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份输血是现代临床输血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医院临床输血水平的标志之一。由于在过去临床输血中,一直采用输全血的办法,各科室的临床大夫接受新的输血知识较少,对成份输血认识不到位,为扭转和改变旧的传统的输血观念,院领导和血库主任想了许多办法,克服了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尽快实现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成份输血率应达90 %以上的要求 ,我院自 1 999年开始 ,把成份输血纳入了分级管理 ,在市卫生局和市中心血站大力支持下 ,使成份输血率由原来 32 .1 %上升到了现在的 96 .8%。现将几年来开展成份输血的经验介绍如下 :1 领导重视医院成立了以院长挂帅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在各临床科室指定主要负责人担任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 ,并规范了各级人员在输血管理工作中的职能 ,要求输血科与临床治疗科室保持密切联系 ,以确保成份输血方针的实施。同时 ,卫生局专门下发关于提高成份输血率的文件 ,规定各三级医院…  相似文献   

3.
韦红梅  严碧芸 《医学文选》2000,19(4):536-537
成份输血已越来越深刻地被人们认识。目前国内外已把成份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临床医师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卫生部也将成份输血列入评审等级医院的指标之一 ,三甲医院要求成份输血率达到 70 %以上。现将我院 10年来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成份血品种 红细胞制品 (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全血 ,均由广西南宁市中心血站提供。1.2 成份血应用单位的计算 采集 2 0 0 m l全血为 1个血单位 (u) ,并由此制备的各种血液成份分别为 1个成份血单位(u)…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医院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方法 :统计我院2013~2015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全血用量、成分输血率、输血申请单合格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用血工作更为规范,临床用血结构更趋合理,全血用量下降,成份输血率上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 :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韦红梅  严碧芸 《微创医学》2000,19(4):536-537
成份输血已越来越深刻地被人们认识.目前国内外已把成份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临床医师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卫生部也将成份输血列入评审等级医院的指标之一,三甲医院要求成份输血率达到70%以上.现将我院10年来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临床常用输血量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医院三年中临床常用血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统计分析,以了解临床用血量;使血库工作者能够很好地对血液资源进行调配与管理,加强科学用血,安全用血,提高输血治疗技术,以及节约用血。方法 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中从血库发出的成份血进行分类统计,并对临床各科使用成份血的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年中全血的输入总量没有太大改变,成份血中的血浆及RBC悬液的使用有较大的增长,而血小板及WBC的使用也在增加。内科的成份输血量明显高于外科。结论 通过血库工作人员对成份血知识的推广,可使临床成份输血率不断上升,以达到一血多用的目的,可以减轻血站的负担,还可以不断提高血液在临床上使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临床输血     
近些年输血医学有了迅速地发展 ,具体表现在由过去的输全血发展为成份输血、单系、自体输血等。减少了各种不良输血反应 ,明显增加了疗效。目前在国内输血水平各地差异很大 ,个别医生、科室、医院还停留在输全血水平 ,输血所致医疗纠纷常有发生。因此需要迅速改变过去的输血观念 ,更新知识 ,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自己的输血实践。下面就当前的输血中的主要问题介绍如下。1 更新陈旧输血观念 ,增强现代输血意识近些年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输血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处于比较落后状态 ,具体表现不少地区还停留在输全血阶段。…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与急救措施。随着输血技术的提高与输血观念的转变 ,成份输血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成份输血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临床病情需要 ,有选择地输注血液中的某种成份。成份输血的优点是制品浓度与纯度高 ,疗效好 ,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与疾病的传播。同时也起到“一血多用 ,节约用血”的目的。全血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和血浆。血液一旦离开血液循环 ,血液内的各种成份便开始发生变化 ,保存时间越长 ,变化越大。目前我们使用的保存全血的ACD或CPD保养液都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全血的…  相似文献   

9.
成份输血是通过物理方法把血液成份分离成红细胞制剂、白细胞制剂、血小板制剂以及血浆和冷沉淀等制剂 ,在临床上把这些制剂输给不同需要的病人。具有纯度高、疗效好、输用安全、负反应少、一血多用、节省血源等优点。我院自 80年代初期开展成份输血 ,由于当时院管理部门不够重视 ,宣传工作不到位 ,临床医生重视不够 ,观念陈旧 ,我院又是职工医院 ,大多数患者为公费医疗 ,输血指征不严谨 ,导致临床用血量较大 ,成份输血率很低。近几年来 ,由于血源紧张 ,献血管理不完善 ,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加强输…  相似文献   

10.
李丹慧 《中外医疗》2012,(20):39-40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临床科室树立现代输血观念,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分析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本市各级医院全血使用率、成分输血所占比例。结果通过全血使用率数据对比得出本市2011全年临床全血使用率较低,成分输血比例整体水平较高,但各级医院间略有不同。结论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方式。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疗效,而且能够提高血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所以在临床上使用成分输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成分输血已成为输血现代化的标志,成份输血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成分输血率虽有较大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在基层,成份输血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成份输血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由于临床医生不仅存在对成份输血认识的不足,而且受陈旧观念和错误认识的影响较深,因此,应进一步更新医务人员的传统输血观念,让成份输血成为现代输血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2.
岑宪铭  叶丽霞 《广西医学》2009,31(1):104-105
目的分析梧州市临床输血现状,了解各级医院临床用血情况,为加强临床采供血管理,进一步探讨推广成分输血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7年梧州市各级医院临床使用全血和成分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梧州市临床用血量持续上升,成分输血率逐年提高,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务人员的临床输血知识和技术水平必须持续更新和提高,血浆用量逐年增加。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强化成分输血的管理和定期对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用血技术的培训,仍是推广成分输血工作的主要措施;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务人员是重点培训对象,成分输血工作要作为一项保证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3.
在医院经常会碰到临床医生及患者家属与检验科血库工作人员就“血”的新鲜度上发生争执,那么,输新鲜全血就那么有好处吗?其实,并非如此。何谓新鲜全血呢?关于新鲜全血的定义,我国血液管理委员会尚无明文规定,但一般认为采血后24h以内的血液认为是新鲜血液。但根据近代输血学的观点,输血的目的若是为了尽快纠正运氧力的缺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院1983—1998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推广成分输血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加速推广成分输血的具体对策。1983—1987年成分输血仅为3%一5%;1988—1995年有了明显改善,但比例仍不超过50%;1996—1998年成分输血比例逐年增高,1998年达67%。成分输血中血浆使用比例较大,红细胞悬液输注较少,1990—1998年均在9%一20%之间波动;血小板近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冷沉淀的用量仍很小。影响成分输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对推广成分输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对成份输血知识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推广措施或措施不得力;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对推广成份输血重视不够;输血科未及时将各科成份输血的统计情况向全院通报等。加速推广成分输血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输血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业务素质,使输血科每个工作人员均具有指导临床成份输血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各种机会同临床医生进行广泛交流,使医生真正从思想上更新用血观念;医院给予必要的行政支持,制定操作性强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每月通报各科室的合理用血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加强与血液中心的联系,确保临床用血的及时供应等。  相似文献   

15.
蒲维薇  李建伟 《中外医疗》2014,(3):29-29,31
目的规范临床输血病历书写管理,提倡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方法调查对比了1家Ⅲ级甲等医院和2家Ⅱ级医院临床输血病历书写和合理用血情况。采取随机抽取病历的方法,医院抽取输血病历共150份,进行回顾式比较分析。结果各家医院都存在临床输血书写不规范,临床用血不合理的情况。结论临床输血病历书写是规范医务人员输血过程的详细记录,也是解决输血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要认真对待,书写清楚。调查得知临床上依然存在着输营养血、搭配血、和多成分输血、输全血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成分输血,临床用血指征掌握不严,合理用血观念不强以及存在着全血优于一切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6.
1997-2000年莱芜市成份输血的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把成份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及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笔者就本地区 3所二级医院 34年来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状况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997- 2 0 0 0年各医院临床成份输血的统计资料。所有全血及各种成份血均由本站按标准制备提供 ,用血量均以单位 (U)计算 ,全血以 2 0 0ml为 1U ,成份血以 2 0 0ml全血分离制备成 1U。成份血主要包括浓缩红细胞 (RCC)、洗涤红细胞(WRC)、浓缩白细胞 (WBC)、浓缩血小板(PC)、新鲜冰冻血浆 (FFP)、冷沉淀 (AHF)等…  相似文献   

17.
输全血与成份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光辉 《华夏医学》2006,19(6):1134-1135
目的比较输全血与成份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发生率。方法观察56例输全血与123例成份输血所引起的发热反应。结果输全血和成分输血所致非溶血性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0.7%、2.4%。结论成份输血可明显减少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输全血与成份输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的发生率。方法观察56例输全血与123例成份输血所引起的发热反应。结果输全血和成分输血所致非溶血性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0%、2.4%。结论成份输血大大减少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19.
成分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并制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供临床使用[1]。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而且成份输血也是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输血技术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加强了血液的法制化管理,颁布了《输血法》,加上高新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我国输血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院近几年来的成份输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下面就1995~1999年我院成份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yh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均为本院急诊科及住院部各病区全部病人的用血资料。12 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继敏 《河北医学》1998,4(6):67-68
成份输血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064300)河北省迁西县医院继敏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份输血时代。现代输血已不再是简单地将献血者的血液原封不动地输给患者。据有关资料表明,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