.缺血心电图灵敏度64.6%、特异度36.7%、阴性预测值54.7%。ST段压低或抬高阳性预测值66.1%、T波倒置阳性预测值31.3%、缺血心电图并典型胸痛灵敏度70.3%、缺血心电图并不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4.5%。结论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高,阳性预测价值大,误诊率低,典型胸痛者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缺血心电图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其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片面性;ST段压低或抬高诊断价值优于单纯T波改变,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缺血心电图合并不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