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施凯莉 《光明中医》2014,29(11):2411-241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对50例中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辨证施护前后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辨证施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中运用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结合中医辨证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9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随机抽取中医辨证疗法35例作为对照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中医辨证联合疗法35例作为观察组,评定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好转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1.4%,统计有差异(P0.05);在各功能评分上,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06±0.71)分、(48.96±4.11)分、(54.29±9.56)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4.60±1.20)分、(43.41±4.92)分、(48.50±7.71)分,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中医辨证联合疗法,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芳  罗珊  都冬梅  赵丹  张蝶  张敏  唐婵 《四川中医》2012,(4):120-12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康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护。对入选的患者在入院第1周以内和4周后进行SF-36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4周后试验组SF-36评分和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家庭、医院、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上市后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影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将7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6例、对照组354例。试验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和中医康复技术,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加用现代康复技术,疗程为10~21 d,在第7,14,21天3个时间点上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MI评分)。同时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应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NIHSS评分及FMI评分均呈改善趋势,且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NIHSS和FMI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未发生与苦碟子注射液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苦碟子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中风急性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果: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在中风病急性期康复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证相应使用熄风法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例中医辨证风痰阻络证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试验组给予化痰通络汤颗粒剂加丹参、红花模拟剂,对照组给予丹参、红花颗粒剂加化痰通络汤模拟剂,2组疗程均为28天。比较组间NIHSS减分值以及证候要素评分的差异。结果 28天时点,试验组NIHSS减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风证候要素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证相应使用熄风法,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较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对缺血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乌鲁木齐沙依巴克社区内2008年10月1日—2010年6月30日的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轻中程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主要观察指标有综合评判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 Index,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为主的社区康复模式能改善缺血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晓晓  吴雪丹  李萍 《新中医》2020,52(13):179-18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在中风急性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风急性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比较2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AM)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MA、ADL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干预能够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采用阴阳类证法辨证施护与传统辨证施护的护理效果,进一步探索缺血性中风简洁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对我院2011年3月到5月期间新入院11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用阴阳类证法辨证施护(试验组58例的传统辨证施护(对照组58例进行护理,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中医病征(SSTCM)得分情况.结果 14d后2组NIHSS总分及SSTCM总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达到了95%以上.结论 采用阴阳类证辨证施护能达到传统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的护理疗效及目的,然而在辨证护理过程较传统辨证施护方法简化、精确,能明显提高辨证护理效率,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康复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2组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效果优良率为87%,对照组为70%,试验组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8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对照组总有效率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血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针刺治疗前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经静态平衡仪检测的变化观察,研究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用常规药物治疗,针药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以针刺治疗。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指标、FM-B平衡功能评分;并对58例患者进行静态平衡仪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左右下肢负荷比例偏差,重心标准偏差,目标达成率,恢复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P0.001),针药组较药物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针药组更显著(P0.05)。针药组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静态平衡仪显示针药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左右下肢负荷比例偏差、重心标准偏差、目标达成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睁眼时的恢复平均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闭眼时的恢复平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双下肢负荷比例偏差与重心标准偏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M-B评分改善明显(P0.001),针药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01)。静态平衡仪所观察各指标除了治疗前双下肢负荷比例偏差睁闭眼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在睁眼与闭眼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FM-B评分的改善较药物组明显,针刺介入可显著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针刺治疗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宁康颗粒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1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脑宁康颗粒。疗程:脑宁康颗粒治疗14d,两组标准化基础治疗90d。服药期间停服其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Rankin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14d后,两组风火上扰证患者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宁康颗粒能很好的改善神经症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功能恢复有确切的疗效。对风火上扰证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合并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肛瘘患者经辨证施护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78例肛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辨证护理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对肛瘘患者辨证施护后,患者康复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医养阴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养阴活血法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养阴活血法拟方,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两组患者的中风病疗效、中风症候疗效以及中风后单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风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67.5%(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风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7.5%(35/40)和62.5%(2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滋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4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运动疗法,治疗30d,在治疗前、治疗第7d、14d、30d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I)及中风病疗效的评分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中风病疗效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拟参芪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气虚血瘀兼水湿停滞证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参芪通络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等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自拟芪参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罗霞  ;张剑荣 《中医药研究》2009,(12):1414-141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方法治疗,连续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殷克敬教授经络诊查选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经络诊查发现的异常经脉的腧穴选穴为主,再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辨证选穴治疗;2组均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Fugl-Meyer评分2组治疗后均升高,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shworth评分2组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shworth分级情况2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络诊查选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可较好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施护的措施与疗效。方法:将8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施护效果,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应证制宜,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