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国药品管理以“保证和促进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实惠、恰当”为目标,但目前的药品管理目标既不科学又不合理。为了确保本国药品管理目标能提升我国药品管理效益和水平,因此,本国药品管理目标使用系统观点对其进行推理与剖析。  相似文献   

2.
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评价,无非两种观点:支持的认为,它是一项“阳光工程”,有效控制了不断攀升的药品价格,压缩了价格虚高的部分,遏制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反对的则认为,集中招标采购带来了“三方不满意”,即获利空间明显缩小,医疗机构不满;竞争残酷,销售成本不减,企业不满意;降价不明显,临床用药不合理,患者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不想吃过期药怎么办?当然是看保质期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药品真正的有效期可能比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短,尤其是已经开封的药品。掌握下面四个窍门,就能尽量“延长”药品的有效期。窍门一:开瓶后立即丢弃干燥剂有些药品包装内有棉球或者干燥剂,开封后,应该把它们丢弃,否则它们会吸附水汽,更容易使药品潮湿变质。  相似文献   

4.
观点一: 医保付费形成的新机制具有优越性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为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将逐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的补偿渠道。这一改革方案成为不少公立医院院长的“心病”:药品收入作为医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旦取消,政府能不能保证医院的财政补贴完全到位?医院正常运转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促使药品市场有序发展的政策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药品市场混乱”,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涉及卫生系统的第二大焦点问题,本课题组在经过四个阶段研究后,总结出从药品市场的需方──—医疗机构入手,“促使药品市场有序发展”的政策思路和逻辑顺序:首先,在明了医院业务收入中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关系的基础上,以实施医疗资源最优利用模型思路为前提,控制药品利用总量,实践证明这一步骤将能大幅度提高药品的数量适宜性、价格适宜性、品种适宜性和产地适宜性。其次,在明了药品收益与药品收入量和药品扣率的关系基础上,以第一步取得效果为前提,控制药品扣率与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有机结合,在消除扣率现象之余,促使医疗机构,也即医疗市场的供方。药品市场的需方.最终摆脱对药品费用的依赖性,这样,在上述四种适宜性出现的基础上,将能再添药品的购销渠道适宜性,第三,在一和二步的基础上,目前被议论颇多的“药品配置中心”、“药品管理办公室”和“医药分业管理”等方案设想能够付与实施,药品市场有序发展也将成为现实。打破上述逻辑顺序,如“医药分业管理”等方案的过早推行,不仅原有混乱局面得不到净化,还将频增新的混乱状况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住了流通环节的不合理加价,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合理的药品价格体系,应用药物经济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不久前曾建议,用“药品直供‘推动’药品直降”,引起了各界关注。以学术标;住来衡量,用“药品直供”指称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和零售企业的直接交易并不严谨,但“药品直供”击中了虚高药价的要害,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第二批50个城市的推广试点,我院被无锡市政府定点为医疗保险体系单位。市政府在颁布江苏省关于医改内容、医改程序的同时,颁布了《无锡市职工医疗社会保险药品报销范围》(以下简称《药品报销范围》)。《药品报销范围》分“基本药物”、“特需药物”、“抢救药物一、“控制药物”和“老干部药物”5部分。其中“特需药物”、“控制药物”均需自理50%和Xi%的费用[1],这样就改变了以往药品采购供应工作中高档贵重药品。进口药品消耗过快的势头。我院仅脂肪乳剂一项与去年同期相比使用率下降了67%{‘j,而常规药品消耗…  相似文献   

9.
模式之辨     
无论是南京的“药房托管、药品零差率销售”,还是临安的“集中采购”、连云港的“限定利润统一配送”,都是为了将药品采购渠道从多样化、复杂化相对加以集中。这样做以后,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的责任主体大幅减少,能有效规范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行为,便于政府监督管理,进而有效保证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所以都是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社区用药体制而进行的一种有利探索。其中南京实行的“全额拨款,  相似文献   

10.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农民用药安全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调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对保证农民用药安全的作用;方法:结合对江西省42个县(市)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评估工作,自拟调查表,对农村药品质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药品进货渠道清晰,药品质量有了保证;结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使农民买药放心、用药安全了,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日本将有药用价值的产品划分为药品、食品两类。按照日本厚生劳动省药物局发布的通知,具有医药品所属的效果的产品可能被认定为药品。日本《药事法》将获得认可的药品分为“一般用药品”和“医疗用药品”两类。“一般用药品”只能在普通药店销售,不得进入医院销售,所占市场份额约为10%。消费可以自由购买,但购药费用不在医疗保险承担范围内。“医疗用药品”是只能在医院销售的处方药,购药费用在医疗保险承担范围内,市场份额达90%。  相似文献   

12.
刘建忠 《长寿》2005,(8):7-7
我国从2004年起,禁止保健品以“保健药品”为名进行生产销售,所有保健品必须改以“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的名称进入市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自去年1月1日开始,停止发出新的“药健字”批准文号,市场上所有的“药健字”号保健药品如在市场上流通销售,将作为假药处理。至于已经获得“药健字”批准文号的产品,如果符合药品的审批条件,药监局将改发代表药品的“药准字”文号。如果不符合药品条件,厂商也可以转而向卫生部申请“食健字”文号,或“食准字”文号。三者的条件都不符合的,则将不得继续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3.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一项改革,自实施以来一直伴随着许多争议和质疑。特别是在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的背景下,深化药品招标采购改革、建立药品招标采购新机制的需求日益迫切,一些地方陆续展开了有关政策研究和实践。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行的药品“三统一”改革,经过近两年的探索,脱颖而出,让人们在看到规范医药购销领域秩序的同时,带来的平抑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健器具》2003,(1):26-26
为控制药品价格上涨,阿根廷政府决定实行药品“篮子”管理计划,即对纳入该“篮子”的243种药品实行限价。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医药产业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药品流通企业需要“察言观色”,跟随国家的“政策”而变。在基本药品制度基本建立的今天,药品流通企业更应该迅速“闻风而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太原市医疗保险运行情况和基本医疗制度改革实施情况,我们就医保药品和检查项目的临床操作问题对太原市三家医保定点医院的医生和参保患者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医患双方都认为用药时应首先考虑甲类药品,并基本上肯定了甲类药品的疗效;对于自费药品的疗效,医生和患者的态度不一致,多数患者认为自费药品疗效并不好,而医生的调查结果则相反;医生和患者对于药品和检查项目的态度基本上表现为决定治疗措施以病情需要为准,患者基本上按医生的要求买药和做检查,但由于患者处于不完全知情的状态,医患之间存在许多观点差异。结果提示:医患之间由于服务和利益关系,患者常处于“弱势群体”地位,故存在有一定程度的诱导消费现象,解决医患之间矛盾尚需医患保三方做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由“PPA”事件、“龙胆泻肝丸”事件、“齐二药”事件等连续引发的关于中国药品召回制度的讨论,在“欣弗”事件发生后被推向高潮。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声讨下,华源公司主动向全国发文实施药品召回,并称按照成本价收回,全部运费由公司独自承担。相关人士早已指出,药品召回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制度,很多国家都将其写入了法律;我国也要以“欣弗”药品召回为契机,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药品召回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取消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加成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政策目标分析和政策工具分析的相关原理对“取消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加成”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要切断医疗行为与药品收入的直接联系,扭转“以药补医”机制,关键是进行补偿机制改革,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加成至少在现阶段,尚不具备全面实施的备件。并提出了多管齐下,解决“以药补医”,缓解群众“看病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医药费用尤其是药品费用的迅猛增长,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造成沉重的负担。药品流通领域的“回扣” 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腐蚀了医药卫生行业的一些干部职工,已成为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办法。实施“医药分业管理”便是提出的方法之一。 所谓“医药分业管理” 的观点就是“将医院药房从医院建制中分离出去,像药店一样进入医药商业行列,成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药价虚高与医药行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医药行业的制度缺陷产生了医院同患者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医院和医生成为了患者和药品供应商的“代理人”,并且医院和医生具有操纵药品供求的“双向垄断”权力,因此,在“以药养医”的制度前提下导致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医药市场的信号显示机制和代理人的有效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