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自身抗体形成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多系统、多脏器损伤为特征。研究发现在SLE患者中,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T辅助细胞17 (T helper 17 cell,Th17)比例较高,而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含量降低,二者失衡是SLE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规药物治疗虽能短期获益,但高昂的治疗费用及严重的不良反应均限制其长期使用,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中医药以副作用少、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优点得到广泛认可,十分符合SLE新型治疗方式的需求。近年来,中医药通过恢复Th17/Treg平衡治疗SLE已开展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文中整理了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干预SLE患者Th17/Treg平衡的研究。总结了中医药调节Th17/Treg平衡防治SLE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医药干预Th17/Treg平衡主要是从减少SLE血清中相关抗体、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脏器病理损伤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有助于为临床运用中医药辅助或替代治疗SLE提供...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中医药干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研究的科技含量,能有效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建立疑难疾病治疗的新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多个环节上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应用中医药调整SLE患者的阴阳平衡,发挥其在放、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速造血重建,对避免移植失败、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和防止复发以及增强患者体质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如何筛选出最佳的中药配伍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SLE器官损害的远期疗效.方法:1999~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SLE患者51例,随机分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黏附分子3(ICAM-3)、P-选择素以及SLE损伤指数(SLICC/ACRDI)的研究.结果:SLE患者的ICAM-1、ICAM-3、P-选择素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治疗组治疗后ICAM-1、P-选择素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SLE损伤指数积分显示,治疗组比较稳定,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结论:提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治疗组对SLE患者的血清黏附分子高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SLE的器官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善霖 《世界中医药》2010,5(6):448-4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疑难的风湿免疫病,其多系统及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成为临床多学科相关的边缘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在近年有增加趋势。中医药治疗SLE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肯定,现将近年来中医药研究SLE的某些新思维及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内脏并发症,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本文试图从辨证分型论治、分期治疗、中药固定方治疗、中成药治疗等方面探讨该病,得出中医药对LN的治疗在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减少激素用量、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已被广泛采纳.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当于中医学"发斑"、"红蝴蝶疮"等病.现代医学多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但有明显的副作用,停药后病情也易反复.而中医药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绩,笔者现就近几年中医药对其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SLE发病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因子网络失调,许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对SLE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方目前仍是中医药治疗SLE的主流,从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机制入手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对狼疮样小鼠模型/或患者的免疫调控作用、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以整体和全局、同步的视角分析多种细胞因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阐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正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将对中医药治疗SLE的现代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病情的缓解及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感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性功能紊乱、精神异常等等疾病[2].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SLE方面优势逐渐显现,现将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峥 《中医杂志》2004,45(9):716-717
近年来,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正确掌握SLE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取长补短,提高其临床疗效,对SLE的现代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其病因病机均不明确,现今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仍有困难。但近年来,随着中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逐渐展开,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SLE方面效果明显。青蒿鳖甲汤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用方剂之一,文章针对青蒿鳖甲汤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过程中可能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部分的药理作用整理,并对近年来针对青蒿鳖甲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和实验探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且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中医辨证分型与SLE微观指标关系的研究和中医药治疗SLE的临床研究相继展开,不少研究表明中医药辨证对SLE的疗效是确切的,尤其在增强疗效、抑制西药的毒副作用、有效地撤减激素用量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今笔者针对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清热化瘀滋阴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并伴有多种免疫学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多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激素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超过其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SLE具有一定的优势。1999-2004年,笔者针对SLE活动期以血热瘀毒、肾虚阴亏证为多见,采用清热化瘀滋阴法配合激素治疗SLE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病例均符合199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1],符合活动期、轻型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属热毒、血瘀、阴虚证者…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示一定的疗效优势。现将中医药治疗SLE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血管炎.SLE与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蝴蝶丹"、"马缨丹"、"日晒疮"、"鬼脸疮"、"阴阳毒"等病症相近似.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SLE,并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但也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中医学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亦有所突破,现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反应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在我国,结合中医药治疗SLE确有一定的优势,可明显减少激素等药物的副反应,提高SLE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SLE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就有关临床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现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CNKI中1990—2018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SLE的研究论文,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 V绘制中药治疗SLE的知识图谱,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329个节点,548条线组成,形成有规模聚类10个。研究热点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临床观察中药方剂对SLE疗效、寻找量化SLE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中药治疗SLE药理及临床疗效的实验研究。发展趋势为从中药治疗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演变、从临床观察向实验研究演变、从宏观辨证向微观辨病的演变。结论:Citespace知识图谱可直观分析中医药治疗SLE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检索自 1 982年以来中医药治疗 SLE文献 1 0 0余篇 ,结合作者的研究 ,介绍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药效机理的研究现状 ,并作出评价。作者认为研究成果令人鼓舞 ,但诸多方面有待正确评估 ,找出差距 ,弥补不足。指出 :疗效标准有待统一 ,临床资料有待完备 ,检测项目有待更新 ,实验研究有待加强。并对中药在治疗 SLE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评估。强调研究工作必须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病于生育期女性,每一系统、每一器官均可受累,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疟药治疗,但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近年来,中医中药对SLE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几年来有关SLE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对病情的缓解及稳定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亦不容小觑。因此近年以中医药为主的长期中医药治疗对SLE发挥出明显优势。本文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病,查阅近二十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两方面就中医各家论治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近一步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激素+滋阴清热方治疗前、中、后阴虚内热证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凋亡相关BCL-2基因家族的动态表达.方法 阴虚内热证SLE患者治疗前、中、后三次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对BCL-2基因家族成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找到BCL-2基因家族基因16个,其中BCL-2、BAG3治疗前、中、后均明显下调,而BAG1、BCL6、BCLA21治疗后表达均上调.结论 阴虚内热证SLE患者PBMC存在BCL-2基因家族凋亡基因的异常,激素与滋阴清热方治疗后抑制/促进凋亡的BCL-2基因比例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凋亡减少.BCL6可能是中医药等治疗SLE的靶基因之一.提示研究不同证型SLE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亚型的凋亡情况及凋亡机制,是合理评价凋亡在SLE发病及诊治中的作用的关键.凋亡基因的调控可能是滋阴清热方实现阴平阳秘的内在机制之一,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