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19 d心脏直视手术成功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0 引言新生儿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目前国内开展极少. 1998-11-18我们成功地为1例19 d新生儿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顺利, 属中国西部地区首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成功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言 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开展极少,死亡率高.1998-11-18/1999-10-15我们成功地开展了5例生后7~27d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均恢复顺利.1 临床资料 本组5(男4,女1)例新生儿,年龄7~27(20±4)d,体质量3~5(3.6±1.1)kg,均生后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合并心衰,经体检发现有心脏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有4例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例为法乐三联症,1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矫治手术,分别进行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修补,…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9例,结果心脏手术结束即可停体外循环,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正性肌力药物用量较少,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低,无血尿,血生化及心脏超微结构均较传统方法好,无1例发生心律失常和空气栓塞,无死亡病例。本术式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手术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61例,探讨其CPB灌注特点。方法61例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CPB采用新生儿型膜肺及循环管道;预充液加入人血白蛋白、新鲜全血、浓缩红细胞或冰冻血浆,维持胶体渗透压(COP)在15mmHg以上;加入抑肽酶、甲基强的松龙等以减轻CPB炎症反应、加强血液保护;大多数手术选用深低温低流量(DHLF)灌注,必要时行深低温停循环(DHCA);心肌保护采用改良St.ThomasHospital冷晶体停搏液顺行或结合逆行灌注;应用超滤和改良超滤(MUF);CPB降温及复温过程缓慢均匀进行,水温与血温相差小于10℃。结果CPB时间59~379min,平均(217±8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199min,平均(120±48)min。主动脉开放后61例(100%)患儿心脏均自动复跳。47例采用DHLF灌注,13例行DHCA6~43min。除早期的7例外,54例采用超滤,超滤量80~560ml,平均(334±156)ml,其中49例为MUF。48例顺利脱离CPB,13例脱离心肺机后因血压不能维持需再次CPB辅助,9例辅助30~132min脱离CPB。结论新生儿CPB宜选优质的人工心肺机和婴儿型膜肺、管道,尽量减少预充量,适中的血液稀释、维持COP在合适范围,超滤可减轻组织器官水肿,采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新生儿心肌能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DHLF或DHCA利于外科医生手术操作,DHLF配合能缓慢、均匀的降温和复温利于脑保护;对于脱离CPB后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儿,重新开机CPB辅助是一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韩瑞 《中外医疗》2009,28(1):23-23
心脏直视手术的开展,从术前的检查诊断到麻醉、体外循环、到手术及术后监护,不仅要求手术医生的技术,更要有合格的麻醉、体外、监护、辅助检查等各科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随着外科手术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近些年先心病在新生儿即施行手术根治,我院1998-11/1999-10共为5例新生儿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患儿顺利康复.1 临床资料 本组5(男4,女1)例,年龄7~27(20±4)d,均为足月顺产,体质量3~5(3.6±1.1)kg.有4例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例为法乐三联症,1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其中术前2例患儿出生后发育差,产后即合并新生儿肺炎,抗菌素治疗肺炎控制后转入我科,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  相似文献   

7.
报告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8例的治疗体会,本组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心脏骤停,2例死于术后肾功能衰竭。除1例室缺存在残余漏,1例二尖瓣狭窄遗有轻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外,其余43例手术效果良好。介绍了VSD,PDA,PS,MS等手术体会,指出物底纠治病变,防止副损伤,加强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5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全组无院内死亡,出院后死亡1例。本文并对手术有准备、手术操作及手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做好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10.
1988年8月~1996年8月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实行心脏直视手术15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1例,女79例;年龄3~61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共65例,其中并发中度至重度肺动脉高压25例;瓣膜替换术50例。其中双瓣替换、二次换瓣、急症瓣膜替换8例;术前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15例,Ⅳ级7例;法乐四联症7例;完全性房室共同通道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马凡综合征带瓣升主动脉替换术及Ebstein畸形矫正术各1例;其它20例。1.2手术方法正中锯开胸骨径路或右胸横断胸骨径路。体外循环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28例心脏病人,对微创手术在夹心病中的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改良术式矫治Ebstein畸形等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3例,占1.3%,余225例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结论 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31例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机械瓣膜置换术33例,其他多为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结果院内死亡1例(0.76%),主要并发症:出血,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包填塞,心律失常,肺炎肺不张。结论术中处置得当,术后严密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8例心脏直视手术复苏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复苏的临床结果,探讨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心脏保护的办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2月问208例CPB心内直视术心脏复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8例手术在开放升主动脉后自动复苏的122例,电击除颤复苏的86例,其中复苏困难的11例,经过处理后都成功复苏。结论心脏复苏困难可能与心肌的病理改变、电解质紊乱、心肌保护不佳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1月至1996年12月,作者共施行小儿(均在14岁以下)心脏直视手术133例,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男性77例,女性56例;年龄15~14岁。病种分类:室间隔缺损(VSD)72例,其中VSD合非右室流出道狭窄(PS)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Z会共房间隔缺损(ASD)4例;合并动脉瓣关闭不全(AI)l例;合并二尖瓣(左房室瓣)关闭不全(MI)1例;合并三尖瓣(石房室瓣)关闭不全(TI)l例。法乐四联症(TOF)30例,其中TOF合并ASD3例;合并PDA2例;合并ASD+PPA2例;合并左肺动脉闭锁1例。…  相似文献   

15.
王利会  边忠平  杜绍琴  余永昌 《医学争鸣》2002,23(20):1832-1832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 0 1/ 2 0 0 1- 12共行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 5 8(男 34,女 2 4 )例 ,年龄 2~ 6 8(平均 14 )岁 ,体质量 11~ 78kg,占同期所有心脏直视手术的 18.9% .单纯房、室间隔缺损5 2例 ,心房粘液瘤 3例 ,右房血管肉瘤 1例 ,肺动脉瓣狭窄 1例 ,法鲁氏三联症 1例 .术前均可闻及心脏杂音 ,心电图或胸片有异常表现者 5 3例 ,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 .手术在静吸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 .根据术前病情及红细胞压积情况 ,分别采用全晶体液或晶、胶体液混合预充 ,对于估计手术过程简单 ,体外循环时间短者 ,不予降温 ,否则浅低温 (…  相似文献   

16.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1 032例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完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技术,报告1 032例临床经验.方法 1997年11月~2000年9月间,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实施心脏手术1 032例,男503例,女52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714例,心脏瓣膜病318例.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中灌注流量成人2.4~2.8L*(m2)-1*min-1,儿童2.8~3.0L*(m2)-1*min-1,1岁以内者3.0~3.5L*(m2)-1*min-1.灌注压成人保持8.0kPa以上,儿童6.0~8.0kPa.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为2.33%(24/1 032),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2.7%(19/714),心脏瓣膜病手术死亡率为1.6%(5/318).全组无体循环气栓和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血色素尿42例(4.1%).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保持较高灌注流量和较高压力,平稳降温,维持心脏跳动,可减轻心肺等脏器的损害,避免术中心脏传导束损伤.  相似文献   

17.
心脏直视手术19种术前风险分层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9种风险评分系统对预测心脏手术后30d和1年死亡率的价值。方法和结果:单中心前瞻性收集1996-2001期间施行心脏手术的患者的危险因素、1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评估能力和精确度。该研究包括6222例次心脏手术。术后30d和1年的实际死亡率分别为2.9%和6.1%。对于心脏手术30d和1年死亡率,鉴别力最高的是Logistic回归法(0.84和0.77)和超额风险估计(0.84和0.77)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随后是克利夫兰临床评估系统(0.82和0.76)和Magovem评分系统(0.82和0.76)。其余15种风险评估法的鉴别力均未优于前述4种。对于单独的CABG手术而言,EuroSCORE的鉴别力最强,其次是纽约州(NYS)和克利夫兰临床评估系统。结论:EuroSCORE、克利夫兰临床评分系统和Magovem风险评估系统对心脏直视手术的评估效能和精确度最高;而EuroSCORE、NYS和克利夫兰临床评估系统对单独CABG手术评估效率最好。尽管这些模型最初的设计目的是预测早期死亡率,但其对1年死亡率的预测亦相当准确。  相似文献   

18.
我站自1995年以来,对19例绝育术后子女夭折的育龄妇女在直视条件下,吻合输卵管手术,效果显著,现作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9.
王平  陈冠中 《广西医学》2002,24(9):1384-1386
心脏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手段 ,是借助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 ,打开心脏进行心内畸形纠正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心脏直视手术开展 ,结束了过去心内畸形不能治疗的历史 ,使心脏病患者得到了治疗。1 心内直视手术的历史简介195 3年Lewis开始在临床应用低温麻醉施行心内直视手术〔1〕 ,用体表降温的方法 ,当体表降温至30℃时 ,上、下腔血流阻断可以安全延长至 6~ 8分钟 ,用这方法进行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95 7年 ,梁其琛首先在低温下行切开肺动脉主干 ,在直视下切开狭窄的肺动脉瓣〔2〕。这一低温心内直视手术成功 ,为我国开…  相似文献   

20.
陈爱云 《中外医疗》2011,30(19):152+154-152,154
目的对38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38例实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按照呼吸道的护理来做好手术期间的呼吸道的护理。结果 38例患者在手术后有2例患者有肺不张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的肺部被感染,有20例患者在手术后有并发症产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53%。结论对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严格按照呼吸道的护理规则进行护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呼吸道的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